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 150431
【摘 要】砖混结构的建筑经常会出现裂缝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重点分析了砖混结构的建筑在使用上存在的缺陷,并对裂缝的问题进行详细的阐释,希望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并且在今后的施工过程中得到改进,为建筑物质量的提升提供有效的帮助,这也是在当前的建筑工程的应该首要解决的问题,相关的施工人员应该予以一定的重视。
【关键词】砖混结构;裂缝;防治措施;设计;施工
在砖混结构的建筑中,以多层建筑居多,并且这一类的建筑最为容易出现砌体裂缝的问题,严重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对于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有效的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就应该对砌体裂缝的问题进行详细的研究与分析,从根本上解决这类问题。通常情况下,造成这类问题的原因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设计方面的不规范,二是施工材料方面的不合格,三是施工过程中的失误等,下面本文就具体对裂缝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的论述,并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提供一些实际的防治方法,希望能够为今后的建筑施工提供可行性的价值。
1、防止因地基基础原因而引起的墙体裂缝
1.1裂缝特征
首先,我们要先对裂缝的特征具有充分的认识,裂缝是在地基沉降的过程中出现的影响房屋质量的一个重大的安全隐患问题。造成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常出现裂缝的位置是底层墙体,并且裂缝一旦出现,修复的过程又相当的复杂,并且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并且如果不进行及时的处理,裂缝的问题会变得越来严重,不断在墙体上展开蔓延,最终严重影响到建筑的使用,甚至是对人身安全造成一定影响也是有可能的。
斜裂缝是一种主要的裂缝形式,这一问题通常产生在建筑物的纵墙上,并且两端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还会波及到建筑物的各个部分,尤其是以阳角以及建筑物的中部位置影响最大。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首先应该从基地说起,因为地基经常会因为施工不到位而出现沉降的情况,当局部沉降发生时,就会造成裂缝现象的发生,墙体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较大的剪力,因而影响到建筑墙体的质量,如果砌体的受拉应力与抗拉强度进行比较,前者超过后者,就会导致裂缝的产生。除了这种情况以外,水平裂缝也是经常出现的,这一问题的出现与斜裂缝有所不同,首先出现的位置上就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情况多出现在窗间墙上,在沉降不均的情况下,窗间墙会承受较大的阻力,最终就会造成水平裂缝的出现。这两种裂缝虽然所发生的位置不同,原因也有所不同,但是最根本的原因都是地基不均匀的尘将导致的。除此之外,垂直裂缝也是经常出现的一种情况,这种情况多发生在较宽的窗台位置上,以窗台中部居多,同样也是不均匀的沉降造成的,不同的是窗台所受到的负荷力较大,不能够承受导致的,最终就会形成上宽下窄的情况,导致墙体的开裂。下面针对上述的三种不同墙体的开裂情况进行预防,具体的防治措施如下。
1.2防治措施
首先,要想保证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应该对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了解。地基是保证建筑稳定性的基础,同时也是防止墙体出现裂缝的根本性部位,因此,要在建筑施工前,对地基的情况进行充分的探测,可以采用局部探测的方法,亦或是钎探的方式进行整体的把握,最终确保探测的最终结果的准确性,并制定出完善的勘测报告。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报告中的内容对土层的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有些部分会出现软弱土的情况,这一部分最容易出现地基的沉降,因此应该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后续的施工,否则即使是完成工程的施工,也不能有效的保证工程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其次,沉降缝的设置是保证避免出现砌体裂缝的又一重要措施,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事先设计一条沉降缝可以避免地基沉降对墙体造成的影响。这种情况在房屋较长或是体型复杂的建筑中比较常见,另外,如果同一栋建筑中存在不同形式的基础设计,也应该设置沉降缝,以起到降低沉降带来的不良影响的目的。
第三,针对处置裂缝带来的不良影响,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主要采用加强建筑结构的刚度的方式进行砌体裂缝的改善工作,加强刚度主要是针对建筑物上部结构提出的,因为在建筑物中,上部结构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墙体之所以会受到裂缝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剪力以及相应的抗拉强度不够导致的,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提高墙体的刚度,这样即使发生沉降,也能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保证了建筑物的安全性,避免裂缝问题带来的不利影响。
2、防止因施工或材料原因而引起的墙体裂缝
2.1裂缝特征
当施工或材料质量低劣时,墙体裂缝呈不规则状,且分布不均匀。但当施工顺序不合理时,则能产生较集中的明显的裂缝。
2.2防治措施
首先,严把材料质量关,对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用。其次,严格按规范施工。砌体应上、下错缝,内外搭接,水平灰缝及竖向灰缝应饱满。严禁以铺浆代替灌缝,转角和交换处应同时砌筑,半砖使用率不得超过5%。第三,对沉降缝、伸缩缝等,一定要将缝内杂物剔除干净,使之能正常发挥作用。第四,承重或非承重构造柱与墙体间应设2φ6拉结筋,间距为八皮砖,每端伸人墙内1m或至洞口边。最后,预制过梁遇构造柱,当搭接长度不足250mm时,应改为灌浇,伸人构造柱内。
3、防止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墙体裂缝
3.1裂缝特征
对于砖砌体的结构,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为5×10-6,是混凝土的1/2。当外界温度升高时,混凝土顶盖变形大,墙体变形相对较小,导致砖砌体和混凝土屋盖之间产生约束应力,使屋盖受压,墙体受拉、受剪。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墙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斜向裂缝多发生于顶层纵墙两端,其宽度一般中间大、两端小,当外纵墙两端有门窗时,裂缝沿窗口对角方向裂开。水平裂缝多发生在顶层圈梁下,纵墙、横墙均可发生,房屋两端较严重。
3.2防治措施
屋面加设保温层可以有效减小屋盖与墙体的温差,保温层必须具有一定的厚度,且应设隔气层、保护层、透气孔等。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蓄水屋面。当房屋较长、体型较复杂时,应合理设置伸缩缝。当纵墙两端开间内设有较大洞口时,可以在洞口两侧设置混凝土构造柱,与上、下圈梁拉接,既可以加强该开间的刚度,又可以阻止裂缝的发展。提高顶层砌体强度,必要时可提高一级或两级砂浆强度等级以加强墙体抗温应力的能力。
4、防止因设计原因而引起的墙体裂缝
4.1设计不当
在局部软弱地基中如处理不当,则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当上部结构刚度不足以抵抗由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内应力时,即发生开裂。另外,由于相邻建筑物基础的影响,地基易产生附加沉降。如果房屋过长或形体复杂,也易产生不均匀沉降或温差裂缝。由于相邻建筑物基础的影响,地基易产生附加沉降。
4.2防治措施
对局部软弱地基应作加强处理,同时应加强上部结构刚度,对软弱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应作特殊处理。相邻建筑物间基础应留有一定间隙,同时应计算相邻基础应力叠加时产生的沉降量,使该沉降量与整个建筑物沉降量相同。合理设置沉降缝。在建筑物平面转折处、建筑高度荷载突变处、结构类型不同处以及地基土软硬交界处设置沉降缝。各构件刚度应满足规范规定的变形要求。
5、结语
我国多层房屋大多采用砖混结构。砌体裂缝的出现,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也影响建筑物的使用,严重的将形成结构安全隐患,因此要加强裂缝的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1]龚忠诚.建筑墙体裂缝及其防治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0(18)
[2]李雪梅.建筑墙体裂缝分析治理与防治措施[J].住宅产业.2010(05)
[3]何慧荣.探讨房屋建筑墙体裂缝的成因及其控制措施[J].中华建设.2008(12)
论文作者:赵桂英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5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7
标签:裂缝论文; 墙体论文; 建筑物论文; 地基论文; 建筑论文; 这一论文; 刚度论文; 《低碳地产》2015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