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评价论文_柯晓婷 周燕梅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361001

【摘要】目的:评价舒适护理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于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85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5例早产儿分为常规组(n=42)与舒适组(n=43),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舒适组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对比观察两组开展不同护理干预后,住院时长、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舒适组患者的住院时长与住院费用均优于常规组,P<0.05,具备统计学差异;舒适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对早产儿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早产儿住院时长,减轻早产儿家长的经济与心理负担,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关键词】舒适护理模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

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护理发挥着重要临床价值,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也会对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满意度产生较大影响。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是医院的一个特殊科室,具有较大的护理风险,而作为高危险人群的早产儿具有较高的病死率,若护理不当不仅会使新生儿出现诸多并发症,也会影响预后效果[1]。为了提升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质量,对早产儿护理服务应用舒适护理模式,临床应用效果较为显著,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于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85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5例早产儿分为常规组(n=42)与舒适组(n=43);常规组42例早产儿中男性早产儿23例,女性患儿19例,胎龄在27~35w,平均胎龄(30.52±2.36)w,新生儿体质量在2046~3871g,平均体质量为(2340.61±125.21)g;舒适组43例早产儿中男性早产儿26例,女性患儿17例,胎龄在26~35w,平均胎龄(31.27±2.65)w,新生儿体质量在2164~3751g,平均体质量为(2414.12±154.17)g;两组患儿在性别比例、体质量、胎龄等临床资料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可进行统计学分析。

1.2 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具体护理措施为:对早产儿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进行严密监视,遵医嘱用药,观察早产儿病情发展,选择合适科学的喂养方式等。舒适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具体护理措施为:环境护理、抚触护理,疼痛护理,鸟巢式护理等护理措施,提高早产儿在病房中的安全感,减少可能发生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1.3 观察指标

对常规组与舒适组早产儿的呼吸暂停、硬肿症、继发感染、喂养不耐受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同时对两组早产儿的住院时长与住院费用进行记录统计。

1.4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以(n,%)描述,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 ±s)描述,行t检验,以SPSS19.0软件对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若P<0.05,则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舒适组早产儿的住院时间为(25.36±2.64)d,住院费用(7467.5±128.51)元;常规组早产儿的住院时间为(36.57±6.21)d,住院费用(9570.61±182.341)元,舒适组与常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对比t=8.7905,P<0.05,住院费用对比t=49.8743,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舒适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4.65%,常规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为30.95%,舒适组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3 讨论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实施舒适护理的具体措施:第一,环境护理,保持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安静,护理人员的护理动作应保持安静,室内声音强度需在60db以下,若保温箱或者相关仪器出现警报声后需立即将警报声消除[2];在病房内科播放舒缓、轻柔的音乐,对新生儿的听觉系统发育给予适当刺激;对护理时间加以控制,应用集束式护理使护理工作尽量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避免打扰早产儿的正常休息。

第二,抚触护理;给予早产儿皮肤抚触护理,可减少早产儿的紧张心理,在抚触过程中要保障抚触动作尽量轻柔、缓慢,使早产儿对抚触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减少应激行为,提高安全感[3]。

第三,疼痛护理,早产儿疼痛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应用非药物措施缓解疼痛,例如非营养性吮吸、环抱婴儿[4],在选择看护早产儿要选择穿刺技术高、年资高、具有较好耐心的护理人员,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反复穿刺给早产儿带来的损害,同时进行拔针头等操作时要采用无痛技术。在护理过程中禁止应用镇痛剂,避免增加早产儿呼吸骤停风险的发生率。

第四,鸟巢式护理,在护理过程中由于部分操作需要将早产儿身体裸露在外,会使早产儿产生较大的不安全或者不舒适感,同时也会增加惊跳反射的发生率,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建立与母体宫腔环境较为类似的护理环境,使早产儿可以获得触摸感、环抱感以及安全感[5]。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给予早产儿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可使早产儿易发生的呼吸暂停、喂养不耐受等并发症发生率有效降低,缩短早产儿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花费,从而使早产儿家长在经济与心理的压力均得到有效减轻。因此,舒适护理模式值得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温碧霞,林明珠,左雪梅等.舒适护理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4):521-522.

[2] 谢泽娟,庄婵芝,钟晓珊等.舒适护理模式在新生儿监护病房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1)[J].全科护理,2014(10):884-885.

[3] 胡黛菊,陈惠燕,黄惜华等.舒适护理模式在新生儿监护病房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4):609-610.

[4] 昌爱慧.舒适护理模式在新生儿监护病房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257-258.

[5] 黄海缨.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新生儿监护病房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3):98,91.

论文作者:柯晓婷 周燕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  ;  ;  ;  ;  ;  ;  ;  

舒适护理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评价论文_柯晓婷 周燕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