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绩效评价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书馆论文,绩效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绩效(Performance),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一定时期内的投入产出情况。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图书馆绩效”是指“图书馆提供服务的效能以及拨款和资源利用在提供服务中的效率”。从经济学角度讲,图书馆绩效是对其资源的有效配置,是投入产出能力、竞争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总称[1]。
图书馆活动的本质,就是用最小的资源投入来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用。开展绩效评价、实施绩效管理是促进图书馆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对图书馆中长期规划的制定与执行,对文献资源、人力资源和技术的优化配置、实现图书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对维持图书馆的有效运行、改进图书馆管理水平及服务质量,对转换图书馆研究内容、推动学科自我更新、合理认定和科学量化图书馆价值,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和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将从图书馆绩效评价的内涵、国内外图书馆绩效评价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和综述分析,以期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2 图书馆绩效评价的内涵
国外关于图书馆绩效评价的英文词有“Performance Evaluation”、“Output Measures”、“Performance Measurement”等。其中,“Performance Measurement”一词最为常见,国内学者将其译为“绩效评价”或“绩效评估”。在企业管理理论中,“绩效评价”有时也称作“绩效测度”[2]。
关于“图书馆绩效评价”的概念及内涵,国内外学者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其中有代表性的定义和观点有:
1987年,冯·豪斯(Van House)认为,绩效评价就是“对照预先制定的标准和目标,系统评价有效性(质量)的过程”[3];1990年,麦肯兹(Mackenzie)认为,图书馆绩效评价是对图书馆在特定时间实现其目标的程度的系统评价,是对图书馆工作的“好坏程度”的总体评价[4];1996年,国际图书馆协会和机构联合会(IFLA)认为,绩效是一个图书馆实现其目标尤其是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绩效评价就是图书馆正在做的(绩效)和其使命以及想要达到的目标之间的比较[5]。2001年,Wilson & Pitlman认为,绩效评价是对一项活动、计划或服务的合理性、效益和效率的评价[6]。
国内众多学者通过参考和借鉴国外同行的研究,对图书馆绩效评价的概念也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1995年,李淑敏认为:绩效评估,从价值观念看,评估的实质是价值判断;从管理科学的角度看,评估的本质是目标管理[7];2008年,钱佳平、刘兹恒认为:图书馆绩效评估是对图书馆各项资源投入和产出效益进行的比较,与信息咨询、文献传递等图书馆各项服务的用户满意度指标相比,投资回报率更贴近图书馆绩效评估的本质[8]。2009年,张红霞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国际标准《信息和文献—图书馆绩效指标》及《图书馆绩效指标补充本》所作的定义:绩效评估,就是评估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和开展的其它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并评估图书馆为开展这些服务和活动所配置资源的效率[9]。
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对于“绩效评价”—词的翻译和使用,至今仍未统一。对“绩效评价”一词,有人称为“绩效评估”或“绩效测度”。下列引文中所使用的“绩效评估”、“绩效测度”均同“绩效评价”,可视为同一概念。为了方便论述,同时尊重各位学者的创作,下文除国家各部门所发布的文件和学者们所发表的文献名称采用原文外,其余统一采用“绩效评价”。
在比较和综合上述众多定义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所谓图书馆绩效评价,就是根据科学的评价原则,构建系统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质量和效果进行综合的测度和考评。简言之,图书馆绩效评价就是对图书馆各项资源的投入和产出效益的分析与比较。
3 从理论探索走向实际应用的国外图书馆绩效评价研究
3.1 国外图书馆绩效评价的研究进展
国外早在20世纪初就出现了图书馆绩效评价的萌芽,但系统的和有意识的图书馆绩效评价,始于20世纪中叶以来的英美国家。
(1)20世纪40-60年代,强调从馆藏、人员、设备、费用等输入资源进行定量的评价研究。1948年布拉德福(Bradford)在调查研究科学期刊的基础上提出的“布拉德福定律”,对图书馆分级有效组织馆藏提供了依据和测试方法[10];1965年克莱伯(Clapp)和乔丹(Jordan)提出利用定量方法评价图书馆馆藏;1968年,摩斯(Morse)建议用数学模型评价图书馆资源输入的效用[11]。
(2)20世纪70年代,引入对服务效果的评价,研究重点由输入资源转向产出效益。1973年,奥尔(Orr)发表了《评价图书馆服务的好坏:探讨定量评价的一般框架》,指出应明确“图书馆本身有多好”和“图书馆做得有多好之间的区别”,而图书馆服务好坏的概念通过“质量”和“价值”反映出来[12]。1974年比勒(Beeler)等发表了《评价图书馆服务质量:一本手册》,对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进行了首次尝试性的描述,该手册包括了各种各样的评价服务效率、确定社区需求的具体建议[13]。1977年兰开斯特(Lancaster)的《图书馆服务的衡量与评价》全面论述了图书馆服务的评价问题,内容包括参考服务、馆际互借、馆藏发展以及对图书馆技术服务的评价[14]。这是最早应用新观念和新方法进行图书馆服务评价的著作。1982年,巴克兰德(Bucland)的《图书馆好坏的概念》进一步肯定了奥尔(Orr)从“质量”和“价值”两个方面区分图书馆好坏的理论,并丰富和发展了这个评价理论,揭示了图书馆服务的特性[15]。
(3)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通过开发指标来评价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产出绩效。1982年,兹韦齐格(Zweizig)等从图书馆利用、资料使用、资料存取和参考服务四个方面,利用包括图书资料的流通量、图书馆到访人数、参考咨询服务次数、图书资料递送率等指标,来测度公共图书馆的产出、评价图书馆服务的绩效,另外作者建议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增加一些其它指标[16]。1984年,坎特(Knator)从资料的可获得性和馆际互借的及时性来进行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客观评价,以帮助管理者做出决策[17];1988年,兰开斯特(Lancaster)的《如果你想评价你的图书馆……》(If You Want to Evaluate Your Library)强调重点评价馆藏图书和期刊,同时还可考虑用户教育和参考咨询服务等方面的绩效指标[18]。
(4)20世纪90年代以后,进一步强调服务品质,用户满意度评价成为研究重点。1990年莱恩(Line)在《图书馆好坏的概念:用户视觉和价值》一文指出用户对图书馆服务质量的评价受到环境、机会和期望的影响,不同的人对图书馆会有不同的评价,在图书馆评价中应尽可能的吸收多方面和多人的意见,才能使评价结果趋于公正合理。这一观点为图书馆开展读者评价的必要性提供了理论依据[19]。1990年冯·豪斯(Van House)等出版《测度高校图书馆绩效:一种实用方法》重点强调从产出视觉对图书馆服务质量、产品质量的评价,提出从用户对图书馆总体满意程度、图书资料的可获得性和利用、图书馆的设施和利用、信息服务4个大类、15个指标来评价图书馆的服务质量[20]。1996年,Hernon等的《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Service Quality in Academic Libraries)特别强调对服务质量的评价,论述了效率、效能、成本效益等要素,提出了应以读者需求为评价的最终归依的观点[21];2006年,Brophy强调效果评价应侧重于公共图书馆服务对使用者的影响。他对涉及图书馆职能、服务质量和绩效评价的原则及定性定量技术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没有进行绩效评价而试图管理图书馆的危险提出了警告[22]。
(5)21世纪,数字图书馆、电子资源、网络资源评价受到重视。国外关于电子资源绩效评价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1994年,Dickinson对各种类型电子资源的选择和评价进行了探讨[23]。2000年,Gregory从馆藏建设政策、采购前的资源选择标准和流程、经费预算、电子资源的组织与访问、版权许可和长期保存等方面对电子资源管理的全过程进行了研究[24];2001年,Bertot等建立了一个用于捕获和描述顾客使用在线资源的绩效评价核心体系,对公共图书馆网络化服务的工作站使用、虚拟参考传输、在线数据库服务、通过互联网访问图书馆及与用户沟通次数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和评价研究[25]。2006年,Sandusky构建了包括用户、机构、存取、内容、服务、设计与开发6个部分的数字图书馆评价框架[26]。2008年,Trnkoczy和Stankovski探讨了联邦数字图书馆服务的绩效提高问题,指出使用网络服务资源框架(WSRF)对联邦数字图书馆提高服务绩效的帮助[27]。
在图书馆绩效评价研究过程中,还有一些学者借鉴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来探讨图书馆的绩效评价问题,如Karunaratne(1978)讨论了成本—收益分析在公共图书馆绩效评价中的应用[28]。Kilker(1998)等将科技社会结构理论(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y)应用于数字图书馆评价实践[29]。Gedeon和Rubin(1999)探讨了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在学术图书馆绩效评价中的作用,认为识别包括质量管理和系统奖惩效率的结构与管理问题是图书馆绩效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30];Mabe(2006)以市场营销策略的观点来看待数字图书馆绩效评价问题[31]。
可见,国外图书馆绩效评价研究经历了从理论探索到实证研究,从学习借鉴社会学、心理学理论到引入管理学、经济学理论,从主观评价到以用户的期望、要求和满意度为出发点的客观评价,由传统图书馆评价转向数字图书馆、电子资源、网络资源的测评,经历了一个不断进步、不断成熟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3.2 国外图书馆绩效评价的实践活动
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美国图书馆界遇到了一些经营上的矛盾。图书馆的管理者为了尽可能多地争取经费,继续服务读者,便改变图书馆以往的评价办法,强调图书馆业务“效能”与“效率”的评鉴。为了顺应这种要求,美国公共图书馆界于1970年开始了“公共图书馆绩效评价”的专案研究[32]。
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国纷纷将图书馆绩效评价从理论研究转向实际应用,制定了许多关于图书馆绩效评价的标准和指南,以规范和指导图书馆绩效评价的实践;同时,以英美为主的国家和一些国际机构也相继开展了一系列图书馆绩效评价的研究项目和评价实践活动[33]。这些国际标准的制定和研究项目的开展,为图书馆绩效评价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证经验,推动了图书馆绩效评价的标准化和国际化进程。
3.2.1 指导图书馆绩效评价实践的重要手册、指南和标准
1979年,加拿大国家图书馆颁布《联邦图书馆绩效评价手册》(Performance Measurement in Federal Libraries:A Handbook),对绩效评价概念和图书馆实施绩效评价的步骤进行了详细探讨,此后,图书馆绩效评价从理论研究进入了实践应用阶段。
1982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出版《公共图书馆绩效评价》(Output Measures for Public Libraries),全面总结探讨了图书馆绩效评价的研究方法,提出用12种方法来评价图书馆的服务绩效。
1988年,国际图书馆协会和机构联合会(IFLA)出版《关于大学图书馆绩效评价的标准》,该标准从目的、组织和行政管理、服务、馆藏、员工、设施、财政和预算、技术、保存、维护合作10个方面来进行大学图书馆的绩效评价,目的是提供一种评价大学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方法,为提高大学图书馆服务质量提供指南。这是一个得到国际认可的指导性文件。
1996年,国际图联出版了《测度质量:学术图书馆绩效评价的国际指南》,从图书馆总体利用和设施、馆藏、目标质量、馆藏文献的可获得性、参考服务、远程利用、用户满意7个方面共16项绩效指标来探讨学术图书馆的绩效评价,指导学术图书馆进行绩效评价的实践活动,这是一部图书馆绩效评价的国际性指导手册。
1998年,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国际标准ISO11620,即《信息和文献—图书馆绩效指标》(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Library Performance Indicators),该标准对图书馆的绩效评价指标、结构体系、测评方法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强调从用户评价、公共服务和技术服务三个方面共29项指标对传统图书馆的运营活动及服务质量等多个方面进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评价。2003年7月,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ISO11620:1998/Amd1,即《图书馆绩效指标补充本》,它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增加了服务的改善以及人力资源的有效性与利用两个方面和5个新指标,其中在关于服务的改善方面还暂时未有指标,同时也没有涉及电子图书馆的绩效指标。2003年11月,ISO/TR20983颁布,即《电子图书馆服务绩效指标》,它从公共服务、人力资源的有效性与利用两个方面共设置了15项指标,专门针对电子图书馆进行绩效评价。2006年9月,ISO 2789,即《国际图书馆统计》(第4版)颁布,它的特定目的之一是遵照国际标准收集图书馆统计数据,以确保统计数据的一致性,其内容涉及图书馆馆藏、服务和资料的使用、使用与设备、经费、图书馆工作人员等六个方面的统计资料。2008年8月ISO11620标准第2版颁布,这是一个能够用以评价复合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国际标准体系,共包括资源、借阅和设备类指标、资源利用率指标、效率指标、潜力与发展指标4个大类、45项指标。ISO系列国际标准的颁布为世界各国图书馆绩效评价提供了一整套的统计、评价工具,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提供了统一的指导,从而推动了图书馆绩效评价在各国的顺利实施[9]。
2001年4月,英国文化部颁布《全面高效的现代化公共图书馆—标准与评价》,并据此对英国所有公共图书馆开始了为期3年的评价达标工作。《标准》涉及的19项指标包括图书馆整体的选址布局、经费投入、各个图书馆的开放时间、不同馆藏之间的比例等,并且各指标都是以服务所辐射的居民人均情况来计算,充分体现了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围绕公共图书馆的核心活动和绩效评价目标等相关问题,英国文化部分别于2004年和2006年对标准进行了两次修订,并于2007年12月正式发布修订版《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该标准将原来的19项指标删减到10项。2008年4月,英国文化部对《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进行了第三次的修订并于2008年6月公布,它是既可用于外部同行评价,也可作为图书馆自我评价的工具,是截至目前英国最新修订版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
3.2.2 一些评价研究项目和评价实践
1990年美国大学及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开展“学术图书馆项目绩效评价”(Performance Measure for Academic Libraries Project),该研究从包括使用者满意情况、藏书的提供与使用、图书馆及其设备的使用和信息服务等几个方面来评价学术图书馆绩效,评价的重点从重视图书馆本身的条件向重视读者的满意程度转变。
1995-2000年,欧盟委员会“图书馆与信息管理研究中心(CERLM)”开展“欧洲图书馆绩效评价与质量系统(EQLIPSE)”(1995年开始)和“图书馆绩效评价与质量管理体系(EQUINOX)”(1998年开始),这两个项目研究开发了评价传统图书馆与电子图书馆的绩效指标和质量测评方法,加强和完善了ISO11620评价指标体系,推进了图书馆绩效评价指标的国际通用化。
1999-2000年,由美国博物馆和图书馆服务研究所资助的“开发网络环境下国家公共图书馆统计和绩效评价”(Developing National Public Library Statistics and Performance Measures for the Networked Environment)项目,经过两年的研究,完成了《公共图书馆网络化服务统计和绩效评价》手册,制定了一套关于公共图书馆网络化资源和服务使用情况的统计和绩效指标。
2000年,由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信息使用管理及政策研究所(Information Use Management and Policy Institute)承担,ARL的部分成员馆参与的E-Metrics项目启动,旨在研发建立一套关于电子信息资源及服务的统计和绩效评价指标,用来判断图书馆在电子资源投资上的有效性。这个研究项目的开展为电子资源评价及ISO系列国际标准的完善与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证基础。
2004年,英国高校与国家图书馆协会(SCONUL)和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ARL)联合资助一项研究计划,帮助SCONUL成员图书馆评价其对用户的服务及维持这些服务的情况,并于2009年出版了《英国与爱尔兰图书馆绩效评价》(Library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in the UK and Ireland)一书,报告了SCONUL成员馆的绩效评价案例。
2004-2009年,日本国会图书馆(National Diet Library)以公开和连续的方式对国会图书馆的活动绩效进行了系列评价实践,该活动通过各种统计资料和时间表对每项服务进行抽样分析计算来测度工作量,并通过每年开展的用户调查来收集关于顾客满意度和需求的具体建议。
总之,国外图书馆绩效评价从理论研究到实际应用;由个人的学术观点到制定国际标准;由基于读者获得回报的图书馆价值研究发展到开发和应用新评价模型来考量图书馆整体效益;从简单的服务输出计量扩展到图书馆广泛的社会价值分析确认,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绩效评价已经在许多国家的各类型图书馆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研究和实践经验[8]。
4 理论研究与试点实践紧密结合的国内图书馆绩效评价研究
我国图书馆绩效评价研究走的是一条理论研究与试点实践紧密结合的路子,也就是边研究边部署试点准备工作,再深入研究并正式开展评价实践。这样的研究既能抓住试点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进行深入研究,也能使理论研究的成果直接用以指导评价的实践活动,并接受实践活动的检验[34]。
4.1 国内图书馆绩效评价的实践发展
鉴于我国图书馆界的习惯用法,并考虑忠实于国家各部门所发布的文件原貌,下文中所使用的“图书馆评估”一词同“图书馆评价”。
4.1.1 高校图书馆评估及主要指南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实践。受高等教育评估的影响,我国高校图书馆评估的实践活动很快开展起来。1986年,山东省率先开展了高校图书馆评估工作。198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制定《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作为高等学校设置图书馆评估项目和指标的基本依据。此后,我国高校图书馆评估工作得到迅速发展,宁夏、青海、辽宁、浙江、陕西、福建、甘肃等省(区、市)先后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并结合自身情况设置了一些高校图书馆评估项目和评估指标,广东、北京、上海也制定了本地区的评估实施办法,到1989年,全国已有11个省(区、市)开展了高校图书馆评估工作。1989年3月,全国高校图书馆情报工作委员会在西安召开我国第一次全国范围的高校图书馆评估研讨会,就1986年以来高校图书馆评估的理论与实践展开了全面交流总结,并对今后高校图书馆评估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进行了研讨,形成了《全国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研讨会纪要》、《关于开展建立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制度的意见(草案)》和《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体系大纲(草案)》3个文件,这次会议标志着我国高校图书馆评估的理论和实践工作开始进入到有组织、有领导的发展阶段。
虽然80年代中后期的图书馆评估理论和实践还不成熟,指标体系设置也比较简单,并且以定量指标为主。但是,这一阶段的评估却为我国图书馆评估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35]。
1991年,国家教委正式下发了《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工作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体系大纲》和《关于指标体系的说明》,对高校图书馆评估从组织领导、评估原则、内容设计、指标体系、操作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规范说明。江西、吉林、黑龙江、广西、安徽、湖北、河南、山西、天津等省(区、市)也相继开展了高校图书馆评估工作,至1993年,全国已有20多个省级和煤炭部、商业部、邮电部、财政部、化工部5个部委所属的高校图书馆进行了评估。20世纪90年代,我国部分省市高校图书馆开展了对办馆条件、读者服务、文献采集、自动化建设等方面的单项评估。1995-2000年,开展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是关于自动化建设的单项评估。这些单项评估涉及面窄、投入少,评估工作相对细致、深入,是高校图书馆评估工作制度化行之有效的途径[36]。
2002年2月,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为有效落实该规程的精神,强化其实际可操作性,2003年,教育部高校图工委发布了《普通高校图书馆评估指标(征求意见稿)》及关于评估办法的说明,用以规范和指导高校图书馆的指标体系设置和评估活动的开展,这次的征求意见稿将读者评价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内容纳入了二级评价指标。由此,高校图书馆的评估工作逐步走上了正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37]。
2006年,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修改稿)》,同时,还将图书馆的等级标准列入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这一举措开创了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新局面,有效保障了图书馆评估期间的基本建设经费,使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特别是纸质图书得到了大量增加,软硬件设备得以全面更新。但是,相当多普通高校为达标,大量突击购书,片面追求馆藏数量而忽略质量,致使一些低价低质图书流入图书馆,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图书馆的正常工作规范,降低了馆藏资源建设的质量,这与高校本科教学评估“以评促建”的原则相矛盾[38]。同时,在本科教学评估中所设立的一些指标,并不能全面反映和体现图书馆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状况,因而也无法有效评估图书馆“管理手段先进,使用效果好”的观测点要求[39]。
可以看出,国内高校图书馆评估工作从个别院校试点到部分省市的全面评估,再到全国范围的全面评估和部分省市的各种单项评估,最后进行到加入全国统一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36],经过20多年的评估实践,我国高校图书馆在资源设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图书馆事业的稳步协调发展。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评估尚未建立起周期化的制度;评估主体结构不合理;指标体系设计缺乏科学性和适用性;评估程序不够规范;评估方式比较单一等,导致评估结论的可信度与公开度不高,使评估工作流于形式[34]。
4.1.2 公共图书馆评估及主要标准
受高校图书馆评估工作影响,公共图书馆的评估也积极筹备起来。1993年1月,文化部召开“全国公共图书馆工作会议”,就公共图书馆评估工作进行讨论部署,并在部分省级公共图书馆进行试点评估。1994年,文化部下发了《关于在县以上公共图书馆进行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同时成立评估工作小组,对全国除西藏外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面开展了第一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工作;1998年,根据文化部要求,在总结第一次评估经验的基础上,全国县以上公共图书馆进行了第二次评估定级活动。这两次全国性的公共图书馆评估实践,对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两次评估定级工作使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基础设施、业务建设和服务水平等各项工作都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2001年国家图书馆通过参照国际标准,研究制定了《国家图书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在立足我国图书馆现状特点的基础上,从资源、基础业务工作、业务研究、管理和读者服务五个方面构建了具有很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图书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这是目前我国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它对指导和规范我国各类型图书馆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开展绩效评价实践活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2002年文化部修订了“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包括《省级图书馆评估标准》、《地(市)级图书馆评估标准》和《县级图书馆评估标准》。该标准从办馆条件、基础业务建设、读者服务工作、业务研究等方面,为指导公共图书馆建立评估指标体系提供了比较系统、全面的理论依据。
2003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对“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进行了调整和修改,增加了一些读者服务方面的指标,首次将读者满意度纳入考察范围,强调了对服务效益的评价。2004年文化部委托中国图书馆学会对全国2000多个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进行大规模的第三次评估定级工作,此次的评估标准依据2003年“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的修订,强化了对读者满意度和服务效益的评估。2009年文化部社会文化司负责组织实施对全国省、地、县级公共图书馆(包括少儿图书馆)开展第四次评估定级工作,这次的评估还是以定性分析为主,评估目标同样停留在投入规模的评估阶段。
总之,我国文化部门经过4次大规模、全方位对各级公共图书馆的定期考查、检验和测评,一定程度上摸清了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状况、及时发现了公共图书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加强公共图书馆的有效管理、规范公共图书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也为公共图书馆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评估工作的持续开展,我国公共图书馆在办馆理念、资源建设、软硬件设备、服务质量等各个方面都有了逐步改善和提高。同样,由于我国公共图书馆评估体系存在一定缺陷,评估主体比较单一,评估指标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评估方法侧重定性评估,评估程序不够规范和完整等,从而导致评估结果缺乏科学性、准确性和真实性,致使公共图书馆评估工作在充分调动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的积极性、合理配置资源、有效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均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4.2 国内图书馆绩效评价的学术探索
图书馆评估的实践和需要推动了我国图书馆绩效评价的学术研究。通过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我们对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的相关论文进行了统计检索。笔者使用跨库检索途径,选择“主题”为检索项、“精确”匹配,分别以“图书馆评估”、“图书馆评价”、“图书馆绩效”和“数字图书馆评价”为检索词,分1985-1989年、1990-1999年、2000-2011年三个时间段进行检索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检索时间为2011年5月5日)。
图1 我国图书馆评价研究成果状况
发表论文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一研究主题的受关注程度及特点,通过以上检索统计可以看出我国图书馆评价研究发展的基本状况。
4.2.1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图书馆评价研究开始起步并得到较快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开始了图书馆评价的研究探索,统计显示,这一阶段关于“图书馆评估”的文章有32篇,“图书馆评价”的文章有19篇,其中有郑钢的“建立大学图书馆评估指标体系”、姜志奎的“高校图书馆评价标准的结构分析”、董建华的“图书馆评价的文化特性及其认识意义”、邓广宇的“图书馆评价的意义、方法、内容和标准”等,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对高校图书馆评估实践工作的总结,偏重对图书馆评价的概念、内容、思想原则、意义、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过程和组织管理等基本问题的探讨,尚未形成系统的评价理论和体系,还没有出现图书馆“绩效评价”的研究文献。这些论文在指导我国图书馆评估的实践活动,发展图书馆评估理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4.2.2 20世纪90年代,研究内容和研究角度趋向多元化发展,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绩效评价”研究
20世纪90年代,图书馆评价研究成果迅速增加,据统计,这一阶段关于“图书馆评估”的文章有309篇,“图书馆评价”的文章有34篇,“图书馆绩效”的文章有5篇,比如郑一仙的“我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刍议”、黄海鹰的“读者服务满意系统的形成与管理”、万桂珍的“谈高校馆藏评价”、郑全太的“图书馆评价中各因素权重确定的一种方法”、初景利的“用户满意论”、薛育祁的“模糊数学在图书馆评价中的应用”等,这一时期的成果除继续对我国高校图书馆评估的实践工作进行总结研究外,还开始了对公共图书馆评估实践的探讨总结,同时就图书馆评价理论、指标体系、方法模型等问题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索研究,内容涉及藏书评价、读者服务和满意度评价、图书馆效益评价等许多方面,并且开始尝试从管理学和数理统计学等学科角度引入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统计分析等多种评价方法,研究内容和视角趋向多元化、多角度发展[35],出现了关于图书馆“绩效评价”的研究,1990年,曾月末译自IFLA JOURNAL中的文献,介绍了绩效评价的基本框架和实践中图书馆服务绩效测定可能涉及的指标;1991年,杨琼翻译了Nick Moore 的文献,对国际图联公共图书馆绩效评价手册中的内容进行了阐述;1992年,刘超球从人事管理学的角度,对绩效评价的目的、意义和实行绩效评价管理的措施等进行了论述;1994年,孙培艳“关于对图书馆绩效进行统计分析工作的探索”,研究了图书馆绩效与统计分析的内涵、方法及其相互间的作用。这是我国早期真正意义上关于图书馆绩效评价的探索性研究。
4.2.3 21世纪以来,绩效评价成为研究热点,数字图书馆、电子资源、网络资源评价受到关注
21世纪以来,我国图书馆绩效评价研究得到迅猛发展,研究成果大幅度增加,这一阶段关于“图书馆评估”的文章有590篇,“图书馆绩效”的文章有242篇,“数字图书馆评价”的文章有67篇,这些文献从研究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关于图书馆绩效评价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总结。国内图书馆绩效评价的理论研究,始于对国外相关研究的介绍和我国图书馆评估实践的经验总结。姜晓(2003)探讨了图书馆绩效评价的发展历程,总结了20世纪中期以来各国图书馆的实践和应用研究成果[10]。李静霞(2009)在解读国外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研究和应用实例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国外研究与实践对我国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的一些启示[33]。李海英、蒋永福(2010)通过分析我国现行公共图书馆评估体系,指出我国现行公共图书馆评估制度存在的弊端,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40]。这个阶段的成果,虽然在针对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评估实践的总结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并构建了适合我国图书馆现状特点的评价标准;但理论研究仍显薄弱,尚未形成系统完善的基本理论体系和研究框架。
(2)关于图书馆绩效评价的因素分析及指标体系构建。受国际标准ISO 11620的推动,2000年6月,我国文献标准委员会着手起草与ISO 11620相对应的国家标准,专家学者们也通过参照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的实践经验,研究构建适合我国图书馆现实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赵晓虹(2002)以国家图书馆采选工作为例,探索《国家图书馆绩效评估体系》中文献采选评估指标的设计[41];龚蛟腾(2003)从馆藏文献保障率、馆藏文献读者利用度、图书馆服务效率等方面对高校图书馆进行评价[42];索传军(2006)鉴于数字馆藏在国内图书馆中的使用及获取的统计数据元的情况,从技术设施、使用、成本、服务及用户满意度五个方面,共包含12个绩效指标来构建基本适合中国目前数字馆藏服务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43]。陈学清等(2010)在总结和分析绩效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大学图书馆文献采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44]。这些研究虽然针对我国图书馆的现状特点构建了一些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但是,将模糊的服务质量概念化和具体化是目前图书馆管理领域所面临的难题。受到理论基础薄弱和数据可获得性差等方面的局限,不同学者因其所处的地位和评价的目标不同而选取的图书馆绩效指标都不尽相同,缺乏规范,各评价指标体系差异较大,目前还没有一个指标体系得到图书馆界的充分认可和广泛推行,这严重影响了各研究成果间的比较与交流,进而也影响了绩效评价的进一步发展。
(3)关于图书馆绩效评价方法与模型的研究。在多年的图书馆绩效评价研究和实际应用过程中,图书馆界学人总结和探索了多种绩效评价的方法模型。龙滔(2000)提出以智能模糊综合评价的专家系统(IPAS)作为省、地级大中型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料采购投资效率的分析工具[45];欧明臣等(2003)探讨了标杆分析法在图书馆绩效评价中的应用[46];谭静、林鸿(2005)利用BP技术思路和模糊数学原理建立了图书馆现代技术绩效的综合评价模型[47]。这一时期的评价研究方法模型涉及标杆分析法、模糊数学、层次分析法、平衡计分卡分析模型等等,虽然各评价方法之间没有纯粹的优劣之分,但是任何一种方法模型都不是万能的,它们各有优点,也各有其局限性,关键是如何集成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点来综合评价图书馆绩效,以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可靠;同时,这些研究也仅仅限于对方法及模型本身的讨论介绍,缺乏运用具体数据进行实际验证,研究的实践操作性、应用性和指导性都有待进一步增强。
(4)关于图书馆绩效评价的计量分析与实证研究。伴随着社会科学领域特别是经济学、管理学领域评价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国内众多学者通过尝试借鉴其成功经验进行了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李建霞(2008)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图书馆绩效进行测算与分析[48]。盘美英(2008)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对长沙市8所高校图书馆的绩效进行实证研究[49]。肖剑平(2009)以湖南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例,构建基于数字资源成熟度的用户服务绩效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专家系统、模型系统进行全面深入的实证分析[50]。郭军华(2010)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各地区公共图书馆效率进行测度[51]。这些实证研究主要侧重于绩效的测度本身,或者局限在利用相关工具或软件计算图书馆的效率指数,而对决定图书馆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重视不够,较少把服务效果和对用户的影响纳入实证分析框架,未能同时考虑“时间”和“空间”因素;而且他们所选的研究方法各不相同,指标体系差异过大,各研究成果之间缺乏交流比较的条件和基础,影响了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可见,21世纪的国内图书馆绩效评价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努力与国际接轨,通过参照国际标准,尝试构建适合我国图书馆现状特点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开始了一些关于图书馆绩效评价的方法模型与实证研究,我国图书馆评价研究真正植入了“绩效评价”的概念和内涵,同时出现了关于数字图书馆、电子资源、网络资源及其服务的评价研究[52]。
国内的图书馆绩效评价研究从总结我国图书馆评估实践与介绍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开始,逐步过渡到研究内容和研究视角的多元化、多角度,最后发展到引入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开展关于图书馆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并逐渐与国际接轨的发展历程。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国内众多学者全面系统地研究探索了图书馆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指标体系、方法模型和实践方案,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随着绩效评价研究的逐渐深入和评价理论的不断发展,国内图书馆绩效评价体系逐渐完善、评价方法更加成熟。但是,这些研究主要是针对图书馆绩效评价的定性分析,定量的实证研究较少;指标体系的系统性和通用性较差,指标选取偏重投入资源和定量指标,对产出成效和定性指标重视不够;研究方法缺乏科学性论证和适用性测评。与国外研究相比,在系统的绩效评价理论体系框架和评价方法模型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研究水平和质量还处在一个模仿和重复国外相关研究的较低层次上,尚未形成普遍认同的研究范式与方法体系,指标构建、研究方法和结论建议缺乏科学性、严谨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亟待实现各种指标体系的统一和研究方法的优化整合与创新。
因此,系统深入地研究图书馆绩效评价的基础理论,学习和借鉴国外图书馆绩效评价中先进的理念与方法,针对图书馆服务的本质,从我国图书馆的现实情况出发,积极挖掘图书馆的潜在服务能力,拓展图书馆绩效评价的应用研究领域和空间,科学地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来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价图书馆绩效,对促进和加强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推动绩效评价研究向客观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迈进,将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5 结语
图书馆的绩效评价是一项应用性很强的研究,它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综合评价。2009年,吴慰慈指出实证研究应当是图书馆学研究的基本维度和思路,要坚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性为主要综合描述的方法[53]。虽然国内外众多学者通过吸收管理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经验,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图书馆评价的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但是,由于图书馆绩效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评价指标内容庞杂,大量不可量化的内容需要量化,导致实际数据失真、可获得性差及时效性不强,各评价指标体系差异较大;同时,现有的图书馆绩效评价实证研究多是采用单一的方法对某一特定时期的静态绩效评价,从数据上看,要么样本数量不足,要么数据分析不够,没有对绩效作进一步分解。为了全面、科学、客观地评价图书馆绩效,首先,在选择绩效指标时,不仅要注重对用户服务的评价,同时要从图书馆的整体环境、信息获取、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突出图书馆的文化特性和教育职能,加强图书馆绩效评价信息的收集、鉴别、加工和利用,科学地确立图书馆各项资源的投入与产出关系,构建一个较为公认的、可操作的图书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既要注重定量测评,又要有定性分析,要科学选择和综合集成各种评价方法的优点;同时,基于投入产出视角,加入时间和空间因素,并尽量扩大时间和空间样本容量,采用多时期和多区域模型,从综合技术效率变动的角度动态集成研究图书馆的绩效,考察影响图书馆绩效的决定因素,量化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标签:绩效评价论文; 图书馆论文; 绩效指标论文; 绩效改进计划论文; 绩效目标论文; 工作绩效论文; 评估标准论文; 工作标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