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报业集团为中国报业的改革和发展探索新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报业集团论文,中国论文,社会主义现代化论文,报业论文,新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历史进入世纪之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逐渐建立,一个崭新的课题提到了我国新闻界的面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报业集团,为中国报业的改革和发展探索新路。
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报业集团的定义
报业集团最早产生于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迄今已有百年历史。它的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报业集团亦称报系,英文名称是News Grou-ps。据《辞海》(1989年版)解释,它“一般指19世纪末以来,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因竞争和垄断的不断加剧,由一个资本家或董事会联合一些报刊、电台、电视台所组成的集团。”为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欧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制造业,从19世纪后半叶起,开始出现生产集中化趋势,自由竞争向垄断企业过渡,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本完成这一转变。报业的集中和垄断出现稍晚,但进展迅速。按《中国大百科全书》(1990年版)的划分标准,同时在两个以上地区、拥有两种以上报刊的报业托拉斯可称为报团。
境外报业集团的现实模式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但我们并不认为照搬这些模式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报业集团的定义是恰当的,我们应当根据中国的国情,考虑确定报业集团的定义。根据我们的实践,我们认为,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报业集团的定义应是:以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社会主义报纸为核心,以报业及带有报业外延性质的实业为主体,兼容其他非报业经营实体的报业联合体。这个定义对报业集团的特征作了三方面的规定:
第一,报业集团必须坚持以影响力较大的报纸为核心。建设报业集团必须坚持以报纸为龙头。报业集团与其它企业集团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从报纸起步,逐渐发展壮大,同时始终以报纸为龙头产品,否则报业集团就不能姓“报”。
第二,报业集团应包括多家新闻出版媒体和依托报业固有功能向外延伸发展起来的其他经营实体。显然,光有一家报纸不能称为报业集团,只有同时拥有数家报刊媒体和相关的实业,才能称之为报业集团,这应该成为共识。
第三,报业集团应该拥有比较雄厚的经济实力,即拥有办好报业的物质条件,具有较大的资产实力和相对充裕的资金。经济实力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绝对性是指它的实力要远远大于一家报社的实力,能够为属下的报刊及企业经营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相对性是指在此基础上,报业集团可视不同的发展阶段形成不同规模的经济实力。
以上三条必须同时具备(并是充分的)才称得上报业集团,否则就是非报业集团。有些大型企业集团,实力相当雄厚,也搞多种经营,但它的主要功能不是报业,就只能是企业集团而非报业集团;有些大型企业内部也办有好些报刊,但由于这些报刊在集团中不起龙头作用,且其产生是由集团其他业务带动起来的,与以报刊为龙头带动其他业务的报业集团截然相反,也不能称为报业集团。有些机构确实办有系列报刊并以此为主业,但发行量小,在社会上影响力不大,尤其缺乏作为龙头的主报,群龙无首,也不能戴上报业集团帽子。有些机构拥有系列媒体,且有龙头,但龙头不是报纸而是出版社或电视台,这些机构就只能是出版集团或别的集团,同样不能算是报业集团。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报业集团的必要性
自从党的十四大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报业集团,就已经不是做不做的问题,而是应当考虑怎么做。在目前形势下,对于那些发展比较快,条件比较成熟的报社来说,建立报业集团甚至已经成为势在必行的选择。这是因为: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把报业经营推向了自负盈亏、 自我发展的道路。在这个轨道上,报业经营过于单一,不利于增强抗御市场经济风浪的能力。实践表明,报业经营的市场化,不仅意味着经济来源由政府财政统包统管变为自收自支,而且报纸出版所需的各种资源,也日益依靠市场进行配置。如广告收入、纸张供应、印刷设备和发行成本等等,无一不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制约,时起时伏,捉摸不定。如果单纯经营报纸一项,在正常情况下,发行和广告收入维持报纸出版并有所积累是不成问题的。但在市场情况不利时,广告收入可能减少,报纸成本可能增加,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入不敷出的被动局面,时间长了,后果难以设想。如果除报纸以外还有其他经济支柱,就可以东方不亮西方亮,堤内损失堤外补,摆脱被动局面,渡过亏损难关。市场经济毕竟是无情的,我们不能不居安思危,多作几手准备。
2、我国目前经营状况较好的报纸除主观努力外, 在很大程度上还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扶持,但从长远来看,随着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这些政策不会一成不变,如果我们不紧紧抓住这种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发展多种经营,增强经济实力,打好发展基础,一旦政策发生变化。我们就会失去竞争优势。应该承认,同前些年相比,我们许多报社日子好过了,经济实力有所增长,但是我们的历史包袱很重,欠帐还很多,同国外先进报业集团相比,差距还很大,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巨大的投入。这种投入不是几亿、十几亿,而是几十亿,根本不可能依赖国家,只能够靠自我积累和积聚来实现。这个过程即使能靠单一经营去完成,速度上也会比较慢,如果多建立几根经济支柱,就会大大加快资金积累的速度。为此,我们必须利用当前的政策优势,不失时机地建立起稳固的多元化的报业经营架构。
3、建立报业集团是维护和增值国有报业资产的客观要求。 我们认为,报社的利润就其构成而言,主体上应属国有资产。这种资金拿出一部分用于解决职工的眼前福利是必要的,但无论从维护和增值国有资产的角度考虑,还是从维护职工的长远利益考虑,都不应该分光花光。至于用于改善工作条件和添置机器设备,当然是必要的,但有一个按照事业发展实际需要循序渐进的投入过程,不是一下子统统投入就是最好的。何况资金一下子都沉淀在机器设备等方面,不能提高资金周转率和充分发挥资金的效益,最终还是会影响工作条件和设备水平的更大改善。作为国有报业资产的管理者,报社领导层有责任处理好发展和消费的关系,用好每年创造的利润。那么,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这部分资金除了添置设备,还应该投资什么方向呢?多办几张报纸吗?这不失为一种选择,但报纸不是办得越多越好的。鉴于报业市场容量有限,把办报作为唯一投资方向不是最好选择。我们需要把眼光投向更广阔的市场,选择更多更好的投资方向,追求较优的投资回报,这样才能真正管好和用好国有资产,这也是我们建设报业集团的又一出发点。
4、建立报业集团有利于管理好报刊市场。 我国目前报业结构还未十分合理,不少单位条件不具备也要办报。这些小报属单位、部门所有制,往往不是从市场出发,在竞争中生存、发展、壮大,而是向政策要钱,向部门要钱,不是向市场要。有些小报为了吸引读者刊登一些格调低下甚至是黄色淫秽的内容;有的小报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搞有偿新闻和虚假报道;不少编辑和印刷质量差,发行量低。报刊多而滥,已经成为社会上一致关注的问题。解决的办法是加强对报刊市场的管理,运用价值规律、价格杠杆、竞争机制调节供求,优胜劣汰。如果由有雄厚实力的报业集团兼并那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比较差的小报,以党委机关报为龙头,将这些小报统起来,则有利于报刊市场的管理。
综上所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报业集团不仅具有十分迫切的现实意义,而且,从长远来看,还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这就是:它将为社会主义制度下党和政府的新闻机构,如何主要依靠市场机制保持自己经济上的强大优势,从而保证政治上的权威性、舆论上的正确性、传播上的广泛性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径。
广州日报为组建报业集团所进行的准备工作
一、思想理论准备。从1992年开始,本报先后在《新闻战线》、《中国记者》等中央一级和其它新闻理论刊物上发表了多篇论文,专门探讨建设报业集团问题。其中《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报业集团》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报业集团的实践体会和理论思考》分别获得了《新闻战线》举办的征文的一等奖。本报有关负责同志还先后在全国报业协会年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暨南大学新闻系作过专题报告和发言。1995年,在广州日报新闻学术研究中心举行的以“如何办好大都市报纸”为题的学术研讨会上,专门邀请京、津、沪、粤一批新闻界老前辈和权威人士就建设报业集团问题再次进行论证和研讨。通过上述一系列的理论准备,我们对建设报业集团的许多概念、范畴和基本思路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
二、核心功能准备。报业办集团与企业集团办报,根本区别在于报业集团是以一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报纸为核心的。因此,筹建报业集团的首要任务是办好主报。这几年,广州日报为了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一手狠抓采编,一手狠抓发行。近年来,我们开辟了适合各类读者,适合各条战线,适合各个阶层需要的50多个专版。同时,还锐意改革,精心编辑好星期天版、周六版,在许多报纸因为纸张大幅度涨价而减版时,我们不但没有减版,反而是增加了印张,结果比平时多发行五、六万份。
几年来广州日报报纸版面从每天4版先后多次扩版, 到目前已有20至24版。发行量从1992年开始,平均每年递增14%,到目前已翻了一番多。为了加强发行工作,本报坚持走自办发行的道路,增加投入,组建网络,成立了广州市报刊发行公司和广州日报连锁店有限公司。前者拥有400多名专业投递和1000多名报贩,近100辆发行车;后者目前已拥有分布在广州市内各区及珠江三角洲各主要城市的50多家连锁店。今年大收订,还委托全市186家工商银行储蓄所代理收订报纸, 从而使广州日报1996年征订数量超过了创刊以来同期最高水平。由于广州日报的社会影响不断增加,覆盖面日益扩大,继续稳居广州地区报业市场占有量之首,因而为组建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物质条件准备。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广州日报1995年的营业收入在1994年6亿多元人民币的基础上,又增长了30%,达到约8亿元。其中广告收入连续多年居全国报业第一位。在整个报社经营项目的布局上,按照依托报业固有功能向外延伸、扬长避短上项目的原则,初步形成了包括有《足球报》、《广州文摘报》、《交通旅游报》、《现代育儿报》、《老人报》、《岭南少年报》等系列报和广州日报印务中心、大洋广告公司、广州市报刊发行公司、广州彩色印务有限公司、广州市新闻纸张供应公司、广州日报连锁店有限公司、大洋房地产开发公司、大洋多媒体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广州市新闻服务中心、广州日报(香港)有限公司、香港华兴盛国际有限公司等系列公司的实业群体。这些为报业集团的组建和起步发展准备了充分的物质条件。
四、运行机制准备。为适应报业集团发展的需要,经中共广州市委批准,广州日报社领导机构自去年12月1日起, 由原来编委会领导下的总编辑负责制,改为社务委员会领导下的社长负责制。这一改革的意义在于报社领导班子由原来九个人中八人管采编,一人管经营管理,变为一人抓全面,即社长兼总编辑抓全面;五人抓采编,即五位副总编辑抓采编;三人抓经营管理,即三位副社长抓经营管理。这就是说,在报社决策层中,专门负责经营管理的领导成员所占的比例大大提高了。报社经营管理中层一级机构,原来只有经理部和发行处两个处级部门。经市有关部门批准,共增设为计财处、发行处、广告处、管理处、经营处、技术处6个处级部门, 并从采编和政工部门调配一批优秀的青年人才到这些部门担任负责人,大大改善了报社经管线的人才结构。我们还在各系列报和系列公司实行独立核算,统一审核,内部资金流动也实行相互结算,明晰责权利。所有这些,都从体制上为报社走向集团管理和集团经营打下了良好基础。
五、人才资源准备。广州日报现有职工900多人, 所属系列报和系列公司以及外围企业共约2000人。其中除采编部门人员专业水平较高外,经营管理技术部门的人才队伍,在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上,原来水平均不高。近年来,为筹建报业集团,我们有计划地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多家著名高等院校调进了一批人才,其中包括有新闻、广告、法律、计算机、工业自动化控制、会计、外语等多个专业的博士、硕士,并从上海、武汉、广东等地的印刷专业院校吸收了一批大学生充实报纸印刷第一线,为引进现代化的印报设备和高度自动化的发行设备储备人才。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中期发展目标和当前发展策略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建立后的近期目标是:进一步巩固和不断扩大报业集团的核心功能。扩大广州日报的社会影响和市场占有率,同时为下一世纪的腾飞做好充分准备。在此基础上,实现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中期发展目标:即到本世纪末下世纪初,在技术装备、管理水平、工作效率、经济效益上,初步达到亚洲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报业的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从观念到实践上进行一系列的转变:
一是由粗放型管理模式向集约型管理模式转变。广州日报每年收支总额达10多亿元,维持报社运转,平均每秒钟的开支超过18元。同样,平均每秒钟的收入约25元。因此,任何一个环节,如果抓紧,会产生巨大的效益;如果放松,就会造成浪费,失去机会。所以,我们要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管理整个报业集团的运作,增产节约,提高效益。
二是由滞后型技术构成向超前型技术构成转变。我们过去对技术装备在报纸出版发行中的作用了解不多,认识不深,因而在配置印刷设备当中,长期处于滞后状态。随着近年来报纸发行份数不断上升,版面不断增加,彩色印刷越来越常用,这个矛盾显得更加突出。所以,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要有超前意识,不失时机地利用手中的资金,按照国际上的先进水平,添置印刷速度快、质量好、多功能的印刷设备和自动发行装置,保证报纸印得快、印得好,并且适应采编和广告日益增加的要求。
三是由事业型经营方式向产业型经营方式转变。报业集团建立后,报纸的主要任务当然仍是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完成好党和人民交给的宣传任务。但是,在报业经营这一方面,则要渐渐学会由事业型的经营方式变为产业型的经营方式。要探索自我经营、自收自支、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资金良性循环的产业化经营路子。特别是主报以外的系列报和系列公司,更要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争取较好的经济效益,使这部分国有资产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得到增值,反过来又支持主报在采编、印刷、发行方面不断增长的物质要求,使主报能把正确的舆论有效地在广阔的层面上传播,覆盖面越来越大。
四是由优惠型发展机制向优势型发展机制转变。随着我国报业的迅速发展,其可观的经济前景越来越明显,因而以往享受的优惠政策不可避免地会越来越少。对此,我们尽管应该争取各级政府继续给予政策支持,但也不能不未雨绸缪,早作准备,强化自己的优势,依靠这个优势,在市场经济中保持长期发展的势头。
五是由单一型战略目标向综合型战略目标转变。报社从主办一张报纸到主办一个集团,最主要的功能,即宣传舆论功能,是不能变的。但是,除了这个最主要的功能外,还要同时发展其他支持性功能。因此,作为集团的整体战略目标,不应是单一的,而应是以主要功能为核心,多种功能协调发展的综合战略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报业集团是时代的要求,是中国报业发展迈向新世纪一个重要的飞跃,广州日报有幸成为这个伟大实践中的第一个探索者,倍感身上的责任重大,也深感党和人民寄予的厚望,我们决心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央、省、市有关领导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学习全国兄弟报业单位的先进经验,争取各条战线的大力支持,大胆探索,积极进取,竭尽全力,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报业集团的试点任务,不辜负全国新闻界的期望,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标签: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论文; 经济论文; 广州日报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