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虹
湖北省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
【摘要】本文将对宫颈炎康栓在重度宫颈糜烂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本文将选择我院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2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激光照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宫颈炎康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采取宫颈炎康栓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采取激光照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存在查一下,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糜烂面愈合时间比对照组患者愈合时间相对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宫颈炎康栓运用到重度宫颈糜烂患者中可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不良症状得以改善,值得推荐。
【关键词】宫颈糜烂;宫颈炎康栓;临床价值
宫颈糜烂作为一种慢性妇科疾病,通常是由流产、分娩、手术创伤等感染引发,使患者产生白带异常、不孕及下腹坠胀感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便会发展成为宫颈癌[1]。本文将对我院208例患重度宫颈糜烂患者为研究对象,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将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接受的208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治疗前应对患者采取病理组织活检及阴道镜检,所有患者均符合第四版《妇产科学》判断标准。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30.2±4.1)岁,糜烂程度:中度为90例,重度14例;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32.2±5.5)岁,糜烂程度:中度为78例,重度26例,通过对两组患者平均年龄、糜烂程度等普通资料经分析,P>0.05,适合统计。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激光照射治疗,在患者月经排净后3天,对患者宫颈进行消毒处理,送入激光光管至与子宫相距3~5cm位置,由上到下、由内到位利用光束来照射,若宫颈糜烂程度过重则可通过反复烧灼使组织炭化,术后禁止坐浴、同房等[2]。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采取宫颈炎康栓治疗,在外阴情节后给药,取本品一枚放置于阴道深部后穹窿,两日给药一次,连续用药至下个月经期来临。
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
1.3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糜烂面愈合情况进行比较。宫颈无糜烂,下腹坠胀感消失、宫颈光滑上皮再生为显效;宫颈糜烂面积缩小,下腹坠胀感有所缓解为有效;上述症状未改善,甚至加重则为无效。由前两项例数计算总治愈率。
1.4统计学方法
运行SPSS17.0软件处理研究资料(包括计数、计量等),检验由χ2和t完成,若P<0.05,则说明组间资料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病情改善情况
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均呈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对照组患者中,显效患者为72例,有效患者15例,无效患者17例,患者治疗效果为83.70%;观察组患者中显效患者98例,有效患者4例,无效患者为2例,患者治疗效果为98.10%两组数据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2.2糜烂面愈合情况
观察组患者经宫颈炎康栓治疗后,糜烂面愈合时间为(27.3±4.6)d,对照组患者糜烂面愈合时间为(35.8±6.2)d,数据差距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宫颈糜烂作为社会的常见病,通常以红色糜烂样呈现,若不加以治疗便会引发慢性宫颈炎,导致患者不孕,最终引发宫颈癌。
在宫颈糜烂治疗中,常见的方法包括物理疗法、药物疗法。激光照射方法的运用可促进创面的愈合,起到抗菌消炎效果,然而从实践情况来看,单纯采取激光照射方法难以达到护理效果,总有效率仅为83.72%,极易导致阴道排液、阴道出血等问题的出现,对患者身心带来不适。
宫颈炎康栓作为一种中药制剂,含苦杏仁、冰片、枯矾及苦参等成分,具有行淤生肌、清热利湿等效果。将其运用到宫颈糜烂治疗中可使机体免疫功能逐渐增强,促进受损黏膜组织的修复,避免宫颈癌变的发生[3]。
在本次研究中,对我院208例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患者下腹坠胀感及组织糜烂均有所缓解,对照组患者中,显效患者为72例,有效患者15例,无效患者17例,患者治疗效果为83.70%;观察组患者中显效患者98例,有效患者4例,无效患者为2例,患者治疗效果为98.10%两组数据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分析,宫颈炎康栓在重度宫颈糜烂治疗是具有可行意义的,对促进患者症状的早日恢复也有帮助,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赵莹.宫颈炎康栓对宫颈糜烂患者临床治疗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5(3):51-52.
[2]楼丽君,金玲玲.宫颈炎康栓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86例[J].中国药业,2013,22(10):123-124.
[3]黄莲慧.宫颈炎康栓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22):100.
论文作者:杨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4
标签:患者论文; 宫颈糜烂论文; 宫颈炎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4月上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