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困难分析及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教育论文,转变为论文,困难论文,对策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中华民族素质,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也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近年来,为了推行素质教育,广大教育工作者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在实践上,也有突破性进展。尽管我们现在已经认识到“应试教育”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但纠正起来却又十分困难。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羁绊,有的地区甚至愈演愈烈。这说明,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并没有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根本性转变。
一、“应试教育”是传统教育,它集中地反映了旧教育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目的
我国是世界上设置学校最早的国家之一。奴隶社会初期,就出现了中国官学的雏型;西周时期,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奴隶制官学体系,有了小学和太学,形成了居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六艺教育;西汉时期,在儒家思想指导下,董仲舒建议“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而且要“数考问以尽其材”。太学每年考试一次,成绩优良者可以任官,成绩低劣者勒令退学,从此,我国开始实行淘汰式选拔教育。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墨义、试帖、策论等无不贯穿儒学的思想。同时,为确保入选者的素质和知识结构与封建国家的需要一致,从而有可能维护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封建统治者利用“学而优则仕”的政策,把中国的知识分子引上了“读书做官”的通道,亦裸裸地推行“应试教育”,并以此来培养、选拔封建统治人才。
19世纪中后期,清光绪废除科举制,推行学校教育。当时的学校教育,是照搬欧美和日本的。而20世纪以前欧洲的传统中学是世界各国中学的支柱,传统中学唯一的宗旨就是升学,是“为升学而教育”、“为教育而教育”。比如英国的文法中学和德国的文科中学都是传统中学,是贵族学校,开始时学校主要培养神职人员,后来主要培养绅士。这类学校明文规定“学习知识的目的不是为了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奥秘,不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陶冶心智,培养理性,使学生成为‘有教养’的绅士。”到了20世纪70年代,这类中学才改变培养目标,承担起升学和就业的双重任务。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应试教育”的思想观念渊远流长,根深蒂固,沿袭至今。
二、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认识过程
建国以后,传统的办学思想一直影响着我国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应试教育”一直困扰着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所以,在建国以后的近50年间都在端正办学思想,纠正“应试教育”的错误,但都没有真正纠正过来。端正办学思想,改革“应试教育”,推行素质教育,大约经过四个认识阶段。
(一)接管旧学校,改造旧教育。旧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也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教育。建国以后,首先要解决的是教育领导权和对旧中国教育进行彻底改造的问题。解放初期,城市中小学办学体制是多种多样的。有公立、有私立,有教会办的,也有国民党特办的,还有少数是社会知名人士办的。解放后各地军事管制委员会派革命干部参加学校领导工作,在中小学建立了党的组织,保证了党在学校的领导。同时,取消了旧学校法西斯式的训导制度,取消了国民党的《党义》、《公民》、《童子军》等反动课程,开设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课程,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师学生中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革命人生观教育。办学的宗旨和培养目标是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自觉的积极的成员。经过三年多的时间,完成了接管旧学校,改造旧教育,解决了教育领导权问题。但是,“为升学而教育”的办学思想没有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没有改变,学生负担过重,影响身体健康。毛泽东同志出自对旧教育摧残学生身体的深刻认识,1950年6月和1951年1月两次写信给教育部,提出:健康第一,学习第二,指示学校校长要注意学生健康。
(二)减轻学生负担,改进学习方法。在三年国民经济恢复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大发展。旧社会只有极少数人能上大学,解放以后,学校向工农子女开门,世世代代目不识丁的劳动人民看到自己的子女不但上小学、中学,而且可以上大学。学生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促进了全国科学文化水平的大提高。劳动人民子女上大学虽然优先录取,但也要经过层层入学考试选拔,这样“应试教育”思想扩展到全社会。随着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升学愿望日益增强,一直存在的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问题,在1954年以后,情况更为严重。负担过重主要表现在:第一,学生的课外作业繁重;第二,考试过多;第三,某些学科的教学超出教材大纲的范围;第四,有些学校不按教学计划的规定,随便增加上课的节数时数。为了克服学生过重负担,1955年7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减轻中小学过重负担的指示》,提出改善教材和考试方法等六项措施。这时已经开始认识到学习负担过重与单纯的升学教育有关,学生负担过重严重地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培养。1957年2月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我们党又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社会主义教育工作方针。以后,在中小学中一直进行规模较大的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育质量的试验:适当缩短年限、适当提高程度、适当控制学时、适当增加劳动。
(三)端正办学思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过去解决学生负担过重问题,主要是从改进教学方法和改革考试方法上加以解决的。但实际上问题仍然没有解决,这时开始认识到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受高考指挥棒指挥,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跟着高考指挥棒转。要解决学生负担过重问题,必须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1963年1月,教育部发出通知, 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制止有些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在教学工作中采取的错误作法。1964年1月全国教育厅、 局长会议, 也批评了片面追求升学率问题。1964年3月,毛泽东同志批示:“现在学校课程太多, 对学生压力太大。讲授又不甚得法。考试方法以学生为敌人,举行突然袭击。这三项都是不利于培养青少年在德、智、体诸方面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的。”1964年5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明确指出:造成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克服中小学校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现象和片面追求升学的思想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所必需的,而且是关系到办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重大问题。这时开始认识到:片面追求升学率是教育思想不端正的表现,是违背党的教育方针的。正在全国中小学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时候,1966年6月, 北京一所中学的高三毕业班学生宣布:坚决不进考场。林彪、“四人帮”利用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错误,打着“教育革命”的旗号,开始了“停课闹革命”。
(四)明确培养目标,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十年动乱,普通中小学教学质量严重下降。粉碎“四人帮”以后,为了克服由于“四人帮”破坏所造成的学生之间文化程度相差悬殊的困难,许多学校采取了按文化程度编班的办法,同时办了一批重点中小学。这在当时为了提高教育质量,解决燃眉之急是完全必要的。但是也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现象:只抓快班,忽视慢班;只抓少数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只抓毕业班,忽视非毕业班;只抓高中,忽视初中,克服单纯追求升学率的问题又提到了日程上来。1979年4月, 全国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和1980年7月全国重点中学会议上都强调:要排除一切干扰, 坚决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要按教育规律办事,克服单纯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做法。1980年10月,教育部要求:教育部门和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改变当前存在着的违背全面发展方针,不按教育规律办事,单纯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做法。1985年5 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1985年5月, 国家教委要求:加强对普通中学的督导,以端正办学方向,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1995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我国《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规定: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把素质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目标。这样,经过50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明确了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实行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为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三、素质教育是为了适应大规模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宏伟任务而提出来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要求努力提高现有人才的水平,而且更需要教育为21世纪培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的人才。这样一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只有素质教育才能完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已经进行多年,但是现在的中小学基本上还是“应试教育”。有些片面追求升学率较严重的学校,明明是“应试教育”,口头上讲的却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成了掩饰“应试教育”的一种语言外衣。
素质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包括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和运动器官的特点,其中脑的特点尤为重要。它们通过遗传获得,故又称遗传素质或禀赋。二是指一个人的基本品质,是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素质一方面是人的心理特征形成发展不可缺少的生物前提,另一方面,素质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发育成熟的。我们既不能否认禀赋的基础作用,又不能忽视素质是通过实践和学习获得的。综合起来,素质就是以个人先天的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与教育影响下,通过能动的社会实践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基本品质。素质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之基础。
在基础教育阶段,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生活就业素质。前四个素质基本上是大家统一的、共同的认识。而且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说明了每个素质的丰富内涵和四个素质之间的关系。对于生活就业素质是很少有人提及的。基础教育包括哪些素质,实际上是教育目标问题。教育目标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要求以及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而确定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同,教育培养目标也不同。我国现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城市、农村就业压力都很大。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是义务教育的终端,学生初中毕业后就要分流,少数学生升学,绝大多数学生都要就业。所以,学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就业观念,使学生具有独立谋生思想和艰苦创业精神。学生独立谋生的精神,是现代文明意识的体现,是新的就业观念形成的反映,是从依赖型转变为自立型的标志。现在的学生虽然强调价值的自我实现,但在就业问题上依靠思想极为严重。一靠家长安排,二靠国家分配。依赖思想是封建的传统思想,是和现代思想观念格格不入的,特别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反映的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各具明显的特征。推行素质教育就是要以素质教育之长克“应试教育”之短,从而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素质教育的基本特点:
(一)素质教育的全面性。这是针对“应试教育”的主要特征——片面追求升学率而提出来的。“应试教育”突出智育,忽视德育、体育,在智育中又“仅仅是读书”。而素质教育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素质教育的全体性。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培养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而应试教育则面向少数“尖子”学生,放弃绝大多数升学无望的学生。升学无望的学生将是社会的基本群众,他们的素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成败的基础。
(三)素质教育的综合性。素质是多元的,素质教育所培养的学生是具有多元素质的。诸素质的关系是有机结合的、有序的整体,不能顾此失彼,重此薄彼。“应试教育”是单一的文化知识教育,在文化知识教学中,重主科,轻音体美,而且重考试科目,轻非考试科目,造成文化知识的畸型。学校教育必须从提高综合素质着眼,抓好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素质教育的主动性。素质教育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教育。“应试教育”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死记硬背,生吞活剥,搞题海战术,学生只会应付考试,思维僵化,头脑禁锢。素质教育发展学生个性,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创造精神。
(五)素质教育的贯通性。素质教育是连续贯通的教育,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都是素质教育。“应试教育”是中小学阶段的教育,完全为了适应高考,考上大学便一了百了。有的大学生说:念小学为了考初中,上了初中为读高中,读高中为了考大学,现在大学考上了,没奔头了,失去了学习动力。我们现在在高等院校也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有些大学生缺乏理想,心理脆弱;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差,这些都要通过素质教育加以解决。
四、“应试教育”长期得不到克服,素质教育难于推行,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素质教育的模式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模糊不清,无所遵循。建国以后,我国的教育以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经验和学习苏联经验。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主要是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加强、培养目标的制定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而在办学思想、办学思路、办学方法、办学标准等都保留着旧教育和苏联的传统。苏联的经验实际上也是欧洲传统中学的经验,也是旧的办学思想。严格地说不仅素质教育模式没有建立起来,就是社会主义教育模式也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苏联教育家、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曾经研究欧美国民教育的情况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的著作,而后系统阐明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和综合技术教育的思想,指出工业向电气化和机械化的发展决定了学校的发展趋势——由仅仅读书的学校转向劳动学校。她对苏联教育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她并没有建立起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和社会主义学校模式。
1958年我国教育出现的劳动过多,甚至以劳代学就是受“由仅仅读书的学校转向劳动学校”的影响。1958年的教育改革是我国对社会主义教育模式的一次探索,其结果是教育质量降低,教学秩序混乱。1965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城市半工半读教育问题。刘少奇同志指出:我们的国民教育有3种形式,一种是全日制,一种是业余教育,一种是半工半读。半工半读要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科学知识、有技术、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新型劳动者。他要求5年试验,10年推广。但仅仅实验一年多,就作为修正主义教育路线被批判了。社会主义学校教育模式还是没有建立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才算纠正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心中无数。有一所片面追求升学率典型学校,大幅度降低分数录取省市中小学田径运动员,为的是学校可以在省、市中小学运动会上夺得冠军。他们又树立几名省、市级学雷锋积极分子。认为这样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生在德、智、体方面全面发展了。现在推行素质教育,又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大家都介绍了推行素质教育的经验,到底是不是素质教育,并不十分清楚。所以推行素质教育也要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
(二)“应试教育”可以达到个人功利目的,克服“应试教育”就等于断绝了个人名利的心理动力。“应试教育”是以适应升学考试,追求升学率为目的的教育。教育行政人员、教育工作者以及学生、家长都跟着升学高考指挥棒转。“升学率”也确实给他们带来益处,他们是直接受益者。教育行政领导,绝大多数是因为追求升学率成绩显著而被提拔起来的,到了领导岗位,不但“当官”,而且冠以“教育家”。高考分数高的学科教师,不但可以当教导主任、校长,而且可以破格晋级,荣获各种称号。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收入也是可观的。学生一旦考入中专或大学,就成了国家干部。应该说明的是,学生想升学、家长盼升学这是无可非议的,特别是广大农民子女,他们从生产劳动层进入科学层、技术层唯一的渠道就是升入大专院校。问题是升学的目的不正确,有的学生升学为的是离开农村,离开农业、离开农民,而不是为他们服务,这是为个人功利目的而升学。推行素质教育,地方教育行政的领导、中小学校长、教师、学生家长都要自觉消除个人功利。
(三)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缺乏连续性,常因党的或行政的领导换届易人而中断。“应试教育”的弊端党中央发现很早,而且认识到这是关系到能不能培养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大问题。所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极为重视,多次批示,要求纠正。当时,提出的改进措施是具体的,可行的。如1964年5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克服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现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报告》中提出6条措施:1.大力宣传党的教育方针, 反复讲明道理,以克服学校中和社会上存在的轻视体力劳动,特别是轻视农业生产劳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2.学校应该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要的地位,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要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升学和参加劳动,特别要树立以从事社会主义农业生产为光荣的思想。3.各级各类学校仍然应该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全日制学校仍然应该以教学为主。提高教学质量,决不是只提高智育的质量,不管德育、体育。同时,对各类学校的要求不要一律化,对各门课程的要求也不要一样齐。4.考试、考查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并检查教学的效果,以便改进教学工作。不要采取突然袭击的办法,或以烦琐古怪的试题和种种清规戒律去束缚学生。要减少考试和测验的科目和次数,改进现行的学生升级、留级办法。5.在课业负担减轻以后,要组织和指导学生适当开展课外科技、文娱、体育活动和课外阅读,使他们能够根据各自的爱好,主动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发展自己的特长;体育活动要从学生体质的实际情况出发,注意经常锻炼;要多作徒手活动,少作需要贵重设备和有危险性的器械活动。6.注意劳逸结合,增进师生健康。学生每天的学习和劳动时间(包括校内外自习时间在内),小学高年级一般为7课时,低中年级还应该少一些, 以切实保证学生必要的自由活动时间和睡眠时间。要做好防治病工作。要保护学生的视力,并为此采取必要的措施。
这些措施是从实际出发的,全国各地是认真贯彻执行的。为什么直到今天“应试教育”仍在继续呢?这和更换领导有关。从中央到地方的主管书记和主管行政领导(副省长、副市长等)五年就要换届,领导在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问题上衔接不上。一般地说,换届以后的领导三年以后才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加大力度,克服“应试教育”,推行素质教育。一年以后又该换届易人了。而实际上纠正片面升学率的工作才刚刚开始,下一届领导接续不上。
(四)素质教育把智育作为其他各育的基础,而“应试教育”则是“智育至上”,在实践中人们难以分清“基础”与“至上”的界限。智育是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的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是使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等诸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等方面素质,也就是说,素质教育是从综合素质着眼,从提高综合素质抓起。智育是其他各育的基础;科学文化素质是其他各素质的核心。智育是每个学校教育水平的重要反映;科学文化素质是衡量每个学生素质的主要标志。学生上学主要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所以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时间最多。“应试教育”注重智育,主要是传授适应考试的文化知识,而忽视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这就是“应试教育”造成“高分低能”的原因。所以“应试教育”在对待智育上与素质教育是根本不同的。考试是考核能力的重要方法,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又都有考试,这就给划清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带来困难。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应防止因劳动、课外活动及其他活动而冲击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也不能因为考试有负效应而取消考试。在目前,社会风气没有根本好转的情况下,高考按分录取还是比较公平的方法。我们主张改革考试方法,使考试真正变成检验素质教育效果的有效方法。
五、克服“应试教育”,推行素质教育必须要有相应的对策
(一)全社会都要树立基础教育要为开发基础人力资源而服务的思想。转变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是树立基础教育要开发基础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基础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打下科学文化知识基础和作好初步生活准备的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奠基工程。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全民族素质决定和制约着一个国家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因如此,世界各国都把办好基础教育作为治理国家的根本大计。基础教育阶段是每一个人提高素质的最佳阶段,是开发基础人力资源的最佳时期。这个阶段的教育往往影响到人的一生的发展,影响到一生的工作和生活。基础教育既要打好升学素质的基础,也要打好就业素质的基础。
基础教育应该担负起培养技术工人和广大城乡劳动者的任务,把我国劳动力数量上的优势转化为质量上优势。培养数以亿计的中、初级技术工人和广大城乡劳动者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的人才要求。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结构是由高、中、初三个层次构成的。人才的三个层次组成科学——技术——生产的接力体系,使科学技术成果顺利地转化为新型产品。科学层是以生产层为基础的,而工人和城乡劳动者是在科学技术武装下从事劳动的。因此,生产层必须具备与科学技术相适应的智能结构,二者不能脱节。否则就会出现“科技断层”现象:先进的技术不会使用,先进的设备不会操作,“一流设施,三流服务”,致使新的科技成果无法应用于生产,不能转化为新型产品。所以,没有素质优良的劳动大军,就无法使先进的技术设备物化为先进的生产力。现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三个层次人才的培养,高级层由高等学校承担,中级层由中等专业学校负责,这是非常明确的。生产层人才由谁来管,至今仍无着落。各行各业都在呼吁劳动者的素质低,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几年过去了,农村初中毕业生仍然是不合格的劳力,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毫无作用。他们不仅不懂科学种田,连他们父兄粗放经营都不会,有的过几年竟成了半文盲。基础教育是素质教育,一方面提高升学素质,另一方面提高就业素质,应该担负起培养生产层人才的任务,使劳动者的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
(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根本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重要教育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和邓小平都十分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认为这是培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用一致,全面发展新人的重要手段,是逐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重要措施。是社会主义教育模式的重要标志,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回顾我国教育发展的历程,我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素质全面提高的根本途径。第一,通过生产活动和劳动教育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在生产劳动中,人们必然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在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中,可以认识社会、了解他人,以及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第二,通过生产劳动,把科学文化知识与劳动技术联系起来,促进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既加深了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消化理解,又增强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使学生认识到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能够以更加认真的态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第三,通过学生亲身参加生产实践,特别是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转化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科技兴趣和科技能力。第四,通过生产活动和劳动实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关键是“结合”。列宁说:“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所以,必须在结合上下功夫。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问题上,有的人总是摆不正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回顾近50年的中小学教育,在传授知识和生产劳动关系上一直存在相分离的问题。不是单纯的传授文化知识,就是单纯的劳动。所以在我们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时候,要注意防止重蹈1958年削弱文化课,进行单纯的劳动,以及“文化大革命”时期“开门办学”,以劳代学的复辙。
邓小平同志指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教育和生产劳动都要求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结合起来。只有二者在科技基础上的结合,教育才能使潜在人体内的体力和智力变成可供社会使用的劳动生产能力,为生产服务,成为生产的准备阶段,生产劳动才能具有明显的智力性,不断提高效率。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点或联系点是现代科学技术。
(三)要建立普通初中——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相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发展职业教育是发展地方经济的战略措施,职业学校是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基地。为经济的发展培养人才需要建立上下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现在普通教育与全日制高等教育是畅通的,而职业教育体系就没有建立起来。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也是培养“个性”的教育,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某一方面的才能。“应试教育”是用一个模式铸造的,是千人一面,扼杀个性的发展。有一类学生文化课学习并不突出,考试分数不高,升学无望,但动手能力很强,“心灵手巧”,他们可以在职业教育中发挥很好的作用。比如,农村初中有不少学生在种植、养殖等方面显示出自己的才能;还有的参加生产一、二年以后表现出特殊的才智。但是他们不能继续学习,因为没有相应的政策,没有相应的高一级的职业学校。所以应该建立从初级到高级职业学校,为在劳动中具有创造精神和特长的学生提供深造的机会。对职业学校,不能只凭考分,要有优惠政策。艺术院校、体育院校的作法很有参考价值。先看术科,再进行文化课考试。事实上,多数学生是文化课学得好,劳动技术课也好,只是升学数额限制,只有少数人能升学。有的文化学习很突出,劳动却笨手笨脚。人的禀赋不同,个性特长也不同。我们不能埋没在生产实践中有创造性的学生。职业大学应由地方政府办,这样可以按照地方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地区经济结构设置专业,并与之相适应。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中、高级技术工人。
(四)要以立法的形式推行素质教育,规范教育行为。现在中小学教育,是为21世纪培养人才。21世纪是中华民族全面振兴、全面实现现代化的世纪,也是世界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激烈竞争和严峻挑战的世纪。由于新科技、新工艺、新产品不断涌现,对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学校所培养的学生必须是多规格、多层次、多门类、多功能并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应试教育”培养单一素质和高分低能的人是与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人才存在着尖锐的矛盾的。所以,这是一个能不能实现现代化,在21世纪的激烈竞争中能不能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大问题。“应试教育”必须制止,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实施“应试教育”,不仅“轻车熟路”,更重要的是名利的诱惑。党和国家三令五申减轻学生负担,不能以升学率排队,评价学校,但是学生负担越来越重,升学率低的校长只能低着头,有的还有被撤换的危险。地区的教育局长也有顾虑。每年高考一个地区录取学生数基本相同,比如1000,而在他任职期间突然下降到800名, 局长的压力也是很大的。所以推行素质教育,万一升学率下降,是有很大风险的。克服“应试教育”,推行素质教育,只有正确的教育评价体系是不够的,必须有相应的保护措施,一般地保护不行,必须以立法的形式规范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实施,必须与教育结构改革、考试制度改革、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同步进行。尽管克服“应试教育”,推行素质教育难度很大,只要我们认真总结建国近50年来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深入进行理论研究,努力开展科学实验,素质教育就会在全国各地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