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改革的最高目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全面发展论文,目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458(2003)02-0031-04
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为当代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所充分证明,那么,社 会主义改革最终是为了什么?或者说,什么是社会主义改革的最高目标?对这一社会价值 理论亟待研究的课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有的人认为,社会主义改革的最高目 标是发展生产力,因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而社会主义改革是其必 由之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也说过:“改革也是解放生 产力”,“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1]我 们认为,社会主义改革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必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论 断当然是正确的,是真理,但据此认为,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改革的最高目标,却是 不能被认同的。因为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真理是具体的、相对的,离开一定的意义和 条件,任何真理性的认识和观点都可以变成错误的。社会主义改革是为了发展生产力, 但发展生产力不是社会主义改革的最终目的或最高目标。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一切社 会活动最终都是为了人,为了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改革也不例外。社会主义 改革也是为了不断满足全体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了社会主义人的全面 发展,而发展生产力只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和基础,当然,没有这一手段和基础,目 的是实现不了的。但目的和手段是不同的,有本质的区别,二者不能颠倒混淆。如果离 开人,离开人的发展,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改革的最高目标,将会使社会主义的 发展偏离合理性的和合目的性的轨道而走入歧路。
一、发展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它不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和最 高价值追求,而只是实现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和最高价值追求的手段和条件
实际上,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改革的最高目标这一问题的回答,是与对社会发展的评 价尺度的确定联系在一起的。在当今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中,主要存在两种价值取向: 物的取向和人的取向。前者注重物的发展,突出的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些外在的、可量化 的方面,社会发展表现为征服自然的能力的提高、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和积累等,其具 体的指标主要确定在诸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劳动生产率等物的或经济的量 化方面。后者注重人的发展,突出的是社会发展对人的价值意义,强调个人的能力、潜 能、需要、个性的全面发展。这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形成了社会发展,也是社会主义 改革的两种不同的评价尺度,即生产力尺度和人的尺度。
所谓生产力尺度,就是以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标准,即以生产 力作为社会发展的评价标准。据此,有的人也就认为,生产力发展是社会主义改革的目 标。这样的观点自有其合理性。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归根到底是决定社会发展的力量 ,如果承认,人类社会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如果说一 定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否合理,主要在于它们是否更适合于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能否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更有利的社会形式和条件,那么评价社会进步性的标准当然 在于生产力,在于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列宁曾经把生产力的发展叫做“社 会进步的最高标准”[2]但是,这样的观点,只是在一定的意义上即只是在它归根到底 决定社会生活其他领域的进步的意义上才能是正确的。生产力只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 力,而不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因为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发展是为人的,社会发 展最终必须落实到不断满足人的各种需要、落实到人的全面发展上来。马克思说:“发 展人类的生产力,也就是发展人类天性的财富这种目的本身”[3],就是说,发展生产 力只是手段,人类天性的财富的开发才是目的,人类天性的财富即人的潜能、需要、能 力、个性等等。如果离开人,离开人的发展讲生产力尺度,那肯定是不合理的,是有其 内在的缺陷的。
其一,当“生产力尺度”论者把生产力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改革的衡 量标准时,他们基本上没有对生产力本身作特殊的规定,而只是在传统的意义上使用生 产力概念。传统的生产力概念把生产力定义为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以获取物质资料的 能力,对于生产力的这种理解,随处可见,尤其见于流行的高校哲学教科书上。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书是这样给生产力定义的:“生产力是指人类利用和改造 自然并从自然界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它体现着人们在物质生产中能够在怎样的程 度上解决社会同自然的矛盾。”[4]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历史唯物 主义教程》也同样把生产力定义为“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 能力。”[5]对生产力的这种理解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层含义:一,生产力是人对自然 界的单方面的作用关系;二,生产力是人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它所强调的 是人与自然界的对立关系,是人类超越于自然界、凌驾于自然界,向大自然开战,向大 自然索取,战胜大自然的能力,认为这种能力越发展,社会就越进步,人类就会生活得 越好。这样的生产力观点只反映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及其提高,反映了社会 物质财富的增多,却不能反映这种增多是否公平、公正、合理。正是在这种思维方式的 支配下,人类攫取的欲望不断转化为对自然界无限制地开采和掠夺。在人类的进逼下, 自然界不断地向人类发出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严重警告,甚至以频繁发生 的旱涝灾害报复人类的贪婪、无知与粗暴,人与自然的关系已处于危机之中。也正是在 这种观点的支配下,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也出现许多只注重经济增长,而不注意社 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的现象,由此产生了许多制约我国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的问题。其实,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关联双向的,人类只有与自然界和谐共处,人类 才有自己的未来,这正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当今世界被广泛认同和接受的认识根源。因 此,以传统思维模式中的生产力作为评价社会发展、评价社会主义改革的价值尺度显然 是不恰当的。
其二,社会主义改革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生 产力的主体,人对自然界的征服和改造的能力受其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制约。解放个 人,充分尊重个人的主体性,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个人的发展,提高个人 对自然的认识能力和改造能力,本身就意味着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也就是说,生产力 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是一致,是同一社会过程的两个方面。所以,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 的发展历史是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同时“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 史”。[6]因此,我们必须在充分重视个人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 力的同时促进人的发展。但是,在现实中,生产力却通常被误解为主体纯粹外化的东西 ,被作了实体化的理解,变成了一个客体性的范畴,这样理解的生产力只表现为经济增 长率,表现为劳动生产率,表现为物质财富的获取和增加,而主体的状况、主体的发展 被忽视了,社会发展的合目的性也被忽视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在相当长的一 段时间内,我们就这样片面地理解生产力标准,只强调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忽视了生 产力中人的尺度,这主要表现在发展物质生产时忽视精神生产力的开发,在进行物质文 明建设时忽视精神文明的建设,没有充分重视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 充分重人的需要的满足,没有充分重视人自身的发展,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二、社会主义改革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而发展生产力只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 的物质文化需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物质条件,因此,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改革 的最高目标和价值追求
必须强调的是,我们否认的只是单纯的生产力尺度的合理性和合目的性,我们并不否 认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因为我们已经肯定,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基础,是社会 发展的决定力量,离开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进步、社会发展就无从谈起。社会主义改 革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但我们不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而发展生产力,而是要通过发 展生产力来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物质条件。人是社 会历史的主体,人既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发展的归宿和目的,社会发展 的历史从根本上说就是人自身发展的历史,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 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历史不过是追 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7]因此,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来说,人本身才是 评价社会活动、社会进步的最高尺度。
所谓人的尺度,是指把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作为评价社会发展的标准,作为 社会价值取向的中心,把人的自我发展放到社会发展的中心位置上。因此,也应以人本 身作为社会主义改革的最高目标。所以坚持人的尺度,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的:
其一,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及其现实满足程度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根据,是社会 发展的基本出发点。人作为一种特定的存在物,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生存和发展, 人与其生存和发展条件之间的这种关系,决定了人对其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必然具有一定 的趋向和追求,这种趋向和追求状态,就是人的需要。人的需要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内在 规定性和存在方式,是客观必然的。而需要的现实化、对象化就是利益,利益是需要的 满足。马克思恩格斯高度重视人的需要和利益,认为:“没有需要,也就没有生产。” [8]“每一种革命和革命的结果都是由这些关系决定的,是由需要决定的”,[9]“人们 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0]人们的生产活动和一切社会活动最终都 是由人的需要产生的,需要的满足即获得一定的利益是人的一切社会活动的目的。正是 由于人的客观需要,才产生为了满足需要的而进行的各种生产和活动,需要必然向人的 劳动创造活动转化,从而成为劳动创造活动的内在原因和根据;而人的需要具有无限的 发展趋势,因为“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 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11]为了满足不断产生的新的更高层次的需要, 人们便要不断地创造新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通过这些新的条件的创造,社会生活更 加丰富多彩,社会文明水平不断提高。正是由于人的需要的不断再生性和无限递增性, 才导致了社会发展的永恒追求。“如果没有与发展休戚相关的所有的人的参与,发展是 不可能的,而且如果发展与他们的利益相抵触,在空头支票的掩饰下对他们进行剥夺, 发展就不能发生”。[12]所以,一个社会如果只关心经济发展的各种量化指标而忽视了 大多数人的需要这个根本动力,社会的发展将是不可能的,至少是不合理的,人的生存 和发展的需要及其满足程度应成为衡量一个社会发展的基本价值尺度。
作为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始终十分强调人们的需要和 利益,他说:“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 ,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13]让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 的本质特征之一,“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14]“ 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 民的物质文化生活。”[15]“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 会主义要求的。”[16]而由于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不 能让人民获得更多的利益,生活得富裕,因此必须通过社会主义改革大力发展生产力。 很显然,在邓小平那里,人民的利益、满足人民的需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好、使人获得 更多的发展是最高的价值目标,而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生产力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和 途径。基于此,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提出了以“三个是否有利于”作为衡量 一切工作最根本的是非标准,他说:“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 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 活水平。”[17]而三个有利于的最终落脚点在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上,而发 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其基础条件。只有不断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实力,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提高人民的 生活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具有最高的价值目标 的意义。
其二,人是社会发展的首要因素。社会发展是人活动的结果,人是社会发展的承担者 和推动者,一切形式的社会财富都不过是人的活动所创造的物化成果,是人的本质力量 对象化的结果。因此,社会发展最终根源都在于人的发展,人类自身的发展状况已成为 决定社会发展状况的最大资源。著名学者阿历克斯·英格尔斯在其著作《人的现代化》 一书中指出:“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 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和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18]邓小平 在指出要通过社会主义改革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充分重视人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中的作用,认为人的发展,人的素质的提高,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知 识和人才问题,是关系到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大问题。他说:“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 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 ,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 ”[19]所以他呼吁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些论述,充分说明邓小平深刻认识到 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是一致的,离开人的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 化的。因此,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 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社会的发展必须归结到人的发展上来,社会发展必须以人 为本,我们要强调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本体关联,强调社会发展是人的发展和为人的 发展。如果是一味强调经济增长的一些物化的、量化的指标,甚至以破坏自然环境、过 度掠夺自然资源、劳动者个体的单一畸形发展为代价来获得这些指标,而忽视人的素质 的提高,忽视人的发展,那是不能达到社会主义改革的真正目的、不能体现社会主义社 会的合理性和优越性的。
其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所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是 一致的,马克思主义在论述社会发展的必然归宿时,总是将它归结于人本身,归结于人 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说到底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共产 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的必然的归宿,而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 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20]虽然社会发展需要生产力的发展,要以生产 力的发展为基础,但是发展生产力只是手段,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发展才是目的,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所追求的最高目标。“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人的发展是人 类的最终目的,与其它方面的发展和目标相比,它应当占绝对优先的地位”。[21]对此 ,当代法国著名经济学家佩鲁也在其著作《新发展观》中阐明了以人为中心的新发展观 ,他明确指出:发展是为了人,为了一切人和完整人的发展。他以对人与市场的关系的 精辟分析说明这一观点:“市场是为人而设的,而不是相反;工业属于世界,而不是世 界属于工业;如果资源的分配和劳动的产品要有一个合法的基础的话,即使是在经济学 方面,它也应依据人为中心的战略。”[22]市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形式,但发展要 以人为中心而不能以市场为中心,这应成为经济发展的战略。这一观点对我们很有现实 指导意义。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必须通过社会主义改革来大力 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改革的目 标模式。但是,在这里,目的与手段不能错位或颠倒。马克思之所以把资本主义社会称 为人的异化的社会,其最根本的内涵就在于它是人与物、目的与手段的颠倒。社会主义 社会是一种比资本主义社会更合理更优越的社会形态,它必须更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 长的各种需要,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此,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但是,这 些都是为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物 质条件,如果把作为人发展的手段的生产力发展反过来变成目的,而人却变成了实现这 一目的的手段,那么,人就会成为商业社会中的经济动物,从而失去了人的存在的意义 和价值。因此,我们应该把人的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改革、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目的, 强调社会成员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满足,注重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促进人的全 面发展。
收稿日期:2002-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