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事业在我国迅猛发展,网络在改变人们生存的地缘空间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及思维方式,尤其对中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影响更为明显。如何从心理层面帮助网络成瘾学生戒除“网瘾”成为中学教育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网络成瘾的定义、危害、成因入手,论述了对中学网络成瘾者进行心理辅导的措施。
关键词:中学生 网络成瘾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8.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715(2018)04-0142-02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事业在我国迅猛发展。它在给社会带来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其中之一就是有许多中学生沉溺于网络而不能自拔,不少人还患上了网络性心理障碍,即“网瘾”。患有网络成瘾的中学生,学习成绩急剧滑坡,行为变异,心理错位,其身心健康受到了很大伤害,而且给社会带来一定的危害。如何帮助中学生预防和戒除“网瘾”已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网络成瘾的定义
网络成瘾是指由重复地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同时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与耐受性、克制、退瘾等现象,对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会一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我们可以将中学生网络成瘾特指为,中学生由于过度地和不当地使用网络而导致的一种难以抗拒再度使用网络的着迷状态,并影响到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二、网络成瘾的危害
1、网络上瘾,影响身心健康。
中学生正处于性格、心理和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若长期沉缅于网上虚拟世界之中,难以自拔,出现网络病症,“网络上瘾症”就是近些年出现的医学名词,患者过度依赖网络,甚至如同酗酒、吸烟一样,在下网后会出现精神萎靡、身体不适等症状,损害身心的健康成长。沉迷网络对中学生的健康造成巨大影响,神经过度紧张容易引发失眠,血压升高导致头痛、心血管疾病等,更严重的甚至导致碎死。
2、影响学习兴趣,导致荒废学业。
中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差,又不善于取舍,据一数据,90%的中学生上网不是在学习,而是沉湎于网络游戏或聊天,严重影响学习的兴趣,不少人一上网就玩网络游戏或找所谓的“红颜知己”,甚至产生早恋或越轨行为,浪费了很多时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更严重的还会出现厌学、逃学。
3、诱发中学生犯罪
中学生容易受网络不良信息影响,产生心理障碍,造成人格扭曲,产生暴力倾向,误人歧途引发犯罪事件。比如在2012年12月,四川省眉山市8个迷恋网络的少年在虚拟世界里杀得天昏地暗还嫌不过瘾,他们把攻击目标转向了一个有血有肉、活蹦乱跳的年仅14岁的中学生,直致目标永远地倒下。
4、对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网络成瘾者的网上乐趣是以支付巨额上网费用为前提的,有些中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为了达到上网目的,往往会挖空心思———欺骗、敲诈勒索、偷窃甚至抢劫。这给家庭带来了阴影,给社会增加了不安定因素。目前,由于网络成瘾而引起的学生问题行为已日趋增多。
三、网络成瘾的原因
互联网正以其全球性、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等特点迅猛地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网络成瘾是随着互联网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其负面影响不容置疑。是什么心理使中学生们如此痴迷网络呢?为何有如此多的中学生上网成瘾呢?
1、探求心理。中学生有着旺盛的求知欲,在充满资讯的网络世界里,课外文化知识包括科技、正史、野史都对他们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他们对网络或者说是对电脑有着特别爱好和兴趣的学生,实际上,他们是一群性格开朗活泼、喜欢探究新事物的“电脑迷”。正如有的同学所说的“我现在已经离不开电脑了,就像吃饭、睡觉一样,上网已成为我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他们上网的目的,就是为了上网,玩电脑会给他们带来快乐。
2、满足聊天交友心愿。这是一种对未来世界怀有强烈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学生。他们多半是对现实难以适应或者是存在交际困难,思想被禁锢,心里被压抑,通过上网企图寻求解脱的“反叛者”。在他们看来,“上网不仅可以获取一定的信息,还可以放松情绪”,他们上网是为了寻求发表个人意见的机会,或者找网友聊天。
3、感情宜泄心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前中学生面临沉重的学习压力,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中都很难保证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他们对学习彻底失望,对学校有强烈反抗情绪的学生。他们属于那种学习上不求上进,逆师厌学,经常破坏学校纪律,对生活丧失信心的“坏学生”。 因而很容易在网上寻找属于自己的港湾,把网络世界当成逃避现实的地方, 当他们学习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就会到网吧中去宣泄。另外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一些家长对孩子缺乏教育和关心,一味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的要求,而忽视了他们的心理问题,使不少中学生将网络当作发泄情绪的场所。
4、青春期性心理表露的需求。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阶段,生理变化巨大,他们开始意识到两性的陌生感和畏惧感,然而对异性疏远的背后却隐藏着对异性的好奇与神秘。这种好奇和亲近的愿望,来自于日益强烈的性冲动。可是由于社会道德的约束,处于这个时期的青少年中学生无意识的压抑了这种情感需求,而网上的匿名性使他们敢于更真实地表达自己的需要,而不会担心社会评价。
四、防治网络成瘾的应对策略
防治网络成瘾症不单是学校的事情,而是中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互相连动的系统工程,需要组成立体交叉式的防护网络。所以家庭、学校、社会要形成一种合力,政府、社会以及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必须做好综合治理工作。从以上对“网络成瘾”学生的心理分析来看,上瘾的原因主要是心理上的,故不是封堵而应该是疏与导。其对策如下:
1、加强网络教育,加强中学生人格和能力的培养。
网络成瘾的中学生最迫切需要培养的是自制力、思考力、辨别力、选择力,只有具备这些素质,中学生才能形成比较理智的思维判断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在当前的形式下,学校特别有必要加强网络教育,让学生对互联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帮助学生了解电脑只不过是传播信息的机器,熟悉网络也只是进入虚拟世界的一种手段而已。引导他们从对网络的沉迷变为“网为我用”,增强中学生对虚拟世界的心理防疫能力,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展德育工作,强化对学生进行道德、法制、信念教育,增强学生分辨是非能力,坚决抵制网络垃圾的诱惑,防止出现不良思想倾向。学校可邀请专家教师为学生开设互联网知识讨论上健康网,可定期开展网上主题活动,引导中学生上网的良好习惯,开展上网心理引导,宣传正确的上网心态,使他们正确认识“网络世界”和“真实世界”的差距,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及评价模式。 2、加强青春期健康教育,满足其好奇心。
由于家庭生活水平提高,普遍存在着身体发育提前而心理发育滞后的情况。中学生在生理上趋于成熟,性欲望与日俱增,但性心理极为不成熟,对性普遍存在神秘感,在这种心理驱使下,极易受不健康的网络和游戏的诱惑而不能自拔。互联网的开放性也是色情、暴力等文化垃圾生存和传播的土壤,易扭曲中学生的性观念及导致不健康性知识的大量传播。正确性观念的形成有赖于科学和性知识。所以应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放在与自己成长相关的内容上面。如: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通过网络查找一些有关中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的知识,增加对自己的认识。因此,开展生理卫生讲座,青春期知识讲座等活动并不一定非等到学生上大学后,而应该针对中学生性意识萌芽时期,使中学生从正当的途径得到想要的知识,满足其好奇心。
3、加强交流、以温情代替冷漠
中学生的成长环境对他们的网络行为影响非常大,“对孩子冷漠的家庭、对孩子放任的家庭、内战不休的家庭、亲子沟通不良的家庭、单亲家庭、空巢家庭。”这些家庭的孩子更容易迷恋网络。因此,对这些学生的心理辅导应对给他们关心,用温情代替冷漠。不仅要求学校老师对他们温情,对家庭来说,“网络素养教育”不仅面向中学生,也应该面向父母。家长要了解电脑,密切关注、指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是保证孩子安全的最有效的方法,也能使孩子从互联网上更多地受益。同时加强与孩子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加强对孩子正确引导,教会孩子选择,培养他们建立正确的娱乐观念和娱乐方式,激发孩子内在的自控力,激发孩子的求知欲,防止孩子沉湎于电子游戏而不能自拔。
4、加大对中学生上网场所的监督力度,规范网吧经营行为。
目前,还没有特定的法律来规范未成年人不能和不允许到网吧上网。对中学生到网吧上网的年龄问题,网吧经营人往往是不管不问。同时,不分买者的年龄,各类网吧内部都出售各类烟、酒、饮料和小食品,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极坏,严重违犯了《预防青少年犯罪法》。有些内容在法律界定上就模糊不清,而网吧经营业主就往往采取打擦边球的手段在网吧内大肆进行电子游戏活动。因而政府要采取有效方式,加大对网吧的监督力度,坚决清除非健康网吧。要大力开展“创建安全文明网吧”活动,引导监督网吧文明经营,守法经营。
总之,网络作为一种现代工具,它的产生发展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更是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其功用性是无法否定的,而中学生因网络而引发的众多问题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这与中学生生理、心理的发育规律有关系,也与家庭、学校、社会的环境以及后天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如果一味地卡死,必然适得其反。所以,对于中学生上网,宜“疏”不宜“堵”,重在正确引导,加强管理和监督。
参考文献:
[1]黄芩.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干预[J].职业与健康
[2]王澄华.网络人际互动特质与依附型态对网络成瘾的影响[D].台湾:台湾大学心理学系,2001.
论文作者:龙彩新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2月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9
标签:中学生论文; 网络论文; 学生论文; 孩子论文; 心理论文; 互联网论文; 家庭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2月0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