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山庄》与《飘》中悲剧的女性心理共性分析论文_谢昌容

《呼啸山庄》与《飘》中悲剧的女性心理共性分析论文_谢昌容

谢昌容 广东科技学院 广东 东莞 523083 

摘 要:《呼啸山庄》和《飘》都是爱情悲剧,本文试从女主人公角度分析造成爱情悲剧的心理原因,找出名著所揭露的人类不断重复的错误。名著中的爱情悲剧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该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会在不同历史年代、不同国家不断重复上演。

关键词:《呼啸山庄》 《飘》 爱情悲剧 心理共性

一、《呼啸山庄》的悲剧概述

勃朗特三姐妹之一,艾米莉的《呼啸山庄》以女管家的口吻讲述了庄园主恩肖收养了弃儿希刺克厉夫,受到排斥的希刺克厉夫却与庄园主女儿凯瑟琳成为玩伴并为凯瑟琳深爱。长大后,凯瑟琳误入画眉山庄,遇到了林墩,受到虚荣心驱使,踌躇是否该嫁给同为庄园主人的林墩。希刺克厉夫在没来得及听到凯瑟琳的真情所系前就出走呼啸山庄。凯瑟琳受到重击后嫁给了林墩,但始终不快乐。若干年后,希刺克厉夫得到了凯瑟琳眼中所希翼的外在财富,并回到呼啸山庄进行报复。最终凯瑟琳在折磨中死去,只剩下不幸的希刺克厉夫。有研究者认为,呼啸山庄的悲剧是爱情悲剧、性格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又有研究者从自我根源和社会根源分析了悲剧产生的原因。自我根源即凯瑟琳自身的性格缺陷,虚荣、贪图贵族生活;社会根源即19世纪工业革命时代,人们对金钱的迷乱和无法自拔,出现了拜金和贪慕虚荣现象,失去了对幸福的真实考察。

二、《飘》的悲剧概述

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唯一著作《飘》讲述了在美国奴隶制末期南北战争时期,庄园主的女儿郝思嘉的爱情悲剧。郝思嘉在众多追求者追捧中,爱上了并不爱自己的艾希礼并主动表白,却遭到了拒绝。失望中先后两次随意嫁给了自己并不爱的人。瑞德窃听了郝思嘉对艾希礼的表白,在此后的磨难经历中愈发觉得和郝思嘉有很多共同之处,最后成为郝思嘉的第三任丈夫。瑞德对郝思嘉的爱在郝思嘉执迷于艾希礼中逐渐冷却,郝思嘉最终发现自己多年以来喜欢的艾希礼不过是自己的幻想,真实的艾希礼并不是她所欣赏的样子。郝思嘉发现自己爱的正是她自己的丈夫,但为时已晚,瑞德在漫长的等待中早已死心并出走。小说结尾以 “Tomorrow is another day”结尾,预示了郝思嘉面对两种失去——艾希礼的幻灭以及真爱瑞德的出走,重新生活的乐观态度,可谓泪中带笑。

研究者多从郝思嘉的个性缺陷分析悲剧的产生,也同时认为瑞德逃避、退缩的弱点亦是造成悲剧的根源。又有人指出,《飘》是三个人的悲剧,艾希礼、郝思嘉、瑞德,都是不能完全满足自己的矛盾体。郝思嘉沉醉于幻想中的美好爱情,却没有珍惜真实的身边的爱情。小说是一个女人的寓言,可谓是对女人的忠告。

三、《呼啸山庄》和《飘》悲剧的共性分析

《呼啸山庄》和《飘》都是爱情悲剧,二者的共性值得探讨。两部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在选择爱情之初都陷入迷茫和错误,错失了真正值得珍惜的、属于女主人公的、能给女主人公带来幸福的爱情。其次,两部小说中,女主人公发现错爱时,都经过了漫长的挣扎,不能再挽回失去的真爱,这便是悲剧所在。

以上共性并非巧合,也不同于中国文化中的爱情悲剧。中国文化的文学作品中,爱情悲剧的原因是封建礼教,主人公在爱的认识上并无迷茫和误判,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而《呼啸山庄》和《飘》更关注个体自身的原因,揭露了造成爱情悲剧的主体的根源:错误地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爱,放弃了本该属于她们的真爱。后两部小说所揭示的根源更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无论是在哪个社会,从奴隶制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个体的人,都可能犯同样的错误,即陷入幻想的爱,虚掷真正的爱。这种错误,在中国的小说中也有涉及,只不过不是主流描述对象。如《红楼梦》中尤三姐的爱情悲剧,即终结于幻想之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尤三姐所爱的冷二郎,实际上是凡夫俗子,带有偏见的不值得尤三姐爱的人,当尤三姐发现幻想破灭,无法接受现实,便毅然殉情。《红楼梦》中这一非主流的爱情悲剧的根源和《呼啸山庄》《飘》中一样,悲剧原因都是由主人公自身造成的:被幻象迷惑,无法看清爱情的本质。

由以上对比看出,女性无法辨识真爱,陷入爱的幻觉中长期不能自拔的悲剧,是普遍存在而被不断重演的。

四、爱情悲剧的心理学分析

以上分析出的,超越于社会环境,女性不断重复的错误,导致爱情悲剧,可以从心理学角度加以分析:

1.女主人公的个性心理。两部小说中的女主人公个性上都是骄纵的,被宠溺的,不珍惜容易得到的,却执着于得不到的。而爱情上的规律恰恰相反,对于女性,得不到的就是错误的。女主人公缺乏对自己的客观了解,一个不了解自己的人,便无从谈论了解别人、了解男性,更无法了解爱情的真谛。那么,女主人公容易在黑暗的爱情胡同中迷失。

骄纵的女主人公,却又有坚毅的性格,这导致其在错误的道路上能坚持的时间更长,等到迷途知返时,为时已晚。

2.女主人公的自我否定。这样的女性,往往对自我在心理上是否定的,所以追求的是否定后的自我所喜欢的爱情,忽略了真正的自我。《飘》中的郝思嘉,个性是放纵不羁的,却不为母亲所喜欢,在母亲的教导下,她不自觉地否定了自己,便按照母亲的价值取向去喜欢一个并不值得她喜欢的人。而《呼啸山庄》中的凯瑟琳,对破败的庄园主女儿的身份也是自我否定的,所以盲目地去喜欢画眉山庄的贵族身份。这两部小说都揭露了一个共同的道理,女主人由于外界的影响否定了真正的自我,心理学上即无法悦纳真正的自我,那么也就无法找到幸福。

以上爱情悲剧,从心理学上说,都源自于无法悦纳、接受真正的自我,无法认清自我,以至于无法接受喜欢其真正的自我的人,走向了矛盾和悲剧。

3.成熟的心理包括哪几个方面。

(1)独立的思考和判断。独立的思考,即从自身角度出发,观察世界并形成自己的见解;同时,对于问题的表象下面的本质有所判断。个体在心理上的成熟意味着必须能够从自我的角度分析问题,然后相信和肯定自我的觉知,这样的自我感觉就是真理。而如果相信别人的偏好,讨好别人,接受别人的观点,压抑自我的观点,由此发展出的自我感觉是偏颇的,是错误的,也是危险的。

(2)不盲从意味着一个人心理走向成熟。要相信自己的感觉和见解,而不是盲从别人的感觉和见解。《呼啸山庄》中的凯瑟琳是缺乏主见的,所以在选择爱情时是摇摆的。她与仆人的对话,就是无法自我觉知到底真正所爱是谁,在摇摆中,希刺克厉夫听到了前半段话语从而出走。而当希刺克厉夫回来时,凯瑟琳仍然是无主见的,无法忠诚于任何一方,仍然是摇摆的。这种缺乏主见和摇摆,造成了她的爱情悲剧。

(3)在实践中检验自我。有主见,并不意味着顽固,而要能够在实践中修正自我。能够反思和修正自我的人,心理才算是成熟的。《飘》中的郝思嘉,由于不能悦纳自我,而对艾希礼着迷。当她向艾希礼表白,被艾希礼拒绝后,并不能反思和修正自己,而是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想法,心理上是幼稚的。而敢于否定自我,否定自己过去的感受和想法,才是勇敢的。这份勇敢,郝思嘉用在了面对战争重建家园上,却从来不曾用在感情方面,直到艾希礼的妻子将死,艾希礼表现出深深的怯懦,幻想的面纱揭开,郝思嘉才看到艾希礼真实的面目。郝思嘉从不曾面对现实,用实践来检视自己,而是活在幻想中。

女性首先要学会悦纳自我,只有真正接纳自我,无论缺点还是优点,对自己深深地认同和自信,才能避免爱情悲剧。而女性只有学会自我接受和悦纳,才能走向成熟、走向幸福。

参考文献

[1]吴明才 《呼啸山庄》的悲剧根源解析[J].文学评论,2015。

[2]刘琼 《呼啸山庄》的悲剧艺术分析[J].文学评述,(480)。

[3]郭爱云 《飘》中郝斯佳爱情悲剧原因探析[J].文学评论,2015。

[4]宋晓博 从《飘》解读斯嘉丽的悲剧爱情[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

论文作者:谢昌容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月总第25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5

标签:;  ;  ;  ;  ;  ;  ;  ;  

《呼啸山庄》与《飘》中悲剧的女性心理共性分析论文_谢昌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