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乡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论文_ 张东

浅析乡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论文_ 张东

张东 兴仁县回龙镇狮子小学课题组成员 562300

【摘要】留守儿童问题是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等特点。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进程加快,在大部分乡村劳动力大量输出,乡村留守儿童的数量随之增长,这些留守儿童也成了当今社会和谐的隐痛,因为他们的父母都外出务工,长期不能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因此,留守儿童的问题也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所以必须对乡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有对其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乡村留守儿童 形成原因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1-095-01

研究背景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乡村留守儿童近2000万人,有专家推算估计,近年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至少在4390万以上。有一些劳动力输出的大省,留守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18--20%。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他们不能与父母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56.17%。因人流的乡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形成了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最突出的问题在以下几方面:

1、自卑。自卑心理产生于在校与同学间的比较。留守儿童经常看到其他同学有父母相伴,有人关心和疼爱,而自己却没有,相比之下就会感到失落和自卑,不爱说话,不爱和别人交往,变得内向。自卑感是一种负向的情绪体验,严重影响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

2、逆反。留守儿童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其内心较其他儿童更敏感,对老师及监护人的管教更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总感到有人总是在欺负他,心理难受。这种负面的情绪极易使他们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以自我为中心,不听从正确的管教,与老师及监护人对着干。

3、任性。任性并非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中,他人对其合理或不合理的要求盲目满足造成的一种心理特征。这主要是由于祖辈监护人不知道如何对待孙辈们的各种需求,过度溺爱、放纵造成的。

(二)道德品行方面的问题

留守儿童均处在未成年阶段,这一阶段正是他们的道德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需要来自家长的正确道德观引领和教育。但是,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判断对与错,好与坏的直接依据的来源被切断了,他们的道德标准与行为是模糊的。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没有办法照顾孩子,大都对孩子产生了比较强烈的愧疚感。于是,他们就用“金钱+物质”的方式来弥补孩子缺失的亲情。这极易使孩子滋生好逸恶劳好、拜金主义等思想,形成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人生观,他们只知道单向接受爱,不知道去施爱,对家人、师长、邻居、朋友冷漠少情,缺乏社会责任感。再者,由于监护人年龄较大或者是忙于农活,精力有限,对留守儿童物质上给予的多、精神上关心的少,品行上溺爱的多、教育上引导的少,无暇顾及留守儿童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也很难与留守儿童进行思想交流,一般的是放任自流。这样长期缺少有效的管教,有些留守儿童的道德品行处于自然放任的状态,缺乏必要的自律性和自觉性,道德意志薄弱,交往了一些不良少年,形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如吸烟、喝酒、赌博、沉迷上网等,有的甚至触犯了法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安全方面的问题

1、家庭安全监管职能弱化

作为第一监护人的父母常年在外,每隔半年、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才回到家中和孩子共同生活一段时期。在孩子留守的大部分时间里,他们的监护职能是缺失的。对于留守儿童在家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他们基本上是鞭长莫及。加之平时不可能常常联系,留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问题他们无法及时了解。

作为临时监管人的上辈亲人或其他亲戚朋友,往往只注重在生活上照顾好孩子,对于其他问题少有顾及。有些临时监管人,本身年龄大、素质不高,对孩子既“教不好”又“看不住”、“追不上”,在安全监管上“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就导致留守儿童触电、溺水、交通事故等问题多发。

2、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和不法分子的侵害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在乡镇上、乡村集市、学校周边出现了一些网吧、游戏厅、KTV等娱乐场所,招揽未成年学生进入。一方面这些场所部分根本是无照经营,没有任何安全防护措施,一旦发生火灾等安全事故,人逃离的机会都没有,安全隐患极大。部分场所为吸引顾客,非法传播色情、暴力、凶杀等不良信息,对未成年人的身心伤害极大,极易诱导未成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另一方面这些娱乐场所是社会上不法分子惯于出入的地方,留守儿童由于无人监护,常会遭遇抢劫、拐骗、性侵等犯罪行为。

针对乡村留守儿童身体健康面临的以上问题,我就增强留守儿童健康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调整饮食结构、建立健全健康保障体系提出以下五点可行措施。

一是建立“留守学生”档案,配备“代理家长”,设置“亲情电话”。关爱留守儿童,解决留守儿童突出问题,学校是主要战场。学校要认真摸底调查,弄清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和存在问题,并建立档案。其次,学校要根据档案,针对每一个留守儿童制定相应的“一对一”的解决方案。

二是要注意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学校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尤其是对他们的学习和德育教育要特别关爱,解决他们成长中遇到的困难,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

三是加强周末的管理与服务。学校要对照档案与其代理监护人取得联系,不能放任他们在外面为所欲为。对留在学校过周末的学生要给他们安排一些有益的活动,比如,开放多媒体教室,让他们看一看电视等等。

四是政府部门要有所作为。政府部门要定期定时到学校或者留守儿童家里进行探望,并利用节假日,为他们送去节日的祝福;同时,文化服务中心要安排好文艺汇演,以开阔留守儿童的心胸,激励其奋发向上

五是建立健全当地留守儿童健康保障体系。教育部门应统筹乡镇教育资源,尽可能使学生平等接受教育,力求学生学会两种以上健身方法,养成勤锻炼的好习惯,不断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培养留守儿童健康向上的心态;同时,当地学校要加强与当地医疗机构的合作,加强健康知识宣传力度,力求学生能每年做一次体检,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意识,从而使留守儿童更加健康的成长。临时监管人应加强对留守儿童身体健康的监督,无论小病大病,及时就医。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留守儿童的成长已经引起了政府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留守儿童,这一群体面临的诸多问题(亲情的缺失、学业的落后、身体发育不良、心理自卑等),我们有责任与义务为这一群体做点什么,改变点什么。以实际行动,响应党的号召,关爱留守儿童,不断践行为人民服务精神,深入基层,扎根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更是我们所有人应该做的。此次对当地留守儿童身体健康状况进行调研,发现当地留守儿童健康知识匮乏、生活习惯不良、饮食结构不合理以及缺乏健康保障,留守儿童的不乐观的身体健康现状,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进而会影响心理上的发展异常,家庭的和睦生活,同时我们对此提出可行干预措施,希望为解决当地乃至全国范围内的留守儿童身体健康问题提供有力依据。

论文作者: 张东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月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

标签:;  ;  ;  ;  ;  ;  ;  ;  

浅析乡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论文_ 张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