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当代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人们的生态意识逐渐提高。此时,为了更好地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应注重把生态规划理念引入到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园林景观设计是维持生态平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做好园林景观方面的规划、设计工作,可推动人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园林景观中的生态规划的概念、意义与设计原则,其次,阐述了生态规划理念的具体应用要点,旨在不断完善园林景观设计工作。
关键词:生态规划理念;园林景观设计;应用
前言:现代社会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同时,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加上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使得城市环境压力骤增。园林建设作为城市基础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缓解环境压力、维护生态平衡大有帮助,因而极受关注。如果生态观念淡薄,不考虑环境问题,园林景观设计将毫无意义,所以现代园林在开展景观设计时,往往都会引进生态理念,进行科学规划。
1 生态规划的概念
生态规划是指运用生态学的相关原理,依据社会、经济以及自然等方面的信息,从宏观的角度来研究区域发展的长期规划,并提出适合该区域发展的开发战略,以及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生态规划的目标是协调发展人口、资源、以及环境等,进而为人类创造一个和谐舒适的生存环境。园林生态规划是指通过对一定区域的园林生态系统化进行整体规划,并改善区域环境,使生态环境更加和谐,进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 生态规划理念的重要意义
生态规划理念的实施,能够有效的提高城市生活环境。在当下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各行各业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也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污染。在园林的建设中融入生态规划理念,加强人们对于环保意识的提升,切身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城市的空气质量也得到了改善,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都有着促进作用。另外,通过生态规划理念的融入,还能够使城市精神面貌得到改善。在城市发展中园林景观是城市面貌的重要表达,随着园林景观的设计增多,城市的绿化面积在不断的扩大,从中加入生态规划理念,可以提高对于绿色植物和生态环境的关注,得到更多的应用,为城市发展和环境美化起到重要作用,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更好的为现代化城市建设作出贡献。
3 生态规划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3.1生态环保性原则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自然资源需得到合理利用,尽可能避免破坏生态系统。而今,为了获得眼前的一点利益,很多人疯狂地砍伐森林,以致于水土流失、沙漠化等自然灾害频发,导致雾霾现象一到冬季就格外严重,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也造成极大不利。因而,在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和规划的同时,相关人员应有效融入生态环保理念,提升自身的环保观念,促使绿色植物发挥其独特优势。
3.2持续性原则
凭借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加强对绿色资源的改造及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此同时,在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和规划时,相关人员必须确保所用的景观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在园林景观的设计规划中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而使人们居住环境的水平有效提高,促进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
3.3地方性原则
在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和规划时,需合理有效的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并将生态理念融入搭配人们的生活中,从而促使人们将生态环保观念深深地印在脑海中。同时,在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和规划时相关人员应因地制宜,充分尊重并保护当地文化以及民族传统文化,最大程度去保护当地原有的地形地貌,合理利用当地的生态植物及各种节能材料,来达到建设绿色园林景观的目的。
4 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4.1园林景观的生态种植
进行园林景观的生态种植项目完全符合生态规划理念的要求,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地质情况,尽可能的利用本土植物和具有自然再生条件的植被,如果必须要选择其他植物,必须要考虑适应性和存活率。园林景观的生态种植过程中,要综合利用本地植物和其他绿色植物的相互协调,确保植物能够健康生长,充分发挥植物自身的适应性和生态建设功能,并且做好相应的管理、养护工作。绿化树木的树型,不能盲目的进行修剪,应该按照一定的美观程度和艺术设计进行操作,尽可能的做到树型疏密有致、重点突出。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长相茂密的大树需要定期的进行修整,修剪不规则的树枝树杈,避免在雷雨天气或者大风天气因为树枝折断造成经济损失或者安全事故。对于矮矬的灌木,因为和地面的接触比较近,在修剪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整体的协调,可以修剪成圆球状、蘑菇状、扇形等一些漂亮的图案,通过对于树型的管理,提高人们生活环境的美观和舒适程度。
4.2 园林景观分散建设
园林景观生态建设的方法比较多,包含绿化带、公园以及植被护坡的方法。园林景观与城市的各个角落有很大的关系,能够大大改变人们的居住环境。可是单纯追求建设公园和景观,将会让绿化公园给城市发挥出装饰的效果,不能够真正的发挥出自身的实际作用和价值,造成生态园林无法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因此,生态园林要展开分散性的建设,园林景观规划要良好的处理好园林景观因素之间的关系。例如大小、形状、容量、密度、位置间的关系。此外,生态园林景观的分布要按照一定的原则,而且所建设的空间密集程度相同,人工环境要科学合理的加入其它的景观,比如利用原有的水体建立水体景观,水在总体流动中形成特殊的视觉盛宴。如此一来满足人们的亲水需要,不断增加空气的湿度,科学合理的对气温进行调节,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要求。建立生态景观的过程中,还需要加设锻炼场地,提高人们身体素质,打造出优质的自然生态系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3考虑当地自然环境和气候特征
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还应该结合人文环境以及自然景观。简单来说,想要将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的生态规划理念充分落实,就需要把当地自然环境以及气候特点进行充分考虑,并以此为前提,坚持生态环保的指导作用,提高园林景观设计质量。另外,还必须以该地区原有的地形、地貌等原始特点为依据,并且还应该进行合理利用,保证不能破坏原有的水系、植被以及地形地貌。还应该尽量将自然风情进行保持,不能破坏周围环境,提高设计能力。
4.4营造完善的资源保护体系
在一个健康的生态环境中,植被以及树木等都在生态系统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设计人员对各种设计元素进行合理利用和参考。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不能在破土动工过程中对传统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在进行园林设计时,设计人员应该将地域特色体现出来,尽量减少对电能尤其是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而应该加强对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的使用,一方面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另一方面还可以节约各种材料在进行使用时出现的浪费以及各种垃圾的产生。体现园林景观具有的生态约束能力,完善资源保护体系。
4.5节约资源、持续发展的景观设计
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而要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持续性,就必须对不可再生资源加以保护,对可再生资源节约使用。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如何利用资源,还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降低能源、土地、水的使用,在设计中尽量利用自然低碳过程产生的能源,如风能、水能等。另外,将废弃物质通过加工后形成可利用的材料,较少废弃料,最大限度发挥材料的潜力。
4.6科技化与多元化发展
多元化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特色之一,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需求和审美观念逐渐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对园林景观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积极注重景观的精细化设计与个性化设计,满足人们的生态需求。随着城市结构的完善,园林景观设计作为一项综合性功能的项目,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设计人员应该积极更新设计理念,加强生态园林设计,充分利用先进的设备和科学技术优化绘图设计,构建模拟城市景观园林,为园林景观设计的合理化提供有效依据,实现园林工程的良性发展。
4.7处理好人类与城市园林景观生态系统之间的生态关系
从外表看,很多景观设计中都把绿色生态需求体现出来,不过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很多绿化工程还是存在能源浪费问题,例如,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损耗。同时,在实际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本土植物的利用,保持自然群落的活力和健康。除此之外,还应该在园林设计中将人类活动进行充分考虑,无论在物质还是经济上,人类活动都会影响景观系统。
4.8使用绿色生态材料
在园林景观的建设设计过程中,可以尝试使用有机生态原料,体现绿色环保理念,维护园林生态平衡,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首先在园林植物的养护和栽培过程中,结合植物的生长需要,在土壤中添加有机物质,保障植物的营养需要,实现植物的健康稳定生长;其次结合周围的实际环境,变废为宝,在已有的基础上创新,实现园林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园林建设的资源损耗,体现园林的环保生态建设,提升园林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最后根据园林的整体结构分布,增添人工艺术品,满足园林的植物多样性的需要,同时合理配置植物的种类,要注重生态的平衡。
4.9河道规划设计
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为了保证人与自然的可持续性发展,强化生态系统稳定性,应把“生态规划”理念引入到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中。首先,在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中,提倡把水杉、杨树、柳树、湿地松、水葱、芦苇、黄菖蒲、菖蒲、千屈菜等各类植物覆盖到土壤上,就此实现生态型驳岸的设计,避免暴雨等自然现象对城市河道景观造成破坏。其次,在城市河道景观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为了更好的突出生态性设计理念,应注重采取山石护岸、仿木护岸、植被护岸、生态墙壁护岸等设计方式,完成河道护岸形式的规划工作。其中,生态墙壁护岸,是指在护岸墙壁上设计一个植物种植的方孔,在方孔内种植各种各样的植物,以期达到生态型护岸设计目的。但因为,此种护岸方式的设计在北方的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中应用受限。除此之外,在城市河道景观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也应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科学布置各个景区,并结合河流位置特点,设置休息设施等等,符合人们需求,突出生态性的景观设计思想。
5 结语
现代园林在景观设计时,除了观赏性、娱乐性,对其生态性、环保功能越来越重视。就现状而言,存在着不少问题,很多地方有待完善,今后应加强研究,促进生态规划理念贯彻落实,提升园林景观整体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余哲.房地产导刊,2016,(07):52.
[2]生态理念下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分析[J].王博,杨真真.技术与市场,2015.(5).
[3]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表达分析[J].张旭.中国林业产业,2016,14(08):75.
[4]试论生态规划理念为导向的园林景观设计[J].宋惠清.现代园艺.2016(06)
[5]浅析生态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黄伟强.居业.2018(07)
[6]当代园林景观设计发展趋势探究[J].张秀菊.现代园艺.2017(20)
[7]试论风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J].杨千卉.才智.2017(16)
论文作者:贺恒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7
标签:生态论文; 园林景观论文; 理念论文; 城市论文; 护岸论文; 园林景观设计论文; 园林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