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变电站压板智能检测技术专业而复杂。结合微机防误闭锁系统特点及性能,灵活应用该技术,生成完整的防误闭锁方案。以此为背景,在线监测压板投退状态,对误投退、漏投退问题进行有效解决。本研究简要论述变电站压板智能检测技术应用背景,从多个方面,对保护压板智能检测技术进行分析,深入探讨智能压板在微机防误闭锁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变电站;保护压板;智能检测;闭锁系统
前言:受各类计算机及通信技术影响,变电站内各类型装置已实现数字化和自动化。未来一段时间,将实现无人值班。该背景下,一、二次设备均具备智能特性,而压板的作用便是沟通自动装置、断路器操作回路等一系列常规系统,增强各系统、设备之间的关联性。通常情况下,继电保护确认、投退等,在变电站工作中比较复杂,不仅仅选择人工方式。而保护压板的类型杂而多,误投退和漏投退状况层出不穷,稍有不慎,便会发生误操作现象,导致压板管理工作受限。以智能方式进行替代,使这项操作更加准确、可靠。本研究借助非电量接触原理,在线监测压板投退状态,同步发挥微机防误闭锁系统作用,把压板误投退和漏投退问题解决掉,将完整的防误闭锁方案确定下来。
1变电站压板智能检测技术应用背景
在变电站内,继电保护非常关键,直接关乎电力设备能否安全、稳定运行。该过程中,智能压板不可或缺。然而,因变电操作人员技术水平有限,缺乏责任意识等,增加压板操作难度、失误率等,对整体继电保护工作产生干扰。智能压板技术便是在该背景下发展而来的,将其应用到继电保护工作中,效果明显。其能够规避各类人工投退问题,降低出错率,使变电站继电保护、整体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1]。基于上述情况考量,智能压板检测技术应力求科学、新颖,便于推进智能压板操作,使之效能得到明显提升。除此之外,还能够实时监控智能压板投退状态,为压板操作提供数据支持。
同步采用智能压板及各类检测技术,完善操作系统,优化变电站继电保护工作。除了选择新型技术检测智能压板外,还要关注其技术要求。以保护测控屏为例,该区域压板数量多而杂,呈集中分布状态,应在结构、数量上作适当精简,并在颜色、可视断点等方面,考量其和传统压板兼容与否。由于智能压板含通信接口,可及时传送投退状态至其余智能设备、上位机等。灵活运用智能压板检测技术,使之与具体要求相符,达到良好的实时监测效果。
发挥变电站内微机闭锁防误系统作用,将其与智能压板光电检测技术结合起来,有效解决变电站压板误操作问题,增强继电保护及变电站全网安全性。以智能压板控制器为载体,依托光电检测技术,检测、反馈压板信息,达到良好的防误操作效果,使压板效能得到明显提升。在众多变电站内,同类检测技术应用广泛,为变电站运行提供安全保障[2]。
2保护压板智能检测技术
2.1压板分类
依据结构分类,压板有常规分立式和线簧式两种,操作过程简便。直接拧松分立式压板两边的螺帽,适情况接入或者断开连片。而线簧式压板,仅拔出或插入拉手即可,操作过程简便。无论国网,还是南网,都以相同标准,使用红、黄、驼等颜色对压板进行区分。常规情况下,保护、自动装置出口跳闸处和功能投退位置,分别选红、黄压板,驼色即备用压板。
2.2压板智能化要求
(1)压板位于保护测控屏上,数量多而集中,故其结构力求精巧,实现微型化。(2)智能压板常规功能部件需要在可视断电、颜色区分、操作方面等,兼容于传统压板。(3)该背景下,需要在电气方面,杜绝智能检测、普通功能之间的关联性,保证压板功能不受智能检测部件状态影响,即使其发生损坏,也不会对前者产生负面影响[3]。(4)该设备的通信接口一定要标准,确保完成检测任务后,能够在第一时间把检测结果传送给上位机或者其他智能设备。(5)传统压板成本非常低,设计智能压板时,基于推广考虑,应尽量压缩成本。
2.3智能检测原理比较
重动继电器触点状态检测。在投入状态,固定压板,发挥RTU控制重动继电器作用,在压板回路上,串入重动继电器常开触点,继而使用RTU,对重动继电器触点开合情况实施检测。通过上述方式,对压板投退状态进行远程遥控和检测。这种方式能够对远程压板投退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但成本高,且存在漏洞,很难对压板退出情况进行准确判断。
识别图像。在变电站内,摄像机安装位置非常讲究,最佳选择是继电保护区域。其主要用来为压板提供服务,而压板位置在保护测控屏上。选定处理系统,上传压板图像。在数据库内,对压板状态实施保护和预存,在识别过程中,将已上传压板图像和数据库内预存压板状态作比较,以此完成投退状态检测工作。该方式实施过程简便,可靠性强,投资额度低,摄像机始终处于移动状态,且光线强度达标[4]。除此之外,保护屏上,有很多压板,在屏体低端安装。屏幕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摄像机无法对压板状态进行拍摄,影响推广效果。
非电量原理。投退状态下,压板内的机械部件受位移影响,位置均发生了改变。选择非电量接触技术,完成位置变化转换工作,使之以电量信号形式存在。微处理器判断压板投退位置的指标为电量信号高低电平变化。这种方式,可靠性强,维护过程简便,无需投入太多资金、成本,性价比高。本研究中,智能检测的最佳途径即光电检测。
2.4基于光电检测技术的智能压板
2.4.1结构设计
目前,分立式压板使用并不多见,故而,在智能压板结构方面,应考量其是否能兼容于线簧式压板。因压板比较特殊,又受安装空间限制,只能在压板后端安装智能检测部件。如图1所示,智能压板结构示意图。
图1 智能压板结构示意图
2.4.2功能原理
智能压板结构内仅有智能检测部件和压板本体部件,二者在电气上无联系。如图2所示,智能压板功能原理图。
图2 智能压板功能原理图
首先,压板本体部件拥有常规压板功能、特性。不同于传统压板,其以导光塑料杆对线簧式压板转动杆进行替代,前者是透明的。在塑料杆尾端表层一侧作遮光涂层处理。这一过程中,一旦更改状态,便会影响遮光涂层位置,使之较以往有所差别。设置压板拉手时,非常讲究,选择透光材料,并发挥转动杆作用,导入光源至压板拉手部位[5]。其次,智能检测部件较复杂,除了常规CPU系统、电源之外,无论状态指示灯,还是各类检测器件,均涵盖在内。该部件的作用即检测压板投退状态。第三,选择红外对射管,作为压板位置检测器件。该过程中,不仅要将其设置在压板本体导光柱两端,还要对红外接收、发射管加以兼顾。受导光柱遮光涂层影响,接收管丧失其应有效用。压板投退状态便是在该背景下检测完成的。第四,投退、异常、可操作等作为常见压板状态,都通过指示灯来指示。第五,CPU系统以通信接口为载体,上传压板实时状态至各类智能设备、上位机管理系统,使应用功能多而复杂。
2.4.3系统目标
自动检测压板状态。在操作过程中,各保护层内二次压板对应的红外对射管包含在实时监测模块内。红外发射、接收管共同构成红外对射管,在集成控制模块上,对其进行连接。结束上述操作之后,经汇总,至某一交换机,发挥以太网和后台智能压板监控机载体作用,实施连接。该背景下,禁止其对二次压板回路产生干扰。无论二次压板,还是红外对射管,都处于独立状态,保护屏与集成控制模块保持一对一。
实时反馈压板状态。发挥集成控制模块作用,把检测结果传送至后台监控设备,完成保护屏压板信息接收之后,保证智能压板在线监测、操作系统软件处于运行状态,开展实时检测工作,并对压板变位问题进行提醒。
自动生成二次压板操作票。发挥智能压板监测系统软件作用,对保护屏二次压板投退状态,作实时检测,并对操作票进行编写,使后续数据查询更加便利[6]。这一过程中,把软件优势发挥出来,一旦压板出现异常,借助压板异常报警信息查询功能,在Excel表格内,完成信息输出工作,使后续系统操作过程更加准确、便利。
3微机防误闭锁系统中智能压板应用
微机防误闭锁系统因其独特的优越性,在各变电站内应用广泛,又为智能压板提供应用空间,使电力生产过程更加安全,但该系统存在局限性。其仅能够对变电站一次设备防误闭锁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因二次压板操作过于频繁,尚无相关闭锁措施。本研究选取JOYO-J型微机防误系统作为案例分析,对如何在微机防护系统内接入智能压板这一情况加以阐述,使压板投退状态监视、防误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3.1系统结构
无论防误主机、电脑钥匙,还是智能压板、智能压板控制器等,都是JOYO-J型微机防误系统的主要构成元件。该界面内,防误主机对一次设备防误闭锁功能进行集成。原理如下:发挥分层分布式结构作用,把智能压板控制器安装在各保护测控屏、开关柜上,对这一间隔内全部智能压板进行有效管理。通过以太网方式,在智能压板控制器和防误主机之间建立良好的通信关系,并使用RS-485方式,保持智能压板和智能压板控制器通信流畅。如图3所示,微机防误闭锁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 微机防误闭锁系统结构示意图
3.2系统功能
防误主机。功能如下:灵活运用三级目录(按站、间隔、屏),集中管理、监视全站或者多站压板;对压板状态实施全天候监测,倘若发生改变,第一时间录入数据库;如果未在防误主机上开票,或者执行压板操作,一旦被系统检测到压板变位的缘由为非法操作,立刻启动告警,给出提示,呼吁运行人员注意;这一系统为压板操作逻辑规则编辑提供支持,在数据库内,以典型票形式存在,便于后续由典型票库内调出压板,直接操作,确保在各类运行方式下都适用;发挥防误主机作用,完成开票工作,实施模拟预演,成功之后,传递操作票至电脑钥匙,进行压板操作;在实操中,重点关注压板检修状态,对其进行科学设置,又不会出现告警;按序操作压板,实施变位工作后,还要兼顾历史查询记录;发挥以太网作用,对压板状态进行实时查询。
电脑钥匙。该系统主要负责向智能压板控制器发送操作命令,顺序依据操作票情况而定。除此之外,还要对操作过程进行判断,评估是否顺利完成操作任务。结束全部操作工作之后,以传统适配器为载体,把操作结果传至上位机智能压板防误管理系统。
智能压板控制器。这项控制工作灵活度高,不拘泥于系统本身,主、从机模式均能够实现,组网方式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对于该系统来说,模式不同,应用界面也存在差别。诸如,智能压板主控制器在以太网背景下,实现与防误主机的通信。而智能压板从控制器发挥RS-485总线作用,与智能压板主控制器保持良好的通信关系[7]。由实际操作可知,智能压板控制器多元功能如下:在控制器内,按序采集智能压板状态,通过上传,由防误主机接收。除此之外,还要关注压板变位信息,确保其无异常状况,否则告警处理。倘若存在压板投退操作情况,使用钥匙通信接口,接收相关操作指令,经转发后,传送给智能压板。
智能压板。倘若检测压板投退状态、投入到位时,选择非电量接触原理;完成智能压板控制器操作指令接收之后,对压板状态指示灯闪烁进行控制。当智能压板处于操作状态时,灯常亮。倘若出具压板状态变化结果是在开票操作之前,压板状态指示灯和控制器分别闪烁和报警,上位机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告警信息接收工作。
3.3系统特点
其一,监视压板投退状态。在非电量接触原理指导下,全面把控压板投退状态,并作实时监控。其二,判断压板投退规则。发挥防误主机作用和优势,把压板投退规则制定出来,在操作预演过程中,判断相关规则。其三,自动识别智能压板地址。执行现场调试工作过程中,对智能压板地址作大概整定即可,结束上述工作后,交由系统自动识别。故障一经检测出来,立马更换,严禁出现地址二次整定情况。其四,间接闭锁压板操作。无操作背景下,压板始终保持闭锁。该界面内,倘若把开票环节忽略掉,操作不合法,智能压板控制器发出告警,发挥音响作用,把上位机启动起来,完成告警。开票工作,离不开防误主机作用,还要兼顾预演。在操作指令已知的情况下,压板状态指示灯通过闪烁提醒运行人员展开工作,使之执行相关操作命令。其五,压板不仅有可视断开点,也能够提供手动检测接口服务。其六,执行压板投入操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不达标,压板控制器和指示灯状态分别为报警和闪烁,以此提醒操作人员,使其展开行之有效的操作。其七,无缝接入防误系统。通常情况下,这一系统处于独立运行状态,或者,在防误系统中,以子系统形式嵌入,逐渐生成防误解决方案,保证其完整性[8]。其八,在智能压板控制器中,使用的规约非常标准,可直接在综合自动系统中接入,本质为间隔层设置。其目的在于全面监视软硬压板。
总结
综上所述,智能压板以光电检测技术为基础,对变电站压板投退状态在线监测工作进行优化。该过程中,辅之以微机防误闭锁系统,使压板误操作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保证电网系统更加安全,压板误操作问题得到有效规避和解决,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用电环境。这一技术,无论在社会层面,还是经济层面都极具优势,并在各类型变电站内得到了有效应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变电站的智能化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黄永钦,余跃.变电站智能压板检测的技术及运用探析[J].华东科技,2014(11):313-313.
[2]吉瑞.变电站压板在线状态监测系统的应用[J].电力安全技术,2016,18(2):31-33.
[3]徐浩等.变电站保护出口压板状态的电量监测技术研究[J].湖南电力, 2018(1):38-41.
[4]周灵江,吴健,等.跳闸智能压板在综自系统中报警功能应用[J].电力与能源,2015(4):546-548.
[5]崔艳华,陆琳.变电站压板智能管理系统探索与研究[J].电气工程应用,2014(2):27-30.
[6]徐长宝,庄晨等.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监测技术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 43(7):127-131.
[7]徐秦,杨振,等.智能变电站安全隔离措施的研究和应用[J].电工技术,2015(12):3-4.
[8]郑晓琼,王鹏辉,等.智能变电站软压板集中管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电力安全技术, 2017,19(11):44-47.
作者简介:刘文(1978.1-),男,汉,重庆忠县人,本科学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变电技术
论文作者:刘文,肖祥,吴云子,吴毅,方阳, 吕正品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8
标签:压板论文; 智能论文; 状态论文; 操作论文; 变电站论文; 系统论文; 控制器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