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跨栏跑起跨腿重要性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跨栏论文,重要性论文,跑起跨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跨栏跑属于快速力量型的田径项目,技术较为复杂。它的复杂性在于:除了高速平跑的各项相应要求之外,运动员必须从起跑到最后一栏保持良好的动作节奏和适宜的步长,不允许身体重心有较大的垂直起伏。它是速度和技术的高度结合,现在国内外的教科书上,对跨栏跑的技术都有很多的论述和分析,特别是针对摆动腿技术。因此本文着重对起跨腿技术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和探讨。
1、跨栏运动员普遍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跨栏运动员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这不仅反映在平跑速度上,同时也反映在过栏技术上(见表1)
表1 不同水平运动员下栏距离和跨栏步速度比较
百米速度下栏距离(米) 跨栏步速度(米/秒)
世界级男选手 10″34 1.248.95
国内男选手10″60 1.448.77
世界级女选手 11″26 1.159.75
国内女选手11″95 1.467.82
世界优秀跨栏运动员不仅能跑善跨,而且特别重视栏间步与跨栏步的承前启后的作用,强调全程跨栏动作的连续性。而技术相对差的跨栏运动员普遍存在两大问题:1)上栏前提前积蓄速度, 起跨时明显停顿、减速,腾空后产生飘栏现象。2)下栏着地点远,支撑时间长, 这就很难恢复到最快速度。另外从表二,我们也可以看到不同技术水平的运动员起跨技术有着明显的差距,而产生这些错误的主要原因是起跨技术差。
表2 不同训练水平运动员起跨支撑时间的比较(110米栏)
运动阶段优秀运动员 二级运动员
起跨脚着地至垂直部 身体重心位移距离(米) 0.350.42
位 所经过的时间(秒) 0.040.05
水平速度(米/秒)
8.758.40
垂直部位至起跨腿后 距离(米) 0.550.48
蹬结束 时间(秒) 0.070.08
速度(米/秒)
7.856.00
距离(米) 0.900.90
整个起跨支撑时期时间(秒) 0.110.13
速度(米/秒)
8.186.92
起跨腿差地角(度) 68 61
角度变化最大缓冲膝角(度) 136 125
后蹬角(度)69 71
在整个支撑时期重心
起伏差(米)0.030.06
所以在跨栏项目上要取得好成绩,必须克服上述两大缺陷,而最佳的方法应该是过栏时不要跳得过高。这样在起跨时就能减少速度的降低,第二过栏后摆动腿要积极下压,就能最快地恢复速度。
2、起跨腿的重要性
从表二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整个支撑时期重心起伏差越大,起跨脚着地至垂直部位期间,身体重心位移距离也越大,那么水平速度就越慢,整个起跨支撑时期所花时间也就越多。相反在整个支撑时期重心起伏差越小,那么水平速度就越快。所以在过栏时,尽量使上体前倾,摆动腿前伸,起跨腿的膝外展,使身体重心在过栏时上升少些,才能获得较大的水平分速,达到快速过栏的目的,从这我们可以看到,在整个起跨技术中,起跨腿的作用是相当明显的。
起跨腾空过栏,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有一个角动量的问题,即角动量公式K=Iw(K:角动量,I=MR[2]:转动惯量,w:角速度)。 经研究表明,“当运动员起跨时,就获得了向前的角动量,是顺时针方向旋转。而腾空阶段的初期,头、躯干和手臂有向前的角动量,摆动腿也有相等量的角动量,其方向是逆时针旋转的。这两种角动量实质是抵消了。因此身体向前的角动量是靠起跨腿带来的。在摆动腿越过栏后,起跨腿的角动量转移到摆动腿上,这样才能使摆动腿积极下压。
在理论与实践中,起跨蹬离地面,起跨腿应充分留在体后,同侧髋关节个伸展,大腿屈肌处于拉紧状态,这样在栏前形成一个大幅度的分腿动作,其分腿角达120度以上,上体随之加大前倾, 有利于提高两腿的剪绞效能。而起跨腿留在体后有一段时间概念,起跨腿膝关节外展不宜太早,有一个膝向前髋外展的动作过程,为使起跨腿在腾空阶段的初期能带大量向前的角动量。“这种角动量能较迟地转移到摆动腿上去,这样使摆动腿能迅速下压,而不会在着地的瞬间使上体后仰。”这里必须指出,起跨腿留在体后时间不宜太长,应适时提拉,不拉则已,一拉则快。虽然动作结构有变化,但一系列动作的本质是向前。为此,大小腿要充分折叠,以缩短起跨腿质量中心相对于髋关节的转动半径,加快提拉过栏速度。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起跨腿对起跨技术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所以在教学与训练当中,认识起跨腿的作用,着重抓好起跨技术的规范性,并要根据项目特点和技术关键,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训练。
收稿日期:2000.01.14
标签:角动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