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基础理论研讨会综述_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第五届基础理论研讨会综述_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第五次基础理论研讨会情况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础理论论文,第五次论文,研讨会论文,情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7月中旬, 全国政研会在山西西山矿务局召开了全国第五次思想政治工作基础理论研讨会。这次研讨会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贯彻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由全国政研会组织编写的《邓小平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学习概要》,围绕思想政治工作基础理论研究和思想政治工作学科建设,面向21世纪,回顾过去情况,研究今后任务。现将研讨情况综述如下。

(一)

与会同志普遍认为:自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以来,全国各系统、各战线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进程及其学科理论研究,出现了上下齐努力、各方共推进的良好局面,取得了可喜成绩。

全国政研会自八三年成立以来,坚持以研究为中心的工作思路,强调把微观研究同宏观研究、当前研究同超前研究、应用研究同基础理论研究有机结合,以主要精力抓好应用研究的同时,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在学科建设包括教材编写上作出了不懈努力。先后四次召开有专家、学者和本会特约研究员参加的思想政治工作基础理论研讨会;组织编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讲座》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新编》两本基本教材,发行70万册;组织编写《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丛书》,一套25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著评选;加强对研究课题的科学化管理,制订了一个规划和两项管理办法。

尤其是九四年以来,全国政研会根据党中央关于“理论武装工作向一系列重要领域战略思想和理论观点拓展”的要求,抓紧对邓小平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这一重要课题的研究,先后召开两次基础理论研讨会专门研讨,在申报核准列入国家社科资助项目后,组织精干力量深化攻关,撰写出了《邓小平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学习概要》一书,为各级党政领导、广大党务政工人员深入学习,努力掌握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指针,也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提供了一本重要辅助读物。

与会同志认为,许多地方、行业政研会在思想政治工作基础理论研究、学科建设上也作出了很大的努力。据不完全统计,近些年来推出的有关专著、教材达150余种,撰写的学术论文难以胜数。 大家对全国高教战线、军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学科理论体系日臻完善,学科教材基础成龙配套,专业设置迅速发展,给予很高评价。在高校系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984年设置大专、本科、第二学士学位三个类别,198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硕士学位授予点,1996年批准设立博士学位授予点。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校,由第一批12所发展到现在的70所,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由13所发展到现在的35所。这个专业创办以来,已培养毕业生12000多人,其中研究生600人左右;目前在校生6000人左右,其中研究生500多人。这个专业无论是发展速度和现有规模, 现在都位居全国社科专业的前列。军队系统历来十分重视政治工作及其研究工作,几个政治院校已先后招收了10批硕士生、博士生,今年开始招收以跨世纪高中级政治领导干部为培养目标的硕士生。还计划招收在职师团领导干部自学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大家认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学科理论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在高校和军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这门学科已建立起来。对此必须给予充分肯定。要大力宣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基础理论研究、学科建设所取得的成绩,以进一步振奋理论工作者、研究工作人员的信心,进一步取得社会的认同。

(二)

与会同志普遍认为,党的事业要全面推向新的世纪,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理论研究,加速这门学科的整体建设,也势在必行、势在必进。这是我们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决定的;是思想政治工作学科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决定的;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决定的;是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的性质和使命决定的。有些同志指出,一批热心于思想政治工作基础理论研究并卓有建树的老同志,每年都有许多退出工作岗位,现在进行学科建设具有“抢救”性意义,必须抓紧时间、抓住机遇从长计议、从速进行。

与会同志认为,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学科体系,必须注意“中国特色”,一定要把握以下四条原则:

(一)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思想方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既是建立思想政治工作学科体系的根本指导思想,又是唯一正确的理论基础。不能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既然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就搞“综合基础”。即使是社科系统中的教育学、社会学等,也只能作为建立思想政治工作学科体系的相关学科,借鉴、吸收其有益成果为我所用,而不能把它们作为自己学科的理论基础。同时要看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统一的科学体系,邓小平关于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既坚持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一贯主张,又包含了适应新时期的实践提出的许多新内容、新要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坚持和发展,二者是一脉相承的,绝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

(二)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它的基础理论研究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分析、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从实践经验中概括、提炼带规律性的东西,进行由“实”到“虚”的科学抽象。一定要积极为实践服务,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应用研究可以解决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是一种适应性研究;基础理论研究是对思想政治工作内在规律的战略性研究。要以应用研究、现实问题研究带动和促进基础理论研究,以基础理论研究指导和深化应用研究。

(三)必须坚持“双百”方针。思想政治工作学作为社会科学中一门新兴的科学,在其创立和形成过程中,对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出现不同的观点意见,属正常现象,对思想政治工作学科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积极意义。有比较才能有鉴别。要提倡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各种不同观点、意见、流派的相互切磋和讨论,开展批评和反批评,努力创造一种民主、平等、团结的研究环境。

(四)必须正确处理继承、借鉴和创新的关系。这三者相互关系,缺一不可。我们既要继承发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又要大胆借鉴和吸收国外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及相关学科的有益成果,更要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注重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在借鉴和吸收相关学科的有益成果时,要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方针。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学科,本身就是创新的过程。

(三)

会议期间,大家还就面向21世纪思想政治工作基础理论研究、学科建设的主攻方向与主要课题、组织形式方法等进行了切磋与讨论。

大家认为,面对21世纪,必须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工作基础理论研究的跨世纪走向。有的同志提出,这种走向有可能呈现三个方面:一是学科建设研究走向;二是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工作相融合的研究走向;三是思想管理研究走向。

鉴于思想政治工作学科建设的现状与任务,会议提出,以全国政研会特约研究员为基本队伍,吸收高校、党校、军队等系统的专家、学者参加,在自己申报的基础上,组成两个“方阵”,其一坚持应用研究,其二侧重基础理论研究。在应用研究中,围绕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中提出的三个历史性课题和十五大精神,结合企业实际,选择若干具体内容展开。比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培养跨世纪的职工队伍,如何加强职工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如何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如何做好再就业工程中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发挥现代科技作用加强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等等。全国政研会要在近期内组织力量,加强面向21世纪的思想政治工作战略对策的研究,并力争短期内拿出成果。

在基础理论研究、学科建设的“方阵”中,与会同志建议由全国政研会牵头,吸收各界人士参加,重点在学科建设上攻关,成立思想政治工作学科建设中心组,力争在本世纪末推出一本质量较好、社会认可度较高的用于干部学习和政工人员培训的《思想政治工作学》。

标签:;  ;  ;  ;  

第五届基础理论研讨会综述_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