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依安县第四中学,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市)
摘要:传统应试教育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但多是进行死记硬背、题海战术,学生通过了考试,但失掉了个性魅力和缺少了社会参与,所以,在中学阶段教师应当运用恰当策略培养学生各科的核心素养,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数学核心素养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的关键能力与思维品质。数学核心素养不仅包含外显能力,还包含内在思维品质。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学基础本质;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应用意识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传统应试教育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但多是进行死记硬背、题海战术,学生通过了考试,但失掉了个性魅力和缺少了社会参与,所以,在中学阶段教师应当运用恰当策略培养学生各科的核心素养,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下面仅就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进行说明。什么是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的关键能力与思维品质。数学核心素养不仅包含外显能力,还包含内在思维品质。故此,就解题教学中探索培养初中生数学素养的具体方法,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利用数学基础、本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知识与技能是素养的载体,数学素养首先表现为考生对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初中数学关注的是如何使得所抽取的样本能够大限度地检测考生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的达成程度,而不是完全拘泥于知识的选取或知识与知识的机械组合。基础是素养的保证,是以后发展的基石,是中考的考查重点所在。没有基础就谈不上素养,那么就要在解题教学中注意学生的基础培养,初中阶段所学内容比较简单易懂,但教师要有足够的时间确保学生基础的夯实。
二、利用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社核心素养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要求教师能从一节一节的教学中跳出来,以“专题(单元)”作为进行教学的基本思考对象。从专题出发,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自己归纳相关类型习题,教师只是知识和思想的引导者,这是深度学习的核心,是深度学生的抓手,也是整体把握数学课程的抓手,有利于教学方式多样化,把“教”与“学”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对于教师来讲也是不小的挑战,教师要从真正意义上不只是教教材,而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专题(单元)教学的要素,最重要的是进行整体分析,包括数学分析、标准分析、学情分析、教材对比分析、重点(本质、核心素养)分析及教学方式分析,进而确定主题教学目标,选择、设计情境和学习活动。根据学生实际,确定教学流程,设计每一节课教学,进行教学实施,并不断反思—循环—提升。
三、利用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古训,这与学会学习的理念一致,“会学”比“学会”重要。“会学数学”应包括:阅读理解、质疑提问、梳理总结、表达交流。以“数学阅读理解”为例,需要清楚数学语言由数学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组成,它的特点是准确、清晰、简洁,数学阅读就要会读“数学普通话”“符号”“图形(表格)”。而数学符号、图形(表格)又是一个系统,彼此联系,学生不能很快习惯,需要指导,不能太急。数学教师强调“学法指导”,是一个很好的经验,需要坚持、总结、提升。
四、利用数学问题解决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团队合作精神是走向成功的法宝,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教师答、学生问学生答等合作学习活动,创造一个师生互动的环境,在思考、探索、交流的过程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师生的共同参与让数学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识。从我校实施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以来,师友互助共同释疑,各小组进行互帮互助和分享成果,自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拓展学生的思维,让组员个抒已见,畅所欲言,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探讨、研究问题,提高交流与沟通能力,增强合作意识,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能力。
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理念是在新时期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模式背景下所提出的,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师生的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持之以恒,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内化学生的数学行为,在提升数学素养的同时,还能习得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的可贵品质,提升学生的全方面发展,为出社会提供强大的思维判断支撑。
作者简介:张丙辉(1977.01-),男,黑龙江省依安县人,学历:大学本科,所在单位(或学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职称: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论文作者:张丙辉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1
标签:素养论文; 数学论文; 核心论文; 学生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能力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