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数学作业有效性研究的实践感悟论文_肖,莉

提高初中数学作业有效性研究的实践感悟论文_肖,莉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第二中学 肖 莉

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形式,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数学作业形式单一,内容枯燥,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作业量大,效率低下,学生不堪重负,挫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不少学生对数学望而生畏。特别是一些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其数学作业的状况却可以概括为“一多”、“二假”、“三无效”。

经调查、分析、实践,课内外数学作业无效的原因:

1、作业无针对性。即作业内容与课堂内容不一致,或者于一个新知识点,例题讲解太浅或太深,而与作业难度不一致。作业针对性不强就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认为课堂上学了无用,尽管上课很认真,但回家作业还是不会做,最终导致学生对课堂的兴趣都产生问题。

2、作业层次不明显。基础好的学生、差的学生都做一样的作业,好的同学“吃不饱”,思维能力得不到提高,而基础差的学生却因为太难而对作业丧失信心。

3、作业题材不新,背景内容陈旧,跟不上社会形势,也会影响学生作业的积极性。

4、上课没听懂,无从下笔。尤其是学习全新知识时,有些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或不懂学习方法的学生,不会模仿例题做作业,盲目乱作。

5、作业形式太单一,缺乏实践性、可操作性,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6、作业反馈不及时,评价不具体,也会打击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影响作业的有效性。

科学的设计课内外作业,提高初中数学作业的有效性,我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

一、初中数学作业有效性必须遵循的原则: 精选作业、科学指导

1、我把作业有效性的原则概况为以下几个方面:

作业要有针对性、实践性、层次性、趣味性、开放性等,课堂练习还应追求探索性、合作性、可操作性。

2、设计数学作业时要注意的是:既要注意作业的量,又要注意作业的质。首先在作业量上,要做到精选习题,每天作业都要挑选后再布置,要提高数学学习效率,作业设计应科学合理。教师要有准备的选材,针对课程标准的主干内容进行研究,突出知识重点、突出数学思想方法,注重题目典型性、易错性。精心设计这些典型练习、易错题,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提高初中数学作业有效性的方法:

1、精心研究教材,合理利用典型例题和练习、适当进行补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也是教师和学生发展的主阵地。教师作为学习的主导者,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45分钟课堂使自己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得到一定发展,这就要求教师精心研究教材,分析教材上的例题、练习(包括例题的变化和拓展),充分理解教材编写意图,充分挖掘教材,合理使用例题,合理补充例题,精选课堂练习,使课堂每一个训练环节有效。

2、精心选择、设计课后作业,注意作业的层次。

首先,我们备课组对于教材和练习册上课后习题精心挑选,只选择与课堂例题有紧密联系的练习题当作业,而对学生巩固新知、提升能力无帮助作用的题目尽量删除,有时还适当补充与课堂例题配套的练习题作为作业。其次,我们根据学生情况分层布置作业,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每个学生的学业成绩、智力水平、非智力因素等)将学生分为三层,再将作业分成:基础练习、能力训练、思维拓展三个层次,大多数中等学生做一、二类题,少数“尖子生”做所有类型的题,极个别“学困生”就做第一类题。这样每一层次的学生都保持着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学力也得到了一定发展。

3、备课组合作编写作业

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有效训练,为了不让学生淹没在题海中,我们备课组教师分工合作,仔细研究中考考点,对每年中考的试题进行分类,精心选择,再将所选考题以专题或几类题型集合的形式编进每天的作业,切实提高了作业的效率。

三、提高学生作业有效性落实的措施:

(一)、理论措施

1、上好每一堂课,确保课堂练习的有效落实,课堂练习的有效落实还得靠课堂,因此,上好每堂课是关键。

2、不拖堂,不占用全体学生课余时间,留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

3、对学生宽容,做到严而有爱,让学生保持学习数学的兴趣。

4、及时反馈、合理评价学生作业。

(二)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经念措施

1、精挑细选易错习题,设计作业要有针对性。

“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解数学题不仅能训练思维的灵活性,亦能培养思维的周密性。近几年各省市的中考数学命题注意了对学生思维周密性的考查,可是许多学生在解题时往往只满足于求出一解而导致解题不完整,出现漏解。因此,剖析解数学题时出现漏解的常见原因,对于培养同学们的思维品质、提高解题能力 具有重要的意义。 

2、作业设计的内容要新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指出: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是一种自觉的动机,是对所从事活动具有创造性态度的重要条件。兴趣具有追求探索的倾向,良好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自觉动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作业内容的选择应从新、近、活、精等方面入手。

①、从题材、背景着手提高学生兴趣

为了激发兴趣,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学生喜欢的运动题。

②、灵活设计、利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解多题提高学生兴趣。

为了让学生在解题时保持兴趣,可给学生提供一些能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③、从当前市场经济的角度设计题型,提高学生兴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商品经济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为了让学生及早接触这方面的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在作业中给予渗透。

3、从作业功能的角度,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①、加强对作业后的反思的习惯的养成,提高数学作业的有效性

②、通过作业平台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③、通过作业批改方式,促使作业的有效快速反馈。如:小组合作批改增强学生主动性,做到反馈和订正及时,通过快反馈,快订正,快激励,减轻学生的负担,从而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通过近两年多以来对《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初中数学作业的有效性的研究》,以及把研究成果在年级和学校的数学教学中进一步推广,研究成果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充分改善了以往题海战术的作业误区,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教学技能的发展,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克服了以往作业形式单一,内容枯燥,题海战术,教师也从终日疲惫不堪的批改作业中解脱了出来。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浓了,师生感情也更加融洽,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

论文作者:肖,莉

论文发表刊物:《少年智力开发报》2014-2015学年第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7

标签:;  ;  ;  ;  ;  ;  ;  ;  

提高初中数学作业有效性研究的实践感悟论文_肖,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