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研究论文_朱攀峰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研究论文_朱攀峰

摘要: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施工企业只有采取先进的技术管理措施,充分运用新技术和新设备,促进施工技术的现代化进程,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工程施工的劳动生产率,保证现场施工秩序的安全稳定,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品质质量,实现工程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

引言

施工现场管理是复杂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施工混乱会影响建筑的质量。对现场施工管理应遵循科学化原则,规范化现场管理。伴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城市建设速度膨胀的今天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作为整个工程施工的基础,对施工的管理合理与否已经成为了影响工程质量的最主要的因素。

一、现场施工管理的原则

1.1注重经济效益

当前很多施工单位在开展施工现场管理时,仅注重施工进度及质量问题,却忽略了施工成本及市场等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而施工现场管理实质上是为了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施工成本、适应市场需求,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注重经济效益问题,力争最大的效益回报,避免不合理的开支与浪费。

1.2现场管理的科学化

对各项管理工作应遵循科学化管理原则,既要以科学合理为基本出发点,又要满足现代化建筑施工的客观要求。在现场管理中,除了对施工过程的管理,还应注重管理方法、实际操作流程是否合理,并充分利用现场资源,开展可持续性的管理方法,才能充分调动现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1.3规范化的现场管理

为了切实开展施工现场的生产作业,标准化与规范化是必须遵循的原则,在施工现场的各要素必须具备“统一服从”的素质,杜绝主观随意性。只有规范化与标准化的管理,才能有效提高施工现场的工作效率、监督体系完善等,确保科学有序的现场施工。

二、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工作内容

2.1做好进度管理工作

在施工现场实行进度管理是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主要工作内容是管理工程控制阶段的进度计划使其尽量完善,检查施工企业的工程进度计划,对各项动态进行控制,协调处理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及时预测和处理工期索赔问题,使实际工程进度符合计划工程进度。对工程进度计划进行分解、细化以及优化,并对施工企业上报的进度计划按照年、季、月进行分类追查,及时获取施工进程,对施工进程进行动态化管理,并及时召开内部研讨会,由分管总监牵头每周开一次进度分析会议,及时发现进度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进度分析的范围不仅是关键施工部位,还应包括施工全过程,同时将责任落实到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做好材料管理工作

按照设计方案所决定的材料品牌、质量、规格、数量等,通知供货商送货;采购单上的材料种类繁多,因此要将材料数量、规格及产地等要素标注出来,其尺寸、质量以及模板等也要一次到位,防止因材料采购不当造成工程延期;按照实际施工状况,安排材料依次入场,并对材料进行抽样检查,将检查结果报给甲方、设计企业,将材料分门别类后放置于平面图所标位置;对进场材料进行检查登记,严格遵照工程进度并凭出库单进行发放,并积极踪发放材料的用处,防止出现丢弃或浪费现象;库管员必须定期对材料进行盘点,并做好材料的分类工作,对易燃、易潮的材料必须要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2.3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工作内容主要有预防火灾、禁止乱拉电线、戴安全帽,架立脚手架,安全带等,需成立专业团队进行管理,并重视其成员能力培养,进而及时消除隐患。施工现场各项防护设施的逐渐拆除,安全隐患也在不断增多,特别是安全用电问题更要受到重视。安全工作一定要有始有终。要重视人才培养,并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技巧。遵守规章制度进行操作能有效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务必要加强安全管理,发现违规行为可处罚金,对造成事故的必须严惩。

2.4加强质量管理工作

该质量管理工作的主要管理对象是施工现场,并通过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控制与管理找出造成产品质量下降的施工行为及其他因素,使整个施工流程的各道工序都能得到严格控制。主要工作内容有:建立完善的质量指标体制,“质量第一”的理念要贯穿项目经济技术指标建立、岗位职责制、统计方式、考核内容以及奖惩制度等,避免不合格产品与工序延伸到下道工序去;依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设立管理点,管理人员应控制好各道工序的关键部位质量以及影响关键部位质量的重要因素,确保各道工序都能长期保持平稳状态;运用“三检制”方法,及时检测工程施工质量;施工现场应加大信息管理力度,以便及时掌控质量状态,并对数据进行统计,综合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改善方法,及时消除隐患。

三、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相关措施

3.1建立会审制度,对施工技术图纸进行审查

要定期对施工技术图纸与施工现场进行对比,看两者是否相一致,从而确保技术人员能有效掌握施工技术图纸的内容及其要求,掌握图纸特征,从而能有效查找出设计图纸与现场施工之间存在的矛盾,为现场施工顺利进行提供保障,使工程能安全高质的完成。

3.2建立参与制度,使施工单位加入现场施工方案制定

建筑工程要高质、高效的完成就必须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设计单位三者间通力协作。因此施工单位也应加入到现场施工技术方案的制定工作中,既使施工技术方案满足施工单位的技术管理要求,又使施工单位能够从容准备技术工作。这项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施工单位正确解读设计单位的理念,有助于将准确的信息反馈出去,使施工技术方案的设计理念得到保障,有效降低了技术方案出现返工或修正操作的概率。

3.3建立完善质检制度,控制材料质量

施工中使用劣质的材料、设备将直接造成建筑工程的质量下降。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质检制度,并配备合格的材料、设备质检团队,及时检验材料、设备的技术质量,进而使建筑工程质量得到保障。

3.4完善技术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建设企业进行技术管理、施工企业进行科学施工以及设计企业进行方案设计都需要查阅技术档案资料,该资料是建筑企业长期生产建设所积累的技术标准以及科研成果的总和。完善技术档案资料管理制度能加快收集建筑施工资料的速度。施工技术的有关负责人员对这些资料进行审核、整理以及收集,使其能系统反映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实际状况,为以后工程项目维护、改建、扩展等提供材料支持。

结束语

施工现场管理充分体现了施工单位的项目管理水平,并与施工质量紧密相关。施工现场管理涉及人力、物流及财务等多方面内容,有效的施工现场管理能够保障施工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现代化手段的应用,也为现场施工管理带来了便利,更利于管理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孙卫国.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对策[J].今日科苑.2010(16):256―257.

[2]刘敬.谈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与管理的重要因素[J].2011(25):24―26.

[3]黄建军.如何搞好现场施工管理[J].山西建筑,2010(14).

论文作者:朱攀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7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研究论文_朱攀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