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在混凝土结构中偏位分析及防治措施论文_魏敦武

钢筋在混凝土结构中偏位分析及防治措施论文_魏敦武

广东联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钢筋的偏位,往往引起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事故,必须从设计、施工,特别是施工过程严格把关,才能避免或减少钢筋偏位。

文章总结笔者工作实践,对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钢筋在混凝土结构中出现偏位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供广大同行参考。

关键词:钢筋;偏位;原因;防治措施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中,工程施工活动复杂多变,钢筋在混凝土结构中的位置,往往达不到设计的要求发生偏离,较为常见的有:竖向钢筋偏位,板面负筋网倒伏和基础地基梁钢筋笼下沉。严重的偏位,不仅给下道工序施工造成困难,而且直接影响构件受力状态和混凝土结构承载能力,给工程带来质量隐患。现将钢筋偏位原因及防治措施加以介绍:

一、竖向钢筋偏位

竖向钢筋偏位直接影响竖向钢筋搭接、水平方向套箍和模板安装定位,严重竖向偏位,如超出构件外边线,会改变竖向受力构件受力状态,变轴心受力构件为偏心受力构件,降低构件的承载能力和安全度,给工程质量造成隐患。

1、产生竖向钢筋偏位的原因

1.1、柱、剪力墙的钢筋插筋固定措施不到位,上部箍筋绑扎不牢固或缺少箍筋的约束,浇筑振捣混凝土时,竖向钢筋出现不规则偏移。

1.2、柱、剪力墙的轴线放线不准确,基础定位不牢固,钢筋保护块固定不到位。

1.3、在绑扎柱箍筋时不搭设脚手架,直接攀附在已绑扎好的箍筋上绑扎上部柱箍筋,造成柱钢筋骨架扭曲。

1.4、浇注混凝土时,用混凝土卸料斗车或铁斗车单方向下料及振捣不正确时,将竖向箍筋挤向一边产生钢筋偏移。

1.5、柱、剪力墙模板搭设撑拉不牢,尤其是模板上口的刚度差,梁柱节点内钢筋密集,柱主筋被梁主筋挤偏,造成柱上端伸出的主筋偏位。

1.6、模板支撑系统刚度不足,在浇注混凝土时产生倾斜和偏移。

2、防治竖向钢筋偏位措施

2.1、钢筋放样时,注意梁柱的排列,尽量减少竖向钢筋因排列而产生的偏移。

2.2、柱、剪力墙竖向钢筋在基础内就需精确定位、固定牢靠,可与基础钢筋焊接在一起;楼层模板安装好后应将轴线引测到模板面上,在梁柱交接处应按照轴线引测点用两个箍筋与柱纵向钢筋点焊固定,同时绑扎上部钢筋,在楼面以上500mm处用柱箍筋电焊固定;柱、剪力墙等竖向构件的模板需按规范安装,且满足一定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增强钢筋骨架的整体性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

2.3、在竖向钢筋搭接前应先搭好脚手架,在上部吊线,用钢管固定出上部箍筋位置,使接长钢筋能准确地套在箍筋范围。

2.4、加强混凝土的现场浇注管理工作,加强混凝土浇筑工人的施工技术交底工作,浇筑混凝土时泵口不得直接对着钢筋,振捣时不得长时间振捣钢筋;严禁将料斗或整车的混凝土直接灌注到柱、墙内,因先将混凝土卸在盘板上,在均匀下料。防止混凝土施工撞偏钢筋骨架,同时做到分层浇筑,分层振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在立模板支持系统前,宜在现浇混凝土楼面上预埋Φ10钢筋头作为支点,使斜支撑与支点有牢靠连接,保证模板不偏移和倾斜。

2.5、在柱与梁顶交界处扎筋时,给柱主筋增加一个限位箍筋,将它与梁钢筋点焊固定,再将柱主筋逐一绑扎牢固,并沿柱高临时绑扎三层箍筋,确保节点处柱筋在浇混凝土时不会发生偏位。

3、偏位钢筋的处理

3.1、调整位置纠偏法:用于当竖向偏位钢筋在构件外边线之内的情况时。具体做法:在搭接上部钢筋和绑扎箍筋时加以调整,局部钢筋适当打弯,确保上部钢筋保护层厚度均匀一致。

3.2、重配主筋纠偏法:用于当竖向钢筋在超出构件外边线30mm之内的情况时。具体做法:在偏位钢筋根部,朝向标准位置凿出深50mm的洞槽,按原设计配入竖向主筋搭接,上端单面焊3d(d为钢筋直径),下面点焊。

3.3、增大截面纠偏法:用于当钢筋在超出构件外边线30mm之外的情况时。具体做法:基本同上,朝向标准位置凿出深50mm的洞槽,按原设计配入竖向主筋,并且与原有主筋点焊,但要沿原有主筋搭接Φ8的构造筋,增配8@200的箍筋,至上层楼面梁底。

3.4、柱、剪力墙竖向钢筋偏位较大时,应根据专项加固方案(应经设计人员及建设单位同意)拆除原混凝土进行加固处理重新浇筑。

二、板面负筋网倒伏

板面负筋网倒伏,或达不到设计高度,严重者与板底钢筋重叠,从而改变板面受力状态,变连续板为简支板,加大板块内力,产生扭曲变形,使混凝土板沿墙或梁边沿产生裂缝。雨棚、檐口等悬臂板常因板面负筋网倒伏达不到设计高度要求,使支座上部混凝土板产生裂缝或断裂破坏。

1、产生板面负筋网倒伏的原因

1.1、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上的钢筋按照设计要求绑扎完毕后,经隐蔽验收通过后方可开始浇捣混凝土,但施工中往往未采取有效的成品保护措施来保护已架立好的支座负筋,因此经常造成楼板负筋倒伏情况严重。

1.2、混凝土连接板在沿墙或梁的上部承受负弯矩的受力钢筋,雨棚、檐口等悬臂板上部承受钢筋,在混凝土板中位置仅靠受力钢筋两端的直钩支撑到设计高度,中部多数悬空。施工扰动容易造成承受负弯矩的钢筋网倒伏。

1.3、雨棚、檐口等悬臂板常因支座上部钢筋网位置不正确或绑扎不牢而倒伏,达不到设计高度要求。

1.4、在浇筑混凝土时,人为踩踏板面负筋,使之倒伏或与板底钢筋重叠。

2、防治板面负筋网倒伏措施

2.1、由于施工不当引起的安全隐患,首先应从施工方法及操作规程上采取措施,加强质量管理及隐蔽验收;再次结构设计也应针对这种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加强措施,设计文件中应明确指出施工中必须保证支座负筋位置准确,施工时应设置足够的钢筋撑脚(马凳筋),以加强支座负筋的抗踩踏能力,设计时还应注意适当加粗支座负筋和架立筋的直径;既然计算中连续板支座负筋按弹性分析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楼面板宜按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从而减小支座弯矩,增大跨中弯矩,而屋面板因为考虑到防水防裂问题,所以仅跨中弯矩按塑性分析,这样就可使计算结果较为接近实际,同时也提高了楼板的安全度。

2.2、在设计时,板上部承受负弯矩的受力钢筋最好选用Φ8以上的钢筋,保证钢筋网刚度和稳定性。

2.3、在施工时,应用支撑卡固定器,如小马凳,使板面负筋支撑到设计高度,上部与钢筋网绑扎牢固,下部与板底钢筋绑扎牢固。

2.4、在浇筑混凝土时,架设操作平台,避免人为踩踏板面负筋而引起的倒伏。

板面倒伏后必须返工,直到达到设计要求高度为止。

三、基础地基梁钢筋笼下沉

基础地基梁钢筋笼下沉,一方面会压扁基础底板上层钢筋,另一方面钢筋笼骨架自身变形,以跨中更为明显。梁上下受力纵筋间距即有效高度减少,从而降低了地基梁的抗弯能力。

1、产生地基梁钢筋笼下沉原因

1.1、基础地基梁大的跨度和高度决定基础梁钢筋笼的自重,有的基础地基梁跨度近10米,如钢筋笼自重有几吨,钢筋笼由于自重顺势下沉,跨中部位尤为明显。

1.2、满堂基础地基梁钢筋笼直接搁置在基础底板板面钢筋网上,缺乏有效支撑,钢筋笼下沉,同时压扁板面钢筋网。

2、防治地基梁钢筋笼下沉措施

采用先焊接钢筋支承骨架再进行绑扎的方法。焊接钢筋支承骨架,便于钢筋笼的绑扎,用来支撑钢筋笼,防止钢筋笼下沉。如粗钢筋长凳放在垫层上,其高度比基础板略高,具体尺寸和摆放数量视具体情况而定。

四、结束语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钢筋制作安装绑扎,模板支立保护层控制,混凝土浇筑下料振捣,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会造成钢筋偏位。因此,在施工活动中必须制定相应的施工措施,认真执行有关的规范、规程,加强监督、精心施工,避免钢筋偏位,杜绝混凝土结构质量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郑 云,框剪结构中钢筋偏位和混凝土质量缺陷的成因及预防处理措施,房地产导刊,2017,21

[2]金龙岳,姜莉,短肢剪力墙及梁钢筋移位的成因及解决措施[,研究探索,2011,(29)

[3]陈其贤,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偏位初探,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2

论文作者:魏敦武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2

标签:;  ;  ;  ;  ;  ;  ;  ;  

钢筋在混凝土结构中偏位分析及防治措施论文_魏敦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