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论文_黄霞

问渠那得清如许论文_黄霞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兴桥小学

当前小学生作文写作普遍存在无话可说、无病呻吟、空洞乏物这一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生活积累少,脑海中没有多少可用的素材,直接影响了学生具体写作的开展。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拓展学生脑海中的信息量,特别是要从生活中寻找发掘和提炼有价值的素材,借助于网络手段等途径获得生活的丰富信息,弥补因为自身生活因素的制约,这也是增强学生作文写作生动性形象性的有效路径。

一、坚持上网、读书、看报积累素材

小学生生活的圈子非常有限,他们接触世界更多的是依靠媒体,无论是书籍电视还是网络,都可以发挥这一方面的重要作用,学生通过这些媒介打开了认识世界的一扇窗口,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坚持读书看报上网,为写作活动积累丰富的素材。一是上网搜集生活信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用不好毒害青少年,用好了则有益于青少年的成长。笔者和家庭取得联系,采取学校与家长密切配合的方式,将网络的有益一面体现出来。在家长的指导下,每一位学生坚持上网查看搜集时事政治信息,了解全国各地发生的事情,了解世界各地发生了哪些大事,了解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培养高素质青少年一代的有效路径,同时在信息的搜集过程中也积淀了许多对作文创作有用的内容。这些时政信息对学生作文写作活动能够提供相当多的信息支撑。二是坚持观看电视新闻。打开电视看新闻,足不出户便知天下大事。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看新闻的习惯,笔者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每天观看七点钟的新闻联播,以及江苏新闻,有条件的还要看盐城新闻、射阳新闻,在这些新闻中可以了解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哪些活动,我们的国家和本地区发生了哪些大事,以及他们眼中有趣的事情。电视新闻既包括政治新闻也包括生活新闻,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可以让学生更多的了解社会,了解生活,了解我们周围的这个世界。每天的新闻观看后,笔者要求学生将新闻中重点内容记录下来,感兴趣的内容也记录下来,这既可以培养学生时事政治意识、强化思想教育,同时也为他们下一步写作活动积累许多宝贵的素材。三是读书看报了解知识。学生的作文创作活动需要用到许多方面的知识,博览群书必定下笔如有神。笔者要求学生每天坚持读书看还在班级进行传阅,有好的报纸刊物推荐给其他同学共同阅读。在读书活动中,学生还要做一些摘记,提高积累的丰富程度。这样的学习活动也能够间接的为作文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当学生在创作活动中需要用到哪一方面的知识内容,完全可以结合平时的读书积累、摘记摘要进行信息的补充。

二、认真观察社会生活积累素材

生活是学生接触各类人和事的重要载体,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情、接触的各种各样的人物,可以构成学生对这个社会最为真切的感知。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只要引导他们认真的分析观察了解社会生活,还是可以从中汲取相当数量的素材,从而为写作活动奠定良好基础,重点要抓好三个方面。一是观察生活中的显著变化。小学生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一日千里、发展迅速的社会中,生活中发生的一些显著变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也有着大量的信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显著变化,从而为作文写作奠定良好基础。例如丁玲老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家庭生活发生的变化,通过课后向父母爷爷奶奶了解、向周围的邻居亲戚打听以及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二十年前、十年前、五年前和现在,学生的家庭生活条件发生了哪些变化,重点抓住住房条件、交通工具、通讯工具,以及饮食衣着等学生所熟悉的耳熟能详的方面。学生带着这样的目标开展观察,获得了大量的信息。丁玲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经过大家的发言,学生惊奇的看到,二十年前手机还没有进入百姓家庭,是一个奢侈品;十年前汽车也没有能够进入百姓家庭,还属于一个遥不可及的高档消费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现在许多家庭拥有了汽车甚至两部到三部汽车,手机更是成为了大家必备的通讯工具,并且居住条件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饮食更加有营样,更加卫生,更加高档。这样的变化来自于学生的观察、学生的打听和了解,经过这样的观察活动,学生脑海中储备了大量的丰富信息。二是关注社会上的热点话题。观察社会生活积累素材,必须要关注社会发展中涌现出来的热点话题。例如王胜琴老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当前社会上普遍关注的食品安全、环境卫生两个热点话题,要求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向家长、向朋友了解本地区在环境卫生方面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各级部门、各地群众在改善环境卫生方面做出了怎样的努力,以及取得了怎样的成效,在食品安全方面有着哪些负面案例,有着哪些成功的经验做法等等。根据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确定自己搜集材料的方向,既实现了学生思维与社会发展的合拍,同时也可以搜集到大量的丰富信息。三是搜集本地区的文明积淀。各地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明,这些地方特色文明有的表现在体育传统方面,有的表现在绘画、音乐等艺术传统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认真的分析了解、搜集整理,积累作文写作所需的素材。例如董军老师以本地区农民画发展成就为专题,要求学生搜集这些方面的素材,让学生在搜集的过程中领悟这些艺术精品,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这也是积累作文写作素材的重要抓手。

三、做校园生活有心人积累素材

小学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校园之中,校园里发生的人和事更加贴近于他们的生活,贴近于他们的内心和精神世界,教师要引导学生敏锐的观察校园生活,做素材搜集的有心人。重点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了解校园生活的亮点。校园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其中表现出来的亮点应当成为学生观察的目标方向。例如校园里勤俭节约成风,大家平时注意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粮食,大家养成了随手关灯、随手拧紧水龙头这样的良好习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一现象进行全面的观察,对校园里同学们是怎样勤俭节约、学习生活的,搜集典型的事例、了解各个方面的情况,与此对应的也可以针对个别同学身上存在的一些浪费现象进行正反素材的分析对比,将校园中的一些亮点搜集出来。校园生活的亮点还包括积极向上的风气、勤奋学习的学风等等,这些素材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敏锐的观察。二是寻找周围同学的优点。学校的学习生活是一个集体活动,每一位学生都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大家庭中,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向优秀的同学学习,学习上、行为习惯上、道德品行上都要积极向好的同学看齐,这既是思想教育和行为习惯培养的过程,同时也可以实现素材的搜集。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观察本班级、本年级哪些同学学习勤奋刻苦,哪些同学关心集体,哪些同学乐于助人,对具有不同优秀品质的学生进行认真的观察,了解他们的事例,可以使学生思想上受到教育,也可以为学生以后开展人物描写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三是观察校园景色的特点。当前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各学校的校园建设的环境优美,无论是葱郁的树木、漂亮的塑胶跑道,还是高高的教学楼,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与生活条件,经常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就难以觉得环境之美,这也是小学生的共性问题。教师要结合学生写作素材搜集的需要,指导他们认真观察校园中的景色,抓住景观的特点。有了教师的指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就会认真的观察校园,许多学生发现原来自己的校园是如此美丽,当早晨的第一抹阳光洒进校园时,晨曦中的教学楼是多么的雄伟,宁静的操场洋溢着温馨的氛围,当夕阳西下,整个校园披上了一道金色的外衣,同学们恋恋不舍离开校园的时候,也会发现生活学习了一天的校园是那么的美丽。只要引导学生换一个角度,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去观察校园的景色,他们就会大有收获,对校园整体之美各部分独特之美以及形态美、意蕴美都会具有更加深刻的认识。陈丽老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校园时,要求学生分早中晚三个时间段对校园进行观察,分别抓住每一处的特点观察校园,从早晨的清新之美到中午的活力之美,到傍晚的安静之美,学生牢牢的把握住了校园景色的特点,也为写景类文章奠定了基础。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章处处有,生活即文章。我们只有树立“习作即生活”的写作观,打破时空的界限,引导学生善于从生活这一“源头活水”中积累素材,发掘习作灵感,作文教学才会有广阔的前景。

论文作者:黄霞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8月总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7

标签:;  ;  ;  ;  ;  ;  ;  ;  

问渠那得清如许论文_黄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