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视角探索龙游竹文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龙游论文,视角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恩格斯曾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揭“从弓箭的发明开始”,“弓箭对于蒙昧时代,正如铁剑对于野蛮时代和火器对于文明时代,乃是决定性的武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个论断的内涵极其丰富,可见竹文化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之早、之深。
中国猿人栖息在森林中,以树木、竹子为伴。我国是世界上使用和研究竹子最早的国家。新石器时代(1万年——4千年前),在人类遗址中就有大量的竹子制作的生产、生活器具出土。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公元前6080——前5600年)保存竹的痕迹;余姚河姆渡遗址有竹席出土。(公元前3400年——前3000年)炎帝神农尝百草,创立中医,用竹筒装药治病;黄帝轩辕氏,用竹、木、石为武器,战胜蚩尤;春秋时郑国刑书刻在竹筒上,称为“竹刑”;秦始皇每日阅读竹筒奏章60公斤;秦代造笔以竹为管,晋代用竹造纸;《诗经》中,就记述了我国古代竹子的分布、特性、用途和经济价值;晋代(420年——317年)戴凯之《竹谱》是世界上第一部竹子专著,记述了70多种竹子的形态特征、生产习性和分布范围;宋代苏易简(976年——997年)撰《纸谱》;宋僧赞宁(10世纪后期)撰《笋谱》;是我国历史上较早的竹子利用方面的专著。这些重大发明有力地说明和推动了我国的历史和生产发展,也说明竹子与我国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曾经撰写《中国科技史》的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曾用“东亚文明过去往往被称之竹子文明”来概括竹文化的地位。
素有“浙江竹库”之誉的龙游,今年,省政府评定为:毛竹之乡。春秋时是姑蔑国中心地,秦代太末县为龙游建县之始,至今已有2222年的历史。但“竹文化”一词开始使用之前,该地域一直被冠之以“姑蔑文化”的称谓。“竹库”成为姑蔑文化区最具影响的龙游竹文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但尚处于起步阶段,为此,作一次寻根探源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1978年8月,浙江省地质局的勘探人员在龙游志棠镇煤矿开采的石灰石中发现大熊猫牙齿化石,专家判断说,这颗牙齿化石已有1万多年的历史。熊猫是生长在高山竹丛里,由此,可以推想,龙游早在遥远的历史年代就有丰富的竹类资源。可见那时的气候、自然地理环境是适宜喜温喜湿润的竹类植物生长,且具有高山、丘陵、河谷、盆地及平原的地形,为多种竹提供了先天的各自所需的客观条件。由于该地域最大的自然特点是山域极其广阔,造就了数以万计的竹林纵横连绵,犹如一颗颗硕大无朋的“绿宝石”散落在龙游丛山峻岭之中。
据国家林业部提供的资料表明:如今,毛竹林占全县林地面积的38%,达32万多亩;境内有竹种16属56种,按其用途可分为材用竹、笋竹、观赏竹及杂用竹。几乎乡乡镇镇都有竹子生长,触目可见。
龙游人在这个富饶的竹乡生息、劳作、探索、创造,展现着龙游历代人与竹子共呼吸、同繁荣的悠久历史,且创造了具有丰富多采的地方特色的竹文化。
二
竹文化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竹子与龙游的历史文化是一脉相关。据现有出土文物考证,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公元1992年于城郊的东华山汉墓中发现留有大量腐朽后的竹席印痕,这种有席纹的陶器皿盛行于商代。一件商代内圆底腹硬陶敞口罐,器物通体拍印席纹。另一件商代宽把匜形陶罐,罐上腹划钸竹杆纹一周,设把带流,系一件造型精致的酒具,成了龙游县竹文化源远流长的佐证物。而刻划这种竹子纹的工具亦是用竹片刻划的。1990年,龙南大垄口砖瓦厂出土的一件随朝青瓷盘口壶,该器物造型为饼足底,长长的颈部巧妙地作成竹节状,与竹器物天然浑成,釉色青翠,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效果,实乃一件完完全全的竹文物。
竹林,在古人眼里是一种清雅超凡之境。龙游后田铺出土的一枚唐代真子飞霜镜,就较完美地反映了竹林这个题材。这枚真子飞霜镜八出葵缘,龟纽。以龟纽头部所指的方向为上,左侧竹林下一仙人端坐操琴,右侧凤凰起舞;上有瑞云飘缈,半月出山;下为荷池,池内伸出一柄荷叶,圈住龟纽座。这样的造型设计,烘托了竹林那远离尘器超凡脱俗的洁净。类似例子枚不胜举。
深受世人注目的龙游古建筑,记录着岁月的沦桑和先人以竹的形象或以竹为题材的壁画装饰,使竹文明得以充分的展示。如志棠镇儒大门村的明代建筑——许氏居民,室内装饰清新典雅,建筑构件雕饰别具一格,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大梁上两组斗拱,把华拱设计成为一外伸的霸王拳样式,在拳之上面用镂雕的手法精心雕刻了四根生机勃勃的竹子,在竹子顶端置一斗,牢牢地承托着花机上的金檩。还有后邵村的明嘉靖年间的建筑——雍睦堂,不仅规模大,且室内装修十分考究,造型别致。仅说该建筑的正门两侧立着高大威严的抱鼓石,光洁如玉;在须弥座的四角也没有忘记雕琢出维妙维肖的竹子图案。还有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东坞村建于明早期的绍衣堂,梁架结构庄重古朴,在主体建筑(第二进)明间前檐柱的雀替上雕刻粗旷的竹节形斜撑。另有建于清道光26年的三门源村叶氏建筑群,在单体建筑设计和总体布局及室内外的装饰均列为省内同类建筑之首。那门外墙上有生动的传情的戏曲砖雕,有象征吉祥的飞禽走兽砖雕,有寓意美好姻缘的蝶恋花和充满生活气息的渔、樵、耕、读等神形兼备的人物砖雕。其中有身背竹编鱼篓、头戴竹丝笠帽、手持细竹渔竿的老渔翁一副悠然自得的神态;以及飘荡在阵阵波涛之中的竹逢船……同样,室内的木雕诸如窗花中的松、竹、梅;裙板中的梅、兰、竹、菊等,无不飘逸着竹文化的芳香。在创造值得自豪的地域物质文明时,也孕育了自成特色的竹文化,其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齐备。
三
龙游北乡的大熊猫牙齿化石的发现,便知晓伴随着这地域的竹文化的肇始而孕育与发展;亦伴随着龙游的先民们从“姑蔑”走向“太末”,走向“龙游”,并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推进,龙游“竹文化”也在这个进程中丰富、进步、繁荣。
龙游于秦时置郡县,仍隶属会稽郡。而东晋时会稽人张茂是我国竹浆造纸创始人。南宋赵希鹄《洞天清录集》中就说到“二王(王羲之父子)真迹,多是会稽竖纹竹纸。”那么,龙游的竹浆造纸伊始于东晋是无可非议的。有史记载:唐朝时,龙游的元书纸曾列为贡品,当时的纸业就已相当发达。光绪20年,全具300多条纸槽,仅宁波籍在龙游的纸商店就达20多家。以南屏纸为最多,花笺为次,以及元书毛六等,分申庄、杭庄两种,制品极佳,均著闻于时。民国《浙江建设月刊》中就记录了龙游年产纸2万7千多吨,列于全省前3名。
曾为了抗击敌伪的经济封锁,缓解文化教育、出版和教育用纸的严重短缺之难,省里投资创办龙游改良造纸厂,生产“改良新闻纸”,年产达8千多令。为省里定期出版的民众教科书及《东南日报》用纸,于民众教育和抗战救国大业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龙游广为流传一句俗谚:“铜钿银子出溪口”。其实,是出于龙游溪口仙霞岭余脉那漫山遍岭的毛竹,那大大小小的几百条纸槽;还有那四季出土的大量竹笋,成了源源外运出山的货物,使得铜钿银子滚滚而来。
明清时曾一度闻名全国的十大商帮之一的“龙游商帮”,也正是源于竹纸的生产和经销而崛起的,不然龙游的历史也会黯然逊色。20世纪50年代初,浙江兴建的十大企业中的龙游造纸厂,也是因该县竹资源丰富和造纸历史悠久而选点于龙游的,至今仍是全省三大造纸企业之一。它显示了竹业生产在龙游经济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四
人与自然有着血缘关系。古今中外的多少作家、诗人、画家、学者,对竹子进行过出色的描绘,留下了难以计数的有关竹子的文学作品和书画作品,使得人们从中得到了对于竹子的知识、美的感受。
生活在竹乡的历代龙游籍诗人于诗作中,或以竹抒怀、或刻画风物、或描摹景色,涉及竹子的连篇累牍。这里,挂一漏万地摘录若干。宋人于石的佳句:“山空人语寂,邀我入深竹”,喻良能点景如画:“松竹声中寺,山深人迹稀。石从林背出,云向屋头飞”,明朝胡超咏竹:“南山有孤竹,苍翠犹婆娑。孤高本天性,霜雪其奈何”,祝望之作:“万垒青山障小庐,千竿修竹映窗虚”,徐天明写道:“檐花惊落片,庭竹已成荫”,还有陆顺的:“柳桥觅旬苔侵屐,竹径流觞水绕庐”,清人徐复和徐逢春表现田园生活的“何外堪寻胜,城西十亩园。一湾池水绕,四面竹风喧”,“竹篱茅舍民风古,巷舞衢歌吏治新”等等。实质上,这些诗都是苏东坡“不可居无竹”的绝纱注脚而已。
同样受竹文化的薰陶,那些文人墨客无不成竹在胸,或出口成章、或泼墨绘彩,亦往往以竹为主题。民国《浙江通志》中就载有龙游画家十三人。他们虽风格各异,各有擅长,但其共性均“善画竹”。其中享誉画坛的一代墨竹国手余绍宋就自称“书第一,竹次之”如此看来,竹的风采就更不凡了。
竹文化是姑蔑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龙游素有“儒风甲于一郡,人才遍及中华”之美誉。南齐学者徐伯珍,以“箬叶学书”传为佳话。他精通经史,被当时的儒生奉为宗师,跟他学习者先后达一千余人。仅宋朝龙游籍进士就多达110人。唐、宋、元、明、清以来,龙游籍的天文学家、教学家、理论家、法学家、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等人才辈出,名声斐然。
竹是美的。诸如金竹、花哺竹、高节竹、紫竹、桂竹、斑竹、水竹、墨竹等,那碧玉嵌黄金的黄槽刚竹和黄金嵌碧玉的黄皮刚竹,闻其竹名就够迷人的了。龙游人在长期的种竹和用竹过程中受到了一种美的薰陶和启迪,人们的那份爱美之心也就借助竹的形象得到发挥,在刺绣、剪纸和住宅的装饰上,竹的再现占了很大的比重。龙游人爱竹,更爱其竹子直挺拔、度节中空、冬不凋零的特性,把它比作人类高雅坚贞的品德,赋予竹子以“君子”的象征意义,诸如文士的清高、隐士的超逸、志士的忠直、壮士的豪爽等;无不与竹文化的非凡影响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这是龙游“竹文化”积累中的一大特色。
五
随着生产的发展,竹子的广泛应用,它成为生产和研究对象,也就成了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类帝神农氏,教民种植五谷,以竹木制作农具;伏羲氏始画八卦,教民捕渔、畜牧,用竹料做卜县和渔猎具;西周(公元前1100-前771年)的“篱笆工”,专门从事竹子加工制作。
“太末山多竹似麻”。龙游人以竹制作农具,如谷箩、米筐、谷耙、竹筛、畚箕、扁担、蚕匾等。在水利中,普遍用竹管、篾贯笼和倒虹吸等灌溉以及防洪;在建筑中,有工棚、手脚架、竹片跳板、竹质胶合板、竹丝板和纤维板等;在交通中则以竹架桥、制轿、做筏。
而竹制品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就更深更密切了。以竹制作炊具、食具有:竹碗、竹筷、竹勺、竹瓢、炊笼、饭篮、豆腐篮、菜篮、菜罩、酒筒、茶筒和菜柜;坐卧器具有:竹凳、竹椅、竹榻、竹躺椅、摇篮和篾席;藏放用具有:筅帚、扫帚和刷子;晒具有:竹团匾、晒筛、晾竿;其它各种用具有:帐竿、烟杆、手杖、杠棒、竹壳凉帽、斗笠、雨伞、火熄灯笼、扇子、竹签、衣夹、笔筒;工艺品有:挂历、挂幅、衣架、花篮、竹雕及工艺玩具;竹编品有:立型鸡、海狮盒、孔雀瓶、金鱼、猫头鹰等,其中那“猫儿望月”的猫栩栩如生,“仙女散花”天生丽质,“丹凤朝阳”神态逼真。所有这些都体现出竹乡的特色,反映了龙游竹文化的瑰丽、光彩夺目。
苏东坡曾指出竹与人们生活的重要关系:“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竹,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中展现了丰富多采的内涵,诸如:
“衣”,旧时的竹民中有的人将笋壳制成箬衣,既当雨具又可以御寒。
“食”,我国是食笋最早的国家之一,迄今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宋代大文豪苏轼咏有“佳笋连山味更香”的名句;艺术大师吴昌硕赞叹“客中虽有八珍尝,那及山家野笋香”;李笠翁赞誉竹笋为“疏食中第一品”。竹笋是我国的传统食品,那“玉兰片”和“油焖笋”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
龙游竹多笋也多,季季皆有笋:春有雷笋、毛笋、大麦笋;夏出花斑笋、小竹笋;秋有马鞭笋;冬天有冬笋。龙游人在长期食笋过程中摸索和总结了若干笋食精品,如“笋鲞”,是传统的高档食品之一;“珍珠素肉 ”,是金黄笋片与红润豆珠连壁合,犹如美味肉片;“白衣公主”,以晶莹洁白的笋衣与乌黑的香菇、酱红色的火腿组合,婉如一位淡妆素裹的白衣公主展现在眼前;“凤尾银丝”,以石笋、金笋、春笋洗净透,撕成丝晒干,那银丝如凤尾一头展开,其鲜美胜过海鲜。
“住”:苏东坡曾表示“宁可食无肉”,而“不可居无竹”,他说的是宅院旁应有竹子作伴。这情景在龙游竹乡尤为多见,因为竹子是他们造屋的重要材料,有“穷人的木材”之称。其屋梁架、桁条是竹子;屋顶盖的是用大毛竹剖开,错缝排列,谓之竹瓦;房间的隔墙,用竹做支架,编上竹片,形成竹财墙体,连接处不用铁丝铁钉,而用纸篾捆扎,牢固坚韧;隔层是竹编席帘作天花板、墙壁板,挡风隔灰尘;门、窗及楼板均以竹子做的。这类竹屋,省工省钱。那别具一格的竹乡竹舍,令人赏心悦目,赞叹不已。
“行”:行乡人行走的山道,以剖成两半的竹片、成梯状及扣钉在山道上,既可以避免山水冲毁道路,又可以减轻人们上下山的困难。若遇河溪则以竹片做桥架,再用竹子错缝排列,又用纸篾扎牢,再加以竹索、篾缆作栏杆和扶手。旧时,竹乡人还自制一种土雨鞋,称“竹屐”——取鞋底长短的竹筒一截,剖成两半,钻孔结上绳子,一双竹制“雨鞋”就做好了。此外,竹乡妇女做布鞋时,也往往在鞋底中挟几层笋壳,以防渗水,效益不错,还有用壳做的笋壳鞋。
竹乡人对竹的感受深刻,感情深厚,从中可以领略到竹乡人的智慧和瑰丽多姿的竹文化。
六
笔者对该区域的竹文化作了多年的调查,其中还发现至今民间还保留着一些对竹子的信仰与崇拜的习俗。
长期以来,逐渐形成一些种竹、用竹和爱竹的一些谚语,诸如:“房前屋后种满竹,三年以后换新屋”,“种上一山竹,三代衣食足”,“正月种竹,二月种木;种竹怕春知,插柳怕雨来”,“七月锄金,八月锄银,九月锄铜,十月铜铁”,“留三、砍四,不留七(指竹龄)”。还有“唱山为亩”的旧俗,即在竹山某一处,大吆喝一声,凡能听到声音的范围,作一亩计算。
除夕夜,旧有摇竹娘之俗。父母让个子矮小的孩子去竹山里摇毛竹,边摇边唱歌儿:“毛竹娘,毛竹娘!我认你做老娘。摇摇毛竹娘,今年让你长,明年让我长”,谓之孩子能象毛竹一样快长快大。
竹农多在竹山造小庙或叠石为龛,以供奉山神。每年第一次上山,要在神位前焚香烧纸作揖祭拜;砍竹时要在神龛前插一根竹枝,以告知山神来干何事。
还有:旧日纸槽内都设有神龛,供奉“蔡伦造纸先师及本地兴福土地神”神位,龛前日夜点着清油灯。在剖竹丝前,要选择猴日,行“开山”礼。是日,山主黎明即起,不给女人小孩子看见,独自携带鸡、肉、香纸祭拜山神,然后砍倒一根嫩竹,缚以香、“大锭”和鸡血纸,放在神前。从此以后,即可随时上山剖竹丝。开始剖竹丝下头次塘时,山主要请“开山酒”。开槽造纸,分上半年下半年两次,俗称“六月槽”和“过年槽”。开工时,槽主要请“开工酒”,结束时要请“谢槽酒”。后者喝酒之前,先祭“福兴土地神”。解放后,此类习俗也随之淡化了。
但是,在赶庙会、演戏、迎灯、祀神、祭祖、接龙求雨、打醮禳灾等社会风俗活动中,也照样离不开竹的参与,或用竹来做人与神之间的中介物。
该地区的竹农畲胞重祭神之俗尤具特色。如一畲族中有两只编织精致的蔑箱,一只用来藏放本支始祖香炉、神器,另一只珍藏布质彩绘“神图”一套。图长20余米,宽半米,绘有本族历史连环画20幅。这只竹箱为族中公有,称为“神担”,平时保管甚严。另外,他们对于来作客的同民族的陌生人,用秘语考察,如问:“一行毛竹打几来?”若来客姓雷、姓钟,应答“五来”;若姓蓝,就答“六来”。来客能对答正确,就待为上宾。由此不难看出,竹子在畲胞心目中的地位多么重要。这,无疑地为龙游竹文化提供了一份异常珍贵的材料。
七
姑蔑的传统文化中的竹文化,是一个庞大的、复杂而模糊的、流动变迁的体系。它在内涵上蕴藉深厚,涵盖甚广,在结构层次上也呈多重性的。它在历史上以及现实和未来所发挥的功能也将是多重性的,笼统地对它加以肯定和否定都是不科学的。
在当今的生态环境、时空背景、文化氛围对人们的影响下,更懂得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的发展是与其物质的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的。文化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的,物质基础不仅是社会经济,它还包括具体的质料——如竹木之于乐器、雕刻,推而广之,大自然之于科学、艺术、宗教,也是一种物质基础。离开了这样的物质基础,当然就谈不上任何文化创造了。下面就竹子论文化而言之。
应当看到传统的竹文化中确有阻碍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因素。当前,在思想观念上,还存在封建思想的残余,诸如迷信思想,封建宗教观念。《县志》记载:小南海竹林禅寺,明代僧募建。信徒香客纷至沓来,终年不绝,香火颇盛。僧众多时达数十人。解放初,该寺改做粮仓、疗养院,后又改为校舍。然而,已是几度兴衰的佛教之地上,现今重新兴建的竹林禅寺规模更大,香炎更盛,表现出极大的愚昧和落后。如果人们的现实思想观念、文化心理等,不趋向现代化的转变,取得同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人的现代化,那是难于进入世界的现代化历程的。
说到竹文化,是以竹为前提,可如今为数不少的竹农将竹子当烧水烧饭的燃料。我们是不赞同拿竹子当柴烧掉的。人们感觉到,山村的发展是多么需要文化和科技。科技怎样下乡上山,已经成了一个急迫的现实问题。他们不是没有原料,而是缺乏知识。看来,由于没有技术指导,以致已经有了的科技也不能推广。如杜甫《九日》诗中说:“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流溢着淡淡的感叹。
不言而喻,龙游竹文化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考验,又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也就是说,我们的经济、科学技术还不发达,我们的文化包括竹文化,离现代化的要求还有相当长的距离。目前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对待传统竹文化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于理论与实践上正确解决对待传统竹文化的问题,已成为该地区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任何一个地区的现代化过程,都不单是工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或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过程,而是与人的现代化人的思想文化心理的现代化过程相伴随的。竹文化就面临着一个从思想文化、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等方面向现代化转变的历程。发展竹文化应当把现代化作为重心。
竹也在进化。现代化的竹文化,还应具有一种自省精神、更新精神、改革精神,使它能够发展自己,不是因为吸收了竹文化传统的东西,恰恰是因为吸收或者吸收了没有消化。显然,传统要在现代化中焕发,也就是说,我们是在现代化过程中来考虑、探讨历史竹文化的挖掘、保护、继承和创新、发展,做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竹文化的现代性,还包括一种开放的精神,敢吸收。吸收一种文化成果,取代那传统的东西,就是一种进取精神,一种一切为我所用的精神。
从竹文化的角度看,都是从竹山进入文化场的过程,经过扩展和折射,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发展的过程。就是把竹子从其产地移到生产、科研、生活、工艺和文艺领域。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后者呢?竹子客观存在于人类生活中,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包含科技、艺术,乃至风俗习惯以及某一个区域人们的情感的凝聚。所以,在讨论竹文化现象时,必须以科学态度对待它,表现它的内涵。
建设多层次的竹文化,包括科技兴竹、竹与经济、竹的风采等若干方面。因为竹文化发展到如今,已经历经几百年、几千年的积淀与考验。它既有文化上的价值,又有实用消费价值,只要坚持发掘,加大科技含量,那么这种文化消费学上的价值,就会逐渐高起来。人们只要加入文化性的整体性的思考,就能在这样一种多层面的文化建设中不断前进。
首要的是充分认识它的特殊的优势和机遇,着眼于珍惜、保护、发扬和发展龙游竹文化的优势,这样,竹文化必将成为现代文化一个有益的补充部分。另外,对待竹文化的选择,不能不实事求是地予以严肃的考虑,考虑现实与竹文化的积极因素。它既是一种重要的艺术,更是一种很了不起的科学。
实行改革、开放、搞活的总方针、总政策,也同样在中国大地上为发展竹文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极其有利的条件。在多学科、多样化的走向中,要给研究竹文化提供发展空间和阵地。拓展竹文化的途径是:其一,制定竹文化发展战略。科技兴竹、竹与经济和竹的风采要逐步结合,互相带动,相互促进。其二,要把发展竹文化提到必要的地位。三要因地制宜地选择“三方面”的实施举措。四要重视科技研究和技术指导,意在为竹农致富。五要加强竹文化积累和投资。
弘扬中华竹文化之举,不仅对龙游人,而且对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将是有益的启迪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