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玮
(内蒙古科技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内蒙古 包头 014030)
【摘要】 目的:探索分析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成本-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四联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分析2组患者的溃疡消除效果,Hp根除效果,不良反应以及治疗费用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疡痊治愈率,Hp根除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成本低,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四联疗法;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成本-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4-0134-02
根据临床资料[1],造成患者出现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致病因子为幽门螺杆菌(Hp),临床治疗时必须根除Hp来起到降低溃疡复发的效果,研究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索分析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成本-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诊断标准为:第一,幽门螺杆菌阳性;第二,出现溃疡症状(本组患者的溃疡长径为5mm到20mm之间),纳入标准为:患者未出现严重的心,脑和肝,肾系统的合并症,患者非治疗药物过敏体质者,患者非复合型溃疡等其他类型的溃疡疾病患者等。本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1.5岁±2.8岁(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2岁到70岁不等),其中男性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69例,女性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31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将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四联疗法进行治疗:150mg雷尼替丁,用法用量为每日2次,100mg果胶铋,用法用量为每日4次,500mg羟氨苄青霉素胶囊,用法用量为每日3次,400mg甲硝锉,用法用量为每日3次,连续用药10日后,改用150mg雷尼替丁,每日2次,连用3周;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进行治疗:20mg洛赛克,用法用量为每日3次,500mg羟氨苄青霉素胶囊,用法用量为每日3次,400mg甲硝锉,用法用量为每日3次,连续用药1周后,改用20mg奥美拉唑,每日2次,连用3周。
1.3观察指标
治疗4周后观察2组患者的溃疡消除效果(采用胃镜进行检查),观察分析2组患者的Hp根除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成本效果情况。
1.4评定指标
溃疡消除效果[3]分为愈合(溃疡和炎症完全消失),显效(溃疡消失,炎症未消失),有效(溃疡消失超过50%)和无效(溃疡消失小于50%),治愈率愈合率和显效率之和,治疗的总有效率为愈合率和显效率以及有效率之和;Hp根除效果,采用组织学Ciemsa染色和尿素酶实验进行检测,清除:二者均为阴性;成本效果分析: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中的增量成本与增量效果比值法[4]进行研究(2种治疗方法成本变化与效果变化的比值),治疗药物费用以我省医药公司零售价计算。
1.5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组患者的溃疡的消除效果,Bp根除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溃疡治愈率为92.0%,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患者的溃疡治愈率为94.0%,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2组患者的溃疡消除效果,Hp根除效果,不良反应(症状为恶心,呕吐等)的发生率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溃疡的消除效果,Bp根除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表1所示。
2.2组患者的成本-效果情况
观察组的治疗成本为98.37元,对照组为868.18元,进行成本效果分析,观察组为112.42元,对照组为964.64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根据有关资料[5],十二指肠溃疡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高达90%,因此治疗重点之一在于根处幽门螺杆菌阳性,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有铋剂三联疗法,质子泵三联疗法,四联疗法三大类研究采用四联疗法和三联疗法进行本组10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对比治疗,分析其成本-效果,结果表明,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相当,观察组的成本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
综上所述,采用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成本低,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厉明慧.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比较[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7):273-274.
[2]谭玉娥,马荣.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比较[J].医药论坛杂志,2013,34(16):28-29.
[3]刘玲.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2): 7-8.
[4]卢若丽.36例复发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0):129-130.
[5]赵先群.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应用四联疗法治疗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59-60.
论文作者:孙玮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1
标签:患者论文; 溃疡论文; 幽门论文; 螺杆论文; 效果论文; 阳性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