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坤 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161000
摘 要:如何在新环境下开展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与应用能力,已经成为我们高职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的挑战。
关键词:高职教学 计算机基础课程 教学模式
一、学习领域内容研究
高职阶段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应该能使学生具有熟练使用办公软件的能力,把计算机作为获取和交流信息的工具,并能够在专业领域更好地应用计算机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积极启发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我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综合以上要求与实际情况,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中的重点部分应该为学习领域部分改革和考核模式改革。
学习领域部分,顾名思义应该是课程学习什么、达到何种要求、通过什么方法及怎样设计课程内容,所以,在设计学习领域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内容的趣味性、难易程度、可操作性等各种问题。现以我院为例,简要介绍一下学习领域部分改革内容:
二、考核模式研究
任何教学都应该配合合理的考核评价方法,新的教育理念要求现阶段课程的考核不能延续传统的一张卷模式,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并且我们认为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相比较而言,更应侧重于平时考核。如下表所示:
三、结语
基于该教学模式研究思想设计出的课程标准已在我院14级和15级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用,和传统的教学内容相比,现在的教学内容更具趣味性,内容设计紧贴实际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学习内容设计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考核过程侧重于平时考核,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团队精神、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考核,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尹天泉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的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21期。
[2]李兰 浅谈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J].成才之路,2011年,06期。
[3]李业丽 马颖 “信息融合技术”在大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A].第一届全国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规范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关玉梅 于晓坤 徐秀华 韩江 马卉宇 新环境下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设计[J].信息化建设,2015年,08期。
本论文是黑龙江省科研课题《新环境下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研究》(编号:JG2014020222)阶段性研究成果。
论文作者:于晓坤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2月总第9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1
标签:计算机论文; 基础论文; 学生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领域论文; 课程论文; 内容论文; 《教育学》2016年2月总第9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