一、用“十六大”精神指导优秀运动队党建工作——新时期运动队党建工作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益雅琴[1](2020)在《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研究 ——以乌鲁木齐市大小西门片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细胞,是我们党密切和联系群众的基层重要载体。关注基层党建对社区治理的引领作用的发挥,是夯实我们党在基层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内在要求,是完善和遵循社区自身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是夯实我们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选择,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根本实践。也是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的指示:“有必要把基层的党组织不断建设成为强大的战斗堡垒,以传播党的思想,执行党的决定,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为首要任务,促进党的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要求。大小西门片区管委会位于乌鲁木齐市中心商业繁华区,是天山区经济、文化、旅游、娱乐服务、金融的中心区域。大小西门片区在实践社区治理的过程中,注重贯彻以党建为根本,重点探索适宜片区现状的社区治理手段,借助搭建辖区区域化大党建工作格局,完善健全组织体系,延伸片区党工委、社区党总支在基层的服务和管理触角,不断完善片区基层治理体系,在维护社会稳定、服务改善民生等切实的工作中,坚决贯彻以人民群众为核心的思想,以满足居民群众需求为目标,打通服务居民的“最后一公里”。乌鲁木齐市大小西门片区加强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实践证明,发挥社区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对于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强化社区治理能力、促进社区治理效果作用显着有效。同时,乌鲁木齐市大小西门片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针对基层党组织自身能力不足、共驻共建机制作用发挥不够、基层党组织覆盖面不够、群众参与率不高的问题等。本文通过对目前片区在社区治理方面存在问题原因的分析和解决对策的研究,对于加快完善社区治理、更好的发挥党建对社区治理的引领作用,将社区服务建设和维护稳定这两个重要的职责发挥到位。
邱铁鑫[2](2020)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新中国的成立,使原本带有“铁路弱国”枷锁的中华民族有了朝着“铁路大国”“铁路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逐步实现了由落后于世界、到追赶世界、再到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性飞跃。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铁路文化,这些文化蕴含于新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之中,不仅影响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走向,对于中国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现代工业文明成果,铁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近代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关注,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构成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思想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铁路建设相关论述、传承铁路人创造的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了铁路文化在发展经济、巩固国防、稳定社会、改善民生、转变民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促进了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兴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中国铁路文化事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铁路自觉—自立—自强—自信的历程,更从侧面彰显出了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的发展逻辑,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史的缩影。论文通过研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问题,可以看到关乎新中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坚定文化自信的全局性问题;可以看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用的伟大实践。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答新中国铁路文化是什么、其建设的内容有哪些、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建设新时代铁路文化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立足于此,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等基础理论问题,理顺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并重点梳理铁路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从物质承担、价值内核、制度保障和形象展现四个层面阐释新中国铁路文化何以自信:一、铁路物质文化是铁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以物质为载体的显着特点,与人类在铁路领域进行生产生活的实践联系得最为紧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铁路领域进行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最直观的成果。从铁路建筑文化建设和收藏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对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究,反映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物质成果。二、铁路精神文化是铁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在铁路领域长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共同目标、精神风貌以及文艺作品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文化理念,它彰显了铁路文化的价值内核。从铁路精神、铁路文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等三个方面梳理了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凸显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三、铁路制度文化作为铁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铁路物质文化的工具,又是铁路精神文化的产物,还是铁路行为文化的本质体现。它既不是纯物质形态的,也不是纯精神形态的,更不是纯行为形态的,而是一定的物质文化活动、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一定的行为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从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铁路体制建设和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理顺其脉络,总结其经验,揭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制度因素和路径选择。四、铁路行为文化并不能与铁路企业文化划等号,它是铁路管理理念、精神风貌、经营态度、职工文化活动等文化因素的动态体现,也是铁路所塑造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的折射,更是展示铁路形象的重要文化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和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展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在总结70余年来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探讨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具体举措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铁路不仅有“速度”,而且更加有“深度”。进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助力新时代铁路软实力建设。
方坤[3](2018)在《县级宣传系统运行机制研究 ——以县委宣传部为中心的考察》文中提出宣传工作作为县级政治的一个重要方面,广泛存在于县级公共生活的各个领域。通过宣传工作,县委不仅将中央和上级政策与主张贯彻到县级政治的各个方面,而且努力将自身意志转化为基层民众的共同意愿。县委对中央和上级主张以及自身意志的传达,主要依靠以县委宣传部为中心的县级宣传系统来实现。在县委宣传部的统一领导与推动下,宣传工作已经进入到基层政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不同层面。由此,我们的基本观点就是,县级宣传系统并不仅仅是一种宣传手段或宣传形式,其本身也是一种权力建构的方式和国家治理机制。党通过县级宣传系统这一“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实现对基层国家和社会的全面治理与整合。因此,县级宣传系统的组织形态及其职责,只是党在基层实现意识形态权力控制的一种外化形式和具体方式。县是我国政治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县委宣传部在县级政治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独特的职能。我们选择了县级宣传系统这一相对独特的研究对象,力图深化对县级政治运行和党的宣传工作的认识。为弄清县级宣传权力运行机制问题,我们主要从如下四个不同维度对县级宣传系统运行进行具体切入:一是如何从宣传系统这一具体对象的角度出发来解释县级宣传权力运行的问题;二是如何从宣传系统的权力与制度基础来探讨县级宣传权力运行的问题;三是如何从动态的角度解释县级宣传权力运行的制度行为问题;四是如何从政党—国家关系这条权力主线来研究县级宣传权力运行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必须将县级宣传权力运行与县级宣传系统行动及其所处的制度环境相结合进行分析,而压力型体制无疑是理解政治制度环境和政治组织行为的一个很好的视角。在压力型体制的研究视角下,上述四个不同维度问题的分析是统一于对县级宣传权力的政治制度分析过程中的,其关键点有两个,一是宣传系统的基本组织结构,二是宣传系统的运行。首先,通过对县级宣传系统基本组织形态的分析,我们发现县委宣传部的权力限度并不能满足县级宣传工作的组织需求,其部门支配能力十分有限,这是县级宣传工作中党组织内部关系的集中反映。其次,通过对县级宣传系统权力来源与分配机制的考察,我们发现县级宣传系统作为整个国家宣传体系的一部分,同样面临着“条块关系”的冲突,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权力挤压的现象普遍存在。再次,通过对县委宣传部常规工作运行面向的动态分析,我们发现县委宣传部在具体的日常管理过程中,主要采取任务细化和分解的方式实现政策执行,但这种执行往往陷入形式大于实质的困境。最后,通过对精神文明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两种政治任务的动态考察,我们发现县委政治压力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县级宣传工作的全员参与,但这种参与主要集中在党政系统内部,其实际执行情况也缺乏有效约束。县级宣传系统的运行离不开其所处的压力型体制的整体制度环境,其运行机制也受到这一制度环境的影响。但县委宣传部对各级党政机关相对弱势的权力支配关系,使得县级宣传系统呈现出一种相对独特的“弱压力型体制”运行态势。在弱压力型体制下,作为施压主体的县委宣传部和作为执行主体的各级党政机关都呈现出相对独特的运行机制。在这两种不同运行机制的相互作用下,县级宣传系统的运行结果以宣传工作困境的形式得以呈现。以县级宣传系统为典型的弱压力型体制,在县级政治运行中普遍存在,对这一系统运行机制的分析也使得“弱压力型体制”具有了普遍的类型化的意义。县级宣传系统不仅是一种政治制度或政治形式,而且是一种权力结构或统治形式。我们对县级宣传系统运行的考察始终围绕党政关系、党-国家-社会关系、党组织内部关系、上下层级关系等四组关系展开。县级宣传系统运行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推进国家政权建设,县级政治权力结构决定了县级宣传的本质特征,弱压力型体制则是县级宣传系统运行的基本逻辑。只有从上述四组关系入手,才能促进县级宣传工作的发展。
杨汉[4](2016)在《延安精神的历史意蕴及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认为延安精神包含了对中国共产党政治立场上和经济生产上的精神要求、不可动摇的执政宗旨信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支持。延安精神有利于激发新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动力。当下,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加深自身的建设需要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本文试图从历史的视角对延安精神的历史意蕴及当代价值进行研究,旨在经过上述研究深刻的认识延安精神的形成经过、历史沿革及内涵,以期进一步认识到其当代价值,进一步为弘扬延安精神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及实地走访对党的延安时期的史实进行研究,从而得到延安精神得以形成的历史条件和历史沿革的相关史实,为进一步研究延安精神的内涵及价值提供基础。全文分为绪论、相关理论基础与知识借鉴、总结与展望和三章正文。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相关理论基础及知识借鉴主要介绍了有关延安精神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和知识点。正文部分则通过历史视角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其一,延安精神的形成条件及历史沿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不断发展,毛泽东思想作为其第一个理论成果不断发展和成熟,为延安精神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延安革命根据地由弱到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实力为延安精神的形成提供了实践基础。延安时期之前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等优秀革命精神,延安精神则是其他先期革命精神的总结,对它们的内涵有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扬。其二,延安精神的内涵与主要内容。延安精神包含了四大主要内涵,“抗大精神”代表着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内涵在整风运动中得到了体现;“南泥湾精神”当中蕴含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而“张思德精神”则是党和党的军队宗旨---“为人民服务”的有力佐证。其三,延安精神的当代价值。通过对延安精神内涵的研究得出其有利于在新时期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有利于当代青年的“三观”塑造;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延安精神是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上的利器,它有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助于在实践层面为中国革命建设提供正确的指导。延安精神与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优秀革命精神一起极大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水平。在改革的深水区,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进一步加强理论教育、培育接班人,党需要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因此,对延安精神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王灿平[5](2016)在《中国普通高校招生法治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主义法治是实现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客观要求。依法治招是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依法治教,确保教育公平公正的必然要求。普通高校招生承载着广大考生实现大学的梦想,充满着家长和社会对未来的希冀,寄托着人们对于招生公平公正的追求,如何推进招生法治化的进程,构建规则公平、过程公开、结果公正的高校招生制度,维护招生主体的合法权益,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急迫要求,是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有力保障。本文从五个方面研究了中国普通高校招生法治化问题。第一个方面绪论。研究普通高校招生法治化的背景,包括战略背景、法律背景、改革背景、政策背景、现实背景和防控背景,同时研究了普通高校招生法治化的意义。从普通高校招生法治化内涵、原则和意义,高校招生计划管理和分配等七个方面进行了国内研究综述;并从高校招生组织体系、招生考试科目和内容、招生考试形式、招生录取标准等方面进行了国外高校招生制度及法治化的研究综述。第二个方面中国普通高校招生法治化的理论基础与历史沿革。论述了中国普通高校招生法治化的概念,并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平等理论、权利理论和依法治国理论等理论基础。回顾分析了我国普通高校招生制度及法治化的历史沿革。第三个方面中国普通高校招生法治化的现状。从普通高校招生法治理念、法治文化、法治化实施过程方面分析了我国普通高校招生法治化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第四个方面国外高校招生制度及法治化的特征与启示。选择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进行普通高校招生制度及法治化的特征分析和与我国的对比研究,思考和提出对我国普通高校招生法治化的启示。第五个方面完善中国普通高校招生法治化的思路。提出确立普通高校招生法治理念,构建普通高校招生法治文化,明晰普通高校招生法律关系,完善普通高校招生法治化的路径。就完善路径提出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编制的法治化、考试科目及内容设置的法治化、考试方式的法治化、录取方式的法治化、管理程序制度的法治化、权利救济的法治化等六个对策。
申晓辉[6](2013)在《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 ——以河南三所地方高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方传统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炽热的思想感情和独特的人文情结,也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其很高的现代价值。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提,是要充分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是要对我国丰厚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科学梳理,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在实践中大力发展。地方高校是区域文化中心,也是地方教育机构。地方高校不仅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更要承担起引领地方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任,这是时代赋予地方高校的新的历史使命。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地方高校聚集了地方大批的知识精英和文化精英,在对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中,既传承和创新弘扬传统文化,又加强了地方高等学校自身的文化建设,从而更好发挥地方高校的文化功能;既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又有在文化强国战略中的文化担当。开展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既是国际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又是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发挥文化功能的主观诉求。本研究以文化强国战略为研究背景,以高等教育功能理论、高等学校职能理论以及文化强国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选取河南省处于三个不同地方传统文化类型的三所地方高校,洛阳师院与河洛文化、安阳师院与殷墟文化和焦作师专与覃怀文化为研究对象,以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成效和策略为导向,通过对案例学校整体基本情况和所在地区传统文化资源情况的概述,考量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力,为我们分析评价其弘扬的策略、路径和成效、困境提供了基本参照。本研究从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服务社会三个维度进行分析,总结案例学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经验,探寻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面临的共同困境,探索解决困境的对策,以期实现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地方传统文化是形成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文化资源,也是地方高校自身文化建设的源头活水。地方高校要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绝对不能功利化地按需研究,这样会破坏地方传统文化的有机整体性,也不能一味迎合某些企业或地方一时的经济利益而精华糟粕照单全收,而应有所选择,有所批判。充分发挥地方高校文化引领优势,给予社会对待传统文化认识和继承的正能量,能够树立对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创新的正识见,造福一方百姓,惠泽当代文化建设。因此,本课题要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关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的理论问题;二是有关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的现实问题;三是有关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优化和策略保障问题。本研究以洛阳师院与河洛文化、安阳师院与殷墟文化以及焦作师专与覃怀文化为例,从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路径、成效和困境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求演绎出规律性的经验和普遍性的策略思考。本文论述了正确处理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的关系、地方传统文化与地方现代文化的关系、地方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地方传统文化与大学文化的关系、地方传统文化与地方高校课程文化的关系,然后从理论认识缺乏高度、实践操作存在难度和配套政策缺少力度三个方面,探究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共同瓶颈,并对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进行前瞻性思考并提出策略措施。通过研究,我们认为非省会、非中心城市的地方高校是所在地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地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策源地,它肩负着知识传播、文化引领和科技创新,推动地区的经济文化转型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要肩负起引领地方文化的责任,从客观上讲,地方高校还面临着许多不足,担负起这个神圣而光荣的使命仍心有余而力不及。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地方高校立足自身,苦练内功,充分结合地方传统文化的特色和优势,提炼自己的文化精神;融入地方传统文化的先进元素,规范自己的行为文化;改善自己的环境文化,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其次,地方高校必须找到与地方社会的最佳结合点。搞好供需对接,引领地方传统文化就有可能,弘扬地方传统文化,才能可持续性发展。古往今来、古今中外,阐释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成功路径既有不可复制的独特性,也有带来启迪的规律性。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一个最高原则就是因地制宜,办出特色。因此如何走出自己的路子,也是我们评价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成效的一个主要指标。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共同困境首先是理论认识的欠缺,主要反映在文化引领的自觉意识淡薄和服务地方的理念滞后两个层面。其次是实践操作的困难,主要体现为难以形成普遍的价值认同、难以制定可行的建设目标、难以构建有序的运行机制和难以凝聚强劲的文化动力等四个方面。第三是配套政策的不足,主要包括地方高校办学经费保障不到位、地方高校人事政策和人事制度尚不完善两大亟待解决的问题。地方高校必须站在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高度,深刻认识地方高校对地方文化的引领作用,更新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理念。在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操作策略上,地方高校和地方政府双管齐下,增强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初步实现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的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形成以地方政府保护为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制度保障体系,使保护和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地方各级政府和地方高校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在多元和谐互促的健康文化环境里,吸取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实现文化强市、文化强省、文化强国的中国梦。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是一个既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课题,需要地方政府、社会、地方高校师生等多主体的协调配合、共同努力来完成。
梅鲜[7](2013)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建设研究》文中提出第二课堂作为与第一课堂功能预设有所不同、但又互动互补的一种教育形态,近年来越来越引起教育界人士的关注,同时也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可以认为,第二课堂本身所具有的随机性、隐蔽性、渗透性、自主性等特征,在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方面,有着第一课堂并不具备的功能与优势,这种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的教育影响力,规定着学校教育必须注意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然而,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视角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的建设,在看到取得一定成绩的前提下,我们还是能发现目前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中不仅包含着理论研究方面的不足,而且显现出实践方面的不足。当然,其实这两方面是相互联系的,不成熟的理论总是与不成熟的实践相钩连,由于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第二课堂在理念确立、理论探索、制度建设、政策支持、组织体系构建、活动形态多样化和丰富性等诸多方面,还有许多课题值得研究。如何在总结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探寻第二课堂建设的有效形态,成为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动机。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理论都是一种客观上的规划,是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活动最终会成为盲目的实践,会偏离其最初的方向,就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的建设来说寻求相关的理论体系支撑,在整体构架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为其本质目的服务。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在总体架构的过程中,需要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形成第二课堂自身的理念,为总体的方向把握提供准备;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以怎样的制度和体制安排来构建,需要哪些政策方面的支持,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本身的活动内容,诸如活动仪式的构建、活动规则的制定、过程的实施需要整体规划;另外还有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的师资培养问题以及新的社会联系网络的建立规划等几个方面。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理论基础分析。首先从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分析入手,解决了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的定义问题,将研究的范围明确划定,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的教育范围。同时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教学的科学性问题从教育学和心理学基础两个部分展开理论分析,为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寻求理论基础,构建教学框架。在分析思想政治教历史沿革和现状的基础上,借鉴美国、新加坡、香港等三个地区的现实经验,构建整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有效形态,从教育理念支撑,制度建设,政策举措和评估体系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实施方案。
蒋菠[8](2012)在《竞技走向健美:大学体育人文精神重塑》文中研究指明大学体育人文精神是大学体育人文教育的核心,是大学体育文化的灵魂,是激励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能推进人的社会化进程,能引导大学体育文化和体育对“真、善、美”价值追求的健康发展。它彰显着大学体育不同于其他机构的独特气质,也彰显了大学体育对人的存在价值和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反映出大学生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大学体育人文精神能否发挥巨大功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体育价值的实现,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当前,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社会转型时期的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体育的“竞技化”倾向与“功利化”取向日趋凸显,浮躁气息弥漫大学校园,神圣的“象牙塔”被社会上腐朽思想和诱惑所浸染,大学人的思想也被庸俗主义、功利主义和虚无主义所包围。鉴于此,大学体育的“人文主义”被“功利主义”所遮蔽,致使体育人文精神面临严重失落的危机。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大学体育的本质出发,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充分挖掘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根源,来解读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与理框分析;对中西方体育价值观进行探讨,从中获得启示;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对大学体育人文精神失落的表征以及导致其失落的各种深层原因,进行理论分析,并且有针对性地为大学体育人文精神的重塑,实现大学体育的价值理想提供参考依据与指导方向;提升大学师生的体育人文素养与精神境界,培养诚实守信、公平竞争、富有“人性”的大学体育参与者;从而寻觅大学体育中迷失的主体,回归大学体育中失落的“人性”,以此,展现我国大学体育人文精神的亮点。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简要介绍了进行该研究的原因所在,阐明了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及对国内外前期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度挖掘与梳理,最后,列举了本研究的思路、内容、重点难点、创新点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大学体育人文精神内涵诠释。该部分首先对大学体育的含义作了全面的解释,其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促使学生努力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三基);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品质;培养学生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高水平的大学生运动员。其次对大学体育人文精神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大学体育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以及特点进行了梳理。最后,对大学体育人文精神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理解。从本质上看,它是以人文精神为核心,以“以人为本”为精髓;从内容上看,忧英勇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自由民主的公平竞争精神,自强不息的英雄主义精神,乐观自信的人道主义精神,诚信超越的团队协作精神五个方面所组成;只有对其内涵进行深刻认识与把握,才有助于把体育人文精神纳入到大学校园中,让大学人从中充分汲取养分。第三部分,中国大学体育“竞技化”倾向与人文精神失落的表征及原因分析。这部分是该研究的重点,也是关键性问题所在,属于分析问题的范畴。人文精神在大学体育中的失落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学体育竞技比赛中,人文精神在“竞技化”倾向中的衰微;二是大学体育课程在教学实施中的人文危机;三是人文精神在大学体育科学研究中的衰退。笔者认为,竞技体育制度安排与设置的缺陷,市场经济体制“双刃剑”的影响,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大学人文教育缺场与大学体育教师人文素养的弱化是导致大学体育人文精神失落的主要因素。同时,还分析了大学体育“竞技化”的实质、特点以及所造成的危害,这便于有针对性地为大学体育人文精神的重塑导明方向。第四部分,中国大学体育重塑人文精神的价值取向、依据与目标。该部分首先论述了大学体育人文精神重塑的价值取向。包括对中国人文精神价值的探索、中国传统体育价值观的继承与西方体育价值观的借鉴,在此基础之上拓展了中西方体育价值观统一下的大学体育,充分发挥大学体育人文精神的导向性、示范与辐射、健身与娱乐、约束与规范、扬弃与创造的功能。其次是充分认识大学体育竞技观视域下“锦标主义”的实质,它是竞技的指导思想,过度对“锦标主义”的追求会使竞技发生异化,导致大学体育的主体性与人性迷失,由此,我们必须克服单纯的“锦标主义”思想,坚持人文主义。最后论证了以身体美学为理论基础,指导大学体育从竞技走向健美。用身体美学的理论要点来解读“灵魂与身体合一”的强身健美,认清当前大学体育“以人为本”的本质已被“功利主义”所遮蔽,必须从以“锦标、夺金”为目的竞技走向精神与物质统一的强身健美,坚持强身健美与求真至善相结合。第五部分,大学体育重塑人文精神的主要途径。这部分主要是属于解决问题的范畴,就大学体育人文精神失落的这一问题而言,我们首先应该理解重塑大学体育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其次,应陔明确重塑大学体育人文精神的目标;再次,应该根据大学体育重塑人文精神的原则,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有计划地对大学体育人文精神进行重塑、培养。最终为提升大学人的体育人文素养与精神境界、增强大学体育核心竞争力与社会效能、实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大学体育的最高价值理想,提供毕实的理论平台与实践依据。
刘亚云[9](2011)在《社会转型期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整个国家的经济制度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整个社会也正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这就使得我国原有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失去了有效运作的土壤,中国体育也走到了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十字路口。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如何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就成为摆在我国理论界和体育主管部门面前的一大难题。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和历史研究与比较研究相结合等研究方法,结合我国竞技体育的具体实践,综合运用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人才学和运动训练学等多学科知识,以竞技体育产品性质研究为切入点,介绍了国外部分国家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通过回顾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历史沿革,分析了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现状,探究了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建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了实现中国竞技体育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并存的保障措施。研究认为:(1)单一的竞技体育人才国家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建国以后实行的举国体制,培养周期长、投入金额大、运动寿命短、淘汰率高等问题一直深受社会诟病。我国民众对竞技体育的胜负观已经发生变化,国人对竞技体育的心态也日渐成熟理性。同时,随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深层次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原有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所赖以生存的政治制度正在丧失必要的社会基础。(2)竞技体育产品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其供给主体应包括国家、市场和社会,因此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应该包括国家、市场和社会等多种培养主体。(3)由于市场经济地位确立,市场化改革全面铺开,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市场化改革也已初见成效,目前已经出现包括国家培养、高校培养、俱乐部培养及家庭培养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局面。(4)部分西方发达国家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各不相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美国是以学校为中心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德国是以体育俱乐部为基础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澳大利亚是以体育组织为中心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俄罗斯是以体育运动学校为基础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日本是以学校和俱乐部为基础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但各种培养模式却都有一些共同特征,主要表现在:各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都注重本国国情和具有鲜明的特色;各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都注重体育与教育的结合;各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大多走政府和社会相结合的道路;各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都建立在广泛的群众体育基础上。(5)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改革应遵循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体育与教育相结合、兼容并存与各有侧重相结合、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原则,与传统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实现了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结合,充分满足了社会资本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参与需求,弱化了国家培养的主导地位,凸显学校培养的主体地位,兼顾了投资主体与运动项目的结合,既借鉴国外的经验又体现了中国特色。为使多种培养模式“并行不悖、各有侧重”,实现多元化培养模式的效能最大化,必须进行观念更新、制度创新、政策调整和法律完善。
何文毅[10](2011)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重要课题。目前,把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作为独立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研究仍然是一个空白。论文力图把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细分为目,以专题的形式逐次进行系统的分析,提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策略体系。论文内容主要分为四大板块、七个章节。论文的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主要分析了新农村、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探讨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特征与目标,并从新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五个方面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初步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的含义和特征。论文的第二部分,即第二章,主要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发展历程和现实状况,分析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广大农村开展的一系列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要有: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活动等等;并结合相关事例,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显着成就,即初步建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获得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社会获得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积累的基本经验有:用科学理论武装农民、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坚持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和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同时,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论文的第三部分,即第三章,主要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构建的依据、原则及要求。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的构建依据主要包括理论依据、政策依据、时代依据、对象依据和历史依据,论文分别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着述、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我国当前所处的时代状况、当前农民群众的思想状况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经验等方面探寻构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的依据。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构建的原则主要包括坚持以农民为本,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利于农村社会全面进步以及贴近农民生活实际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构建的要求主要包括体现时代性、突出实践针对性、把握策略运用的规律性几个方面。论文的第四部分,即文章的第四至第七章,主要从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运用策略、方法的运用策略、队伍建设策略和组织领导策略等方面分别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的运用。首先,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策略,从把握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基本内涵、汲取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历史智慧、明确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当代特性三个方面论述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科学把握,进而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主要类型,提出通过丰富活动形式、加强文化建设、完善制度体制、不断改革创新来运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其次,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运用策略中,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定位,列举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即利益激励法、劳动锻炼法、典型示范法、预防教育法、冲突调解法、民情恳谈法和人文关怀法,并指出要强调方法选择的针对性、运用方法的综合性、创新方法的时代性。再次,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策略中,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构成及其对成员的素质要求,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成员主要包括专职和兼职两大部分,其总体的素质要求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具体的素质要求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等。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要严格人员选拔,加强队伍培养,重视队伍使用,落实队伍考核;队伍建设的主要途径是夯实理论基础,营造良好氛围,落实建设投入。最后,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领导策略中,分析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主体,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其组织结构是党委统一领导、相关部门负责、群团组织配合,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领导的具体运行模式是党委负责规划、决策和监督、评估,地方行政部门负责具体组织与实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领导的运行机制包括明确岗位职责、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强大合力。完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领导的基本要求是健全组织机构、规范规章制度、提供条件保障。论文结合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实际状况、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际状况,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力图从理论上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作深刻剖析,以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
二、用“十六大”精神指导优秀运动队党建工作——新时期运动队党建工作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十六大”精神指导优秀运动队党建工作——新时期运动队党建工作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研究 ——以乌鲁木齐市大小西门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特色与创新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社区 |
2.1.2 社区治理 |
2.1.3 基层党建 |
2.1.4 党建引领 |
2.2 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内涵和意义 |
2.2.1 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内涵 |
2.2.2 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意义 |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1 中国共产党的党的建设理论 |
2.3.2 治理理论 |
2.3.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3章 乌鲁木齐市大小西门片区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探索实践 |
3.1 乌鲁木齐市大小西门片区概况与社区治理现状 |
3.1.1 乌鲁木齐市大小西门片区概况 |
3.1.2 乌鲁木齐市大小西门片区治理现状 |
3.2 乌鲁木齐市大小西门片区基层党建开展情况 |
3.2.1 乌鲁木齐市大小西门片区基层党组织设置 |
3.2.2 乌鲁木齐市大小西门片区基层党建开展情况 |
3.2.3 乌鲁木齐市大小西门片区基层党建工作的成效 |
3.3 乌鲁木齐市大小西门片区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具体措施 |
3.3.1 拓展党组织工作网络,建立完善五级党组织体系 |
3.3.2 构筑党建、治安治理“共同体”,推进网格一体化建设 |
3.3.3 打造党建引领平台,建立“党群服务中心” |
3.3.4 创新党建延伸路径,建立互联网党建工作指导站 |
3.3.5 厚植党的执政基础,促进群众工作巩固深化 |
第4章 大小西门片区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大小西门片区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不够 |
4.1.2 治理理念局限于“维稳” |
4.1.3 治理模式局限于“管控、包办” |
4.1.4 基层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手段不丰富 |
4.1.5 基层党组织整合社区资源的能力仍需提高 |
4.1.6 治理效果不能有效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
4.1.7 群众参与度不高 |
4.2 大小西门片区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问题原因分析 |
4.2.1 基层党建基础薄弱 |
4.2.2 基层党组织地位弱化 |
4.2.3 各级单位、群众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 |
4.2.4 党组织建设触角延伸不够 |
4.2.5 对于资源共享的认识不足 |
4.2.6 社区治理与需求不匹配 |
4.2.7 社区自治能力欠缺 |
第5章 优化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思路和对策 |
5.1 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力 |
5.1.1 夯实基层组织建设 |
5.1.2 狠抓干部队伍建设 |
5.2 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力 |
5.2.1 丰富管理服务手段 |
5.2.2 拓展党群联系渠道 |
5.3 发挥社区基层党组织协调力 |
5.3.1 严格落实责任分工 |
5.3.2 发挥触角延伸作用 |
5.4 增强社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
5.4.1 做到参与全覆盖 |
5.4.2 构建多元自治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大小西门片区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情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境)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境)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与指导思想 |
2.1 近代中国铁路倡导者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1 盛宣怀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2 詹天佑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3 梁士诒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4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5 张嘉璈的铁路建设思想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铁路观 |
2.2.1 马克思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2 恩格斯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3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5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 |
第3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探析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文化 |
3.1.2 铁路文化 |
3.1.3 新中国铁路文化 |
3.1.4 文化自信 |
3.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
3.2.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 |
3.2.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特征 |
3.2.3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功能 |
3.3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异同比较 |
3.3.1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共同点 |
3.3.2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不同点 |
3.4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历程彰显文化自信 |
3.4.1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内涵 |
3.4.2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
第4章 反映文化自信物质成果的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 |
4.1 新中国铁路建筑文化建设 |
4.1.1 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车站文化建设 |
4.1.2 展现深刻时代价值的铁道文化建设 |
4.2 新中国铁路收藏文化建设 |
4.2.1 有着卓越历史贡献的铁路机车 |
4.2.2 有着特殊历史回忆的铁路车票 |
4.2.3 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铁路纪念章(碑) |
第5章 彰显文化自信价值内核的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 |
5.1 新中国铁路精神生产 |
5.1.1 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
5.1.2 铁路建设精神的彰显 |
5.2 新中国铁路文艺创作 |
5.2.1 难以消解的文化矛盾心理 |
5.2.2 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 |
5.2.3 多样性的铁路文艺表达 |
5.3 新中国铁路思想政治工作 |
5.3.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
5.3.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精神 |
5.3.3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增强思想性和政治性 |
5.3.4 加强路风教育,展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
第6章 体现文化自信制度保障的新中国铁路制度文化建设 |
6.1 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 |
6.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2 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前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3 新时代的铁路法制建设 |
6.2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和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6.2.1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 |
6.2.2 新中国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第7章 塑造文化自信良好形象的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 |
7.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 |
7.1.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理念 |
7.1.2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
7.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 |
7.2.1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理念 |
7.2.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实践 |
7.3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 |
7.3.1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意义 |
7.3.2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实践 |
第8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新时代建设路径探析 |
8.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 |
8.1.1 国家建设的动脉 |
8.1.2 时代精神的表征 |
8.1.3 释放人情的场域 |
8.1.4 国际舞台的名片 |
8.1.5 中国故事的素材 |
8.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路径 |
8.2.1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 |
8.2.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几点举措 |
8.3 创造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新辉煌以增强文化自信 |
8.3.1 注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 |
8.3.2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博览轨迹”——铁路文化的实地考察 |
附录2:近代中国铁路车站文化略谈 |
附录3:改革开放以来部分铁路文学杂志创刊表 |
附录4:新中国铁路安全主要法规名录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3)县级宣传系统运行机制研究 ——以县委宣传部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
一、作为现实问题的宣传系统行动 |
二、作为理论问题的宣传系统行动 |
三、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的衔接及操作化 |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
一、关于县级政治的研究 |
二、关于党的宣传工作的研究 |
第三节 理论基础、论述框架与核心概念 |
一、相关理论基础 |
二、研究视角与论述框架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 |
二、研究资料来源 |
第二章 组织形态:县级宣传系统的基本构成 |
第一节 县委宣传部的组织架构与基本职责 |
一、县委与县委宣传部 |
二、县委宣传部的基本职责 |
三、县委宣传部的级别和内设机构 |
第二节 县级宣传口的基本构成与职责 |
一、县委宣传部直接管理的二级单位 |
二、县直广电新闻事业单位 |
三、县政府文教口相关单位 |
四、上级文宣单位分支机构 |
第三节 县级党政系统中的其他宣传主体与职责 |
一、县级组工系统及其群团组织 |
二、县级机关单位中的党组织 |
第四节 乡镇和社区中的宣传组织与职责 |
一、乡镇的宣传主体与阵地 |
二、社区的宣传主体与阵地 |
第五节 “名实分离”: 宣传工作的组织需求与权力限度 |
第三章 权力基础: 县级宣传系统的权力来源与分配 |
第一节 县级宣传系统的权力来源 |
一、政治授权的方式 |
二、行政分权的方式 |
第二节 县级宣传系统中的权力关系类型 |
一、党组织之间自上而下的组织领导权 |
二、不同行政层级对宣传工作的资源控制权 |
第三节 县级宣传系统权力分配的影响 |
一、事权多元与多头管理 |
二、职能重合与权力分割 |
三、权责分离与责任推诿 |
四、外部冲击与机构变动 |
第四节 “条块冲突”:宣传工作权力基础与任务来源之间的矛盾 |
第四章 日常宣传:县委宣传部的常规工作表达 |
第一节 意识整合:面向各级党组织的理论教育 |
一、服务县委主要领导理论学习 |
二、指导全县机关单位理论学习 |
三、开展基层理论培训与宣讲 |
第二节 信息管控:县级新闻管理与新闻宣传 |
一、新闻策划与相关活动 |
二、新闻管理与业务联系 |
三、县级通讯员培训 |
四、党报党刊征订 |
第三节 价值引导:县级社会文化宣传 |
一、“双宣讲”活动 |
二、文明创建: |
三、文艺宣传 |
第四节 舆情调控:县级网络信息管理 |
一、网络新闻宣传 |
二、网络舆情管理 |
第五节 “虚事做实”:县委宣传部日常权力的表达 |
第五章 政治任务:围绕中心工作的宣传表达 |
第一节 以对象为中心的政治任务:县级精神文明建设 |
一、精神文明建设的提出与内涵 |
二、县级精神文明建设向文明单位创建的集中 |
三、县级文明单位创建的实施重点与考核程序 |
四、县级文明单位创建在部门中的动员与实施机制 |
五、弱政治压力向部门间竞争压力的转化 |
第二节 以主体为中心的政治任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 |
一、从宣传工作责任到意识形态工作责任 |
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文本内容与责任清单 |
三、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在基层的实施与考核 |
四、强政治压力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的消解 |
第三节 政治任务沟通的形式与变异:宣传系统中的压力传导 |
一、宣传任务分配中的动员、传达与沟通形式 |
二、宣传任务执行中的沟通与督导形式 |
三、宣传工作运行的程式化与压力的制度化 |
四、宣传工作的泛政治化与执行的形式化 |
第四节 “全员参与”:宣传中心工作中的压力动员及其限度 |
第六章 弱压力型体制:县级宣传权力运行机制的初步总结 |
第一节 弱压力型体制运行的制度基础 |
一、县级宣传系统压力化运行的基本层级 |
二、县级宣传系统压力化运行的制度环境 |
三、弱压力型体制形成的制度根源 |
第二节 弱压力型权力主体的施压机制 |
一、县级宣传工作的执行模式 |
二、弱压力型体制下政策工具的选择 |
三、弱压力型体制下权力主体对施压机制的选择 |
四、施压主体的制度困境与施压机制的选择 |
第三节 弱压力型执行主体的应对机制 |
一、县级宣传工作中的执行主体偏好 |
二、宣传工作过程中执行主体的行为选择 |
三、执行主体权力处境对宣传系统行动的影响 |
第四节 弱压力型体制运行的政治社会后果 |
一、上下一体化:上级宣传对本级宣传的挤压 |
二、权力内卷化:社会影响的缺失与本级宣传的困境 |
三、地位边缘化:信息时代县级宣传的功能缺失 |
四、运行部门化:县级宣传权力的双重“脱嵌” |
第七章 余论 |
第一节 基本结论 |
一、县级宣传系统运行的基本逻辑是“弱压力型体制” |
二、县级政治权力结构决定了县级宣传的本质特征 |
三、县级宣传系统运行的根本目的是国家政权建设 |
第二节 县级宣传系统运行再审视 |
一、政党、国家与社会关系中的宣传系统运行 |
二、宣传系统运行与国家基础权力的增长 |
三、弱压力型体制与国家治理困境 |
第三节 县级宣传工作发展 |
一、上下层级关系的明确 |
二、党组织内部关系的整合 |
三、党政关系的调整 |
四、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构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延安精神的历史意蕴及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延安精神形成的研究 |
1.3.2 关于延安精神内涵的研究 |
1.3.3 关于延安精神历史价值的研究 |
1.3.4 关于延安精神当代启示的研究 |
1.4 采取的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实地调查法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2 相关理论基础与知识借鉴 |
2.1 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
2.2 毛泽东的实践思想 |
3 延安精神的形成条件及历史沿革 |
3.1 延安精神的形成条件 |
3.1.1 毛泽东思想为延安精神的形成提供理论基础 |
3.1.2 陕北革命根据地内社会环境为延安精神的形成提供实践基础 |
3.2 延安整精神的历史沿革 |
3.2.1 井冈山精神奠基中国革命精神 |
3.2.2 苏区精神承继井冈山精神 |
3.2.3 长征精神发扬井冈山精神与苏区精神 |
3.2.4 延安精神总结先期革命精神 |
4 延安精神的内涵与主要内容 |
4.1 正确的政治方向 |
4.2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4.3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
4.4 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
5 延安精神的当代价值 |
5.1 有利于在新时期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
5.2 有利于当代青年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塑造 |
5.3 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5.4 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中国普通高校招生法治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中国普通高校招生法治化的理论基础与历史沿革 |
2.1 中国普通高校招生法治化的概念 |
2.1.1 中国普通高校招生 |
2.1.2 法治化 |
2.1.3 中国普通高校招生法治化 |
2.2 中国普通高校招生法治化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的法治观 |
2.2.2 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 |
2.2.3 马克思主义的权利观 |
2.2.4 依法治国理论 |
2.3 中国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及法治化的历史沿革 |
2.3.1 民国时期 |
2.3.2 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 |
2.3.3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末 |
2.3.4 21世纪以来 |
第3章 中国普通高校招生法治化的现状 |
3.1 中国普通高校招生法治理念 |
3.1.1 普通高校招生法治理念的含义 |
3.1.2 普通高校招生法治理念的确立及存在的问题 |
3.1.3 普通高校招生法治理念存在问题的原因 |
3.2 中国普通高校招生法治文化 |
3.2.1 普通高校招生法治文化的含义 |
3.2.2 普通高校招生法治文化的成就和问题 |
3.2.3 普通高校招生法治文化存在问题的原因 |
3.3 中国普通高校招生法治化实施 |
3.3.1 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编制管理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2 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公平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3 普通高校招生考生申诉制度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4 普通高校自主招生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4章 国外高校招生制度及法治化的特征与启示 |
4.1 美国高校招生制度及法治化的特征与启示 |
4.1.1 美国高校招生制度及法治化的特征 |
4.1.2 中美高校招生制度及法治化的对比分析 |
4.1.3 美国高校招生制度及法治化的启示 |
4.2 英国高校招生制度及法治化的特征与启示 |
4.2.1 英国高校招生制度及法治化的特征 |
4.2.2 中英高校招生制度及法治化的对比分析 |
4.2.3 英国高校招生制度及法治化的启示 |
4.3 日本高校招生制度及法治化的特征与启示 |
4.3.1 日本高校招生制度及法治化的特征 |
4.3.2 中日高校招生制度及法治化的对比分析 |
4.3.3 日本高校招生制度及法治化的启示 |
4.4 俄罗斯高校招生制度及法治化的特征与启示 |
4.4.1 俄罗斯高校招生制度及法治化的特征 |
4.4.2 中俄高校招生制度及法治化的对比分析 |
4.4.3 俄罗斯高校招生制度及法治化的启示 |
第5章 完善中国普通高校招生法治化的思路 |
5.1 确立中国普通高校招生的法治理念 |
5.1.1 中国普通高校招生法治的基本理念 |
5.1.2 中国普通高校招生法治理念的特征 |
5.2 构建中国普通高校招生的法治文化 |
5.2.1 中国普通高校招生法治文化的内容 |
5.2.2 中国普通高校招生法治文化的特征 |
5.3 明晰中国普通高校招生的法律关系 |
5.3.1 中国普通高校招生法律关系概述 |
5.3.2 中国普通高校招生高校与考生的法律关系 |
5.3.3 中国普通高校招生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 |
5.4 完善中国普通高校招生法治化的路径 |
5.4.1 中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编制的法治化 |
5.4.2 中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科目及内容设置的法治化 |
5.4.3 中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方式的法治化 |
5.4.4 中国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方式的法治化 |
5.4.5 中国普通高校招生管理程序制度的法治化 |
5.4.6 中国普通高校招生权利救济的法治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 ——以河南三所地方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一) 研究背景 |
(二) 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
(一) 文献综述 |
(二) 研究问题 |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 地方高校 |
(二) 文化 |
(三) 地方传统文化 |
二、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 高等教育功能理论 |
(二) 高等学校职能理论 |
(三) 先进文化强国理论 |
三、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的理论探讨 |
(一) 弘扬的基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
(二) 弘扬的前提:文化选择与批判 |
(三) 弘扬的核心:文化传承与创新 |
(四) 弘扬的目的:文化传播与育人 |
(五) 弘扬的价值:文化引领与辐射 |
第三章 洛阳师院与河洛文化(案例研究一) |
一、洛阳师范学院的历史与特色 |
二、多学科视角的河洛文化 |
(一) 从考古学的视角看:地藏丰富,异彩纷呈 |
(二) 从文化史的视角看:儒道之源,释教祖庭 |
(三) 从古文学的视角看:才雄代出,各领风骚 |
(四) 从历史学的视角看:济济史家,赫赫史册 |
(五) 从音乐学的视角看:礼乐肇始,汉唐盛继 |
三、洛阳师院弘扬河洛文化的主要路径 |
(一) 设置相关课程,培养河洛文化的专门人才 |
(二) 搭建科研平台,发掘河洛文化的多重价值 |
(三) 创新服务途径,开发河洛文化的宝贵资源 |
四、洛阳师院弘扬地方文化的成效分析 |
(一) 人才培养之业绩 |
(二) 学术研究之成就 |
(三) 服务社会之成效 |
五、洛阳师院弘扬河洛文化的困境分析 |
(一) 专业研究队伍建设不力 |
(二) 高层次研究成果不多 |
(三) 对外合作交流不强 |
第四章 安阳师院与殷墟文化(案例研究二) |
一、安阳师范学院的历史与特色 |
二、殷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
(一) 殷墟文化的内涵与遗迹 |
(二) 殷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三、安阳师院弘扬殷墟文化的主要路径 |
(一) 打造品牌学科,培养专业人才 |
(二) 开展学术研究,形成学术团队 |
(三) 创建特色平台,进行社会服务 |
四、安阳师院弘扬殷墟文化的成效分析 |
(一) 人才培养之成效 |
(二) 学术研究之成果 |
(三) 服务社会之贡献 |
五、安阳师院弘扬殷墟文化的困境分析 |
(一) 学术研究性强,普适推广性弱 |
(二) 专业研究多,全员参与少 |
(三) 注重宏观研究平台,忽视微观领域拓展 |
第五章 焦作师专与覃怀文化(案例研究三) |
一、焦作师专的历史与特色 |
二、覃怀文化资源概述 |
(一) 四大怀药 |
(二) 名人雅士 |
(三) 太极故里 |
(四) 名山秀水 |
三、焦作师专弘扬覃怀文化的主要路径 |
(一) 开设特色栏目,搭建研究平台 |
(二) 强化特色意识,开发校本课程 |
(三) 注重产业开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
四、焦作师专弘扬覃怀文化的成效分析 |
(一) 人才培养之收效 |
(二) 学术研究之收获 |
(三) 服务社会之功效 |
五、焦作师专弘扬覃怀文化的困境分析 |
(一) 地方政府重视不够,研究经费难以保障 |
(二) 学术交流渠道不畅,研究成果影响力不大 |
(三) 文化共识不足,缺少文化交流平台 |
第六章 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规律认识提升 |
一、正确处理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的关系 |
(一) 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的理论关系 |
(二) 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的现实问题 |
(三) 构建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之间的和谐关系 |
二、正确处理地方传统文化与地方现代文化的关系 |
(一) 地方传统文化是地方现代文化发展的基础 |
(二) 现代文化是传统文化的转型方向和目标 |
(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契合点 |
三、正确处理地方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
(一) 地方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 弘扬地方传统文化要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
四、正确处理地方传统文化与大学文化的关系 |
(一) 地方传统文化和大学文化的相互作用及影响 |
(二) 在大学文化建设中体现地方传统文化特色 |
五、正确处理地方传统文化与地方高校课程文化的关系 |
(一) 地方高校课程文化是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有力工具 |
(二) 在弘扬民族精神中开发校本课程创新课程文化 |
第七章 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共同困境 |
一、理论认识缺乏高度 |
(一) 文化引领的自觉意识淡薄——基于高等教育文化选择与批判功能的视角 |
(二) 服务地方的理念滞后——基于高等教育文化传播与交流功能的视角 |
二、实践操作存在难度 |
(一) 难以形成普遍的认同价值 |
(二) 难以制定可行的建设目标 |
(三) 难以构建有序的运行机制 |
(四) 难以凝聚强劲的文化动力 |
三、配套政策缺少力度 |
(一) 地方高校办学经费保障不到位 |
(二) 地方高校人事政策和人事制度不完善 |
第八章 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策略思考 |
一、提高理论认识 |
(一) 地方高校对地方文化引领作用的再认识——基于地方高校文化自信的视角 |
(二)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理念的再考量——基于地方高校文化自强的视角 |
二、改进策略研究 |
(一) 双管齐下,增强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
(二) 多元并进,制定可行的目标体系 |
(三) 协同创新,构建有序的运行机制 |
(四) 文化自塑,提升高校的文化魅力 |
三、制定配套政策 |
(一) 建立和完善地方高校经费保障体系 |
(二) 构建地方高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地方高校弘扬地方文化研究访谈提纲 |
致谢 |
(7)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缘起 |
1、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 |
2、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与隐性教育或无意识教育 |
3、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建设亟需总体架构 |
二、既有的研究及主要观点 |
1、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相关研究 |
2、国内外有关潜在课程的研究状况 |
三、研究思路和主要结构 |
1、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 |
2、文章主要结构 |
注释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建设的理论基础 |
一、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涵义界定 |
1、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涵义 |
2、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建设的理论指导 |
二、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建设的教育理念分析 |
1、教育理念分析 |
2、知识论(认识论) |
3、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分析 |
三、基于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分析 |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分析 |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分析 |
3、认知学习理论分析 |
注释 |
第二章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建设历史沿革 |
一、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初步形成时期(1978-2004) |
1、思想政治教育政策 |
2、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形式 |
二、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蓬勃发展时期(2004至今) |
1、思想政治教育政策 |
2、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形式 |
注释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目前取得的成绩 |
一、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现有组织架构 |
1、学生党组织 |
2、学生团组织 |
3、学生组织 |
二、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现行制度和相关政策 |
1、国家政策 |
2、学校政策 |
3、活动政策 |
三、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形式和内容 |
1、主题活动教育 |
2、社会实践教育 |
3、志愿服务教育 |
4、科技创新教育 |
5、校园文化建设 |
6、心理教育 |
四、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教师配备 |
1、总体要求 |
2、具体配备情况 |
五、社会联系网络现状 |
1、政府机构联系 |
2、社区联系 |
3、企业以及社会公益组织联系 |
注释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现有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组织架构问题分析 |
1、传统组织活力不足 |
2、社团组织需要规范 |
二、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现行制度和相关政策缺陷 |
1、缺乏学校层面整体设计 |
2、各校物质投入不均衡 |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职队伍的激励和保障机制难以落实 |
三、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教师力量缺乏 |
1、难以胜任总体设计角色 |
2、大量缺乏项目实施角色 |
四、社会联系网络问题 |
1、缺乏长效机制 |
2、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认证环节匮乏 |
第五章 国外或境外高校相关教育进展情况解析 |
一、美国大学中第二课堂现状分析 |
1、教育理念 |
2、制度安排 |
3、第二课堂设置 |
二、新加坡大学中第二课堂现状分析 |
1、教育理念 |
2、制度安排 |
3、第二课堂设置 |
三、香港地区大学中第二课堂现状分析 |
1、教育理念变化过程 |
2、制度安排 |
3、第二课堂设置 |
注释 |
第六章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形态构建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理念支撑 |
1、全面发展原则 |
2、自由发展原则 |
3、具体实践原则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制度建设 |
1、课程标准的逻辑依据 |
2、课程性质和内容目标 |
3、教学组织方式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政策举措 |
1、政策自身状态 |
2、政策因素配合度 |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评估体系 |
1、课程评价本质 |
2、学生为主体的评价体系 |
注释 |
第七章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实施 |
一、主题教育的内容及实施 |
二、社会实践的内容及实施 |
三、校园文化的内容及实施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期刊论文 |
二、学位论文 |
三、专着 |
四、其他 |
后记 |
(8)竞技走向健美:大学体育人文精神重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一) 体育人文精神内涵的研究 |
(二) 体育人文精神缺失现状以及归因分析的研究 |
(三) 加强体育人文精神培养的研究 |
三、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内容与重点、难点、创新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大学体育人文精神内涵诠释 |
一、大学体育的涵义 |
(一) 大学体育的界定 |
(二) 大学体育的目标 |
(三) 大学体育的任务 |
二、大学体育人文精神的涵义 |
(一) 人文精神的涵义 |
(二) 体育人文精神的涵义 |
(三) 大学体育人文精神的涵义 |
三、大学体育人文精神的历史拓展 |
(一) 中国近代人文精神的诞生 |
(二) 中国近代人文精神的发展 |
(三)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体育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 |
四、现代大学体育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 |
(一) 英勇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 |
(二) 自由民主的公平竞争精神 |
(三) 自强不息的英雄主义精神 |
(四) 乐观自信的人道主义精神 |
(五) 诚信超越的团队协作精神 |
第二章 中国大学体育“竞技化”倾向与人文精神失落的表征及原因分析 |
一、大学体育“竞技化”与人文精神失落的表征 |
(一) 人文精神在大学体育“竞技化”中的衰微 |
(二) 大学体育课程实施中的人文危机 |
(三) 人文精神在大学体育科学研究中的衰退 |
二、大学体育人文精神失落的原因分析 |
(一) 竞技体育制度安排与设置的缺陷 |
(二) 市场经济体制“双刃剑”的影响 |
(三) 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对体育人文精神塑造的影响 |
(四) 大学人文教育的缺场与大学体育教师人文素养的弱化 |
第三章 中国大学体育重塑人文精神的价值取向、依据与目标 |
一、大学体育人文精神重塑的价值取向 |
(一) 中国人文精神的价值探索 |
(二) 中国传统体育价值观的继承 |
(三) 西方体育价值观之借鉴 |
(四) 中西方体育价值观统一下的大学体育 |
(五) 发挥大学体育人文精神的功能 |
二、克服大学体育中单纯的“锦标主义”,坚持人文主义 |
(一) 锦标主义的实质 |
(二) 质疑锦标主义,坚持人文主义 |
三、以身体美学指导大学体育从竞技走向健美 |
(一) 身体美学的理论要点 |
(二) 大学体育从竞技走向健美的必然性 |
(三) 大学体育坚持强身健美与求真至善相结合 |
四、大学体育重塑人文精神的目标 |
(一) 形成重塑大学体育人文精神的思想共识 |
(二) 以大学体育人文精神的重塑为立足点促进大学体育可持续发展 |
(三) 使大学生保持恬适的心态,促进大学生思想人格的塑造 |
(四) 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 |
(五) 培养意志,发扬大学生的顽强拼搏精神 |
(六) 提高大学生的领悟灵性 |
第四章 中国大学体育重塑人文精神的主要途径 |
一、加强对大学体育重塑人文精神重要性的再认识 |
(一) 大学体育人文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灵魂 |
(二) 大学体育人文精神能引导大学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 |
(三) 大学体育人文精神是激励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 |
(四) 大学体育人文精神能推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 |
二、转变体育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大学体育审美观 |
(一) 重建科学的现代大学体育理想 |
(二) 凸显大学体育强身健美价值,建构新的大学体育审美观 |
三、加强大学竞技体育改革,发掘体育竞技中的人文精神 |
(一) 加强大学竞技体育法规条例建设 |
(二) 克服单纯“锦标”思想,大力发掘大学体育竞技的人文精神 |
四、提升大学体育教师综合素养,培养大学生体育人文精神 |
(一) 提升大学体育教师素养,形成良好师生互动 |
(二) 培养大学生体育人文精神的原则 |
五、营造良好的大学体育人文环境与学术氛围 |
(一) 加强大学体育文化建设,为大学体育营造良好人文环境 |
(二) 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培养以人文精神为内核的大学体育学术精神 |
六、加强诚信制度建设,为大学体育人文精神的重塑提供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及获奖成果 |
(9)社会转型期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假设 |
1.6 主要内容 |
2 竞技体育产品性质及其人才培养特征 |
2.1 竞技体育产品 |
2.1.1 竞技体育的概念 |
2.1.2 体育产品的概念 |
2.1.3 竞技体育产品的定义 |
2.2 竞技体育产品的性质 |
2.2.1 准公共产品特征 |
2.2.2 竞技体育产品的性质分析 |
2.3 竞技体育产品的供给主体 |
2.3.1 准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 |
2.3.2 竞技体育产品的供给主体 |
2.4 竞技体育人才培养 |
2.4.1 人才的概念 |
2.4.2 竞技体育人才概念 |
2.4.3 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特征 |
2.5 小结 |
3 国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状况及其经验借鉴 |
3.1 部分国家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状况 |
3.1.1 美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
3.1.2 德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
3.1.3 澳大利亚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
3.1.4 俄罗斯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
3.1.5 日本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
3.2 部分国家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借鉴 |
3.2.1 各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都注重本国国情和具有鲜明的的特色 |
3.2.2 各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都注重体育与教育的结合 |
3.2.3 各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大多走政府和社会相结合的道路 |
3.2.4 各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都建立在广泛的群众体育基础上 |
3.3 小结 |
4 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
4.1 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历史沿革 |
4.1.1 培养模式的初步形成阶段 |
4.1.2 国家培养模式的强化与完善阶段 |
4.1.3 多元培养模式的探索阶段 |
4.2 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
4.2.1 国家培养模式 |
4.2.2 学校培养模式 |
4.2.3 职业俱乐部培养模式 |
4.2.4 家庭培养模式 |
4.3 小结 |
5 影响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因素 |
5.1 有利因素 |
5.1.1 国民社会心态的变化 |
5.1.2 国际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 |
5.1.3 行政管理体制深层次改革的推进 |
5.2 不利因素 |
5.2.1 经济发展水平 |
5.2.2 体育管理体制 |
5.2.3 家庭教育观念 |
5.2.4 学校应试教育 |
5.3 小结 |
6 社会转型期中国竞技体育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
6.1 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指导思想 |
6.2 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基本原则 |
6.2.1 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原则 |
6.2.2 体育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
6.2.3 兼容并存与各有侧重相结合原则 |
6.2.4 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原则 |
6.3 中国多元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
6.3.1 多元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架构 |
6.3.2 多元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 |
6.3.3 多元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 |
6.4 小结 |
7 社会转型期中国竞技体育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并存的实现保障 |
7.1 观念更新是中国竞技体育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并存的基础 |
7.2 制度创新是中国竞技体育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并存的动力 |
7.3 政策调整是中国竞技体育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并存的关键 |
7.4 法律完善是中国竞技体育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并存的保证 |
7.5 小结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研究对象的选择 |
(二) 中心命题的确定 |
二、研究的现状和意义 |
(一) 研究的现状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的思路 |
(二) 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的理论阐释 |
一、新农村建设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解析 |
(一) 新农村的含义及其建设的基本要求 |
(二)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特征及目标 |
二、新农村建设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
(一)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农村经济建设的联系 |
(二)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农村政治建设的联系 |
(三)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联系 |
(四)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农村社会建设的联系 |
(五)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农村生态建设的联系 |
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的要义把握 |
(一)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的科学内涵 |
(二)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的主要特点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状况 |
一、开展的生动实践 |
(一) 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二) 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
(三) 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 |
二、取得的显着成就 |
(一) 初步建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
(二) 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 |
(三) 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
三、积累的基本经验 |
(一) 用科学理论武装农民 |
(二) 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 |
(三) 坚持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 |
(四) 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 |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
(一) 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 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
第三章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构建的依据、原则及要求 |
一、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构建的依据 |
(一) 理论依据 |
(二) 政策依据 |
(三) 时代依据 |
(四) 对象依据 |
(五) 历史依据 |
二、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构建的原则 |
(一) 坚持以农民为本 |
(二) 服务现代农业发展 |
(三) 利于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
(四) 贴近农民生活实际 |
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构建的要求 |
(一) 充分体现时代性 |
(二) 突出实践针对性 |
(三) 掌握策略运用的规律性 |
第四章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策略 |
一、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科学把握 |
(一)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基本涵义 |
(二)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历史智慧 |
(三)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当代特性 |
二、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 |
(一) 农村活动载体 |
(二) 村镇文化载体 |
(三) 乡村管理载体 |
(四) 大众传媒载体 |
三、新农村建设中运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基本要求 |
(一) 丰富农村活动形式 |
(二) 加强村镇文化建设 |
(三) 完善农村管理制度 |
(四) 不断推进改革创新 |
第五章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运用策略 |
一、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定位 |
(一)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实践方位 |
(二)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主体特性 |
(三)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本功能 |
二、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
(一) 基本方法 |
(二) 一般方法 |
(三) 特殊方法 |
三、新农村建设中运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要求 |
(一) 强调方法选择的针对性 |
(二) 突出方法运用的综合性 |
(三) 体现方法创新的时代性 |
第六章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策略 |
一、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构成及其素质要求 |
(一) 专兼结合的人员结构 |
(二) 具备优良的综合素质 |
二、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主要途径 |
(一) 夯实理论基础 |
(二) 营造良好氛围 |
(三) 落实建设投入 |
三、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
(一) 严格选拔 |
(二) 加强培养 |
(三) 重视使用 |
(四) 落实考核 |
第七章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领导策略 |
一、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领导 |
(一) 党的领导 |
(二) 组织结构 |
(三) 具体运行 |
二、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领导实施机制 |
(一) 明确岗位职责 |
(二) 部门协调配合 |
(三) 形成强大合力 |
三、新农村建设中完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领导的要求 |
(一) 健全组织机构 |
(二) 制定规章制度 |
(三) 提供条件保障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学习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四、用“十六大”精神指导优秀运动队党建工作——新时期运动队党建工作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研究 ——以乌鲁木齐市大小西门片区为例[D]. 益雅琴. 新疆大学, 2020(07)
- [2]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D]. 邱铁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3]县级宣传系统运行机制研究 ——以县委宣传部为中心的考察[D]. 方坤.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2)
- [4]延安精神的历史意蕴及当代价值研究[D]. 杨汉. 重庆师范大学, 2016(10)
- [5]中国普通高校招生法治化研究[D]. 王灿平. 大连海事大学, 2016(05)
- [6]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 ——以河南三所地方高校为例[D]. 申晓辉.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2)
- [7]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建设研究[D]. 梅鲜. 复旦大学, 2013(03)
- [8]竞技走向健美:大学体育人文精神重塑[D]. 蒋菠. 西南大学, 2012(03)
- [9]社会转型期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刘亚云. 湖南师范大学, 2011(07)
- [10]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研究[D]. 何文毅. 西南大学,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