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劲性混凝土粘结性能的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裴维平[1](2020)在《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型钢混凝土的相关定义,从混凝土强度、保护层厚度、型钢表面状况、横向配箍率等多个方面,对国内外型钢混凝土粘结强度的试验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介绍了型钢混凝土粘结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卢志明[2](2020)在《PEC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黏结滑移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PEC(Partially Encased Concrete)结构又称部分包裹混凝土结构,其特点较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可预制性、可装配性程度高、施工速度快,同时其抗震性能、承载能力以及耐火性能优良,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钢与混凝土间的黏结滑移问题无论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还是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中都是需要考虑研究的基本问题,同样,PEC结构、构件的设计也需要考虑其黏结滑移问题的影响。但目前国内外对部分包裹混凝土黏结性能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有必要开展PEC型钢-混凝土构件黏结滑移性能的研究,并把其黏结滑移的影响引入到PEC型钢-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设计中。本文采用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PEC-型钢混凝土构件的自然黏结滑移性能进行了研究,为PEC型钢-混凝土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本文主要通过推出试验研究了PEC组合结构的自然黏结滑移性能。试验中以型钢与混凝土锚固长度、混凝土强度、混凝土膨胀剂掺量(内掺)为影响因素,设计制作了6个H型钢部分包裹混凝土试件。在试验中,考察了试验现象、试件破坏形态、型钢应变、混凝土应变以及加载端和自由端滑移。研究结果表明:H型钢与混凝土锚固长度和混凝土强度对构件的黏结强度有显着影响,膨胀剂的掺量影响了混凝土的强度,从而影响了其黏结性能。其中,试件初始黏结强度、极限黏结强度与锚固长度及混凝土强度均成正比关系。当型钢与混凝土锚固长度由300mm增大到400mm再增大到500mm时,其极限黏结强度分别增大10.7%,62.4%。同时发现,初始滑移黏结强度约为极限黏结强度的20%以上,稳定介于20%35%。当加载端滑移值达到0.8mm左右时,试件基本处于大滑移状态,此时的黏结强度为极限黏结强度的39%87%。根据试验结果,回归统计了特征黏结强度计算公式。根据标准推出试件中力的平衡条件,建立了等效应变沿锚固长度的分布规律,并拟合了等效应变表达式,从而得到了沿锚固长度分布的等效应力。通过建立型钢微段内的受力平衡方程可以得到型钢局部黏结应力,发现微段内腹板局部黏结应力约为翼缘的1.21.6倍。根据平均黏结应力和加载端滑移建立了试件的黏结滑移基本本构关系力学模型,该模型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较好,能从宏观上反映平均黏结应力和滑移的关系。通过型钢和对应位置处混凝土的实测应变,获得了局部滑移沿锚固长度分布的试验曲线。由于整个加载过程中,型钢未发生明显的变形,基本处于弹性状态,因此基于弹性理论,给出了各级荷载下加载端滑移计算值。在局部黏结应力和局部滑移沿锚长分布规律的研究基础之上,给出了位置函数ψ(x),确定了随位置变化的黏结滑移本构关系。
钱芮[3](2020)在《桁架式钢骨混凝土梁-柱节点抗剪承载力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桁架式钢骨混凝土结构是由角钢、节点板以及缀板通过焊接的方式形成钢桁架,并通过外包混凝土,共同构成的一种新型空腹式钢骨混凝土结构。该结构形式下的梁柱框架中节点,是以角钢代替普通钢筋作为梁柱节点的受力骨架。角钢形式的钢骨混凝土节点,梁中钢骨骨架可以直接从柱弦杆角钢内侧穿筋,避免了实腹式钢骨混凝土节点需要焊接的麻烦。本文设计并制作5个核心区剪切破坏的框架中节点,主要考虑轴压比与含钢量两个试验参数并对其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试验主要考察了该节点在不同轴压比和含钢量下的破坏过程,研究了节点的极限承载力、刚度、延性以及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并对节点核心区交叉斜腹杆、梁端柱端以及核心区弦杆的应变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在柱顶水平荷载达到峰值时,节点核心区混凝土被斜向压碎,发生典型的节点剪切破坏;所有试件节点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均呈现出一定的捏缩现象,说明钢桁架与混凝土之间存在一定的粘结滑移;增大柱顶轴压对节点核心区极限承载力的提高是有利的,但延性和耗能能力却变得越差;增加核心区配钢量可以显着提高节点抗剪承载力,同时延性也会有所提升。(2)基于ABAQUS平台,建立了该类框架中节点精细化数值有限元模型,模拟得出柱顶水平荷载-位移单调加载曲线。在对比单调加载曲线和试验滞回骨架曲线基础上,研究了该节点的破坏全过程,考察了框架节点的混凝土、桁架式钢骨的应力状态,探究了该节点的破坏机理。(3)基于参数分析结果,研究了轴压比、混凝土强度、核心区斜腹杆配钢率以及屈服强度对节点柱顶水平荷载-位移曲线的影响,拟合分析得出适用于该节点的抗剪承载力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当节点试件水平荷载达到峰值点时,核心区交叉斜腹杆均达到屈服,核心区混凝土被压碎,以此为依据提出该类空腹式节点核心区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以供工程设计参考。
肖敏[4](2020)在《FRP筋钢骨混凝土组合梁受弯性能及其损伤监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钢骨混凝土组合梁在大跨度桥梁、地下空间与海洋工程以及超高层抗震建筑中应用广泛,但在长期的运营服役期内,腐蚀、超载、施工质量差等复杂外界因素不仅使受拉钢筋遭受严峻的锈蚀问题,而且导致钢骨与外包混凝土界面产生滑移损伤的病害,严重削弱了抗弯刚度和承载能力。为了确保此类结构的健康服役,本文将其受拉主筋替换为FRP筋,并对新型FRP筋钢骨混凝土组合梁的抗弯性能开展理论和试验对比研究,同时进行了基于压电波动法的滑移损伤主动传感监测的对比研究,验证了该方法对钢骨混凝土组合梁滑移损伤监测的有效性及准确性。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阐述了钢骨混凝土组合梁的发展概况及FRP钢骨混凝土组合梁的研究现状,系统总结了此类结构存在的滑移损伤问题和相关监测技术,还重点介绍了压电材料在土木结构智能监测领域的应用情况,为后续试验的开展提供理论研究基础。(2)设计制作了三片试验梁进行两组对比试验,通过静载试验对比研究了具有相同抗弯承载力、不同受拉主筋和具有不同FRP筋配筋率的钢骨混凝土组合梁在抗弯刚度、破坏形态、承载能力以及应变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采用弹性模量更大的受拉主筋能提高钢骨混凝土组合梁的抗弯刚度和抗裂性能;但下翼缘屈服后新型FRP筋钢骨混凝土组合梁的强度储备比普通钢骨混凝土组合梁要大;配筋率增大1倍的FRP筋钢骨混凝土组合梁的耗能能力约提高1.7倍;(3)结合试验梁的结构特点、基于材料力学中梁的纯弯曲理论推导了开裂弯矩的计算公式,系统地总结了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并分析其计算值与实测值存在差异的原因,建议配合使用《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指南》与《钢-混凝土组合梁设计原理》中的两种方法、相互验证得出钢骨混凝土组合梁的极限抗弯承载力;(4)运用压电波动法对三片试验梁内部界面的滑移损伤状况进行对比监测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滑移损伤出现时,各传感器的时域信号幅值、频域信号幅值以及小波包能量幅值都显着减小,且随着荷载的逐级增大出现不同程度的衰减;通过小波包能量的变化可以实现对两组对比梁以及梁内部各关键位置之间不同滑移损伤状况的精准识别,试验验证了压电波动法对于钢骨混凝土组合梁滑移损伤监测的有效性及准确性。
郑惠铭,杨健,王宇轩,张健,李迎珠[5](2018)在《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说明了国内外型钢混凝土结构粘结滑移的研究现状,从混凝土强度、保护层厚度、型钢表面情况、型钢粘结位置、横向配箍率等展开论述,阐述了影响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的主要因素,给出了不同粘结强度的计算方法,为之后研究相似的问题提供参考。
翟江棚,石丹丹,曾勇,张肖煜,付校龙[6](2017)在《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研究综述》文中认为分析了SRC结构粘结滑移的研究现状,从混凝土强度、保护层厚度、剪切连接件、横向配箍率等方面,阐述了型钢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影响因素,并介绍了该结构粘结强度的计算方法,为今后类似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尹玉光[7](2017)在《型钢与再生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再生混凝土作为一种绿色节能建筑材料,不仅解决了建筑资源短缺问题,而且缓解了因建筑垃圾堆积造成的环境问题。但是,再生混凝土具有水灰比大、表观密度小、孔隙多、抗压抗拉强度低、弹性模量低、徐变收缩变形大、抗震性能差等缺点。而型钢混凝土构件因具有极限承载力大、刚度大、延性好、滞回性能好以及抗震性能好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本文结合型钢和再生混凝土的特点,将型钢应用于再生混凝土构件中,形成型钢再生混凝土结构。型钢与再生混凝土间良好的粘结作用是保证两者协同工作的重要基础,直接影响构件及结构的受力性能、破坏形态、极限承载力、刚度、裂缝及变形计算理论及分析方法。在课题组前期对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正交试验设计原理,综合考虑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再生混凝土抗拉强度、型钢保护层厚度、型钢埋置长度、体积配箍率的影响,设计了36个标准推出试件进行型钢再生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研究。通过试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内置式电子滑移传感器,实现了型钢与再生混凝土界面相对滑移的直接测量,利用组合型钢,完成了型钢翼缘及腹板处的应变测量;(2)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型钢再生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型钢再生混凝土粘结强度计算式,建立了型钢再生混凝土结构的型钢临界保护层厚度和最小体积配箍率的计算式,进行了型钢再生混凝土锚固长度可靠度分析并提出临界埋置长度计算式;(3)基于试验结果统计所得的型钢再生混凝土结构平均粘结强度、加载端滑移分布规律建立了平均粘结强度-加载端滑移基准本构关系;(4)基于试验结果得到了可以反映粘结滑移随锚固长度变化的两个位置函数F(x)和G(x),进而建立了反映位置变化的粘结滑移本构关系;(5)基于型钢再生混凝土破坏机理及粘结强度,建立了型钢再生混凝土结构粘结滑移破坏准则,提出了型钢与再生混凝土之间粘结滑移单元,并利用刚度法反映粘结滑移本构关系,建立了相应的刚度系数计算式。本文建立了一种型钢再生混凝土粘结滑移本构模型,为型钢再生混凝土结构有限元分析奠定基础。
张亮[8](2011)在《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柱的受力性能及设计计算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SRHSHPC)结构作为高技术混凝土材料和新型组合结构体系的有机结合,具有优良的受力性能以及抗震性能,工程应用日趋广泛。本文采用试验研究、理论分析以及数值模拟的研究手段,对SRHSHPC柱的受力性能以及抗震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以建立其完善的设计计算理论。(1)立足于地方材料和常规生产工艺,选用级配良好优质的原材料,并掺加高效减水剂和矿物掺合料,基于混凝土配合比正交试验进行非线性多目标配合比优化,研制了适用于型钢混凝土(SRC)结构的高强高性能混凝土(HSHPC),并对其力学性能、耐久性以及本构关系模型进行了系统研究。其次,完成了四榀HSHPC与型钢的粘结滑移性能试验研究,得出了加载端SRHSHPC荷载-滑移量关系曲线,给出了粘结应力以及滑移量纵向分布规律,并给出了相关数学表达式,同时,统计回归给出了粘结滑移极限特征值的计算公式,并提出了粘结滑移本构关系模型。再次,总结分析了钢筋与HSHPC之间的粘结滑移性能、破坏机理以及影响因素,给出了钢筋与HSHPC之间粘结滑移本构关系模型。最后,在构件层次对型钢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滑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对SRC柱偏心受压以及低周反复加载下的型钢粘结应力和滑移量特征值以及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考虑位置函数变化的SRC构件粘结滑移本构关系模型。(2)进行了4榀SRHSHPC柱偏心受压加载试验,测试得到了试件强度、变形以及型钢、钢筋、混凝土应变发展规律,并对试件破坏形态以及受力机理进行了总结分析。其次,根据试验分析结果,建立了基于修正平截面假定以及等效应力图形的SRHSHPC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理论,同时对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试件具有良好的承载力性能,承载力计算方法可靠实用。(3)进行了16榀SRHSHPC框架柱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试验参数主要考虑轴压比、剪跨比、混凝土强度、含钢率以及配箍率。通过试验测试结果对试件破坏特征、受力机理、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耗能能力、强度衰减以及延性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定量的评价了SRHSHPC框架柱延性、能量耗散等抗震性能指标。同时,分析了不同试验参数对试件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试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但混凝土强度以及轴压力过大会降低其抗震性能。(4)根据SRHSHPC框架柱承载力试验结果,总结了试件三种主要破坏形态,测试得出了试件抗剪承载力、混凝土和型钢应变发展及分布规律,分析了试件承载力影响因素。其次,对试件发生弯曲型破坏、剪切粘结破坏以及剪切斜压破坏时的受力机理进行了详细分析。再次,基于修正平截面假定和等效应力图形建立了弯曲型破坏试件的承载力计算方法,以及在计算分析轴压力分配比值的基础上,基于叠加方法建立了剪切粘结破坏和剪切斜压破坏抗剪承载力计算理论。最后,给出了SRHSHPC框架柱抗剪承载力实用计算公式,同时对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RHSHPC框架柱在地震作用下具有优良的承载力性能,本文提出的承载力计算方法可靠且实用。(5)首先结合HSHPC试验研究成果,在合理选取HSHPC本构关系,破坏准则以及裂缝处理模式的基础上,应用有限元分析程序ANSYS分别对SRHSHPC偏心受压试件以及SRHSHPC框架柱单调加载和低周反复加载下的受力变形行为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模拟。同时,根据SRHSHPC粘结滑移性能研究成果,在试件三维实体建模时,型钢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滑移效应采用多向弹簧单元予以模拟。最后对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6)对结构损伤模型进行了总结分析,同时,应用典型双参数地震损伤模型对SRHSHPC框架柱的损伤演化进行了计算分析,分析了各地震损伤模型对评估SRHSHPC框架柱损伤发展的有效性。其次,根据SRHSHPC框架柱地震损伤试验以及累积滞回耗能试验分析结果,建立了适用于SRHSHPC结构的基于最大变形和累积滞回耗能组合的双参数地震损伤模型,并确定了模型相关参数。结合试验结果应用所建立的地震损伤模型对SRHSHPC框架柱的损伤演化过程进行了评估分析,分析了影响试件损伤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建立了SRHSHPC结构性能水准划分以及损伤状态划分表,结构损伤性能目标对SRHSHPC结构进行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计算提供了参考。
王震东,叶斌[9](2010)在《劲性混凝土性能现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分析了劲性混凝土的结构特点,阐述了劲性混凝土发展应用状况。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型钢与混凝土的粘结力远小于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介绍了粘结性能的研究现状。
刘加荣,胡夏闽,薛伟[10](2008)在《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研究综述》文中提出在总结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分析,指出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对影响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分析和工程实际的需要,提出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的研究中,还需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二、劲性混凝土粘结性能的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劲性混凝土粘结性能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的基本概念 |
1.1 局部最大粘结强度 |
1.2 平均粘结强度 |
1.3 残余粘结强度 |
1.4 粘结滑移本构关系 |
2 SRC结构粘结滑移的研究现状 |
3 SRC结构粘结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
3.1 型钢表面条件 |
3.2 混凝土强度 |
3.3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
3.4 横向配箍率 |
3.5 其他因素 |
4 结语 |
(2)PEC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黏结滑移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PEC组合结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对PEC结构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对PEC组合结构的研究现状 |
1.3 型钢混凝土黏结滑移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型钢混凝土黏结滑移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型钢混凝土黏结滑移研究现状 |
1.4 实际工程中的黏结滑移问题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2 试验研究 |
2.1 试验目的 |
2.2 试验方案 |
2.2.1 试件设计 |
2.2.2 试验材料 |
2.2.3 试验量测内容及方法 |
2.2.4 测点布置 |
2.2.5 试验加载装置及加载制度 |
2.3 试件制作及试验过程 |
2.3.1 试件制作过程 |
2.3.2 材性试验 |
2.3.3 试验过程 |
2.3.4 试验现象 |
2.3.5 荷载滑移曲线 |
2.3.6 荷载-滑移曲线模型 |
2.4 型钢应变分布 |
2.5 本章小结 |
3.黏结强度 |
3.1 平均黏结强度-滑移曲线 |
3.2 黏结滑移特征值 |
3.3 特征黏结强度线性回归 |
3.3.1 特征黏结强度与锚固长度的关系 |
3.3.2 特征黏结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的关系 |
3.3.3 黏结强度计算 |
3.3.4 特征黏结强度回归值对比 |
3.4 极限黏结强度 |
3.4.1 极限黏结强度及其影响因素 |
3.4.2 影响因素机理分析 |
3.5 局部黏结应力 |
3.6 本章小结 |
4.PEC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黏结滑移本构关系研究 |
4.1 型钢与混凝土界面黏结应力研究 |
4.1.1 等效应变 |
4.1.2 等效应变分布曲线拟合 |
4.1.3 等效黏结应力 |
4.2 黏结-滑移本构关系 |
4.2.1 现有黏结滑移本构关系模型 |
4.2.2 H型钢部分包裹混凝土黏结滑移(?)-SL本构关系曲线 |
4.2.3 拟合曲线与试验曲线对比 |
4.3 局部滑移曲线 |
4.3.1 确定局部滑移曲线的方法 |
4.3.2 局部滑移曲线 |
4.4 局部滑移理论分析 |
4.5 加载端滑移 |
4.6 反映位置变化的黏结滑移本构关系 |
4.6.1 不同锚固位置下的(?)-s曲线 |
4.6.2 位置函数 |
4.6.3 局部黏结应力-滑移本构关系 |
4.7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3)桁架式钢骨混凝土梁-柱节点抗剪承载力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钢骨混凝土结构简述 |
1.3 钢骨混凝土结构研究现状 |
1.3.1 钢骨混凝土结构国外研究现状 |
1.3.2 钢骨混凝土结构国内研究现状 |
1.4 钢骨混凝土节点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本文课题的引入以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桁架式钢骨混凝土梁-柱节点试验研究 |
2.1 概述 |
2.2 试件设计与现场制作 |
2.2.1 试件设计 |
2.2.2 试件现场制作 |
2.2.3 材料力学性能 |
2.3 试验装置与加载方案 |
2.4 测量内容及测点布置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桁架式钢骨混凝土梁-柱节点试验结果分析 |
3.1 概述 |
3.2 节点试验过程与破坏形态 |
3.2.1 试验加载过程与现象 |
3.2.2 裂缝分布与破坏形态 |
3.3 试件的主要试验结果 |
3.3.1 荷载-位移滞回曲线与骨架曲线 |
3.3.2 节点延性 |
3.3.3 耗能能力 |
3.3.4 刚度退化 |
3.3.5 强度退化 |
3.3.6 试件应变分析 |
3.3.7 节点核心区剪切变形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桁架式钢骨混凝土梁-柱节点力学性能有限元分析 |
4.1 概述 |
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1 材料本构关系模型 |
4.2.2 单元类型选取 |
4.2.3 网格划分 |
4.2.4 定义相互作用 |
4.2.5 加载方式与边界条件 |
4.2.6 非线性方程求解 |
4.3 有限元结果分析 |
4.3.1 模拟值与试验值骨架曲线对比 |
4.3.2 试件破坏形态模拟 |
4.3.3 受力全过程分析 |
4.4 参数影响分析 |
4.4.1 轴压比 |
4.4.2 混凝土强度 |
4.4.3 核心区配钢率 |
4.4.4 核心区角钢屈服强度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桁架式钢骨混凝土梁-柱节点抗剪承载力计算 |
5.1 概述 |
5.2 节点的受力机理 |
5.2.1 钢骨节点受力模型 |
5.2.2 桁架式钢骨混凝土梁-柱节点受力模型 |
5.3 桁架式钢骨混凝土梁-柱节点抗剪承载力计算 |
5.3.1 节点核心区水平剪力计算 |
5.3.2 节点核心区抗剪承载力计算 |
5.3.3 节点核心区抗剪承载力公式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FRP筋钢骨混凝土组合梁受弯性能及其损伤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钢骨混凝土组合结构简介 |
1.2.1 钢骨混凝土组合结构及其优点 |
1.2.2 FRP钢骨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
1.2.3 钢骨混凝土组合结构滑移损伤问题及其危害 |
1.3 滑移损伤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 基于压电陶瓷的土木结构智能监测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FRP筋钢骨混凝土组合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方案 |
2.2.1 试验梁的设计 |
2.2.2 试验梁的制作及养护 |
2.2.3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
2.2.4 试验装置及加载制度 |
2.2.5 测试内容及方法 |
2.3 试验梁应变数据分析 |
2.3.1 梁体混凝土应变数据分析 |
2.3.2 工字钢下翼缘应变数据分析 |
2.3.3 受拉主筋应变数据分析 |
2.4 试验梁抗弯性能分析 |
2.4.1 试件刚度对比分析 |
2.4.2 破坏形态对比分析 |
2.4.3 承载能力对比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钢骨混凝土组合梁开裂弯矩、抗弯承载力分析 |
3.1 引言 |
3.2 钢骨混凝土组合梁开裂弯矩分析 |
3.2.1 开裂弯矩计算模型 |
3.2.2 混凝土抗拉强度取值 |
3.2.3 弹性抵抗矩计算分析 |
3.2.4 弹塑性抵抗矩计算分析 |
3.2.5 塑性影响系数计算分析 |
3.2.6 正截面开裂弯矩影响系数分析 |
3.2.7 钢骨组合梁开裂弯矩计算公式 |
3.3 钢骨混凝土组合梁抗弯承载力分析 |
3.3.1 强度叠加法 |
3.3.2 极限平衡理论法 |
3.3.3 折算刚度法 |
3.3.4 基于《钢-混凝土组合梁设计原理》的计算方法 |
3.3.5 基于美国规范ACI-440-1R的计算方法 |
3.3.6 抗弯承载力计算值与试验值的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波动法的FRP筋钢骨混凝土组合梁滑移损伤监测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原理 |
4.3 试验设计 |
4.3.1 试验构件 |
4.3.2 压电传感器的制作及布置 |
4.3.3 试验监测系统 |
4.3.4 试验方案 |
4.4 试验结果分析 |
4.4.1 试验梁端部滑移特征分析 |
4.4.2 时域分析 |
4.4.3 频域分析 |
4.4.4 小波包能量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SRC结构粘结滑移现状 |
2.1 国外SRC结构粘结滑移研究现状 |
2.2 国内SRC结构粘结滑移研究现状 |
3 型钢混凝土粘结性能影响主要因素 |
3.1 混凝土强度 |
3.2 保护层厚度 |
3.3 横向配箍率 |
3.4 型钢表面情况 |
3.5 型钢粘结位置 |
4 粘结滑移概念 |
4.1 平均粘结强度 |
4.2 局部最大粘结强度 |
4.3 残余粘结强度 |
5 粘结强度计算公式 |
6 结语 |
(6)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SRC结构粘结滑移研究现状 |
1.1 钢板—混凝土粘结强度的研究 |
1.2 型钢—混凝土粘结强度的研究 |
2 型钢混凝土粘结性能主要影响因素 |
3 粘结强度的计算 |
4 结语 |
(7)型钢与再生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再生混凝土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关于再生混凝土性能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关于再生混凝土性能研究现状 |
1.3 粘结滑移性能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技术需求与分析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型钢再生混凝土粘结滑移试验与试验结果分析 |
2.1 试验方案 |
2.1.1 试件设计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件制作 |
2.1.4 试验加载 |
2.1.5 试验测量 |
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2.1 试验过程 |
2.2.2 裂缝出现、扩展与裂缝形态 |
2.2.3 试验P -S曲线及其特征 |
2.3 型钢应变、相对滑移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1 型钢应变 |
2.3.2 相对滑移 |
2.4 本章小结 |
3 粘结滑移机理与粘结强度研究 |
3.1 粘结滑移机理分析 |
3.1.1 试件受力与破坏过程分析 |
3.1.2 型钢周围混凝土的应力状态分析 |
3.1.3 粘结滑移机理分析 |
3.2 粘结强度分析 |
3.2.1 P -S_l曲线特征点 |
3.2.2 不同强度等级下取代率对粘结强度的影响 |
3.2.3 锚固条件对各特征粘结强度的影响 |
3.2.4 特征粘结强度回归值 |
3.2.5 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3.3 型钢临界保护层厚度分析 |
3.4 最小配箍率分析 |
3.5 锚固可靠度分析 |
3.5.1 极限状态方程 |
3.5.2 可靠指标和锚固长度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4 粘结滑移本构关系及破坏准则研究 |
4.1 粘结强度-加载端滑移本构关系研究 |
4.1.1 特征滑移计的统计回归 |
4.1.2 τ-S_l本构模型的描述 |
4.2 等效应力和内部滑移分布分析 |
4.2.1 型钢表面等效应变分布 |
4.2.2 型钢表面粘结应力分布 |
4.2.3 型钢等效粘结应变分布指数特征值的确定 |
4.2.4 型钢与再生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分布 |
4.2.5 粘结滑移分布指数特征值的确定 |
4.3 粘结滑移本构关系 |
4.3.0 粘结滑移平衡方程 |
4.3.1 型钢再生混凝土粘结滑移本构关系理论分析 |
4.3.2 不同锚固深度处的τ-S曲线 |
4.3.3 基准本构关系(?)-S_l关系曲线 |
4.3.4 位置函数的确定 |
4.3.5 考虑位置变化的τ-S曲线 |
4.4 粘结滑移破坏准则 |
4.4.1 粘结滑移破坏准则的确定 |
4.5 型钢再生混凝土粘结滑移本构关系的应用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研究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柱的受力性能及设计计算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前言 |
1.2 SRC结构特点以及研究应用 |
1.3 HSHPC以及粘结滑移特性、研究应用 |
1.3.1 HSHPC材料特性以及研究应用 |
1.3.2 型钢与混凝土粘结滑移研究 |
1.4 SRHSHPC柱的研究应用现状 |
1.4.1 SRHSHPC柱承载力研究现状 |
1.4.2 SRHSHPC柱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2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及粘结滑移特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与配合比设计 |
2.2.1 水泥 |
2.2.2 集料 |
2.2.3 矿物掺合料 |
2.2.4 减水剂 |
2.2.5 配合比试验 |
2.3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
2.3.1 基本力学性能 |
2.3.2 耐久性 |
2.3.3 本构关系模型 |
2.4 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结构粘结滑移特性 |
2.4.1 型钢与混凝土粘结滑移特性 |
2.4.2 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滑移特性 |
2.4.3 型钢混凝土构件粘结滑移特性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3 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柱偏心受压试验研究 |
3.1 前言 |
3.2 试件设计与制作 |
3.2.1 试件设计 |
3.2.2 材料性能试验 |
3.3 试验加载以及测试方案 |
3.3.1 试验加载方案 |
3.3.2 试验测试方案 |
3.3.3 数据采集 |
3.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1 受力过程与破坏形态 |
3.4.2 承载力 |
3.4.3 挠度 |
3.4.4 型钢和钢筋应变 |
3.4.5 混凝土应变 |
3.5 偏心受压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
3.5.1 修正平截面假定分析 |
3.5.2 型钢应力分析 |
3.5.3 承载力计算模型 |
3.5.4 计算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4 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4.1 前言 |
4.2 试件设计参数 |
4.3 试件设计与制作 |
4.3.1 试件设计 |
4.3.2 材料性能试验 |
4.4 试验加载及测试方案 |
4.4.1 试验加载装置 |
4.4.2 试验加载制度 |
4.4.3 试验测试内容及方法 |
4.4.4 数据采集 |
4.5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5.1 试验过程及破坏特征 |
4.5.2 荷载-位移滞回曲线 |
4.5.3 骨架曲线 |
4.5.4 耗能能力 |
4.5.5 强度衰减 |
4.5.6 延性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5 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柱抗剪机理及承载能力研究 |
5.1 前言 |
5.2 承载能力试验研究 |
5.2.1 承载力试验结果 |
5.2.2 混凝土和型钢应变分布 |
5.2.3 承载力影响因素 |
5.3 试件受力机理分析 |
5.3.1 弯曲型破坏受力机理 |
5.3.2 剪切粘结破坏受力机理 |
5.3.3 剪切斜压破坏受力机理 |
5.4 试件承载力计算模型 |
5.4.1 轴向力分配 |
5.4.2 弯曲型破坏承载力 |
5.4.3 剪切粘结破坏承载力 |
5.4.4 剪切斜压破坏承载力 |
5.4.5 承载力计算实用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6 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柱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6.1 前言 |
6.2 材料非线性特性 |
6.2.1 混凝土本构关系 |
6.2.2 混凝土裂缝处理 |
6.2.3 混凝土破坏准则 |
6.2.4 钢材本构关系 |
6.3 非线性有限元模拟方法 |
6.3.1 基本假定 |
6.3.2 单元选择 |
6.3.3 粘结滑移模拟 |
6.4 SRHSHPC偏心受压柱有限元分析 |
6.4.1 三维实体单元模型建立 |
6.4.2 边界条件和荷载设定 |
6.4.3 求解以及后处理 |
6.4.4 计算结果分析 |
6.5 SRHSHPC框架柱有限元分析 |
6.5.1 三维实体单元模型建立 |
6.5.2 荷载和边界条件设定 |
6.5.3 单调加载计算结果分析 |
6.5.4 低周反复加载计算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7 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柱地震损伤模型研究 |
7.1 前言 |
7.2 结构损伤模型研究分析 |
7.2.1 结构损伤定义 |
7.2.2 损伤模型分析 |
7.2.3 典型双参数地震损伤模型计算分析 |
7.3 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柱的损伤模型 |
7.3.1 累积滞回耗能 |
7.3.2 损伤模型的建立 |
7.3.3 损伤模型参数的确定 |
7.3.4 损伤模型计算分析 |
7.4 结构损伤性能目标 |
7.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附录 |
(9)劲性混凝土性能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劲性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
2 劲性混凝土结构的发展 |
3 劲性混凝土结构的应用 |
4 劲性混凝土粘结问题研究现状 |
5 结束语 |
四、劲性混凝土粘结性能的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的研究[J]. 裴维平. 四川建材, 2020(11)
- [2]PEC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黏结滑移性能试验研究[D]. 卢志明.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1)
- [3]桁架式钢骨混凝土梁-柱节点抗剪承载力试验研究[D]. 钱芮. 扬州大学, 2020(04)
- [4]FRP筋钢骨混凝土组合梁受弯性能及其损伤监测研究[D]. 肖敏.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5]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研究综述[J]. 郑惠铭,杨健,王宇轩,张健,李迎珠. 山西建筑, 2018(32)
- [6]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研究综述[J]. 翟江棚,石丹丹,曾勇,张肖煜,付校龙. 山西建筑, 2017(15)
- [7]型钢与再生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试验研究[D]. 尹玉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7)
- [8]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柱的受力性能及设计计算理论研究[D]. 张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12)
- [9]劲性混凝土性能现状研究[J]. 王震东,叶斌.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10)
- [10]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研究综述[J]. 刘加荣,胡夏闽,薛伟. 钢结构,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