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高层建筑建设规模的扩大,由于安全意识不足、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原因,造成各种安全风险存在于施工过程中,给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无法有力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因此,本文提出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防护措施,旨在为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层建筑;安全管理;问题;防护
前言
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一方面为了保证工程顺利的按计划实施,一方面保护所有建设人员的生命安全。施工安全管理的意义在于尽可能的减少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风险,确保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的形象和社会声誉,实现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维持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贡献力量。只有将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才能实现经济建设的远大目标。
1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
中国新《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明确规定高层建筑结构就是10层及以上亦或是高度高于28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随着高层建筑的高度与层数的增加,其技术合理性、功能适用性、经济可行性都会发生巨大的改变,赋予施工安全管理诸多特点,主要体现为:
(1)难度大,因为高层建筑的规模和体积都较大,对结构稳定性的要求极高,为有效开发地下空间,一般要深埋高层建筑基础,增加工程施工难度与安全风险,施工安全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大。并且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会受到人员、设备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导致施工安全存在不确定性,增加管理难度。
(2)特殊性,因为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工期较长,每一个项目的人员素质、配套设备、地理位置、现场作业等都是不同的,施工安全管理不可能完全相同,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安全规范,才能确保施工安全管理有效。
(3)动态性,因为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分为基础部分、主体部分,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一旦部分因素变化太大,就会改变高层建筑工程原有的施工条件,需要在施工安全管理中做出动态调整。
2高层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2.1人员高空坠落
高层建筑最大的特点是高,建筑施工工人员在悬空中进行机械作业时存在很大的危险性,很多建筑在进行高空作业时都会在高空架设稳固的高架,为施工人员配备牢固的绳索,但是,设计的再周密,也会有疏漏的时候,如果工人在某一环节上检查不严格,导致高架在施工过程中倒塌,或者因为绳索质量问题,长时间受重力的坠压,最后导致绳索断裂等等,都有可能发生高空坠落现象。
2.2机械设备故障
建筑工程中大多使用的是重大机械,机械设备发生意外故障事件是一个未知数,设备出现故障既影响施工进度,还有可能对人体生命造成伤害。高层建筑一般用到的机械设备有:挖掘机、搅拌机、吊车、推土机等,施工现场噪声大,环境混乱,一旦机械发生故障坠落对人体生命造成严重伤亡。
2.3建筑工程坍塌
有些高层建筑由于未按照工程要求进行施工,在建筑工程中,偷工减料,没有达到工程要求的标准,在长期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楼层超负荷坍塌,对施工人员造成伤亡,对建筑工程造成材料、机械等的损失。
2.4触电事故
环境对高层建筑的影响很大,由于高层建筑需用的电力机械设备较多,工程较复杂,在施工现场中需要连接很多电线,施工现场存在很大的用电危险,如果发生暴雨、雾霾天气,很容易因漏电而产生触电事故,严重情况下还会引发火灾,不利于建筑工程的施工。
3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的分析
3.1施工人员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
高层建筑施工建设是一项繁杂的工作,是由人工与机械设备相配合,共同协作完成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很多施工人员往往存在侥幸心理,觉得很多小细节过于繁琐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操作人员自认为技术娴熟并未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范要求进行,对于施工安全问题十分松懈,有的甚至单纯为了赶工期、提高效益,将施工安全完全抛之脑后,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有的员工危险作业、有的违章操作,无视现场的施工安全制度,给施工过程埋下非常大的安全隐患,从而导致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3.2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高层施工建设的规模较大,建设的周期也较长,施工工艺繁多,给整个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控制带来难度。很多施工方面的注意事项被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所忽视,缺乏完整的、健全的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使得现场施工操作往往无规可循、无法可依,导致施工过程没有规范可参考。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施工现场混乱、安全监管缺失、责任划分不明、防护措施不到位,从而埋下安全隐患,容易引发施工安全事故。
4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防护措施
4.1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1)国家应建立并完善高层建筑施工管理体系的相关条例,以法律的约束力保证企业、监管部门和施工人员重视施工安全,加强安全防范意识,促进整体施工过程的合理有序进行,施工部门按照规定各尽其责,减少事故的发生。(2)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政府应明确各部门之间的监管职责,明确在施工现场产生的错误指挥或无作为行为应承担的责任。各部门明确职责后,互相协调合作,避免各部门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加大监督部门的工作力度,避免不法建筑单位有机可乘,对高层建筑工程企业进行严格的审核,从根本上提升企业遵守相关法律的自觉性,并将监管责任落实在施工现场,监察施工现场的环境安全,促使企业提高自身安全管理意识。
4.2加强安全意识培训及人员素质培养
建筑单位的管理者应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从根本上使员工认识到安全意识与工作、生活息息相关。例如,进行施工现场宣传,播放宣传片,或与赏罚制度结合等,从而鼓励员工加强安全意识,不仅要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避免违规操作,还要帮助员工提高个人素质,使员工通过安全意识的学习,避免在工作中可能会发生的错误,加深员工对于安全意识的理解。
培训过程还需要传授相应的安全保护经验给现场施工人员,告诉他们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该如何处理,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能力。借助安全教育宣传指导现场人员正确处理突发状况,降低安全风险,提高现场安全管控质量。
4.3加强安全技术管理
安全技术管理是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项目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技术安全措施,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在施工现场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建筑工程建设应以技术安全措施和以往的经验教训为基础,并根据工程的施工特点制定合理安全管理方法;其次,施工建设项目所采用的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制定,目的是为了改善施工条件,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并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4.4实行危险源动态控制
对于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而言,其变化是持续不断的,只有动态控制危险源,才能强化施工安全管理。如在浇筑混凝土以及钢结构焊接施工中,施工环境会导致现场发生改变,危险源引发安全风险的程度也会有所改变,在实际施工中要实时跟进。在现场开始施工活动之前,还应科学策划,涉及到施工工艺、施工材料以及施工机械设备、施工组织等,同时结合施工人员的思想与心理,降低安全风险。只要在施工现场使用新的工艺、材料与设备,就应重新辨识危险源,调整管控策略,实现对安全风险的动态控制。
结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在社会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急剧增多,为避免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威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影响施工进度与工程建设效果,应积极采取安全防护措施解决安全问题,通过对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安全意识的提高以及实施各项安全保障技术,确保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熊海军.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居舍,2018 (35):140.
[2]徐闯,牛志伟.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探讨[J].消防界(电子版),2018,4(22):45.
[3]王绎乔.加强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探析[J].山西建筑,2018,44 (32):256-257.
论文作者:殷保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高层建筑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高层论文; 安全意识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