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家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对节水灌溉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应的设计单位和节水灌溉技术也有了新的发展,必须顺应时代潮流,正确分析节水灌溉规划设计中的不足,制定有效措施提高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总体规划设计质量。
关键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设计
前言
农业发展是国内现代化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改革发展至今,农业发展也逐渐走向现代化农业方向发展。基于水资源紧缺的大环境下,引入节水灌溉技术,促进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水利工程的构建和完善,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及其设计标准
1.1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重要性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是指通过各种有效的措施让农业灌溉所需的水资源减少,从而让我国的农田灌溉用水总量得到控制。其中主要是减少水资源的直接消耗、减少输送过程中的蒸发和渗漏、减少无效土壤的蒸发和农作物的蒸腾耗水,从而完成节水的目的。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较少,水资源处于匮乏的状态,而农业灌溉用水量却经常占到地方用水的一半以上,与我国的基本情况存在不协调的情况。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升的过程中,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导致本就水资源匮乏的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限制。因此,在开展农田灌溉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节水措施的研究,从而保证我国的农业能够正常发展,确保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拥有坚实的农业基础。
1.2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设计标准
1.2.1满足农业灌溉的需求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设计首先需要满足农业灌溉的用水需求,这样才能让农业的发展得到有效保障。其中主要是在对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进行设计时确保能够在雨水季节储存足够的水资源,从而满足当地农业生产的灌溉要求,保证农业的正常发展。
1.2.2抗干旱作用
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特殊,全年的降水主要集中在某些特定的时间段,这样就会出现雨季和旱季。雨季的时候自然不用担心农业灌溉用水缺乏,但在旱季的时候我国却经常因为水资源缺乏而出现某些地区的农业灌溉不能正常完成,导致农业生产的正常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要能够满足旱季时的农业灌溉需求,其中主要是在雨季时能够储存足够的水资源,从而在旱季的时候用于农业灌溉。
2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中现存问题
2.1匮乏全面的节水灌溉管理
最近几年,节水灌溉技术于农村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发展应用,一直备受有关部门的重视。有关事业单位加强力度对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的监督,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应对问题,因此田地水利工程的质量得到了一定的保障。反观,水利工程竣工后,有关部门疏忽对后续的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导致出现设备故障或工程错误时,不能得到解决,降低节水灌溉的效果,导致节水灌溉工程发挥的成效大大的被削弱。
2.2节水灌溉工作缺乏合理性规划
节水灌溉工程如何提升其灌溉效率,其中可以选用多种灌溉手段实现。但是如何合理选择适当的灌溉手段,针对土地环境、农田种植类型合理安排节水灌溉工作则是工程开展前的核心环节。目前,一部分设计人员在进行节水灌溉工程设计时,对当地的具体情况不了解,没有实地勘察,仅仅根据勘察资料或者设计经验来进行工程的设计,设计出来的规划实用性较差,针对性不强,使节水灌溉的效果受到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意识亟待加强
对农田灌溉区域进行节水,不仅要以强大的科学技术作为技术支撑,更重要的是具备相关节水的意识。不以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为基础的节水灌溉工程,想要开展,举步维艰。我国城市居民普遍具备节水意识,但是恰恰是用水最多,最需要具备节水意识的农民缺乏这样的意识,因此农民对农作物的种植缺乏应有的规律性,而且,种类不同的农作物,节水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大部分农民却没有意识到要针对农作物需要具体分析,只是一味简单粗暴的降低了对农作物的灌溉频率。这种观念引导的行为使得农田水利节水灌溉进程缓慢,也无形中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因此,农民对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意识亟待加强。
3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
3.1引水量的合理计算
农田灌溉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满足当地的农业灌溉,因此在开展工程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引水量进行合理的计算。引水量主要是指灌溉范围内使用的水量和浪费的水量的总和。同时,引水量的计算还要考虑到农作物的种类、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等。因此,在设计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时候要先确定引水量,并且要保证其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符合,然后再对横断面的量进行确定,根据实际描述完成对断面图的描绘,最后完成工程的整体设计。
3.2渠道防渗的设计
根据我国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工程采用土渠输水方式,这样就会导致渠道输水过程中出现大量渗漏的情况,导致水资源的浪费严重,影响当地正常的农业灌溉。因此,在对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进行设计时需要解决渠道渗漏的问题,这样才能让水利工程的节水能力满足实际要求。其中在进行渠道防渗设计时,可以通过对土渠的衬砌来完成,其中衬砌的材料可根据水利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情况确定,但还需要结合施工的季节、工期长短等因素适当添加外加剂,从而让渠道的防渗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这样不仅能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水资源浪费,还能让水资源的输送率得到提升,也能便于今后的渠道维护。
3.3管道输水设计
管道输水也是水利工程灌溉输水的一种方式,其相对于渠道输水而言能更好地防止水资源的渗漏,从而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达到节水的目的。但根据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管道输水设计来看,其在开展实际设计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导致水资源的输送出现问题,从而影响正常的农业灌溉。其中常见的问题是管道的连接出现松动,导致水资源泄露而出现灌溉水资源大量流失的情况。同时,一些工程的输水管道质量较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出现渗漏现象,导致输水无法正常完成。因此,在进行管道输水设计时要根据当地的地质条件合理选择管道的材质,并且要严格按照管线的铺设要求对连接点进行重点设计,确保连接点不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松动现象。这样就能充分发挥管道输水省地、节水、流量大、输水迅速等优点,从而让农业生产的用水得到有效保障。
3.4取水方法的设计
取水是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优秀的取水方法设计不仅能有效完成对节水要求,还能让农田灌溉更加方便。目前,水利工程的灌溉取水方法主要有自流和提水,其中自流水分无坝和有坝两种,无坝取水主要是利用闸道来完成取水,而有坝取水主要是通过堤坝完成灌溉水的自流。提水主要是让有灌溉需要的用户自己采用相应的方式完成取水。由于两种方式具有其相应的特点,因此在开展取水方法设计的时候必须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取水方式。其中为了让水资源的利用更加方便,一般采用自流的方式,这样能够让农户在灌溉时更加方便。但在实际的设计中也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取水方式,确保取水的便利性,并减少取水过程中的水资源浪费即可。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农业现代化发展迅速,做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对于保障农田生产、增产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合理应用节水节能技术,有利于提高农田灌溉水平,充分发挥水利渠道使用效能,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波,王铁,魏家慧.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设计与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265.
[2]刘波.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6):216.
论文作者:高增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4
标签:农田水利论文; 节水灌溉论文; 水资源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工程论文; 农业论文; 农田灌溉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