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十字”英语教法操作之我见(论文文献综述)
李佩瑜[1](2020)在《《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浙江图书馆藏《历朝杭郡诗辑》清稿本四十卷,是丁丙仿吴颢《国朝杭郡诗辑》编纂体例,在《武林耆旧集》残本内容的基础上纂1而成的一部地域性通代诗选集。《诗辑》以“人、传、诗”的形式收録杭郡一地六朝迄明的诗人2625位,诗作5720首,小传2487条。其中,卷一至卷三十二爲南朝至明代科名与闲人;卷三十三爲闺秀艺伎;卷三十四爲名流寄寓;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七爲僧人;卷三十八至卷三十九爲道士;卷四十爲无名氏与仙鬼謡谚。《诗辑》立足於乡邦文献的挖掘和整理,与《国朝杭郡诗辑》前後相续,展现杭郡一地诗歌繁荣昌盛的历史风貌,凸显杭州地区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等特色。整理研究此书能爲杭郡文献的存续补遗、诗史的谱系构建、文学的地域特色研究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部从文献、文学、文化等方面对杭郡地区都非常重要的地域诗歌总集。本文主要分研究编和文献编两大部分。研究编包含绪论、正文。绪论部分主要对《历朝杭郡诗辑》的版本作详细介绍并阐明其研究价值及意义。目前学界还未对《历朝杭郡诗辑》有过任何的整理爬梳,更无具体的作品介绍和详细系统性的研究,可借鉴《国朝杭郡诗辑》系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历朝杭郡诗辑》展开深入的研究。正文部分包含四章,从文本、内容及其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和研究。第一章阐述了丁丙编纂《诗辑》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机缘。其中,论证了《国朝杭郡诗辑》系列和《武林耆旧集》二者对《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的重要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章从内容样貌与收録标准两方面阐释《诗辑》的基本体例。内容样貌包括了内容形式与编排次序;收録标准包括收録范围、收诗标准、收传原则。其中,收诗标准与丁丙的诗学倾向密不可分。第三章从诗歌的来源、题材和小传的来源、内容两大主体部分对《诗辑》着録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地展现。第四章揭示了《诗辑》的文献、文学、史料价值及地域文化特色。文献编是对《历朝杭郡诗辑》四十卷的整理点校。附録部分爲《历朝杭郡诗辑》中,人物介绍条目所提及诗集诗稿的名目存録整理。
袁耀辉[2](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提出《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肖克凡[3](2017)在《旧租界》文中认为一深秋时节,大半夜里我被大人说话惊醒,听见那人对外祖母说:"姥姥,天太晚了我在您家寻一宿,天亮我就走人……"屋里亮着灯,灯光亮得不容我睁眼,只得眯缝着。我能够分辨男女,懵懵懂懂瞄见个成年男子,口口声声叫外祖母"姥姥"。"您老行行好,这大半夜的让我宿您家吧,天亮我保证走人……"他操着地道的天津口音。
赵颖霞[4](2016)在《晚清民国时期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历史嬗变研究 ——以课程为考察中心》文中认为国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核心价值体系、民族精神的载体,是文化之根、民族之魂,国学教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体现。鸦片战争后,受西方教育文化及近代社会变迁的影响,中国教育开启了近代化历程,传统国学教育成为了变革的对象和内容。而中小学国学教育经历了晚清和民国两个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的嬗动也发生了重要改革,传统的修身教育演变为公民教育,读经讲经转变为国文、国语教育。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讲读背诵转变为“儿童本位”的形象化教育形式。晚清,以洋务派为代表的改革派,面对晚清传统国学教育的危机,提出了“中体西用”的改革策略。“中”即“中学”,实际上就是指中国传统文化。西则是指“西学”即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中体西用”改革策略的提出,表明洋务派已感知传统国学教育的危机,并试图以固守传统,模仿改良的方式解决危机。而清政府则于清末厉行“新政”改革,虽然依然奉行固守传统、模仿改良的“中体西用”指导原则,但已尝试以西学教育模式改革传统国学教育。废除科举制,建构了包括中小学在内的近代学制,将教育的近代化改革扩展至基础教育层面;中小学实行分科教育,中国教育史上国学教育首次被课程化,被分设为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字、历史、地理等科目。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儿童国学教育虽然失去了传统的综合教育模式,但通过不同的国学教育科目被继续传承。民国初期,基于“国体初更,百事务新”的思想倾向,各种西方教育思潮,尤其是欧美教育思潮开始逐渐深入影响中国近代教育的转型与发展。在中小学教育领域,随着民国政府宣布清朝学部所颁行的教科书一律禁用,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等激进改革措施的出台,中小学国学教育由固守传统、模仿改良,迅速转向摒弃传统、激进转型。修身教育转变为公民道德教育,国文教育取代读经讲经,中小学国学教育发生了实质性变革。1915年至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启了近现代教育的新进程,至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实用主义教育思潮迎合了中国教育变革的现实需求并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小学国学教育强调以儿童兴趣、儿童社会生活、儿童活动为中心,公民科取代修身科,国文科演变为国语科并成为中小学国学教育的核心。抗战前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民政府为了加强对教育的统一管理和控制,在三民主义教育宗旨指导下,国民道德教育成为了中小学国学教育的主旋律。公民教育强调国民道德观念的培育和行为的养成,强调培养儿童互助团结的精神,养成儿童爱国爱群观念;国民道德教育也成为了中小学国语教育的核心内容,“孙中山先生的故事”、“中华”、“游中山陵记”、“黄花冈”、“游泰山记”、“林则徐”、“孔庙和孔林”等成为了这一时期中小学国语课本中普遍的内容。抗战爆发后,南京国民政府为了加强教育的统一管理与控制,确立了“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宗旨,并制定了“三育并进;文武合一;教育目的与政治目的一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切联系以及以科学方法整理发扬我国固有文化之精粹,以立民族自信”的教育方针。教育方针的调整反映了国民政府在民族危机和国内政权危机的特殊时期,尤其注重突出加强中小学的政治教育、民族意识和精神教育及传统文化教育,政治教育、民族意识和精神教育及传统文化教育成为这一时期中小学国学教育的中心。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在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指导下,基于战时的特殊状况,着重强调抗战、民族精神教育以及教育与根据地建设实践相结合,中小学国学教育形式生动活泼,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等儿童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内容与根据地抗日和生产、生活实践紧密联系,突出抗日教育和生产劳动、生活等实践教育。同时,基于抗战的需要,抗日根据地的中小学国学教育也将传播革命真理,激发中小学民族、爱国意识和人民革命的情怀放在重要地位,呈现教育性与实践性、政治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特征。
刘霞[5](2016)在《中国公民教育的反思与重构 ——基于百年母语教科书的文本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公民和公民教育已成为时代的主题。然而,公民及公民教育是一个外来词,它源于西方的文化传统和政治体制,是西方民主政治的产物,代表着西方政治文化的核心理念。20世纪初,中国启蒙思想家引入和借鉴西方公民教育,开启了中国公民教育的进程。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公民教育进行得如何,需要我们做历史的考察和分析。公民教育作为一种政治文化,代表着国家的意志,体现在国家颁布的法律、政策和文本之中。母语教科书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载体,不仅承载了国家对公民教育的具体要求,而且也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文本呈现。所以,本研究选取母语教科书作为研究中国公民教育的分析文本,旨在分析自公民教育引进中国的百年来,母语教科书传递了什么样的公民文化,塑造了什么样的公民形象,以及怎样传递这些文化,怎样塑造这些形象,这些公民文化和公民形象对中国公民教育产生何种影响。借助于百年母语教科书的分析,反思中国公民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从而建构中国公民教育的理想体系。本文依据母语教科书中公民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将百年母语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分为四个阶段考察:第一阶段:1904—1936,这一阶段是西方公民教育在中国的本土化时期,也是公民教育的萌芽期和快速发展期,其目的是以公民教育改造国民性。在20世纪初期,公民教育的引进、传播与母语教科书的编写、使用步调一致、诉求一致。公民教育的思想在辛亥革命前的母语教科书中就有萌芽,辛亥革命胜利后,民主、共和、平等、权利等西方公民教育的核心思想理所应当地编写进“共和国教科书”中。此时的公民教育重视公民性的宣扬,结合了时代的诉求,强调了中国文化的参与。新文化运动使得中国由学习日本转为学习美国,并仿效美国的课程设计,学校开设“公民科”,编写公民读本,美欧的公民教育思想通过母语教科书得以广泛传播。之后,蒋介石统治的南京国民政府试图以党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等取代公民教育,虽然遭到抵制,但此时的公民教育已受到蒋介石政府“巩固政权、寻求认同”等政治意图的干扰。加之,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面临外辱,公民教育作为政治动员的工具也在某种程度上符合当时的国情。故而,中国公民教育开始偏离正途,出现了政治化的前兆。第二阶段:1937—1949,这一阶段因为战争的需要,公民教育蜕变为政治动员的工具,公民教育陷入了低谷。在抗日战争期间,无论是国统区还是根据地,都重视公民教育与抗战教育融合,为抗战服务。此阶段,公民教育成为抗战的动员工具。在国家和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公民教育要求个体将自由和权利全部贡献给国家,母语教科书成为号召特殊时期公民爱国报国的宣传册。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都非常重视公民教育,强调民主、平等的思想,但国民党为巩固现有政权,强调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强调公民的国家认同;共产党为了建立新中国,反对并在教科书中解构封建落后的传统文化,反对现有政权,为建立新政权服务。第三阶段:1949—1976,这一阶段为了巩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政权、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公民教育被“人民”教育、“接班人”教育所取代,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人民”教育是高度政治化的,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强调阶级立场的重要性,强调教育的政治使命。因而,此阶段的母语教科书中强调政权认同,强调无私奉献,强调道德的阶级性。在“文革”期间,“人民”教育被异化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教育,宣传虚假民主,践踏传统文化、反人性,也错误地判断了时代诉求,使公民教育走向了异化,成为政治宣传和阶级斗争的工具。第四阶段:1977-新世纪,这个阶段是我国公民教育的恢复和重建期。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民主社会的建设和法治的完善,公民教育的外部条件日益成熟,从而催生了新时期公民教育的觉醒。此阶段母语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内容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强调公民爱国以及公民合作,公民榜样也变得丰富多样。尤其是新世纪,母语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内容涉及到了好的公共生活所需要的公民品质,关注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公民文化的一致性,并以知识作为公民美好生活的内在价值等。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不断增强,传统文化在公民教育中的地位得到提升,而开放的心态也使得西方公民精神在公民教育中得以呈现,并与社会发展的时代诉求相结合,公民教育开始进入一个自觉的、良性的发展阶段。通过对百年母语教科书中公民教育思想的回顾,我们发现,公民教育的发展必须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基于人性的公民性、体现国家意志的政治诉求和植根于民族的传统文化。公民性、政治诉求和传统文化,成为了对公民教育相互影响、相互制衡的稳定结构。中国的公民教育,必须符合公民性的人性本质,立足中国立场,体现中国文化,面向中国问题,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正是基于此,本文最后提出了基于中国伦理精神的公民教育体系的构想。
石少欣[6](2013)在《六朝时期比丘尼研究》文中认为六朝比丘尼是中土比丘尼的源头,只有清楚这一时期比丘尼在中土存在和发展的实际样态,才能正确认识六朝之后的比丘尼状况以及中土比丘尼的特色,进而才能更深入地讨论中国佛教文化的特质等一系列问题。本文旨在复原六朝比丘尼的真实状况,故运用文献学的方法,尽力搜集史书、碑刻资料及佛教典籍的相关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同时,与社会史、文化史、政治史相结合,将比丘尼置于当时社会环境和宗教环境中进行客观考察。本文主体部分分为五章:第一章《印度西域比丘尼概况》简要介绍印度比丘尼的出现,利用小部《阿含经》简单介绍佛陀在世时比丘尼的成就,并根据西域出土的碑刻资料介绍比丘尼在当时的发展和比丘一样活跃。这一章主要强调比丘尼对佛教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并非如一般所认识的可以在教团中忽略不计,同时对八敬法在尼众中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了考察。第二章《六朝时期比丘尼的发展与政治》,这一章主要通过三方面五个时期的现象来谈:第一,后赵比丘尼安令首出家成为尼众女领袖,引起石虎的关注,从而父亲得到提升;比丘尼僧基出家时的高规格仪式及褚皇后为之立寺与僧基家族是青徐豪霸的探讨:第二:东晋孝武世比丘尼进入后宫与支妙音专权;第三:刘宋时比丘尼法静利用僧尼的交通特权参与谋逆之事;第四:南朝比丘尼成为贵族门师;第五:贵族女子出家为尼在当时成为时尚,出家从而成为血腥政治斗争的幌子。所反映的三方面即是:1.比丘尼出家后成为家族和皇室贵族发生联系的关键,尤其和后宫关系密切;2.僧尼在当时因为游学或游行教化而具有交通特权,从而为各方传递信息提供方便;3.北朝后妃出家无一例外与政治有密切关联,成为后妃实际被废而不会引起社会动荡的挡箭牌。第三章《六朝时期比丘尼的真实样态》。通过正史记载和石刻资料论证六朝时期比丘尼出家并不意味着与家族关系断裂,实际上一些比丘尼是住在家中的,住寺尼也依然承担着养老的义务;同时根据僧尼传记中的资料分析六朝时期南方和北方的佛道关系的不同,当时佛道观念处于一种混淆状态,比丘尼中常常见到服食等道教行为。此外,还根据有限的资料简单分析了比丘尼身上所反映的经济状况,并分析了北朝尼寺体现的道俗交流功能,介绍了尼众慈善教化贡献。第四章《六朝比丘尼的定慧修习》含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尼传统计,当时比丘尼所持主要经典是《法华经》,几乎占比丘尼总数的一半以上,这一现象反映的是当时僧众讲解与诵持该经的普遍,故对《法华经》的法系做了整理,发现青徐杨越一带及庐山是法华重地,且诵法华的僧尼又多同时坐禅,似乎为天台的成立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其次整理了比丘尼修禅的法系,并且对尝试对禅法的大小乘区分加以探讨。第五章《中土比丘尼教团制度的实存状况》。本章讨论四方面问题:1.比丘尼戒律的传来和本土规范的制定;2.当时出家的条件:落发披法衣,但晋代南朝只提到改服出家,壁画中也有带发比丘尼;3.尼衣钵器物考:讨论缁服的含义与比丘尼赤服,根据尼传中提到的器物进行了简单考证。4.比丘尼丧葬考:直到唐代僧尼都未采纳西域火葬法,这一问题反映了中国是立足于本国文化对外来宗教进行了吸收和表层改变,称不上征服中国,但对一些一夫多妻的丧葬问题提供了新模式。最后是结论:这一身份的出现与家庭、社会、政治和经济相互影响。中土比丘尼的存在和发展与当时巫术、道教的发展密切相关。通过比丘尼的考察,反映了中国佛教自身的特性。
王明建[7](2013)在《囿于传统的突围:语文科课程早期现代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学内容的正确是教育活动的底线,语文教育应“教什么”的不确定是其备受争议的根源。把“教什么”理解为课程,把“课程”窄化为学科知识,再细分为本体的课程内容、横向的课程结构和纵向的课程组织,并以此作为研究的视角和对象。中国传统教育是现代语文教育的源,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的内容及其载体。把中国传统教育的课程作为语文科课程早期现代化研究的对比项,兼及课程文件关于现代化的规划与课程实践,现代化的语文科课程与其它学校课程的比较,和利用Microsoft Office Access软件创建语文课文数据库,作为主要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认同“以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为线索来探讨社会变化”就可以归属现代化理论的观点,晚清民国时期语文科课程的现代化本质上是中国传统非学科课程向现代学科课程的转变;动力上是迫于外力的模仿;步骤上异于内容决定形式的常识,走的是课程组织、结构的现代化在先,课程内容在后的道路;结果上表现为五方面的“囿于传统”和在三方面的“突围”。其中,“囿于传统”是指现代化的被接受凭借的是以部分中国传统教育作为论据的支持;语文科课程现代化的实践处处可见中国传统教育的运作;关于语文科课程现代化效果的评价惯于以对中国传统教育效果的想象为标尺;以对理想状态的中国传统教育的认识和态度,看待现代化的语文科课程;有中国传统教育经历和素养的师生处于这一时期语文科课程现代化实施的主体之中。也正是在这几方面的意义上,把晚清民国的语文科课程现代化称之为“早期”。“突围”是指语文科课程的现代化建设,包括了推倒中国传统语文科课程“唯一”的课程结构、“多篇”的课程组织和“经验”的课程内容,分别以“之一”、“分段”和“知识”的重建之。重建的进行,于课程结构方面是中国传统类现代化课程结构的探索为西学学科课程在中国的被接受提供了论据;教会学校良好教学效果的示范和催化,学习洋务学堂的西学课程也可获得官阶,特别是西学获得科举科目的身份,显示出官方对西学的认可,促成了语文科课程从作为中国传统教育的全部被缩减为众多课程“之一”。在西学学科课程结构的影响和比照之下,作为“之一”的语文科课程由中国传统的“专书命名课程”现代化为“学科命名课程”,但作为其课程名称之一的“国文”依旧是书名出身;由中国传统的“分进合击”现代化为“齐头并进”,然而,由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的初学难度不一而形成的彼此制约的矛盾未能解决,现代化的语文科课程实践依然有“分进合击”的时候;针对随基础教育阶段读经教学的废除而不再存在的中国传统教育“同道异课”的学程联络,语文科课程现代化重建的学程联络和设置的选修课,呈现出的是繁复且随意的“异道异课”。在课程组织方面,迫于近代学制的中小学学段设置产生的因“教”组织课程的需要,和专为学校系统编选的西学教材的催化,中国古代选本成为“专为学校系统编选”语文教材的立足点。由以“篇”改为以“册”称呼单位教材的出现,标志着语文科课程组织从中国传统的“多篇”现代化为了“分段”。为比附年级制度,“分段”样式的语文科课程把中国传统教材非专为学校系统而撰,以“碰”的方式成为学校教材与课程,现代化为制定教材编制规范和编制与年级制度相配套的教材;把中国传统课程内容从有序到无序的排列,现代化为经由课程文件的规划和教材编写的创新构建有序的课程内容。然而,较之专为学校系统所编的教材,师生更为喜欢的是专书、活叶文选一类的补充教材;课程标准的出现虽然表现出了区别课程、教材和教学的认识,但由于它制定的语文科课程内容标准的不明晰,现代语文教材的编制与中国古代选本的编制是一样的原则性规范;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材关于生字的排列与中国传统单篇识字教材一样,都不强调生字的高重复率;因为不好说那种文体或问题是易还是难,语文教材的选文排列实际上仍处于“无序”之中。在课程内容方面,科学知识型成为了现代化语文科课程的理想;“前台”化处于“后台”的中国传统语文知识,并改变中国传统课程内容“德前知后”的形态;移植西学语文知识为我所用,把中国传统课程内容“层叠累积”的生产方式,现代化为“另起炉灶”,加之替代“圈点评注”的程式化的教学方法,一起把中国传统“经验”性的课程内容现代化为了学科“知识”。其中,科学知识型课程内容的建设,把明确语文科课程的本质看作确定课程内容的前提;把观察和实验作为课程内容生产的唯一方式;采摘最新研究成果,细化课程内容生产环节等等,显示出语文科课程现代化具有科学意识的同时,也为中国传统课程发挥作用留下了空间:首先,西学语文知识与中国语文科课程的特性相关不大,且中国传统语文知识的“前台”化也仅是物理的位移。这就易于导致或者语文科课程实践仅是这一类语文知识的教学,或者语文知识被忽视,语文科课程实践继续中国传统教育的样式。其次,关于语文科课程本质的讨论并没形成一致的认识,加上参与课程内容生产人员的增多,不一致的认识就更加不一致。由此形成的语文科课程实践或者如“圈点评注”的各自为政,或者是延续百科全书式课程内容。最后,语文科课程内容的现代化虽然对新事物做了采摘,但除明显的意识形态类内容外,它并未把中国传统课程内容全都排斥出去。因为,语文科课程早期现代化没有着力于对西学学科课程和中国传统课程的转化,仅止于从“过河拆桥”到“移花接木”的现代化逻辑,生成的传统与现代性的拼接。因此,早期现代化的语文科课程总让人有低效之忧,成为总被轻视的重要课程。要命的是20世纪后期至今,虽然中国传统课程基本消失殆尽,但是该时期语文科课程的影响却与晚清民国时期一样。这说明今天的语文科课程与晚清民国时期可能存在同样的问题。好在语文科课程早期现代化为今天提供了经验和资源。如基于创造性转化理论,创建关于20世纪前期语文课文的Access数据库,统计和分析出被选用次数较多的课文,就可作为当前课程现代化的资源范围。
林雄[8](2012)在《阳明心学德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文中研究表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阳明心学作为宋明理学的重镇,在儒家文化圈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尝试对阳明心学思想中的德育智慧进行探索和梳理,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促进儒学现代性转化课题的深入探讨,有利于我国转型期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王阳明思想的形成与明中期的内忧外患政治形势,士人地位的微妙变化以及家世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思想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北宋五子,而直接启发于朱晦庵与陆象山关于理学基本问题的分歧与争辩,并受到元儒、明儒思想的影响。阳明心学德育思想具有严整的逻辑理路,“心即理”“止至善”“致良知”等命题浑然一体,对当代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的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借鉴意义。阳明先生关于学校教育的纲领,“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的教育内容及歌诗、习礼、讽诵等教育方法依然能够给我们带来许多启示。
蒋美凤[9](2012)在《学研型教研团队塑造个案研究 ——以S中学英语组为例》文中指出上世纪90年代在全世界展开了关于学校管理主题声势浩大的教育改革,国外研究者提出了“教师即研究者”的观点,其中尤以麻省理工学院的彼得.圣吉提出的“学习型组织”理论影响为甚。我国的中小学管理也受到这场改革运动浪潮的冲击,以校为本的理念走进了校园,我国2001年开始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开展积极的教研组活动。正是在这一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中,学校教研组得到重新重视,而搞好备课组建设是学校进行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学校原有的教研制度在教研理念、活动方式及管理方式等方面越来越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如何让创建一个真正进行教育研究,使之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的高效学研型教研团队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正是定位于新课改这一特定教育背景下探讨学研型教研团队建设问题。本文以终身教育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团队理论为理论框架,以问卷调查、访谈为主要研究手段,以S中学英语教研组为研究对象,从英语教研组的成员构成、科研环境、教研活动情况、教研组管理以及团队合作情况五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采用描述性设计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分析,本文得出S中学英语教研组创建学研型教研团队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有利因素主要为该校英语教研组成员对于自身的定位和职责明确,对人际关系比较满意,有着共同的愿望和目标,能较好地合作,有较强的团队意识,这些都为学研型教研团队打下基础。基于数据的分析,本文进一步结合实际对创建学研型教研团队提出一些建设性策略:组建结构合理的教研组、创设良好的科研环境、建立科学规范的教研制度及评价机制,开展以“学”“研”结合的教研活动,加强对教研组领导的培训及积极建设以“团队合作”为核心的教研组文化等。
刘光成[10](2010)在《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文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最难以把握的部分。作文命题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讲究作文命题艺术,做到命题恰当是作文的关键。作文命题体现命题者的教育思想,命题的科学与否,反映了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是否发挥了主导作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次作文的成败,关系到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快慢,并最终决定学生作文素养的高低。在语文能力测评中,作文命题的质量还关系到它的选拔和导向功能的有效发挥。研究作文命题,有助于提高作文教学水平,对当下实施的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发掘我国的考试文化,提高考试作文命题水平,从而丰富我国的考试理论宝库。中华民族素有重视文章写作的优良传统,历史上曾出现辉煌的文学创作时期,产生过众多文章大家,所有成绩的取得都与扎实的基础性作文训练有关,或者说与作文命题有关。语文独立设科以来,我国中学作文教学的历程已逾百年。百年来,中学作文命题紧跟时代的步伐波澜起伏,积累了许多经验,也有沉痛的教训。本论文拟以中学作文命题受时代思潮影响而不断调整,不断变迁的历史,来勾勒语文独立设科至今一百余年中学作文命题思想发展的主要轨迹,探寻其背后的成因,并冀以对当今的中学作文教学改革有所启示。本论文运用文献法、比较法、统计法、历史分析法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系统探讨百年来中学作文命题的沿革与发展。研究的问题聚焦在四个方面:(1)梳理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的沿革与发展历程;(2)揭示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的历史阶段特征;(3)探寻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的发展变革原因;(4)总结中学作文命题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并对其未来发展作出构想。根据各个历史时期中学作文命题的不同特点,本论文把百年中学作文命题史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一是承绪与变革期。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的颁行,中国的语文教育掀开了历史新篇章,这可以看作是我国近代作文教育史的重要转折点。1904至1919这十五年时间,属于我国中学作文命题的承绪与变革期。由于根深蒂固的古AI写作作教育传统与科举文章命题的影响,中学作文命题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沿着传统科举文章命题的轨道作惯性运行,但现代中学作文命题曙光初现。在“经世致用”、“中体西用”等思想的影响下,出于对科举文章命题的有力矫枉,“实用”思想逐渐成为中学作文命题的主导思想。在清末民初的一些重要教育法规中,中学作文命题的“实用”思想有了较为明确的体现,而在当时的作文教学实践中,也呈现出一些可喜的变化。二是探索与定型期。从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爆发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三十年时间,是中学作文命题的探索与定型期。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是中国中学作文命题现代化探索的契机。语文教育界的有时之士认识到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他们在对其进行考察、批评的过程中,也肩负起了时代的责任,开展摆脱作文训练随意、混乱局面,寻求作文命题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初步创建了现代中学作文命题规范。中学作文命题趋向科学与实用。命题内容较为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抒写个人的生活与情感、关心人民大众的福祉和疾苦,关心祖国的前途与命运,成为命题主旋律;命题文体日趋成熟,记叙文、议论文、抒情文成为中学生作文的主要文体。三是波折与重创期。新中国的建立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与过去相比,新中国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向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这种转变一度为语文教育带来了空气活跃的新气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作文命题无计划、无序列的现象普遍存在。随着“教育大革命”的兴起,中学作文教学又被生硬地套上了政治评判标准,虽然不乏有识之士呼吁,但在极左思潮的干扰下,作文教学的政治倾向并没有根本扭转,中学作文命题的价值追求在“外在工具价值(文)”和“内在思想价值(道)”两端徘徊。“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作文教学完全沦陷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学生作文大多是以“革命”和“造反”为主题的“大字报”式的文章,结构单一,格式呆板,近乎千篇一律,中学作文命题实践走入了死胡同。四是回归与创新期。以粉碎“四人帮”为标志的“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中国开始了历史性的转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拨乱反正,打碎精神枷锁,实行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开始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二次创业腾飞。社会结构的调整,文化思想的转型,教育理论的发展,写作理论的创新,促使中学作文命题逐步从政治舞台上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到写作主体上来。中学作文命题开始注意激发写作者的主体意识,命题方式趋向灵活多样,学生作文从单一应景的书写载体逐步演变为多姿多彩的心灵窗口。21世纪前后,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东西方交流日趋频繁,多元化文化格局形成。在此背景下的中学作文命题更是发生了质的飞跃,变得开放、多元、丰富,“乐于表达”、“自由表达”、“个性化表达”等“人本”作文教学理念成为中学作文命题猎猎飘扬的旗帜。本研究的基本结论是:第一,上述四个时期的中学作文命题内容不尽相同,命题样式也各具情态,但从中我们仍能发现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的大致演进轨迹:一是命题内容从功利性走向人文性。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紧跟着时代变迁的步伐,历经曲折,命题内容由“仕途功利性”“现代实用性”“革命政治性”的外部观照转向了人的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和人的健康心理的完整构建,逐步由主体的困顿与自在走向了主体的自觉和自由。二是命题形式从单一化走向多样化。语文独立设科以来,中学作文命题的类型先后历经了给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三次大的变化。每一次变化,每一种类型的出现都是因时而动,都是一种探索,虽然每一种类型各有所长、不能彼此取代,但总的趋势是前进的。作文文体也由单一的政论文向应用文、叙述文演进,今天学生的作文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文章和文学体裁。第二,百年来,中学作文命题内容与形式的变化绝不是偶尔的,每一道题目都是特定思潮下的产物,每一阶段作文命题呈现出的特点,都与特定阶段下的语文教育思潮有着深刻的联系。纵观百年中学作文命题,交错存在和发展着的三种语文教育思潮对作文命题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中学作文命题完整地演绎了语文教育思潮由“社会本位”向“以人为本”的演进,中学作文命题的发展轨迹深刻地反映了百年来人们对语文教育性质、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及反复。当今的中学作文命题似乎又有向第二时期回归之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历史的一种单纯循环,而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种有益反思。第三,新世纪的中学作文命题理当高举“人本”的旗帜,这是中学作文命题发展规律使然,同时也是由制约其发展变化的语文教育思潮所决定的。但是,如何在中学作文命题中落实“以人为本”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展望中学作文命题的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研究和实践的深入,人本语文教育思潮下的中学作文命题必将极大地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激活学生的写作思路,引发学生拥抱生活的激情。同时,我们也坚信,作文命题只要真正地体现了“以人为本”,作文终将成为人生的第一等快事,学生将在乐此不疲的写作中张扬他们的个性,放飞他们的心灵,并为此奉献出他们神圣的创意。
二、“二十字”英语教法操作之我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十字”英语教法操作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1)《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研究编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价值 |
第一章 《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缘起 |
第一节 杭郡的社会文化环境 |
一、官方政策对民间的影响 |
二、地域意识日渐凸显 |
三、乡邦文献的需要 |
第二节 丁丙的编纂机缘 |
一、不忍文献纸毁帙散 |
二、藏书、刊刻、编者的身份优势 |
三、契机出现:《武林耆旧集》 |
小结 |
第二章 《历朝杭郡诗辑》基本体例 |
第一节 文本体例 |
一、文本形式 |
二、编排次序 |
第二节 收録体例 |
一、诗人收録范围 |
二、诗歌收録标准 |
三、小传遴选原则 |
小结 |
第三章 《历朝杭郡诗辑》内容概述 |
第一节 《诗辑》收诗情况 |
一、诗作来源 |
二、内容题材 |
第二节 《诗辑》选传情况 |
一、小传来源 |
二、小传内容 |
小结 |
第四章 《历朝杭郡诗辑》价值 |
第一节 《诗辑》的文献与校勘价值 |
第二节 《诗辑》的文学价值 |
第三节 《诗辑》的史料价值 |
第四节 《诗辑》的地域文化特色 |
小结 |
结语 |
文献编 |
《历朝杭郡诗辑》点校凡例 |
《历朝杭郡诗辑》 |
附録 《历朝杭郡诗辑》存録诗集诗稿 |
徵引文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2 选题缘起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相关说明 |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
2.7 小结 |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4 小结 |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
4.1 俗语词概述 |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
4.5 小结 |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
5.8 小结 |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
7.3 小结 |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
8.1 语言学价值 |
8.2 文化学价值 |
8.3 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旧租界(论文提纲范文)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 二十八 二十九 三十 三十一 三十二 |
(4)晚清民国时期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历史嬗变研究 ——以课程为考察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国学 |
1.2.2 国学教育 |
1.2.3 中小学国学教育 |
1.2.4 晚清民国 |
1.3 研究现状 |
1.3.1 晚清民国中小学国学教育研究 |
1.3.2 晚清民国中小学课程研究 |
1.3.3 晚清民国中小学德育课程研究 |
1.3.4 晚清民国中小学国语科课程研究 |
1.3.5 晚清民国中小学国学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研究 |
1.3.6 晚清民国中小学国学教育个案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历史研究法 |
1.4.3 个案分析法 |
1.5 研究思路 |
1.5.1 目标预设 |
1.5.2 视角选择 |
1.5.3 思路设计 |
1.5.4 内容构建 |
1.6 创新之处 |
第2章 晚清(1840-1911)的中小学国学教育 |
2.1 晚清国学教育面临的挑战 |
2.1.1 国学教育自身的变革动因 |
2.1.2 清末社会变迁与传统国学教育的变革 |
2.1.3 西学对国学教育的挑战 |
2.2 洋务、维新运动时期传统国学教育的固守 |
2.2.1 洋务派教育思想及其对国学教育的影响 |
2.2.2 维新派教育思想及其对国学教育的影响 |
2.3 清末 “新政”时期中小学国学教育的模仿改良 |
2.3.1 国学教育制度的改良与继承 |
2.3.2 国学教育内容的改良与继承 |
2.3.3 读经讲经科的开设 |
2.3.4 中国文字、文学科的设置 |
2.3.5 修身科的 “扬弃” |
第3章 民国初期(1912-1919)的中小学国学教育 |
3.1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思潮对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影响 |
3.1.1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思潮兴起 |
3.1.2 教育宗旨的厘定 |
3.1.3 “壬子·癸丑学制”与中小学国学教育改革 |
3.2 国文科取代读经讲经科 |
3.2.1 读经讲经科的废止 |
3.2.2 国文科教学目标的确立 |
3.2.3 国文科教学的实施 |
3.3 传统修身教育转型为公民道德教育 |
3.3.1 公民道德教育宗旨的确立 |
3.3.2 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施 |
第4章 民国中期(1920-1927)的中小学国学教育 |
4.1 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及对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影响 |
4.1.1 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 |
4.1.2 “壬戌学制”与中小学国学教育改革 |
4.1.3 国学教育运动的兴起 |
4.2 国文科转型为国语科 |
4.2.1 国语运动和 “儿童文学化”思潮的兴起 |
4.2.2 国语教育的改革 |
4.2.3 国语教育的实施 |
4.3 公民教育取代公民道德教育 |
4.3.1 公民科的设置及教育宗旨的确立 |
4.3.2 公民教育的实施 |
第5章 抗日战争之前(1928-1937)的中小学国学教育 |
5.1 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确立及其对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影响 |
5.1.1 “党化教育”的兴起及向三民主义教育的转变 |
5.1.2 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确立 |
5.1.3 中小学国学教育的 “三民主义化” |
5.2 中小学国语教育的 “儿童本位化”与 “三民主义化” |
5.2.1 国语教育的 “儿童本位化” |
5.2.2 国语教育中的国民道德教育 |
5.2.3 国语教育恢复读经讲经 |
5.3 中小学公民教育中的国民道德教育 |
5.3.1 小学公民训练科中的国民道德训练 |
5.3.2 小学公民知识教育课程中的国民道德教育 |
5.3.3 中学公民教育中的国民道德教育 |
第6章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1937-1945)国统区的中小学国学教育 |
6.1 国统区教育方针的确立及对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影响 |
6.1.1 “战时须作平时看”教育方针的确立 |
6.1.2 加强中小学政治和传统文化教育 |
6.2 国语教育中的政治及传统文化教育 |
6.2.1 政治及传统文化教育宗旨的确立与战后的淡化 |
6.2.2 政治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 |
6.3 公民教育中的传统道德教育 |
6.3.1 传统道德教育宗旨的确立 |
6.3.2 传统道德教育的实施 |
第7章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1937-1945)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中小学国学教育 |
7.1 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确立及对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影响 |
7.1.1 以抗战教育为中心的中小学国学教育(1938-1939) |
7.1.2 “正规化”的中小学国学教育(1940-1943) |
7.1.3 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中小学国学教育(1944-1945) |
7.2 抗日根据地的中小学国语教育 |
7.2.1 突出国语教育的政治教育功能 |
7.2.2 突出国语教育的德育功能 |
7.2.3 突出国语教育内容的科学化 |
7.2.4 贴近儿童生活 |
7.3 抗日根据地的中小学德育 |
7.3.1 政治教育成为中小学德育课程的主角 |
7.3.2 实践教学是中小学德育的主要教育形式 |
第8章 晚清民国时期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历史反思 |
8.1 晚清民国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反思 |
8.1.1 中小学德育变革的历史展现 |
8.1.2 晚清民国时期中小学德育变革的文化反思 |
8.2 晚清民国时期中小学传统经典教育的审视 |
8.2.1 中小学传统经典教育的嬗变 |
8.2.2 中小学传统经典教育嬗变的审视 |
8.3 晚清民国时期中小学国语教育的评估 |
8.3.1 中小学国语教育的确立 |
8.3.2 中小学国语教育的成就 |
8.4 晚清民国时期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当代启示 |
8.4.1 开展传统国学经典教育 |
8.4.2 增加语文课程的国学教育内容 |
8.4.3 强化德育课程的传统道德教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中国公民教育的反思与重构 ——基于百年母语教科书的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一) 从本土化到本土自觉:中国公民教育的追求 |
(二) 母语教科书:中国公民教育的重要载体 |
(三) 个人的学术背景与学术思考 |
二、相关概念界定与厘清 |
(一) 臣民、国民、人民、公民 |
(二) 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公民教育 |
(三) 百年母语教科书 |
(四) 百年的时间段划分 |
三、文献综述 |
(一) 公民教育历史回顾的研究 |
(二) 中国公民教育本土化的研究 |
(三) 母语教科书文本内容的研究 |
(四) 以教科书为载体对公民教育思想的研究 |
四、研究思路、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与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西方公民教育的历程与反思 |
第一节 西方公民教育的缘起与嬗变 |
一、公民及公民教育的概念源头:共和主义公民观 |
二、西方现代公民及公民教育:自由主义公民观 |
三、在挑战中完善自由主义公民观 |
第二节 中国公民教育的历程与问题 |
一、公民:从概念输入到思想萌芽 |
二、培养国家公民:从思想宣传到制度建立 |
三、强化与变异:从公民教育到国家公民训育 |
四、致力教育改革,推动公民教育 |
第三节 中国公民教育的本土追求 |
一、需要中国文化参与 |
二、基于中国社会选择 |
三、凝聚中国千年智慧 第二章 西方公民教育的本上化(1904-1936) |
第一节 萌芽、阻抑与发展:公民教育探索期的曲折前行(1904-1919) |
一、辛亥革命前公民思想在母语教科书中的萌芽 |
二、符合民国宗旨,强调民主训练:《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中的公民教育 |
三、公民教育因“复辟”受到短暂阻抑 |
第二节 公民教育发展的黄金期(1920-1927) |
一、“国语运动”促进了公民教育思想的传播 |
二、“公民科”的设立促进了学校公民教育的快速发展 |
三、民主人士对公民教育的文本实践:以《开明国语读本》为例 |
第三节 公民教育政治化的前兆(1928-1936) |
一、公民教育受到“党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的冲击 |
二、培育“三民主义”好公民:《新主义国语课本》中的公民教育 |
三、为了民族复兴:“九·一八”事变后公民教育的主动政治化 第三章 公民教育蜕变为政治动员的工具(1937-1949) |
第一节 国统区:公民教育融入抗日教育(1937-1945) |
一、抗战时期的教育方针:巩固精神国防 |
二、腥风血雨下的教科书编写与发行 |
三、战时母语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培养投身于革命的公民 |
第二节 革命根据地:用公民教育支持抗战建国(1937-1945) |
一、为抗战服务:革命根据地教育的指导思想 |
二、革命根据地的教科书编写与发行 |
三、时代性和革命性:《战时新课本·国语常识合编》中的公民教育 |
第三节 政权转变期:公民教育异化为宣传手段(1945-1949) |
一、国统区与解放区的两套经典母语教材 |
二、国共两党母语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思想比较 |
三、“复古”与“解构”:国共两党母语教科书中公民文化认同的分歧 第四章 以“人民教育”取代公民教育(1949-1976) |
第一节 探索与迷惑:新中国公民教育的沉寂(1949-1966) |
一、公民、人民与接班人:新中国初期以思想政治为核心的教育目标 |
二、语文教科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
三、新中国初期语文教科书中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教育 |
第二节 狂热与崇拜:“文化大革命”中的“接班人”教育(1966-1976) |
一、青年学生作为主要参与对象的文化大革命 |
二、对建国十七年教育工作的全盘否定 |
三、“文革”期间的教科书: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
第三节 “接班人”教育:以北京市小学《语文》为例 |
一、“接班人”与国家的关系:“紧跟伟大领袖毛主席” |
二、课本中的“接班人”生活:以阶级斗争为纲 |
三、课本中的“接班人”榜样:“毛主席的好战士” |
四、课本中的儿童:成人化、英雄化、政治化 第五章 新时期公民教育的复兴与重建(1977—今) |
第一节 “民主”“权利”成为新时期中国公民教育的目标(1977-1985) |
一、“民主”成为“文革”后最迫切的政治诉求 |
二、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与教材重建 |
三、改革开放后母语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思想:以全日制十年制小学《语文》为例 |
第二节 公民教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催生下快速发展(1986-2000)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公民生长提供了成长的土壤 |
二、教育要为现代化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公民 |
三、第一套义务教育母语中的公民教育思想 |
第三节 新世纪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的自觉构建(2001-) |
一、新世纪启动公民社会的建设策略 |
二、新世纪公民教育本土性的初步呈现 |
三、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公民:以“苏教版”语文教科书为例 第六章 百年中国公民教育的反思与重构 |
第一节 百年中国公民教育的反思 |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公民性的紧张对立 |
二、政治诉求凌驾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公民性之上 |
三、中国传统文化、公民性与时代诉求三者间的相互制约 |
第二节 中国本土公民教育的失落与追问 |
一、中国传统文化弱势地位 |
二、公民性淹没在战争和战争思维中 |
三、传统伦理政治与民主政治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 |
第三节 基于中国伦理精神的公民教育建构 |
一、成为普遍存在者:中国伦理型文化的重要特征 |
二、中国伦理与公民精神的价值耦合 |
三、基于中国伦理的公民教育设计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6)六朝时期比丘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史回顾 |
三、研究资料与方法 |
第一章 印度西域比丘尼略考 |
第一节 印度早期比丘尼 |
一、比丘尼的出现及其对佛教发展的贡献 |
二、关于八敬法的问题 |
第二节 石刻所见印度西域比丘尼 |
第二章 六朝时期比丘尼的发展与政治 |
第一节 西晋、十六国河北知识女性出家与家人晋升 |
一、西晋末知识女性出家为尼 |
二、后赵比丘尼为佛教领袖 |
第二节 东晋褚后支持比丘尼的两种原因 |
一、女尼得皇后支持与女巫预言 |
二、建康尼寺建立与青徐豪霸 |
第三节 东晋孝武时尼僧干政 |
一、东晋孝武帝时期的政治 |
二、支妙音参政的社会影响 |
三、道安急寻尼戒的缘由 |
第四节 南朝比丘尼为门师 |
一、刘宋建国的祥瑞与释慧义 |
二、刘义真与释僧导 |
三、南朝比丘尼为门师 |
第五节 法静尼参与天师道徒谋叛 |
第六节 北朝后妃为尼与政变 |
一、后妃为尼的历史真相 |
二、后妃为尼非“北朝制度”辨 |
小结 |
第三章 六朝时期比丘尼的真实样态 |
第一节 六朝时期比丘尼与家庭关系 |
一、北朝比丘尼的在家生活 |
二、造像题记中所见比丘尼家族观念 |
第二节 从六朝比丘尼资料看佛道关系 |
一、天师道家庭出身的比丘尼 |
二、佛教尼僧的道教修行方式 |
三、比丘尼所体现的佛道之争 |
第三节 六朝时期比丘尼的田产 |
第四节 六朝时期比丘尼的社会影响 |
一、教化功能 |
二、比丘尼遭世讥议的记载 |
三、洛阳尼寺所体现的社会功能 |
第四章 六朝时期丘尼的定慧修习 |
第一节 六朝时期比丘尼的《法华经》修习 |
一、比丘尼学经概况 |
二、尼众主要修习经典——《法华经》 |
三、《法华经》传译 |
四、《法华经》学说之法系 |
五、《法华经》与禅诵双修 |
第二节 六朝时期比丘尼的禅观修习 |
一、东晋禅法概况 |
二、《尼传》所载修禅尼及其法系 |
三、比丘尼所修之禅法 |
小结 |
附录:六朝时期比丘尼写经题记 |
第五章 六朝时期比丘尼教团制度的实存状况 |
第一节 中土比丘尼教团的成立与发展 |
一、中土比丘尼之始及尼教团的出现 |
二、西晋北朝时期比丘尼教团的发展 |
三、东晋南朝比丘尼教团的发展 |
四、中土比丘尼出家规定的探讨 |
第二节 六朝时期比丘尼戒律流传及相关事宜 |
一、比丘尼戒律流传东土考 |
二、比丘尼戒坛之建立及中土尼僧轨范之制定 |
三、北朝僧尼不以“释”为姓者 |
第三节 比丘尼教团中的职务 |
一、寺主 |
二、寺官、三纲、尼正 |
三、比丘尼的管理机构 |
第四节 六朝时期比丘尼衣钵器物 |
一、六朝僧尼服考略 |
二、中土比丘尼器物考 |
第五节 中土比丘尼的丧葬 |
一、西域僧尼葬法 |
二、中土葬法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基本文献 |
(一) 文史典籍 |
(二) 金石碑铭 |
(三) 佛教文献 |
二、近人着作及论文(按姓氏音序排列)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囿于传统的突围:语文科课程早期现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言 语文科课程早期现代化 |
一、“语文科课程早期现代化”辨证 |
二、语文科课程早期现代化研究的必要性 |
三、语文科课程早期现代化研究的破与立 |
四、关于Microsoft Office Access语文课文数据库的说明 |
第一章 从“唯一”到“之一” |
一、“体用一原”的中国传统课程结构 |
(一) 以专书而非学科定课程 |
(二) 异“课”同道 |
(三) 同“道”异课 |
(四) “分进合击” |
二、从“体用一原”到“体用之分” |
(一) “中学”化“西学”:打破语文科课程“唯一”地位的可行性论证 |
(二) “耶稣”挟“孔子”:早期传教士的“催化” |
(三) “西艺”挤“中学”:官方对“西学”课程的认可 |
(四) “西学”进“科举”:“之一”课程结构的盖棺定论 |
三、学科课程结构建设 |
(一) 采用学科课程形式 |
(二) 各学程齐头并进 |
(三) 重建学程联络 |
(四) 设置选修学程 |
四、“之一”的形,“唯一”的质 |
第二章 从“多篇”到“分段” |
一、实践生成的中国传统课程组织 |
(一) “篇”非为学校系统而撰 |
(二) 由“碰篇”进学校 |
(三) “篇”因“学”相组 |
(四) 从“有序”到“无序” |
二、从“实践生成”到“系统开发” |
(一) “中小学”分“小学”:产生因“教”组织课程的需要 |
(二) 选本化教材:找到教材编选的立足点 |
(三) 教材替专书:对“为学校系统编选教材”的催化 |
(四) “册”换“篇”:基于教材的“分段”课程组织地形成 |
三、年级制课程组织建设 |
(一) 构建课程内容的序 |
(二) 制定语文教材编制规范 |
(三) 编制与年级相配套的语文教材 |
四、“分段”其外,“多篇”其中 |
第三章 从“经验”到“知识” |
一、暗中摸索的中国传统课程内容 |
(一) 层叠累积 |
(二) 德前知后 |
(三) 圈点评注 |
二、从“暗中摸索”到“明里探讨” |
(一) “西学”塑“中学”:科学知识型成为课程内容的理想选择 |
(二) “前台”化“小学”:“语识”研究提供科学知识型课程内容 |
(三) “国语”入“课程”:语文科急需科学知识型课程内容 |
(四) “教员”替“塾师”:“明里探讨”被可能 |
三、科学知识型课程内容生产 |
(一) 辨析明确语文科课程的“质” |
(二) 实验得出课程内容的“真” |
(三) 采摘增添课程内容的“新” |
(四) 分工形成课程内容生产的“链” |
四、“经验”“知识”总相“离” |
第四章 从“囿于传统”向“创造性转化” |
一、语文科课程早期现代化逻辑 |
(一) “过河拆桥” |
(二) “移花接木” |
二、语文科课程早期现代影响 |
(一) 造成阴魂不散的低效之忧 |
(二) 成为总被轻视的重要课程 |
三、语文科课程现代化路径初建 |
(一) 当传统与现代性拼接路径的前提已不存在 |
(二) 低效与厚古薄今的评价反映出现代化路径依然固我 |
(三) 创造性转化应为语文科课程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
(四) 语文科课程现代化的“奇理斯玛”权威构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阳明心学德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选题研究方法 |
1.3 研究综述 |
第2章 阳明心学德育思想研究的必要性 |
2.1 时代所需 |
2.2 理论根据 |
2.3 现实要求 |
第3章 阳明心学德育思想的形成 |
3.1 阳明心学德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3.1.1 明中叶政治与阳明心学产生的关系 |
3.1.2 弘治、正德年间皇帝与士人关系的转变 |
3.1.3 王阳明的家世背景 |
3.2 阳明心学的理论渊源 |
3.2.1 程朱理学的余韵 |
3.2.2 陆九渊心学的启发 |
3.2.3 元儒、明儒的影响 |
第4章 阳明心学德育思想的具体内容 |
4.1 阳明心学德育思想的理论逻辑 |
4.1.1 心即理 |
4.1.2 止至善 |
4.1.3 致良知 |
4.2 阳明心学德育思想的学校实践 |
4.2.1 训蒙纲要 |
4.2.2 教以人伦 |
4.2.3 栽培涵养 |
第5章 阳明心学德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
5.1 阳明心学德育思想对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启示 |
5.1.1 对社会公德建设的启示 |
5.1.2 对职业道德建设的启示 |
5.1.3 对家庭美德建设的启示 |
5.1.4 对个人品德建设的启示 |
5.2 阳明心学德育思想对当代学校教育的启示 |
5.2.1 蒙以养正 |
5.2.2 止于至善 |
5.2.3 存养之方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学研型教研团队塑造个案研究 ——以S中学英语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三) 文献综述 |
1. 国外相关研究 |
2. 国内相关研究 |
(四) 概念界定 |
(五) 研究方法 |
二、学研型教研团队建设的理论探讨 |
(一) 学研型教研团队的特征 |
(二) 学研型教研团队建设的价值 |
(三) 学研型教研团队的理论基础 |
1. 终身教育理论 |
2. 学习型组织理论 |
3. 团队理论 |
三、S中学英语教研团队建设的调查与分析 |
(一) 调查目的 |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
1. 英语教研团队成员基本情况分析 |
2. 英语教研团队科研环境分析 |
3. 英语教研团队管理分析 |
4. 英语教研团队教研活动情况分析 |
5. 英语教研团队合作情况分析 |
四、S中学英语教研团队建设的研究结果小结 |
(一) 英语教研团队的人员基本情况 |
(二) 英语教研团队的科研环境 |
(三) 英语教研团队管理 |
(四) 英语教研团队教研活动情况 |
(五) 英语教研团队合作情况 |
五、构建S中学学研型教研团队的策略 |
(一) 组建结构合理的学研型教研团队 |
(二) 创设良好的科研环境 |
1. 校长是教研活动的引领者、参与者 |
2. 倡导校本课题研究,提供研究援助 |
3. 建立有效的教师培训制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 |
4. 加强对备课组长的培训 |
(三) 建立和完善团队管理的教研制度及评价机制 |
1. 建全合理高效的教研制度 |
2. 建全激励团队的考核和评价机制 |
(四) 开展“学”、“研”有机结合的教研活动 |
1. “学”、“研”形式 |
2. “学”、“研”内容 |
3. “学”、“研”结合 |
(五) 加快以“团队合作”为核心的教研文化建设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调查问卷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附录三:S中学英语备课组制度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10)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及理论基础 |
三、文献综述 |
四、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 |
第一章 中学作文命题的承绪与变革(1904-1919) |
第一节 发轫之前的科举文章命题 |
一、科举文章命题的主要特点 |
二、科举文章命题的演变轨迹 |
三、科举文章命题的兴衰启示 |
第二节 中学作文命题的艰难发轫 |
一、停科举与科举文章命题之终结 |
二、定学制与中学作文命题之发韧 |
第三节 中学作文命题的传统承绪 |
一、中学作文命题的承绪特点 |
二、中学作文命题的承绪原因 |
第四节 中学作文命题的现代变革 |
一、教育法规对作文命题的实用规范 |
二、中学作文命题践行上的实用变化 |
第五节 承绪与变革背后指导思想 |
一、"经世致用"思想 |
二、"中体西用"思想 |
第二章 中学作文命题的探索与定型(1919-1949) |
第一节 中学作文命题现代化探索的思想基础 |
一、民主科学精神的确立 |
二、西方教育理论的输入 |
三、文章写作理论的发展 |
第二节 中学作文命题现代化探索的直接动因 |
一、作文教学的弊端 |
二、作文载体的变化 |
三、教育制度的支撑 |
第三节 中学作文命题现代化道路的理论探索 |
一、中学作文教学相关问题的探讨 |
二、中学作文命题要领的理论探讨 |
第四节 中学作文命题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探索 |
一、春晖中学作文命题实践 |
二、扬州八中作文命题实践 |
第五节 中学作文命题现代化探索的基本定型 |
一、中学作文命题规范与体制的基本定型 |
二、中学作文命题参照与范例的基本定型 |
三、中学作文命题形式与内容的基本定型 |
第三章 中学作文命题的波折与重创(1949-1978) |
第一节 中学作文命题转变的文化教育背景 |
一、新民主主义文化范式的确立 |
二、新民主主义文艺思想的形成 |
三、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提出 |
第二节 建国之初中学作文命题的缓慢发展 |
一、建国之初中学作文命题的主要问题 |
二、建国之初中学作文命题的实践探索 |
第三节 教育革命前后中学作文命题的波折 |
一、中学作文教学文道关系的反复 |
二、中学作文命题政治意识的凸显 |
三、中学作文命题科学体系的新构 |
第四节 文化革命期间中学作文命题的重创 |
一、语文教材作文命题的政治化 |
二、中学作文命题实践的政治化 |
第四章 中学作文命题的回归与创新(1978年至今) |
第一节 新时期中学作文命题演进的思想背景 |
一、文化思想从单一封闭转向多元开放 |
二、教育思想从服务政治转向人的发展 |
三、写作理论从以文为本转向以人为本 |
第二节 新时期前20年中学作文命题的生活回归 |
一、中学作文命题研究工作取得进展 |
二、中学作文命题改革实验蓬勃发展 |
三、中学作文命题制度规范趋向科学 |
四、中学作文训练考核命题贴近实际 |
第三节 世纪之交中学作文命题的主体个性张扬 |
一、人文论倡导与中学作文命题的主体回归 |
二、语文课程标准中学作文命题的人本规范 |
三、作文训练与考核、竞赛命题的创新变革 |
第五章 中学作文命题的反思与前瞻 |
第一节 百年中学作文命题演进的历史反思 |
一、中学作文命题与社本语文教育思潮 |
二、中学作文命题与知本语文教育思潮 |
三、中学作文命题与人本语文教育思潮 |
第二节 中学作文命题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 |
一、客观认识中学作文命题的功用价值 |
二、正确领悟中学作文命题的基本要求 |
三、切实把握中学作文命题的原则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二十字”英语教法操作之我见(论文参考文献)
- [1]《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D]. 李佩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2]《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3]旧租界[J]. 肖克凡. 芳草, 2017(06)
- [4]晚清民国时期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历史嬗变研究 ——以课程为考察中心[D]. 赵颖霞. 河北大学, 2016(02)
- [5]中国公民教育的反思与重构 ——基于百年母语教科书的文本分析[D]. 刘霞.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6]六朝时期比丘尼研究[D]. 石少欣. 南开大学, 2013(07)
- [7]囿于传统的突围:语文科课程早期现代化研究[D]. 王明建.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2)
- [8]阳明心学德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 林雄. 南昌大学, 2012(02)
- [9]学研型教研团队塑造个案研究 ——以S中学英语组为例[D]. 蒋美凤. 广西师范大学, 2012(09)
- [10]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研究[D]. 刘光成. 湖南师范大学,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