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外贸易的新思路_对外贸易政策论文

美国对外贸易的新思路_对外贸易政策论文

美国对外贸易新思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思维论文,美国论文,对外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基于外交与经济的双重考虑,在国际贸易中推行所谓的自由贸易主义,这种自由贸易政策曾对战后世界经济的复苏和成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自1976年以来,美国的国际贸易连年出现高达千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到80年代末,美国亦从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变成最大的债务国,这不能不引起美国上下对这一问题的高度关切和怀疑,美国舆论则常常指责不公平竞争,造成美国结构性的贸易赤字,于是出现一种新贸易主义思潮。1993年克林顿上台后执行的就是以新贸易主义为核心的国际贸易政策,它已对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和贸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还波及国际政治、南北关系、第三世界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甚至各国的立法。

背景和特征

美国近年来实行的贸易政策因其有别于自由贸易主义,且定义为“新贸易主义”,它有以下基本特征:

1.开放市场与公平竞争并举

80年代中期以来保护主义声浪在美国国际贸易政策辨论中时时兴起。保护主义者认为,美国应以强硬的态度来对付利用美国开放政策进行不公平贸易的国家,甚至认为战后开放的贸易政策导致了美国国力的衰退,而主张回归到二战前的孤立主义状态。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学界对国际贸易的思维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年轻一代经济学家库格曼和克罗斯曼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对美国政府的国际贸易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种新贸易理论根据递增的规模报酬与不完全竞争理论证明:若一国使用保护政策制造有利于本国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条件,将会产生一种“垄断利润转移”的结果,本国企业将利用它在国内外市场上取得长期的竞争优势。若长期竞争优势对本国带来的正面作用大于短期的社会保护成本,一国的保护政策事实上对本国是有利的,即使这些利益是建立在别国福利被转移到本国的代价上。从本国经济利益出发,新贸易理论无疑为美国政府积极干预企业在全球市场竞争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

美国经济学界从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争论的焦点转移到“新贸易理论”在实际政策的可操作性上。自由贸易学派认为,新保护主义将导致美国国力的长期衰退,维持开放性的贸易体系仍将符合美国的最大利益。在实证上,自由贸易对经济成长的正面作用得到更进一步的肯定。哈佛大学沙克教授在最近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在二战后由79个国家组成的样本中,开放型经济的增长率比闭关型经济的增长率每年高出平均2.5个百分点。此外,一份对美国、日本、德国的比较研究再次证实一国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主要来自生产力的增长;贸易保护会因降低企业间的竞争而导致产业生产力增长率的下降,会负面影响美国的长期经济成长。

从实际政策的层面来看,美国政府当前的新贸易主义政策是自由贸易和新贸易理论的混合产物,一方面仍然强调维持开放型贸易体系;另一方面亦以积极的策略性贸易政策帮助美国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竞争。

2.积极扩张出口

与传统保护主义偏重进口保护及进口替代不同的是,美国新贸易主义认为进口保护的社会成本太高,数倍于所要保护目标(如就业机会)的市场价值。这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美国政府与学界对钢铁、纺织、汽车等部门采用进口保护政策的成本效益实证分析的结果。在这种背景下,美国的新贸易主义政策反其道而行之,特别强调向外扩张与全球竞争,尤其是在美国认为公平的条件下竞争。据美国商务部研究,美国迄今已有1200万个就业机会来自与出口直接相关的行业;美国在过去3年的经济增长率实质上有1/3来自出口快速增长的贡献。

美国新的出口扩张主义特别重视新兴市场,这些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新兴市场在1970年占美国出口的比重仅为29%,1995年时已升至41%,并且持续以高速度增长。据美国商务部估计,随着这些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与经济政策,这些国家在跨世纪之际,将对美国高科技产品、资本、基本建设设施技术和设备及各种消费品产生巨大需求,因而将成为美国在21世纪出口扩张的最主要市场。

出口导向战略

1992年美国国会专门通过《出口促进法》,美国联邦政府于1993年也明确提出以出口贸易增长来带动美国经济和就业增长的战略,制定了国家级出口战略的四项指导原则:(1)重点扶优原则:美国政府促进出口的预算经费有限,同时还须面对来自各方激烈的竞争。因此,必须将可利用的资源配置于最佳的产业和企业。(2)协调运作原则:由于负责推动美国出口协助计划的部门很多,为避免投入资源的重复浪费,加强协调联邦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乃属必要。(3)官商合作原则:由于企业最了解商机之所在,美国贸易主管当局为求得更有效的措施,必须与民间部门和企业更紧密的结合,如此才能有效地推动国家出口战略各项计划措施的实施。(4)官官合作原则:联邦政府与州及地方政府密切合作是保证美国出口战略成功实施的一个关键因素。由于州及地方政府与出口厂商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联邦政府与州及地方政府合作更能了解企业的实际需要。美国政府的出口导向政策有以下六项内容:

1.削减或解除政府对出口的管制。由于政府的出口管制可能阻碍美国出口厂商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在不危及其国家安全利益的前提下,美国政府大幅削减多项出口管制。美国政府认为国家安全必须包含经济安全,过时及无效率的出口管制(尤其高科技出口管制)不但无法消除核扩散而且会导致美国厂商实际出口的损失,在1993年的一项调查中,许多出口厂商认为出口管制放宽是政府为促进出口所要做的头等大事。在此之前,美国政府已经放宽或解除在电脑、电讯等各科技领域产品和技术的出口管制。

2.政府协助。美国政府现在已为本国企业开展促销活动。在政府对厂商出口提供协助方面,克林顿总统专门成立了推动出口的政府机构,这个机构负责制订计划,收集、分析相关资料,提出具体措施和集合美国主要融资机构提供融资协助,以帮助美国企业投入大型采购合同的竞争。

3.提供有效的融资贸易协助。在全球市场上,美国较高品质的产品常因其竞争对手国政府提供优惠的贷款或限制用途的援助而丧失其价格竞争优势。克林顿政府为了对抗这种“不公平”的竞争,在1993年指示进出口银行设立援助基金,与其他国家的竞争者相抗衡。例如美国政府资助本国企业竞标中国广州地铁和印尼大型电讯设备采购合同。1995年美国预算中编列的援助基金达1.5亿美元。此外,美国政府还尽力协助本国企业获得来自世界银行、中美洲开发银行及其他贷款机构更多份额的出口融资。

4.设立协助出口中心。到1995年底美国共建立了15个跨部门的出口协助中心,对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协助中心提供所有厂商有关拓展出口及出口融资的资讯。它由商务部、进出口银行国际发展商、中小企业局以及地方政府部门组成,以提供相关的出口协助。

5.向企业提供国际市场信息。为了提供给企业国际经贸信息,美国致力于收集广泛的国际市场信息并使其信息化。企业可以通过国家贸易资料库查寻到最新市场信息和政府贸易计划信息(每月更新一次)。同时,通过由美国120个驻外大使馆所编撰的《国家商务指南》(每年更新一次),企业可以对其特定国家当地市场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6.重点开拓重要市场及关键产品。美国政府除采取上述措施协助企业出口以外,针对未来出口潜力较大的市场及产业部门,采取新的贸易促进措施以协助企业增加市场占有率。为协助企业打进新兴市场,美国政府采取了包括派遣贸易代表团及举办商展,设立商务中心,增加对新兴市场的技术援助及提供企业技术培训等措施。在关键性产业方面,美国将焦点集中于本国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环保技术、服务业和信息技术等产业上。在环保技术方面,1994年全球环保技术市场容量为2000—3000亿美元,预计到2010年将增至6000亿美元。1994年美国出口环保产品总值是130—170亿美元,创造了21万—27万个就业机会。美国政府专门设立环境贸易小组,结合政府与民间的力量来促进美国环保技术产品出口。就服务业而言,1994年美国服务业贸易出超620亿美元,创造了500万个就业机会,1993—1995年间共派遣17个贸易代表团推动美国服务业出口。就信息技术而言,由于这一产业增长速度极快,到2000年全球信息技术市场容量将达1兆美元,目前美国信息技术产业每年出口1000亿美元。美国政府还专门设立扶持信息产业发展的专项基金。

综合来讲,美国已成为一个以企业竞争力与就业机会为导向的国家,不再是过去讲究消费者福利主权的国家了。有如新贸易理论所预计的那样,美国政府的积极干预政策,势必影响美国与外国企业的相对利润。国际贸易利益将因美国的新贸易主义政策而重新分配。

多元结构

如上所述,打进国外市场与对付外国不公平贸易的行为已经成为美国贸易政策的两个主轴。美国在达到这些目标上采取的是一种多元化的贸易策略,同时利用多边贸易谈判,区域性贸易机制,及双边贸易谈判来达到打进国外市场及公平竞争的目标。

1.多边贸易谈判

美国积极利用GATT与WTO的多边谈判机制来推助其打进国外市场及不公平贸易的政策目标,可谓不遗余力。从以下两点可证明:第一,乌拉圭回合协定所包含的非传统贸易领域都是美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确立这些领域的公平贸易规范十分有利于美国的出口扩张政策。第二、乌拉圭回合协定在反倾销及政府补助的规定上,与美国本身的贸易法律差别不大,十分有利于美国根据本国法律来打击其所谓的不公平贸易行为。与此同时,美国在协定中特别推动贸易透明化的一个主要动机是减少外国政府在执行法令时的任意性,以避免外国政府对美国出口实行不合理的任意制裁。

美国一方面希望利用多边协定的机制来约束其他国家,一方面又企图给自己保留最大的政策弹性。美国国会专门通过一项法案,声明若乌拉圭回合协定任何条文的规定与美国各级政府法律不一致时,美国将视此条文无约束力,并且WTO并无任何权力要求美国修改各级法律的规定。在强调自由贸易的精神下,美国对WTO是表示支持的,然而美国在这个多边贸易组织中一方面有力推动本国的商业利益,另一方面企图利用WTO争议处理机能,对不遵守WTO义务方进行制裁。WTO这个原本用来促进世界贸易的多边组织,成为美国推行其攻击性单边主义的有力工具。

2.区域性贸易机制

美国在推动全球多边贸易机制时,利用与其周边国家形成自由贸易区的策略来配合之。美国在此方面的努力有两个明确的主轴:首先是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为基础,最终目标在形成包含所有西半球国家的全美洲自由贸易区。其次利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来推动包含所有亚太地区国家的亚太自由贸易区。虽然拉丁美洲与亚太地区主要是由发展中国家所组成,然而根据美国商业部对全球形态变化的研究,美国对发达国家市场的出口增长率已趋于饱和,其相对重要性将逐渐降低。反之,美国对亚太地区及拉美地区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相对来讲日趋重要,美国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迄今已占其总出口的41%,并且近年来还在以高增长率拓展。美国未来的出口及经济增长故而主要得借重于这些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快速成长及美国在这些地区的商务拓展。为了确保美国能充分从这些快速发展的新兴市场受益,美国对这些周边国家的主要策略放在利用区域性贸易组织来推动这些国家的贸易自由化,以确保这些国家的快速经济增长能够带动美国在21世纪的出口及经济增长。

3.双边性谈判

美国对一些双边问题特别突出、保护色彩特别浓厚的国家,则寻求以双边贸易谈判的方式打进这些国家的市场。这些列在美国黑名单上的国家和地区有日本、中国、韩国、台湾地区等。美国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主要策略在于用其绝对优势的谈判力量,各个击破,一个一个地达成双边贸易协定。美国最根本的目的还是在借此创造一个有利于美国产业出口扩张的“公平竞争”环境,以确保美国商业利益。

值得警觉的是,美国政府根据这种新贸易主义将企业商业利益与国家利益划上等号,这与传统重商主义的形式颇为相似。凭着政府积极的协助跨国企业拓展在全球最大的商业利益,美国已悄然从一个传统以消费为导向的国家变成一个以生产(产业与劳工)为导向的国家。贸易理论告诉我们,美国的新贸易主义政策势必影响全球的贸易结构与财富的重新分配。也许与19世纪掠夺性的重商主义不同的是,美国从历史中汲取了经验教训:一个世界贸易体系应该对每一个成员都有利。因此,美国的新贸易主义并没有采取传统的闭关或极端的进口替代的政策,将不致负面影响世界贸易的流量,只是由于美国所使用的新贸易政策多属隐含性贸易转移的性质,这终将影响国际贸易的条件及国际贸易的利益分布。

标签:;  ;  

美国对外贸易的新思路_对外贸易政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