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剑敏 邢韵 倪勤
(长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 上海 200093)
【摘要】目的:总结家庭医生制下社区中医全科医生开展中医药服务的成效,探索建立中医家庭医生服务新方式。方法:通过人才队伍、服务标准、运作机制及考评标准的试行,采用描述性表格、χ2分析和t检验,比较实施前后的年龄学历职称结构、标化工作量、知晓率和满意度问卷等相关数据的变化。结果:与实施前比较,中医全科队伍平均年龄从(35.7±13.2)岁减少至(31.9±2.1)岁,本科以上学历比例100%,中级以上职称比例提高18%,中医家庭医生中医服务量提高20%,开展中医服务项目增加12项,中医家庭医生人均标化工作量项目数和服务量明显增加,签约居民相关知晓率和满意度指标较实施前明显提高。结论:本次研究切实有效的提高中医家庭医生开展中医药服务的利用率和覆盖率,提升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内涵建设,为进一步探索家庭服务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中医;家庭医生;服务成效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7-0335-02
中医药技术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在社区基本医疗中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多样,费用较为低廉,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2]。中医药融入家庭医生制服务,可以有效帮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3]。上海市杨浦区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建机制、搭平台、定标准、评成效将中医全科医生纳入家庭医生制服务队伍,通过规范培养路径和服务方式,力求通过中医药服务加成,进一步提升家庭医生服务内涵。
1.对象与方法
1.1 中医家庭医生队伍建设
1.1.1建立岗位培训渠道,要求承担家庭医生的中医医师必须具有中医全科资质。
1.1.2调整团队人员配置,将中医全科医生纳入家庭医生团队,分阶段完成队伍中医人员配置。按照初期团队中医全科医生比例不低于10%,逐渐提高到30%的要求。
1.1.3畅通人才引进渠道,每年招录医疗人员中,确保至少1名为中医类别全科医师,以研究生学历者优先。
1.2 规范家庭医生中医药核心服务内容
1.2.1以签约服务为基础,家庭医生开展中医药服必须基于“1+1+1”组合医疗机构签约,再次基础上给予中医药诊疗服务。
1.2.2建立健康档案管理制度,为每一位服务对象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包括基本信息、疾病情况、家族史、用药情况、中医体质辨识等。
1.2.3按需提供中医诊疗项目,根据不同病情需要,严格按照中医药技术质量规范,提供包括饮片、推拿、针灸、火罐、穴位敷贴、穴位注射、刮痧等在内的中医诊疗技术。
1.2.4开展针对性中医宣教,每季度为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妇女、儿童、高龄老人等重点人群,开展以“治未病”为基础的中医健康指导,提供以中医药知识为主的社区义诊、健康讲座、养生指导等。
1.2.5提供中医全专转诊服务,通过中医跟师建立全专团队,开展基于签约的双向转诊服务。
1.3 搭建家庭医生中医药服务考核机制
1.3.1量化考核:结合社区中医药服务规范,建立以标化工作量为基础的量化考核方式,根据实际制定个人年度标化预算和目标薪酬,考核家庭医生指标完成率。
1.3.2质量考核:结合中医药诊疗技术常规,通过抽查方式对处方、病史等进行抽查,每月汇总,考核家庭医生专业技术合格率。
1.3.3满意度考核:每年随机对200名签约服务对象开展问卷调查或电话抽访,了解服务疗效和服务态度,考核居民对签约家庭医生的满意度。
1.4 统计分析
采用Excel2013建立数据库,标化工作量根据1个全科门诊8分钟折算,满意度评分比较采用SPSS17进行t配对检验,其余指标采用表格描述。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通过人才引进,中医全科医师队伍的平均年龄由35.7±13.2岁降低至31.9±2.1岁,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比例和中级以上职称人员比例明显提高。(见表1)
3.讨论
研究项目主要探索家庭医生中医药服务新模式,从人才队伍、服务内涵和绩效考核三方面进行有效的探索[4]。
3.1 中医人才队伍建设是发展社区中医家庭医生服务的关键[5],通过人才引进和绩效倾斜,在确保每年至少1名中医类全科医生引进的基础上,通过家庭医生队伍配置重新调整,确保中医人员的均匀分配和合理利用。并通过项目建设使中医家庭医生队伍年轻化、高学历化和高职称化。
3.2 根据患者需求调查制定家庭医生中医药核心服务,以家庭医生签约为基础,将饮片、针灸、火罐、推拿、中药药透、穴位敷贴等16项中医药诊疗技术纳入家庭医生服务,并建立项目动态更新制度,在满足签约患者中医药服务需求的同时,确保服务模式的规范性。
3.3 建立标化工作量为基础的绩效考核方式
结合社区卫生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对研究开展的中医药服务按照服务效能进行工作量标化,通过对不同权重项目的平权处理,使中医药服务和其他家庭医生服务具备相同的评价标准,结合服务质量和满意度形成对中医家庭医生的综合绩效考评。
3.4 不足之处
本次研究基本建立中医家庭医生服务模式,但仍还需进一步提高之处有三个方面:一是中医全科队伍中缺少高级职称人才,需要进一步培养或引进具备学科引领能力的领军人才;二是家庭医生服务中中医药项目的实际利用率不高,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三是中医家庭医生的中医药服务能力相对较弱,需要在理论知识、技能水平上进一步提高。
4.总结
本次研究探索了家庭医生制下中医全科医生开展中医药服务的新模式,通过人才队伍建设、服务标准建立、运作机制试行及考核评价标准制定,切实有效的提高中医家庭医生开展中医药服务的利用率和覆盖率,在社区卫生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对提升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内涵建设起到积极作用,也为进一步探索家庭服务具有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谭文学,王文局.对我国全科医学发展现状的探析与思考[J].中外医疗,2011,30(16):138. DOI:10.3969/j.issn.1674-0742.2011.16.109.
[2]赵新平,李文华,黄斌,储珏.上海市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分析[J].上海医药,2014,(2):20-23,24.
Zhao Xinping,Li Wenhua,Huang Bin,et al.Analysis of the service capacity of communit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Shanghai[J].Shanghai Medical&Pharmaceutical Journal, 2014,(2):20-23,24.
[3]王峥,鞠丹丹,施永兴,潘毅慧,邱碧清,李宏治.上海市22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现状调查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07,19(12):608-610. DOI:10.3969/j.issn.1004-9231.2007.12.005.
Wang Zhen,Ju Dandan,Shi Yongxing,et al. Analysis of the prevalence survey of traditional medicine centers in Shanghai[J].Shanghai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2007,19(12):608-610.
[4]鞠丹丹.上海市南汇区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7:1-93.
Ju Dandan.The 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Health Service in Communities of Nanhui District In Shanghai Abstract[D]. Fudan University,2007:1-93.
[5]曹华.中医全科对推动全科医学发展的思考[J].医药前沿,2017,7(10):351-352. DOI:10.3969/j.issn.2095-1752.2017.10.293.
基金项目: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课题基金资助项目(20154Y0178).
论文作者:张剑敏,邢韵,倪勤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家庭医生论文; 中医论文; 中医药论文; 全科论文; 上海市论文; 社区论文; 满意度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