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大规格河蟹生态高效养殖技术论文_田国昌

论述大规格河蟹生态高效养殖技术论文_田国昌

响水县运河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224000

摘要:随着河蟹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养殖户开始大规格饲养河蟹,以求获得更加客观的经济效益。但是在我国大力提倡生态理念的基础上,如何实现大规格河蟹养殖的生态化与高效化发展,便成为了众多河蟹养殖户关注的主要问题。本文针对生态高效养殖技术在大规格河蟹养殖过程中的应用流程与要点进行了以下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规格;河蟹;生态高效;养殖技术

1蟹池条件

蟹池是河蟹生活的主要场所,只有在蟹池水量充足的情况下,才能满足河蟹的日常使用需求。在生态高效的养殖技术下,对蟹池中的水质要求有所提升,需要相关的河蟹养殖户对蟹池水质加以检测,使其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标准,以及无公害水质标准。其次,蟹池周边环境需要符合生态要求,尽量避免工业污染区域,选址应注重环境的安静,避免噪音对河蟹养殖造成的不良影响。蟹池的形状一般为长方形,蟹池面积需要根据用户的实际河蟹种植数量而定,通常情况下为10亩面积为宜,埂宽3米,坡比为1:3,土质为偏碱性的硬质黏壤土。“蟹岛”,占总面积70%左右,深水区一般为60厘米左右,占总面积的30%。蟹池的最浅水位、最深水位不可小于60厘米、120厘米,在蟹池四周必须用钙塑板、石棉瓦、塑料薄膜等建造无攀爬支点的防逃墙。池中应按每亩0.1~0.2千瓦的标准安装微孔增氧设备,并根据塘口实际情况配备相应功率的进、排水泵。

2选用良种,严把蟹种质量关

良种是大规格河蟹健康养殖的基础。选用自育的长江水系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整齐、附肢健全、有光泽、活动力强的中华绒螯蟹幼蟹作蟹种,要避免使用来源不明的幼蟹,这是养殖大蟹和提高成活率最重要的因素。通常可从三个方面来选择优质蟹种:从外观、体型、步足、前额齿等几个生理特征来鉴别长江水系的蟹种;剔除无饲养价值的性早熟的“小呆蟹”,所谓“小呆蟹”就是指当年的1龄幼蟹,体重10~35g就达到性成熟,生长停滞,陆续死亡;从步足残缺程度、苗种活动情况、体表有无寄生虫等挑选健康优质蟹种。

3种植水生植物,创造一个优良的生态环境

蟹池中种植水生植物,一方面可以为河蟹提供天然的植物饲料,;另一方面为河蟹提供了隐蔽场所,避免河蟹之间互相残杀。水生植物在蟹池中发挥光合作用,吸收有机质,达到净化水质,具有改善蟹池中水体环境的作用。在高温的季节中,河蟹直接接受阳光的照射,不利于河蟹的生长,而多样化的水生植物,为河蟹在高温的季节中提供了遮阴场所,通过多种类型水生植物的结合,当然养殖户需要具备合理分布水生植物的意识与能力,发挥水生植物的不同功能,以满足河蟹在不同方面的生长需求。养蟹水域栽植水草面积宜占水面面积的50%~60%。夏季7~8月是河蟹摄食水草的高峰期,应密切注意,既要保证河蟹的吃食利用,又要有较高的存储量。不够时要采取措施补足水草,但水草切忌捞入太多,腐败水草易引起水质恶化,诱发河蟹疾病。水草过多,尤其是类似伊乐藻的单一品种过多,极易引起底层水体不流动,而造成底层水变坏,应及时疏出水体通道,有利于进排水流动,改善蟹池水质,否则易发生黑鳃、水肿等疾病。

4苗种放养

4.1蟹种放养

亩放养规格为每千克80~100只的优质蟹种700~800只,时间在2~3月份。先将蟹种放在暂养区内进行强化培育,待水草生长和螺蛳繁殖达到生态养殖要求后,再拆除暂养区的围栏设施,将蟹放入大塘中养殖。

4.2“调水”鱼种放养

亩放养规格为每千克15~20尾的鲢、鳙鱼种100尾(其中鳙鱼20~30尾),时间在4月份。鲢、鳙鱼能摄食池中浮游生物,可控制池水肥度,防止池水富营养化,起到调水作用。

4.3“环保”鱼种放养。亩放养规格为7~8厘米的细鳞斜颌鲴鱼种120~150尾,时间在5月份。细鳞斜颌鲴能摄食池中的固着藻类、植物碎屑、腐渣腐泥及大型浮游动物等,可起到净化水质、保护养殖生态环境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4“生态”鱼种放养

亩放规格为5~6厘米的鳜鱼种10~15尾,时间在5月底至6月初。鳜鱼可捕捉池中的小鱼(虾),发挥“清野”作用,可将经济价值较低的小鱼(虾)转化为市场畅销,售价较高的“生态”鱼。

4.5苗种消毒。蟹种与鱼种放养前分别用每升6~8毫克的高锰酸钾溶液和浓度为3%~4%的食盐水浸泡消毒10分钟左右,以杀灭体表细菌及寄生虫。

5技术管理

5.1控制放养密度

蟹种放养密度与蟹种规格、饲养条件、上市要求规格、管理水平等有关,可采取两年制养殖模式,就是5月底6月初购进蟹苗,在池中粗放增育,年底可育成扣蟹,第2年春再把这些扣蟹投放到池塘,通常蟹种放养规格为100~200只/kg。1hm2水面放养4500~7500只,采取适当稀放,可提高河蟹出池规格和质量。以河蟹为主的成蟹池,不能混养草食性(草鱼、团头鲂等)、杂食性(鲤、鲫、罗非鱼等)、肉食性鱼类(乌鳢、鲶鱼、鲈鱼等),而只能混养一些滤食性鱼类(鲢、鳙等)。其目的是清除水中浮游生物,防止水质变差。但由于河蟹池水草多,池水较瘦,故混养数量不宜多。一般1hm2水面混养50~100g/尾白鲢、鳙鱼种600~750尾(鲢、鳙鱼比例为5∶1)。此外,养蟹池也不能混养鳖,有条件的话,可采取养蟹池混养适量青虾的养殖模式,用生态养殖的措施,获得高产、优质、高效。

5.2饵料投喂

日投喂2次,分别于上、下午各投喂1次,以下午投喂为主,占日投饵量的70%。3~6月份,以投喂冰冻鲜鱼为主,辅喂部分蛋白含量为36%~38%的配合饲料;7~8月份,停止冰冻鲜鱼的投喂,以投喂玉米、小麦、南瓜为主,辅喂部分蛋白含量为32%左右的配合饲料;9~10月份,以投喂蛋白含量为35%左右的配合饲料和冰冻鲜鱼为主,辅喂部分玉米、南瓜等。具体的投饵量应视季节、天气、水质、水温以及河蟹的摄食和生长情况灵活掌控。一般以投喂后2小时基本吃完为宜。

5.3水质调控

每7~10天加水1次,每次加水20厘米;每20~3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30%,保持透明度在30~40厘米。每隔10~15天全池泼洒1次生石灰,每亩用量为10~15千克,调节PH值在7.5~8.5之间。适时开启增氧设备,保持池水溶氧在每升5毫克以上。每隔10~15天泼洒1次调水净底威,每亩用量为50~75克,改良水质和底质,保持池水的“肥、活、嫩、爽”。

6做好蟹病防治工作

蟹病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选用光合细菌、EM菌等生物制剂调节水质,高温季节定期使用生石灰、二溴海因等预防。在纤毛虫高发期,每隔15~20d用甲壳净或纤毛虫净等杀虫1次,为避免抗药性,药物应交替使用。抖抖病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间的微生物,采用敌杀死清池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抖抖病的方法。

结语:在我国河蟹市场供不应求的背景下,大规格河蟹养殖有助于缓解河蟹市场的大批量消费需求。生态高效养殖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为河蟹的养殖提供了最佳生长环境,以科学的养殖技术,,满足河蟹生长过程中的环境、物质、水质、密度需求,通过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进一步保障了河蟹的健康生长,为河蟹养殖户提供了更加可观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陕北风沙地区稻田生态养殖河蟹新技术[J].万星山,郭宏强,李海建.科学养鱼2015年05期

[2]池塘大规格河蟹高效生态养殖技术[J].陈浩,顾吉全.科学养鱼.2011(01)

[3]大规格河蟹养殖技术分析[J].熊石才.农业与技术.2017(10)

[4]生态养殖大规格河蟹出高效[J].李恒国.渔业致富指南.2016(18)

[5]无公害大规格河蟹养殖全程需把好十关[J].仲启超.渔业致富指南.2013(03)

论文作者:田国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5

标签:;  ;  ;  ;  ;  ;  ;  ;  

论述大规格河蟹生态高效养殖技术论文_田国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