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剩中寻找短缺 以供给启动需求——关于从供给的角度寻求经济提速增效思路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短缺论文,思路论文,几点思考论文,角度论文,需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供给决定和创造需求,需求带动和促进供给。供给与需求之间的这种一般关系是显而易见的。问题是,在我国目前的买方市场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处理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为了实现经济的提速增效,在充分发挥需求带动和促进供给作用的同时,还要不要重视发挥供给决定和创造需求的作用?
从目前情况来看,人们比较多的从需求的角度来论证经济的提速增效问题,这不无道理。但笔者认为,如果忽视了从供给的角度来寻求思路和对策,那也有失偏颇,难以收到好的效果。本文试图谈谈在过剩中寻找短缺,以供给启动需求,实现经济提速增效的几点思考。
思考之一:目前市场的过剩中有短缺,针对短缺增加供给,就能从根本上培养消费热点,启动需求。换言之,针对过剩中的短缺增加供给,就抓住了解决目前“消费无热点”问题的牛鼻子。
如所共知,我国目前买方市场是在居民收入水平和购买能力较低、低水平重复建设大量存在、经济结构明显失衡条件下形成的,其基础相当脆弱,与此相联系的生产过剩是一种相对过剩、结构性过剩。这一评价自然包含着两点结论:第一,我国经济已开始走出普遍短缺;第二,我国经济尚未告别短缺。具体表现为相对过剩与相对短缺、结构性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
例如,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二产业其中主要是部分制造业生产过剩与一、三产业短缺并存;传统产业在低水平上饱和与支柱产业和一些新兴产业发展不足并存。从产品结构来看,大路货产品及低档次产品过剩与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短缺并存。比如说在冶金行业,尽管生产能力已超过一亿吨,并且出现产品积压严重和价格走低等现象,但真正过剩的只是粗加工及初级加工产品和陈旧落后的生产工艺设备。现在一方面有2000万吨中小型材料生产能力放空;另一方面,板、带等产品却由于生产能力不足需要大量进口。我国冷轧薄板的自给率为65%左右,冷轧硅钢片自给率为37.5%,更有甚者,不锈钢板自给率仅为15%。其他如纺织、化工、建材、轻工等行业均有类似状况。
由此可见,面对业已出现的买方市场和生产过剩,我们不能盲目乐观,而应清醒地看到仍然存在着供给不足,尚未告别短缺经济。这就决定了,一方面,我们应当根据目前毕竟已出现买方市场和生产过剩的状况,认真采用西方国家扩大有效需求这一刺激经济增长的惯用手段;另一方面,针对我国目前买方市场的不成熟性,仍着力在克服短缺、增加供给上做文章。也就是说,应当在过剩中寻找短缺,并针对短缺增加供给,以培育消费热点,启动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一个时期以来,一再强调以扩大需求来启动供给,但消费热点就是难以形成,供给迟迟难以启动。究其原因,固然有多个方面,但我认为问题很大程度上出在供给方面,未能从供给方面寻找短缺,并针对短缺增加供给。例如居民住房问题,为何一直难以形成消费热点,重要原因是未能找出在大量高价商品房空关的背后,隐藏着低价经济实用房的短缺;或者尽管看到了这种短缺的存在,却未能采取有效措施相应增加供给。最近,有的学者(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杨帆)提出,若砍掉暴利环节,房价可降去一半。如真的这样做了,扭转了原先低价经济实用房短缺的状况,再加上住房制度改革速度的加快,住房消费热点即可很快形成。当然,在培育消费热点方面也有成功的例证:康佳集团针对原先适应农村需要的彩电短缺的状况,通过开发专为农民设计的彩电新品,结果立即俏销,消费热点一下子形成了起来,农村彩电市场一举占企业全年销量的60%。
这就说明,在目前买方市场条件下,与消费和需求相比,生产及供给仍然是第一位的。人们应当重视需求对供给的重要作用,但不能忘记,生产和供给毕竟是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所以,在过剩中寻找短缺,并针对所存在的短缺增加供给,就抓住了解决“消费无热点”问题的牛鼻子。
更应当看到的是,针对过剩中的短缺增加供给,可以产生连带效应:既可以最有效地启动消费,又可以大大增加出口,还可以有针对性地、有力地促进投资,使得产品开发资金、技术改造资金以及基本建设资金等有明确的投向。从目前人们所最为关注的通过扩大基础设施投资拉动需求增长来看,这方面的重大举措实际上也是针对基础设施(也是一种最终产品)供给严重短缺这一状况而采取的。可见,供给是投资和消费之间的联结点和关节点,针对过剩中的短缺创造和增加供给,就可以将供给与投资和消费紧紧联结起来,从而极大地提高投资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考察,在当前实现经济提速增效中,对于供给这一环节都应紧紧扭住不放。
针对过剩中的短缺增加供给,其基本途径是调整结构,其中特别是调整产品结构,关键是培植优势产品,多创名牌,通过技术创新引导消费。例如,当市场上彩电的价格战打得“头破血流”的时候,“海信”却是“任凭风高浪急,我自岿然不动”,原因何在?就在于“海信”针对市场上真正受消费者欢迎的新品短缺的状况,实现“一天一个新品,三天一个专利”,不断以全新的产品去适应市场需求,引导居民消费。
思考之二:目前市场的过剩中既存在着“显性短缺”,又存在着“隐性短缺”,因为一部分物品的供过于求,是流通渠道不明,不畅,市场尚未充分开拓的结果。因此,我们不仅要针对“显性短缺”增加供给,而且要针对“隐性短缺”开拓市场。
目前有不少产品供过于求甚至严重供过于求,看起来是一种过剩,实则是一种短缺,一种潜在的短缺或称为“隐性短缺”。其原因就在于,这些产品的市场尚未得到充分开拓。例如,人们都说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电过剩,其实中国农民有九亿,洗衣机、电冰箱普及率还不到10%,而近几年我国农民收入与家电价格的比值已超过城镇家电快速普及时期的临界点,市场缺口很大。据测算,今后10年内,如果2.3亿农户的家电拥有率达到1996年的城市普及水平,市场需求量为1.68亿台彩电、1.47亿台冰箱、1.62亿台洗衣机。从江苏的情况来看,1997年全省农村每百户家电拥有量也仅为:洗衣机41.5台、电冰箱15.9台,空调器2.1台,市场缺口和潜力亦相当惊人。
上述市场缺口和潜力,从供给方面看,就是一种潜在短缺或隐性短缺。市场一经开拓,这种隐性短缺往往就暴露出来,转变为显性短缺,买方市场遂转变为卖方市场。例如,被人们誉为“买方市场一道亮丽风景”的“扬州包子”就是这样。再如扬州的“捷康”电扇,原来跟整个电扇市场一样,处于买方市场的过剩状态,然而一经市场的国内外拓展,特别是向非洲的拓展,原先的隐性短缺一下子就暴露了出来,买方市场一下子变成了卖方市场。
实际情形说明,敏锐地发现过剩中潜在短缺或隐性短缺的存在,也就看到了市场的发展余地,这就要求着力进行市场开拓,并伴随着市场的开拓进一步增加供给,以消除潜在的短缺,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到,在市场竞争和经济发展中,既要有“防过剩”意识,防止和克服生产的盲目扩张,也要有“防短缺”意识,以激发不断开发产品、开拓市场的动力。
事实上,东西卖不出去大多是由于产品不对路。所以,所谓隐性短缺,实际是指适销对路的产品短缺。目前我国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过剩,重要原因也在于产品不对路,特别是不甚适合农民的需要,结果在总量过剩中实际存在着短缺。如果把一些家电产品的功能简化一些,做得更实用一些,价格再降低一些,那将会打开偌大的农村市场。前述康佳集团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所以获得了奇妙的成功。须知,如果产品不对路,即使质量再好也无人问津。而价格大战,更是伤己伤人的无奈选择。这里需时刻牢记的是进行市场预测和不断追踪最新市场动态,不断开发出适合市场需要的新品。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不少企业为了摆脱市场困境,虽然也想方设法,但所做的无非是把好质量关,打好价格牌,搞好售后服务,就是把市场预测和不断追踪最新市场动态这一走进市场的起点忽略了。结果总是效果不佳。不少企业的“业务招待费”占成本的10%左右,而用于市场研究开发的费用却微乎其微,结果所上项目缺乏科学论证,所产产品本属多余或毫无特色,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致命的弱点。
为了解决某些产品貌似过剩,其实真正适销对路的却很短缺的怪现象,重要的还在于将各种消费主体的需求细分,以有针对性地提供有效供给,适应多样化的需求。江苏晨风集团去年销售成衣1000万套,款式就有100万个,98%销往国外。其原因正是因为向他们订货的美国里斯克力勃公司及日本丸红公司等,下订单前的市场分析调研细到以10人一类、10件一款为单位。其目的正是为了适应多样化的需要。就整个市场而言,如果细分一下农村市场需要什么,城市市场需要什么;就城市市场而言,如果再细分一下富有阶层需要什么,工薪阶层需要什么,根据这种细分组织生产和经营,那么,上述那种貌似过剩、真正适销对路的产品却很短缺的怪现象,也就有望减少了。
进一步看,需求实际上有两种:一种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一种是愿支付的需求。这两种需求有密切联系,但并不是一回事:作为市场主体的居民或企业,具备了有一定支付能力的需求,却不一定能相应形成愿支付的需求。这里的关键在于是否有适合自己需要的供给。而如果被扩大了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能同时转化为愿支付的需求,供给不能启动起来,则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也就难以真正达到。所以,我们不能笼统地讲启动和扩大需求,而应区分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和愿支付的需求;又不能仅仅满足于扩大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应同时注意扩大愿支付的需求。启动和扩大前一种需求即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主要靠增加居民和企业手中可支付的货币资金(包括消费资金、生产资金、投资资金),启动和扩大后一种需求即愿支付的需求,则主要靠针对短缺扩大适销对路的供给。
当然,根据唯物辩证法则,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过剩总是与短缺相伴生的:一些物品就现有市场容量来看是过剩的,但就扩容以后的市场来看又可能是短缺的;一些物品就其生产总量来看是过剩的,但就其有效供给的部分来看又可能是短缺的;一些物品就人们对生存资料的需求来看是过剩的,但就人们对享受资料的需求来看又可能是短缺的,或者就对享受资料的需求来看是过剩的,但就对发展资料的需求来看又可能是短缺的。况且,供给不仅决定需求,供给还能创造需求。在许多情况下,人们事先并没有产生对某种物品的明确的需求,但当某一种有创意的新品问世以后,一种新的需求往往旋即产生,甚至刮起一股新需求的旋风。从这个意义上说,供给方面的短缺更是永久存在的。这就要求商家抓住这些潜在的或隐形的短缺去不断开发产品、开拓市场,善于发现需求又通过创造供给去创造需求。可以说,整个经济的快速高效运行就是在不断解决显性短缺,又不断解决隐性短缺的过程中实现的。
思考之三:针对过剩中的短缺,从供给的角度寻求经济提速增效的办法,并不等于说就排斥了对扩大有效需求这一手段的运用。为了经济的提速增效,必须实现“供给启动需求”、“需求启动供给”这两手的并用。
在究竟运用什么手段来刺激或推动经济增长方面,西方国家一直存在着明显的分歧。以凯恩斯为代表的需求学派认为,扩大有效需求应是主要手段;而以阿瑟·拉弗为代表的供给学派则认为,扩大有效供给应是主要手段。而实际上,无论是需求理论还是供给理论,要能真正发挥效用,都是应具备一定的经济背景和前提条件的。一般说来,在生产已全面过剩的买方市场条件下,主要应采用扩大有效需求刺激经济增长的方法;而在供给明显短缺的卖方市场条件下,主要应采用扩大有效供给推动经济增长的方法。对于我国目前不成熟的买方市场来说,由于其具有买方市场的共性和我国目前买方市场的特殊性,即具有过剩与短缺的二重性,因而应当实行刺激需求和刺激供给这两手的并用。具体表现为:在微观上,注重扩大有效供给以推动需求,启动消费;在宏观上,注重扩大有效需求以启动供给。同时,在微观上,注重盘活资产“存量”以增加供给;在宏观上,注重增加投资以扩大需求。
为着实现经济增长率全国8%和江苏11%的目标,全年的投资增长率应确保全国15%和江苏20%。关于扩大投资的有效途径,现在有一个问题很值得研究,就是如何实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政府投资的积极性与企业投资的积极性相结合?我认为,这里的一个重要结合点就是变财政直接投资为向企业贴息。这样做,就既能实现政府财政投资的扩大,又可带动企业借贷投资的增长。
具体说来,新增的财政预算不是完全由财政直接投资到基础设施领域,而是将其中的一部分以贴息的方式补给企业,以鼓励企业向银行贷款进行基础设施投资,这样就可以产生比单纯的财政直接投资大数倍的效应。在实施过程中,将新增财政预算的一部分用于财政向基础设施的直接投资,一般选择社会效益显著,但缺乏经济效益的公共工程项目,例如生态环境建设、水利和粮库建设等;另一部分则用于企业在基础设施方面投资贷款的贴息,主要选择既不会产生过度重复建设,又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基础设施项目,例如经济实用房、邮电、通讯、公路、桥梁等。假定江苏新增财政预算为100亿元,将其中的一半即50亿元用于财政直接投资,另50亿元用于对企业投资性贷款的贴息,平均每百元贷款每年贴息4元,按基础设施平均工程期为五年计,则每百元贷款五年共需贴息20元,那么这50亿用于贴息的财政资金就可以推动250亿元的企业贷款。企业的这笔250亿元的贷款投资加上上述50亿元的财政直接投资,就可形成300亿元的投资。再按投资乘数效应两倍计,这笔投资最终可产生出600亿元的总投资,而如果将全部新增预算100亿元单纯用于财政直接投资,则产生的投资效应仅为200亿元。显然,上述贴息方法比后一种方法要多推动投资400亿元。
可见,变财政直接投资为向企业贴息,在扩大投资需求,进而增加有效供给方面,可收到十分显著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