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城市电网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研究论文_李彬

(天津天才博通科技有限公司 300012)

摘要:天津市是一座人口超过1500万的超大城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之一,电力负荷快速增长,对安全供电保障提出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因此,公司围绕新时代发展战略体系,加强电网应急管理水平建设,提高公司应急抢险能力,保障电网安全管理。构建以应急协同管理控制平台为总控枢纽的应急抢险管理体系;精益化电网保障能力工作流程;落实过程监督评估机制;建立常态应急演练机制。提高公司本质安全能力,保障安全可靠供电,对不断提升公司服务水平和品牌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管理体系、机制建设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作出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战略部署。十九大报告对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加快电网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等提出明确要求。

近年来,公司通过深入践行“四个意识”,发挥国企“六个力量”作用,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为本,大力实施质量强网战略,把本质安全要求贯穿电网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全过程,从电网结构、设备、技术、管理等方面综合施策,努力打造结构合理、设备优良、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的本质安全电网,不断提升电网内在预防和抵御风险、保持安全稳定运行的能力。

(一)规范应急流程体系,夯实安全管理基础的需要

现代电网规模日趋扩大,一旦发生大面积电网停电事故,将会对经济运行和社会稳定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需要规范应急管理流程体系,明确应急抢险救援工作流程和实施细则。通过事前计划和预防措施,积极预防和消除事故隐患。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从而使发生的电网事故造成的损失达到最小。事故发生后能根据应急抢险方案和恢复重建方案尽可能迅速控制事故发展和排除事故,保护人员安全,快速恢复供电。

(二)构建高效指挥体系,确保应急职责落地的需要

公司供电区域面积大,不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条件差异较大,相关责任单位沟通模式更加复杂,对应急能力要求和处置效率存在较大考验。因而必须构建“上下对接,内外贯通”的应急指挥体系,确保应急职责顺利落地。

(三)科学配置应急资源,落实应急抢险救援的需要

加强特大城市应急抢险管理能力建设,需要确保资源精准配置,保证应急资源优化配置。第一,规范危险源辨识,强化主要事故类型界定,开展应急抢险救援“可视化”管理;第二,结合城市特点等因素,分析事故对电网安全运行可能造成的潜在风险;第三,分析公司参与政府主导的灾后救援工作对电力专业的支援需求。

(四)塑造天津电力品牌,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需要

在新形势下,电力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与表达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对公司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因此要坚持树立全面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坚持将提高应急能力融入企业安全生产中,全面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坚持在突发情况下提高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把品牌塑造提升融入在电网安全保障体系中,塑造电力行业“诚信、负责、合作、创新”的精神和责任情怀。

二、主要内容及做法

随着天津经济的快速发展,电网运行的复杂性明显增加,对居民企业生产生活、电网安全运行构成威胁。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的工作要求,公司以应急协同管理控制平台为总控枢纽,形成运转畅通的互动管理体系“ESMS应急协同管理体系”(E-Emergency;S-Synergy;M-Management;S-System),建立高效的特大城市应急事故协同管控和应急事故处置平台。ESMS应急协同管理体系见图1。

主要做法如下:

(一)突破应急资源信息瓶颈,建立应急协同管理体系

公司电网安全保障管理体系遵循“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思路,突破原有的职能界限,组建弹性的应急指挥机构,推进特大城市应急抢险管理能力建设。掌控事故现场的需求状况和事故动态,实时传递最新消息,加强与市政府应急办、公安、交通运输等政府部门以及铁路和社会医疗卫生机构应急处置联动的沟通,建立资源、信息沟通渠道和协同工作管理体系。实现应急抢险队伍的纵横联动,在应急状态下,承担电网供电设施、生产场所等险情的抢修任务。建成面向特大城市、服务周边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立有效的信息化联动指挥处置平台作为支撑。

加强与交通、消防、供水、通信、警务等政府机构以及电网其他职能单位的沟通,明确应急情况下的信息交互规范与协同联动流程, 建立与政府、上级单位指挥系统的应急信息沟通机制,形成应急日报进行上报。完善应急信息及时公布制度,避免公众不必要的恐慌。

(二)精益电网保障能力工作流程,促进体系高效运转

公司构建“以常态应急管理建设为中心、以突发情况应急抢险为重点、以应急事故评估改进为抓手”的应急管理工作体系确保公司在突发事故面前能够发挥应急抢险及保障能力作用,明确职责分工,迅速进入角色,快速准确响应,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受损电网,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以常态应急管理建设为中心,提升风险防控水平。开展重大危险源辨识,建立事故应急指挥可视化管理机制,编制应急预案体系,建立资源共享的应急协调联动体系,完善电力抢险应急演练常态化机制。以突发情况应急抢险为重点,增强应急抢险能力。启动应急响应和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抢险救援及现场应急处置,并且研判事态发展,必要时启动应急联动机制。以应急处置评估改进为抓手,加大闭环管控力度。

(三)强化社会责任和品牌建设,推动应急协同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建立新闻宣传应急组,完善内控体系;健全舆情检测工作机制,制定完善舆情应对方案,加强舆情信息收集;公开发布权威信息通过信息的公开化,提高民众对公司处置事件能力的信心,从而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

通过践行央企责任,实现品牌塑造。完善电网安全运行体系,构建社会责任理念与生产相融合的经营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电网综合价值的最大化。建立严格的社会责任培训计划,帮助员工树立社会责任感。加强企业自身的文化责任建设。合理优化电网结构,进一步提高优质服务水平。做好应急抢险救援,保障电力供应。

(四)落实过程监督评估机制,推动安全保障管理体系运行

加强标准制度建设,完善过程监控,保证抢险现场工作高效、安全有序地进行。提高抢险应急处置能力,防止抢险过程中人身、电网和设备事故的发生。加强灾后电力抢险现场安全管理和监督工作,按照“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一切必要手段,推动应急抢险管理体系顺利运行。

推进制度标准建设,理顺应急管理机制。完善标准工作制度,强化应急预控与准备机制。完善监测与预警机制,从而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落实公司各项安全保障措施和风险防控措施。抢险工作前,严格履行现场勘察制度。

完善评估改进流程,建立常态演练机制。完善评估改进,健全应急处理机制,开展多种演练,切实提高公司各专业的应急处置能力。组织专家评审组进行现场评估。演练结束后,开展演练效果评价,评价结果反馈到应急预案中进行修改,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水平。

结语

公司以应急协同管理控制平台为总控枢纽,形成运转畅通的互动管理体系“ESMS应急协同管理体系”,打造“常态应急准备—监测预警—突发应急抢险—突发应急救援—评估改进—恢复重建”链条完整的安全保障管理体系,实现了特大城市应急管理统一指挥和资源统一调配,提升了应急处置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郭其云, 我国应急救援志愿队伍激励机制研究, 2016

[2]王抒祥,电力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2015

[3]张海波,中国应急预案体系:结构与功能,2013

[4]张星, 电力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研究分析, 2018

论文作者:李彬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1

标签:;  ;  ;  ;  ;  ;  ;  ;  

特大城市电网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研究论文_李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