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军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现状和管理模式思考论文_赵丹

航天军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现状和管理模式思考论文_赵丹

(江南机电设计研究所 贵州贵阳 550009)

摘要:随着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全球一体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国家之间的军事竞争都将表现为以知识产权为载体的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航天军工企业作为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领域的主力军,理应对知识产权给予充分的重视。本文介绍了航天军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现状,并探讨了航天军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军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现状;管理模式

1航天军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现状

尽管从“十二五”开始,军工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整体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单位还处于初级入门阶段。虽然有些单位的知识产权管理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与波音、空客、三菱等世界知名军工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意识还未完全建立

目前,很多军工企业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从单位主要领导到中层干部再到科研人员,通常把知识产权作为一项任务性或指令性工作来看待,报奖牵引、职称牵引现象非常普遍,以致在预研、研制、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忽视知识产权的价值创造,很多企业还存在“有制造无创造、有创造无产权、有产权无应用、有应用无保护”的现象。

1.2 知识产权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还偏弱

尽管很多军工企业已经形成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有的体系看起来还比较完善,但在实际工作中运行得并不好,知识产权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地位难以体现。许多军工企业并未真正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有的甚至没有专门的人员编制。目前,大多数所级军工企业的知识产权业务归口研发处、科技处、法律处或经营处,具体工作通常是由这些处室的管理人员兼管。由于这些管理人员常忙于其他事务,如成果报奖、项目管理等,很难有精力涉足知识产权管理。的深层工作。

1.3 专利信息的利用能力有待加强

大多数军工企业而言,还未真正认识到专利信息对掌握技术发展趋势、明确技术方向、提升研发起点、提高创造水平的真正作用和价值;多数军工企业不清楚如何利用专利信息,更不用说利用专利信息进行侵权风险预警和开展专利布局。尽管有些军工企业已经在项目中开展专利分析工作,但很多时候都是委托相关专业机构来开展,科研人员主动利用专利信息的比较少。

1.4 知识产权整体质量还未得到明显提升

虽然军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增强了,专利数量的拥有量和增长率保持了较高的水平,但整体质量并未得到明显提升。绝大多数军工企业还是靠指标牵引、报奖驱动,在型号项目、产品研发的立项阶段或研发阶段大多缺少顶层策划,基本是在项目结题验收、评奖或评职称前才申请专利,很少考虑围绕核心关键技术、重点产品和市场进行系统布局,降低了专利对技术和市场的保护力度。

1.5 知识产权转化动力明显不足

在军转军方面,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军工企业之间的竞争远不像美国、欧洲等国家那么激烈,各方对知识产权也不够尊重,加之知识产权的权利归属和利益分配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军工企业作为知识产权名义上的所有人,对知识产权的实施基本处于消极作为的状态。同时,各个军工企业为了承担更多的型号科研任务,都不愿意把核心技术转让给其他单位,因此,各单位对拥有的国防知识产权通常以自实施的方式进行转化应用。在军转民方面,由于军工企业大部分属于国家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以完成国家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为第一要务,科研人员都承担繁重的科研任务,没有精力也没有义务考虑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转化。再者,国防知识产权的保密性壁垒导致大量具有民用发展前景的军工科技成果不能及时转化,再加上军工企业的责任人担心承担国有资产流失的“罪名”,使知识产权转化还只是停留在形式层面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完善航天军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思考

2.1 形成以“保护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利益”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知识产权管理理念

军工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要以“保护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利益”为核心,坚持强军为首责,始终围绕军工企业的核心使命,把在重要领域、关键技术上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作为重要目标,配合军队把军事战略转化为作战,把作战需求转化为装备需求,把装备需求创新发展。在保障军工企业核心任务的前提下,树立知识产权资产管理的意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用知识产权手段保障军工企业可持续快速发展。

2.2建立航天军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设想

机构模式:层次结构,可分为两个层次:

(1) 行业层的总领导机构, 其主要任务是抓全局, 包括提升整个行业的知识产权意识, 推动有关法规政策的制订和运行机制的形成。

(2)各企业及其下属单位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它们受中国航天上一级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本企业的双重领导, 是中国航天知识产权管理的基本单元, 大量具体而烦琐的管理事务将在这个层面展开。

2.3 建立有意识地利用、有质量地创造、有策略地保护和有目的地运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由军委装备发展部国防知识产权局为主起草编制的《装备承制单位知识产权管理要求》(简称《要求》)由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颁布。这是我国首部装备建设领域知识产权管理国家军用标准,已于2017年12月1日起实施,航天军工企业应该严格参照《要求》规定,贯彻执行。

2.4 制定战略引领、覆盖面广、内容全面、指导性强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立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知识产权战略,建立以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科技成果管理办法,知识产权奖励办法为核心,以合同管理办法,项目管理办法,企业经营管理办法等为补充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

2.5 将知识产权管理纳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全生命周期。

在各类科研项目的合同中,在装备采购各阶段中明确知识产权管理等内容,从装备预先研究、型号研制、生产、维修保障等各阶段,以及招投标、合同订立履行等各环节,明确装备承制单位知识产权工作的特殊要求。

2.6设立知识产权专职部门或专人

成立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专职负责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明确具体的责任人,将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纳入单位考核,年初开展知识工作策划,每月每季度监督检查工作完成情况。

2.7 建立知识奖励机制,加大奖励力度

制定知识产权奖励办法或者规定,提高奖励比例和奖励力度,鼓励知识产权创造主体和管理人员。一定要尽量合理的设置知识产权配套的激励机制。正常的国企常规业务工作过程中都很容易被人诟病人浮于事和效率低下。如果没有好的激励制度和结果,想推动开展额外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确实强人所难。

但是激励是多样性的,如果面对物质激励有限的情况,综合设计和引导其他形式的激励显得更加重要。例如发明人在一线城市和地区的落户政策福利、中国/省/市专利奖所带来的荣誉激励、政府项目配套的荣誉称号等等,从实践效果来看也都可以有效的激励研发人员进行知识产权的产出。此外,组织各种知识产权相关的培训所带来的技能提升,组织企业内部的优秀发明人、优秀专利、优秀创新团队等团建活动所带来的认同感提升也都是行之有效的激励手段。

3结语

总之,航天军工企业应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与技术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使自身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带动整个军工行业知识产权与国际知识产权的接轨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近乐,杨云霞.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转化和应用的策略探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1):145-148.

[2] 吴慰. 国防工业科研院所关于加强国防知识产权管理的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8,(1):42-43.

论文作者:赵丹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  ;  ;  ;  ;  ;  ;  ;  

航天军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现状和管理模式思考论文_赵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