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的类别学习论文_万欣

3-6岁儿童的类别学习论文_万欣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金华)

对事物进行分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能力,人类通过分类来把纷繁复杂的世界知识有序地进行组织、存储和表征[1],随后影响了人们的推理和行为反应。分类指的是按照事物的不同属性以及不同特征,根据事物之间的异同点分门别类的进行归纳和整理的一种能力。也就是说分类是对事物按其本质属性分门别类的进行归纳和总结的该样一种活动。分类是体现一个人思维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分类反映了人的逻辑思维发展水平。

类别指的是属于同一个组群的相似事物的集合。类别学习是人们在有反馈的条件下,通过不断地证实或修正最初的假设而逐步学会如何将刺激事物进行正确分类的过程。类别学习的过程通常是这样的,逐个呈现刺激样例,要求被试判断这个刺激是属于哪个类别,通常是先将所有学习刺激预先设定为两个类别,比如A类和B类。被试事先并不知道任何分类信息,他们需要进行尝试性的判断。被试每次作出判断后主试要马上给予反馈。通过多次这样的尝试练习后,被试就渐渐掌握了新的类别知识和分类技能,也就是学会了如何进行正确的分类。

类别学习的研究最早源自对概念的研究,由此得出了关于类别学习的经典理论。这说明类别和概念紧密相关,而概念又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所以类别学习也由此成为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类别学习的理论有很多,早期的类别理论在本质上都认为所有种类的类别学习都是通过一个类别学习系统进行的,如定义属性理论、原型理论、样例理论和决策界限理论等。这些理论仍然是现在许多研究的基础,对类别学习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定义属性理论也称经典理论(the classical view)、规则理论。由Ashby等人于1990年提出,该理论认为,一个类别包含着对事物进行分类的充分必要条件,它可以被一组定义属性或语义特征所界定。当我们要对一个刺激进行分类时,只有当一个新刺激包含这个类别中所有的属性,满足这个类别的规则时,它才可以被评定为属于该类别。

原型理论是以相似性为基础来解释类别学习,由Rosch 和 Mervis于1975年提出。该理论认为类别学习的实质主要是学习类别的原型(prototype)。原型包含了这个集合的主要特征,它可以是某一概念的一个或多个最佳实例。当我们遇到一个新对象时,把新对象与类别的原型进行比较,它和哪个类别原型最相似,那么就判定这个新对象是该类别的成员之一[2]。

样例理论由Bruner等人于1956年提出,该理论也是以相似性为基础来解释类别学习,但是它和原型理论不同的是,它认为类别学习是学习类别中的实例或样例(example)的过程。当遇到一个不熟悉的刺激时,我们搜索出与其具有潜在相关的类别,然后计算这个刺激与每个类别样例之间的相似程度,如果新刺激与某个具体样例相似性最高,那么就判定其属于该样例所属的这个类别。所以在这里类别是由一组具体的实例或样例组成的,而不是对这些实例的抽象描述[3]。

决策界限理论由艾森克和基恩于2004年提出,该理论认为类别学习是一个将类别标签与知觉空间区域相联系起来的过程。它假设人们把刺激空间分隔为几个反应区域,不同的知觉空间与不同的概念或者类别相联系。当遇到一个新刺激时,人们首先决定这个知觉对象落在哪个区域内,然后作出相应的归类决策。这些与不同反应决策相联系的区域界限就被称为决策界限。类别学习其实就是学习决策界限,或者学习与每个反应相联系的区域的过程[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多重系统理论由Ashby等人于1998年提出,该理论假设人们至少有两个独立的 类别系统:一个是在意识控制下的基于外显推理的言语类别系统,另一个是内隐的基于程序学习的非言语类别系统。多重系统理论根据类别的结构将类别学习分为基于规则(rule-based)的类别学习和信息整合(information-integration)的类别学习[5]。

长期以来,分类作为探讨儿童思维发展的手段备受心理学的重视, 也一直是心理学所研究的热点之一。儿童的分类能力不仅是其生存所必须的基本生活能力,而且是其抽象概括能力乃至整个认知能力发展的基础,对于幼儿数学能力、语言能力等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3-6岁是儿童的重要发展阶段,幼儿要适应环境就必须学会适应刺激的千变万化,做出分类性反应,对这个时期的幼儿归类能力进行发展性研究,对认识人类的记忆、语言和思维的有重要的意义。

到目前为止,关于3-6岁幼儿类别学习的研究很多,并且研究在向纵深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现有研究都倾向于单一分类方式下的分类发展及类标准研究,因而常出现迴然各异的研究结果,甚至出现前后不一致的结论。

以往的分类研究主要是从理论层面来探究幼儿分类的发展,包括类包含、分类方式、分类策略以及几何性质对幼儿分类的影响,这些研究都是从幼儿分类发展本身出发,而对于影响幼儿分类的外部因素,比如说对幼儿分类的指导以及实验材料的熟悉程度对幼儿分类影响研究较少。幼儿的类别学习与幼儿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对自己的生活物品的整理、对图画书的整理、对玩具的整理,这些在无形之中就锻炼着幼儿的分类能力。不管是生活物品、图画书还是玩具,这些都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非常熟悉的物品,也就是说教师是默认幼儿分类的材料必须是幼儿所熟知的。那么,究竟熟悉的分类材料和不熟悉的分类材料对幼儿分类结果会不会产生差异呢?这个问题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较少。

通过对幼儿园教学与实践活动的大量观摩中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分类发展水平不一样,甚至对于同一年龄段的儿童来说,发展水平也有高有低。以往对幼儿分类的研究重理论,少实践,幼儿的分类与幼儿的日常活动密切相关,而对于一线幼儿教师对提高幼儿分类能力的方法研究甚少,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3-6岁是儿童各项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儿童分类学习的关键期。今后对3-6岁儿童类别学习的研究中应当源于理论,结合实践,同时关注到儿童对不熟悉领域的物体是如何分类。

参考文献

[1]Ashby. F. G., Maddox, W. T. Human category learning[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05(56):149–178.

[2] Ashby, F. G., Maddox, W. T. Intergrating information from separable psychological dimensions[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1990(16): 598-612.

[3] Bruner, J. S., Goodnow, J. J. Austin G A. A study of thinking[J], New York: John Wiley, 1956

[4] M•W•艾森克,M•T•基恩著.认知心理学(第四版)(上册)[M].高定国,肖晓云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2月,第432页.

[5]刘万伦.类别学习多重系统理论研究述评[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52-55.

论文作者:万欣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4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3-6岁儿童的类别学习论文_万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