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地下室防水结构的设计也成为建筑设计师需重视的问题。高层建筑地下室工程正迅猛发展,但由于地下室工程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一旦出现渗水,极易影响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结构设计;施工技术
引言
在高层住宅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结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地下室具备着良好的防水性能。现代高层住宅建筑工程中,地下室功能的越来越大,其建设水平也得到快速的发展,但是,在建设地下室工程时,大部分都是在地下水中,这本身就会对地下室结构性能产生严重的影响。何况是在雨季,地下水位不断的上升,很容易导致地下室出现渗漏的现象。因此,为了确保地下室具备着良好的防水性能,必须要对地下室防水结构进行有效的设计,并提高防水结构的施工技术,从而提高地下室结构的安全性。
1.地下室防水结构的设计
1.1地下室防水
地下结构部分采用结构自防水C30P6混凝土及双层1.5mmCPS-CL反应粘结型高分子湿铺防水卷材(底板、外墙及顶板)双重设防。外墙导墙采用240厚页岩砖砌筑,高度比底板上表皮高出100mm,防水保护墙上部为外贴50mm厚聚苯板保护。
防水施工前必须制定防水施工方案,原材料进场须有出厂合格证,生产许可证,须按要求做复试,合格后方可施工。施工中须及时办理隐预检手续,经监理验收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地下外墙防水施工验收后须及时进行防水保护层施工。防水施工均须先做样板,经有关部门验收后才能进行大面积施工。
1.2选择无污染防水材料
(1)当选择具有污染性防水材料时,比如聚氯酯类防水涂料,通常是由煤焦油原材料组成的,会散发出刺鼻的气味,当人们在短时间内吸入过多的气体时,很容易导致人员出现中毒死亡的现象。(2)在设计地下室防水结构设计时,通常是要进行等级设计和构造设计。在进行等级设计时,主要是对地下室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进行有效的确定,这时就需要按照地下室使用功能和地质条件的实际情况。在进行结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地下室不同的部位和使用要求,从而确定地下室结构的防水等级。
1.3地下室防水结构设计
(1)结构自防水。在进行结构自防水结构设计时,也就是进行混凝土结构自防水。要对材料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并要适当地增添外加剂,或者是对骨料的最大粒径进行有效的限制等方法,以此确保混凝土结构具备着密实性等特点,有着最小的结构。另外,可以隔断混凝土结构中的孔隙,确保地下水无法渗入地下室中。为了保证地下室混凝土结构不会受到各种外力和内力的影响,从而出现缝隙现象,必须要尽量减少混凝土结构遭到冲击大的承载力。在设计地下结构时,要避免混凝土受到地下水的侵蚀,确保混凝土结构不会受到各中外力和内力的影响。
(2)避免混凝土裂缝的现象。当地下室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现象后,很容易导致地下室出现渗水的现象。因此,在浇筑混凝土和进行配筋时,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制定科学有效的施工方案,以此防止出现混凝土裂缝现象。
(3)有效的设置附加防水层。为了提高地下室结构性能,应该在混凝土结构的迎水面上科学合理的设置附加防水层。通常在设置附加防水层涂料时,主要有:防水砂浆、防水涂料、高分子防水卷材等防水层涂料。
2.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关键技术
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材料、设计、施工、管理等多个环节。为增强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性能,施工中常采用“多道防水、防排结合”的策略。“多道防水”是采用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和柔性防水层相结合的形式;“防排结合”是通过盲沟排水、渗透排水、内排水等形式,组织雨污水径流从管道排出,增强防水效果。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通常是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柔性卷材防水、排水设计三种形式的组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防水混凝土工程
(1)、现场混凝土采用泵送,入泵坍落度控制在160±20mm,入泵前坍落度每小时损失值不大于20mm,坍落度总损失值不大于40mm。
(2)、底板混凝土浇筑按照后浇带分块浇筑,不得留施工缝,墙体采用分层浇筑砼、分层振捣。防水混凝土振捣采用高频振捣棒,振捣时间10-30秒,以混凝土表面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准,应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
(3)、防水混凝土终凝后,采用浇水加盖塑料布的方法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后浇带养护时间不少于28天。
(4)、施工缝留设:外墙水平施工缝留设在基础底板上返300mm处,外墙水平施工缝留设与顶板上下皮平齐,外墙竖向施工缝应设置在后浇带处。后浇带施工缝使用300mm宽止水钢板,止水钢板连接处应搭结5cm,上、下均满焊牢固。
(5)、防水砼水平施工缝浇灌混凝土前,要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再铺50mm厚的同强度等级水泥砂浆,并及时浇灌混凝土;垂直施工缝在浇灌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并将钢板丝剔除。后浇带防水混凝土满足设计要求龄期后再浇筑。
2.2地下室卷材防水
(1)、地下防水总体施工顺序:根据地下结构施工流水段划分,组织流水施工,防水施工遵循先底板,后外墙的总体顺序。
(2)、地下室基础外侧部分采用外防内贴法防水:逐层分步施工,先防水保护墙砌筑、抹灰,再外墙防水及防水保护层施工,最后进行外墙结构施工。
(3)、地下室外墙其他部分外防外贴法防水:逐层分步施工,先外墙结构施工,后防水、防水保护层施工,土方回填与防水、防水保护层穿插进行。
(4)、防水卷材施工:工艺流程:基层清理→涂刷专用基层处理剂→划线分格→铺贴附加层→铺贴大面积卷材→收封边处理→自检→交验→做保护层。
(5)、卷材防水细部处理:阴阳角处的基层处理后,先要铺一层卷材附加层,附加层卷材要剪成下图所示形状,铺贴后剪处用热熔油膏封固。
(6)、特殊部位处理:卷材防水层与穿进防水层的管道连接处,若套管有法兰盘时,将卷材粘贴在法兰盘上,粘贴宽度不小于100mm,粘贴卷材前必须将套管上的锈蚀、杂物清理干净,然后按要求粘贴。若套管无法兰盘则要在管根部位粘贴附加层。
2.3地下室排水方案
若地下室基础埋深在地下水位线以下,则应采取排水方案。排水方案包括基础施工临时排降方案和永久性排降方案。
基坑施工既要保障边坡稳定,又要保障基坑干燥。临时性防水方案是通过基坑施工环境的干燥,从而减少地下水对基坑防水施工的影响。通常采用井点法,即在地下室施工时设置若干井点,在井点周年一定区域形成真空,当地下室施工中产生渗水时,井点可将地下水吸入管道中,并迅速排出。永久性排水方案对高程建筑地下室长期防水具有重要作用,通常设置散水、明沟、集水井等设置,通过人工组织的汇水面,组织地下室及周边排水。
3.结束语
总之,为了最大程度地保证住宅地下室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为人们提供一个干燥舒适的地下室环境,就必须要在施工中加强防水施工设计。本工程所采用的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相对较为常见,一般情况下住宅小区的地下室防水工程都可以使用。只要在施工中注意加强质量控制管理,确保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就能够有效地保证地下室的防水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施建延.浅谈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4).
[2]金忠孝.地下室防水结构设计及施工研究[J].商品混凝土,2013(06).
[3]廖萍.地下室防水结构设计与施工技市探讨[J].项目施工,2007(11).
论文作者:王海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地下室论文; 结构论文; 卷材论文; 混凝土论文; 外墙论文; 防水层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