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对降低工程项目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展开了研究,结合工程实例,对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中BIM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
0 引言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工程造价控制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它通过运用先进的科学方法和经济管理手段,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从而达到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提高项目经济效益的目的。而在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中应用BIM技术,能够有效提高造价管理的水平,促进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的高效、高质开展。基于此,笔者进行了相关介绍。
1 BIM技术简介
BIM是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简称,是将项目建设过程的设计、施工、管理等相关信息进行参数化和模型化。1975年,Chuck Eastman博士等人提出了BIM理念,认为:“建筑信息模型综合了建设项目的几何模型信息、功能要求和构件性能,它包含了建筑项目整个建设生命周期内的所有信息,也包括施工进度控制、建造过程管理和维护管理等过程信息”。因此,BIM技术也被国内外众多设计师称为建筑业的第2次“革命性”技术。
BIM技术的核心是信息,其模型的基本元素是单个构件或者物体,而所有构件或物体的物理特性、几何信息、成本信息和施工要求等都可通过参数方式来表达,再运用3D布尔运算和空间拓扑关系等将这些信息进行整理,集中存放在数据库中,并最终形成一个数字化模型。BIM模型具有参数化、可视化、模拟性、可协调性以及可输出性等特征。
2 BIM全过程造价案例分析
某房地产开发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9900m2,总建筑面积91900万m2,建筑主体是一座地上30层的办公楼,楼下设有9层裙房以及3层地下人防车库。该项目办公楼1~9层是与裙房相连的连体结构,10~30层为标准层,顶层为机房层。该案例主要是以地上办公楼部分为例进行建模,分析和探讨BIM技术在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使用的软件主要是鲁班土建和鲁班造价软件。
2.1 决策阶段
决策阶段是项目建设各阶段中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该阶段通过对不同的投资方案进行经济和技术论证,最后选择出最佳方案。统计表明,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高达80%~90%。由此可见,投资估算在方案选择决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建设单位在决策时,可借助软件简单地搭建BIM模型,将项目方案与财务分析工具集成,一旦进行参数修改,便可迅速提取工程量,并通过算量软件和计价软件得出粗略的造价,从而实时获得各方案的投资收益指标,为建设单位最终决策提供有说服力的依据。
2.2 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的概算编制主要取决于设计深度、资料完备程度和对概算精度的要求,可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2个阶段。
2.2.1 初步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阶段的概算主要是设计概算,即在投资估算控制下确定项目的全部建设费用。设计概算按规定需经有权机关批准,并以此作为该项目投资总额的控制依据。
建设、设计单位可以运用BIM技术对建筑信息模型进行修改,进而实现对设计方案的调整与优化。该模型不仅可以直接提供造价数据,方便建设单位进行方案比较以及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优化,从而有效控制造价,而且还可利用BIM技术相关软件(如Navisworks软件)对设计成果进行碰撞检查,及时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错误,便于施工前进行纠正,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变更,为后续施工图预算奠定良好的基础。
2.2.2 施工图设计阶段
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工程预算主要是确定单项工程或者单位工程的计划价格,并尽量使总预算不超过概算投资。
该项目采用“分布式”BIM模型方法进行施工图阶段的概算编制。首先,在使用传统CAD方式完成了施工图设计的情况下,将CAD图纸导入鲁班算量软件,建立成本模型;接着对构件套取相应的清单定额,此时软件会自动完成扣减和分类汇总工作;最后将其导出的粗造价文件导入鲁班造价软件当中,并最终形成项目造价。粗造价文件也可以被直接用来计算项目的分部分项工程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采用BIM技术编制预算,其预算书中同样可以查看所有构件的计算公式及位置。这样不仅可方便地查看工程量与算量软件计算的工程量是否一致,而且也可反查构件在图形中的位置,从而实现图形和计算式的有机结合。该工程在清单计价模式下生成的分部分项工程预算书及构件反查。
工程总造价确定后,即可进行各项费用的最终汇总并形成报表。由于采用了IBM技术,企业可以很方便地根据自身需求,自行设计汇总模板和报表格式。
2.3 招投标阶段
2.3.1 标底的确定
使用BIM技术进行造价管理,招标方不仅可以通过设计方提供的BIM模型直接抽取项目全部工程量信息,以避免漏项情况发生,而且还可以从软件中直接获取最接近市场的价格,完成标底编制。也就是说,采用该技术编制预算,可以将施工图预算结果直接作为工程标底的一部分使用。该工程采用鲁班造价软件计算的分部分项工程量信息。
2.3.2 投标文件的生成
招标方在发放招标文件时,可将BIM模型连同工程量清单一起发放给拟投标单位,而投标方则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企业自身的技术及管理水平来填报单价。由于BIM模型中的构件与工程量信息是相关联的,因此当投标方进行报价时还可以利用招标方提供的BIM模型快速地核准工程量清单,从而节约复核时间。
2.4 施工阶段
在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控制实际费用,并通过对工程付款、工程变更费用及索赔费用的控制,来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2.4.1 工程结算
工程结算是指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按照合同规定对已完工程价款进行结算,其目的在于补偿施工过程中的资金和物资耗用。工程结算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会发生多次,直到整个项目全部竣工验收为止。BIM技术的应用,使得工程结算简单易行。例如,鲁班造价软件在导入算量软件产生的粗造价文件后就可以框图出价,即在造价软件的BIM模型中直接选择构件显示,从而获取工程任意部分的工程量及其造价。该软件的应用,不仅可以实现按时结算,而且还可以根据工程进度进行精确采购和按额领料,以及编制资金计划、材料采购计划和劳动力计划等。
2.4.2 工程变更和索赔管理
项目施工过程中,工程变更在所难免。BIM技术的应用,虽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变更的发生几率,但并不能完全消除,因此由变更引起的工程量及造价变化仍需引起高度重视。例如:根据该项目业主的要求,原设计中的M0921门被更换成M1021,由此导致门、墙体混凝土及墙面装饰的工程量都发生了变化。使用鲁班土建算量软件建立成本模型后,可直接通过“属性定义”窗口对M0921门的尺寸进行修改,完成门的替换,同时还可自动调整相关墙体、装饰等信息,并重新计算工程量后输出1个新的算量文件。将变更后的算量文件重新导入造价软件中,即可得到1份变更后的可作为结算依据的造价文件。
在施工阶段,业主和承包商还可通过在BIM模型上添加时间进度和成本信息,进行阶段成本费用的统计和分析,并完成施工进度款的支付。BIM技术的应用,不仅明确了每一阶段的任务,而且准确直观地表达了款项信息,减少了超付或延付现象,从而大大降低索赔情况的发生。
2.5 竣工验收阶段
建设项目的竣工决算需要包含从筹建到竣工投产整个过程的全部经济文件作为支持。采用BIM技术后,这些所有的物理信息和几何信息都可储存在BIM模型中,例如各构件的工程量、施工进度以及材料的价格、产地和生产厂家等,并随着工程项目的进展而不断更新。因此,如业主和承包商使用同一个BIM模型分别进行项目管理,则其工程的所有数据都会整合在个BIM数据库中。当项目竣工时,该数据库中的数据基本可反映项目的实际情况,竣工验收十分方便。
3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并与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投资效益息息相关。因此,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造价管理人员要合理应用先进的技术方法,有效开展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工作,对工程项目各个阶段的造价成本进行控制,从而确保工程项目的经济收益。在本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中,应用BIM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可供类似工程造价控制参考。
参考文献:
[1]占美森,王华阳.基于BIM技术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实践与探讨——以江西某高校综合楼项目造价控制为例[J].门窗.2014(08)
[2]任晓华.基于BIM的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分析[J].江西建材.2016(14)
论文作者:丁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4
标签:造价论文; 阶段论文; 模型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