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内的电力部门由于发展观念发生了变化,故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对风电资源的开发以及运用进行了完善。电网末端是国内风电的主要聚集地,因为电压的波动性很大,所以要对风力发电机组并网的性能进行加强,并且进行及时的动态关注。近几年来我国的风力发电的规模不断进行扩展,因此对风力发电并网的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影响并网风力发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的原因有控制策略缺陷、硬件的维护状况、管理因素、软件版本的控制情况以及对定值的制定情况等。
关键词:风力发电机组;低电压;影响因素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进而对电力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想要实现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的发展,就不能使用会产生高污染的能源,需要实现安全高效以及经济节能的能源供给。为实现这一需求,我国的电力企业加大了风电工作的投入。当电力系统中的风电占据的电网比重较轻时,风电场能影响电网的程度是较低的,故当系统出现故障的时候,风力发电机组可以实现马上退出,故此产生的危害比较小。但是风力发电机组在运转的时候,由于其本身的结构特点会产生风机大面积的拖网情况,不利于企业实现其经济效益。故此对风力发电机组并网的设计要求提出来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一、实验的简述
本文对风力发电机组低电压的穿越能力进行了实验,并且对其中的影响原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经过实验我们可以知道影响风电机组穿越能力的原因主要有控制策略的缺陷、硬件的不完善、管理原因和软件的控制能力3个方面。
(一)控制策略缺陷
主控控制策略缺陷以及变流控制策略缺陷是控制策略缺陷的两大主要缺陷。有功恢复曲线的不合格是主控控制策略缺陷的主要表现方式,进而会造成“谐波过大”、“三相电压不平衡”、“某部件附件电机供电不正常”等情况的发生,更为严重的是造成脱网情况的发生。风力发电机组没有低电压穿越能力是变流控制策略缺陷的主要表现方式。主控控制策略缺陷在早期进行测试的时候发生的次数十分多,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各企业对低电压穿越技术的把握不过熟练。随着对该技术的不断熟悉以及该技术的不断完善,此类现象的出现率大大降低。目前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是企业对该技术的重视程度不足,另一个是没有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
(二)硬件因素
很多的硬件设备都可以在风电机组运作的时候对其进行电路的保护,这种保护的情况在电压跌落的期间表现最为明显。通常情况下,各种样式的硬件电路都可以在机组电压低落的阶段实现穿越。在经过相关的实验并对其进行分析讨论后,我们可以发现风况以及控制策略等都会对机组带来一定的影响。人为的屏蔽系统的UPS功能以及缺乏对滑环积碳等进行硬件维护,是由于硬件因素而产生的低电压穿越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所以发电企业要在平时的运行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对风力发电机组设备系统进行检测与维修,从而防止因为硬件因素而产生风力发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低下的情况出现。还要对维护设备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保障人员的专业化,对设备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上报,进而保障机组的正常运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管理因素以及软件控制
管理因素和软件控制是影响风电机组运作能力的主要原因,对此进行了下列的具体分析。
1、软件版本控制
风力发电机组的软件版本控制权在制造厂家手中,而不是在发电企业手中,因此企业无法对其进行有效控制,没有办法根据运行的具体情况对软件版本控制进行及时的变动,进而造成风力发电机组的低电压穿透能力不能达到电力系统的要求。且目前在发电企业所运行的机组机型比较多,部分机型的机组已并网较长时间,不能满足目前的并网要求规范。如企业只在乎自身的经济效益,进而不注重对并网机组的软件版本更新,进而造成机组的低电压穿透能力低下。
2、进行定值保护设置以及管理
发电企业在运维风力发电机组的时候,制造厂家会根据风力发电机组的具体运行状况,对机组进行定制的定值保护或对其进行特定的控制设置。但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因为厂家的考虑缺乏全面性,将会对风力发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制造厂家在对设备进行定值保护设置以及管理的时候,要进行全面认真的思考。
二、结束语
风力发电机组的设备制作技术水平的高低、管理水平是否规范化以及对该设备的经营状况好坏等是评价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高低的重要因素。由于对风力发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情况不断进行实验和我国对其要求不断进行严格化,所以我国的风力发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通过该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造成并网机低电压穿越能力低下的原因不再是控制技术以及该设备的硬件操作方案,而是控制策略的缺陷、软件版本的控制水平以及对风电机组的管理和定值保护。所以,发电企业应该加强对风电场的风力发电机组的软件控制版本的规范,以及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定值进行严格的保护,对软件升级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批准;进而还要对检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加强对风力发电机组的检查和维修;从而可以为风力发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能力进行保障,从而使电网能够安全高效的运转。
参考文献
[1]齐尚敏,李凤婷,何世恩,等.具有低电压穿越能力的集群接入风电场故障特性仿真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14)55-62.
[2]毕天姝,刘素梅,薛安成,等.具有低电压穿越能力的双馈风电机组故障暂态特性分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2):26-31.
[3]张磊,陈道君,王灿,等.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对110kV电网的影响研究[J].湖南电力,2016(6):18-20+43.
[4]关宏亮,赵海翔,迟永宁,等.电力系统对并网风电机组承受低电压能力的要求[J].电网技术,2017(7):78-82.
[5]杜强,张惠娟,张同庆.双馈风力发电机组撬棒电路保护技术的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11,45(8):48-92.
[6]蒋雪冬,赵舫.应对电网电压骤降的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Crow-bar控制策略[J].电网技术,2008,32(12):84-89.
论文作者:盖澜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7
标签:低电压论文; 机组论文; 能力论文; 风力发电机组论文; 风电论文; 策略论文; 缺陷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