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海审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江苏南通 226600
摘要:对市政工程造价审核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市政工程造价审核中常见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阐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从而提升造价审核水平,节约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基建费用。
关键词:市政工程;造价审核;应对措施
引言
市政工程是国家和地方政府为提升城市基础设施使用功能,造福城市居民而投资建设的。对市政工程的资金使用进行科学的预算和决算,是监督保证国家和政府基础建设投资的合理使用的手段,也是促进市政工程建设质量和设计、规划水平提高的有效措施。
1 市政工程造价审核
1.1 概述
市政工程施工项目是由当地市政管理部门立项,经相关部门组织进行可行性分析与规划设计,根据具体设计方案进行工程造价的预算和招标,中标的施工单位根据双方合同约定,按照施工图进行施工,而工程竣工后对工程实际造价进行计算和审核即为市政工程造价的审核。审核时的计价标准主要依据建设与施工双方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施工现场关于施工项目变更和施工材料价格调整等现场签证与相关文件资料、各种施工补充协议、招投标文件、施工图与竣工图等。
1.2 审核工作的重点
1)审核施工方提供的现场签证材料。由于市政工程施工涉及的地下隐蔽工程较多,隐蔽工程的建设需现场签证确认;由于施工现场地形、行政指令等因素的影响,在施工进行过程中经常发生施工项目的工艺调整、项目的设计方案变更、材料使用调整等情况,例如由于需要避开地下原有市政设施而需要调整隐蔽工程施工方案和地下水位过高需要开挖降水井等。在这种情况下施工方会开具施工变更联系单,由建设方及现场监理人员签证确认其必要性与可行性。由于工程施工方案的变更是工程量增减的依据,而工程量的准确计算是决定工程造价结果的主要因素,因此对现场签证及其对应的变更项目文件进行审核是重中之重。2)竣工图纸及相关施工记录。工程实体建设的量是工程造价审核的目标,竣工后的图纸资料记录了实体工程项目的过程,结合相关施工现场日志,分项工程及重点工序的检验、验收文件,可以核实施工方实际建设的工程量,避免出现工程量计算的重复、虚增和遗漏。3)实际使用的材料及采购价格。材料成本占市政工程投资消耗的很大比例,因此根据施工方提供的材料采购票据和使用记录,比照招投标文件及相应时间段政府指导价格,核实材料使用费用,是科学、合理计算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
2 工程造价审核中存在的风险
2.1 招投标过程中的工程造价风险过高
招投标阶段是产生工程造价审核问题、出现工程造价风险的重要阶段。容易出现的风险有:第一,招投标的法律风险。进行的招投标既没有相关法律和条例的支持,也没有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的有效约束,产生招标主体、投标主体、合同内容上诸多的问题,容易在招投标过程中形成工程造价风险。第二,招投标的内容风险。特别在工程造价控制、工程施工、合同执行、招投标过程方面,既不具有严格的规范和控制,也不具有专业和特定的功能与价值,构成工程造价招投标的风险和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工程造价审核存在准备不足的缺陷
很多企业将工程造价审核的重点放在了工程施工阶段,而对准备阶段并没有高度的重视,导致工程造价审核工作在准备阶段隐藏了隐患,在前提和基础上影响工程造价审核对各类风险的有效防范。一方面,在准备阶段没有明确工程造价审核工作的内容和对象,导致费用计取方式不合理、资金难以保障、成本和支出计算失误等问题,给后续工程造价的控制带来极大的隐患。另一方面,在准备时期,没有对可预见、可控制的问题展开先期干预,导致在工程建设中出现变更频繁、签证不规范、造价不合理等问题,形成工程造价审核的严重问题和系统风险。
2.3 工程造价审核制度体系不完备
当前,工程造价审核中存在严重的制度不完善、体系不完备、机制不完整的问题,致使工程造价审核出现功能、质量和效率上各类隐患和问题的频发。在制度设置中,没有对工程造价审核的对象、责任、主体、内容、过程进行明确的界定和基本的要求,导致在工程造价审核执行上出现偏差和歧义。在制度体系建设目标上,没有准确而科学的标识,导致工程造价审核难以体现其真实性和功能性,导致工程造价审核产生各类风险和问题。在制度体系建设中,没有中心结构,不能突出工程造价审核质量控制的中心地位,导致工程造价审核工作出现机制化、标准化方向的偏差,严重影响工程造价审核对各类风险的防范和识别。
3 市政工程造价审核应对措施
3.1 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和法律法规
面对巨大的市政工程造价审核漏洞,应该首先从加强监管制度入手,建立起监督和追责体系,是杜绝各种故意虚报、瞒报,不负责任的行为的根本手段。有了法律法规的约束,增加了各方违规操作的风险,一方面可以有效遏制施工方利用合同和规则漏洞的行为,另一方面还能对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经济损失的个人和单位进行追责,挽回经济损失。
3.2 提高造价审核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
造价审核人员在对工程量及材料价格进行审核时具有一定的自由度,因此其职业道德素养十分关键。能否做到大公无私,认真核查工程中增减项目的真实性、材料价格调整的合理性,会对工程造价结果带来很大的不同;造价审核人员的业务水平决定了能否具备足够的专业技能,正确的套用各种计费、取费标准,准确判断施工方上报的工程量计算的关键环节是否存在问题。
3.3 加强工程施工设计和施工过程的造价控制
工程的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决定了项目总体造价水平,其工艺设计水平和施工前技术交底工作的有效进行也决定了施工进程的顺畅。因此应重视设计规划阶段的造价管理,避免或减少施工项目的设计变更带来的造价审核问题;在施工中加强对现场签证程序的管理,确保在变更施工材料、工艺或增减项目时手续完备,避免造价核算失去有效依据。
3.4 提升工程造价审核人员的专业业务水平
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对工程造价审核质量和造价风险防范有着直接作用。工程造价审核工作中,必须将人员的专业业务水平和技能素质的发展列为重要前提和基础。要组织工程造价审核人员进行相关知识、法规、专业技能的学习,定期参加行业和建筑主管部门主办的工程造价审核继续教育和培训,熟练掌握互联网技术、现代科学管理理念、工程造价审核专业技能等内容,具备高水平工程造价审核工作的能力。在工程造价审核中,打造防控各类风险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养,在提升工程造价审核可操作性和专业水平的同时,有效防范造价风险在审核工作中的发生。
结语
市政工程造价审核事关每一个国民的福利和市政设施的使用安全,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规范,加强对造价和监理市场的约束。造价审核人员也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提升造价审核水平,节约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基建费用,为市民谋取更多的福利。
参考文献
[1]杨新辉.现阶段市政工程造价控制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低碳世界,2016(29):222-223.
[2]崔 熊.市政工程造价控制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0):681.
[3]潘 婷.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中难点问题及解决方法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4):2635-2636.
[4]吴江涛.探讨市政工程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3):820-825.
论文作者:徐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4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造价论文; 市政论文; 风险论文; 招投标论文; 工程论文; 施工方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