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习得定性研究方法述评_定量研究论文

第二语言习得定性研究方法述评_定量研究论文

二语习得定性研究方法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习得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H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42X(2001)02—0138—06

近十年来,二语习得研究已逐渐由简单粗糙的印象型、感觉型的经验总结或主观的思辨性研究转向有数据、有统计、有分析的以定量为特征的实证研究。但是,在一片定量的欢呼声中,另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却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在我国应用语言学界更是如此。据统计,在1988—1997年国内四种核心外语期刊所发表的学术论文中,属定性研究的仅占2%[1]。许多人对定性研究方法存在种种误解,有人甚至将定性研究方法等同为“非定量研究”,是与定量研究相对立的非科学的方法。事实上,定性研究是指那些以访谈、观察等系统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的材料性研究(empirical studies),同定量研究一样, 是一种具有科学精神和坚实的理论支撑的科学探究方法。本文在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对比的基础上,从步骤、研究过程及其在外语或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探析定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价值。

一、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对比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哲学基础完全不同。定量研究强调世界万物的因果关系,认为一切事情的发生都遵循因果定律(causal principle),都有其缘由。根据Van Lier的解释[2], 因果定律无非是说宇宙中一切事件的发生都是有条件的,当某种条件得到满足时,就会无一例外地产生某种结果。以这种哲学思想为理论基础的定量研究注重实证的、实验的方法。在应用语言学研究领域里,研究者认为语言习得的产生也应该是由一系列的条件所引起的。如果我们能找出这些条件并把渴望学习外语的人置于这些条件之下,那么理想的结果就会自然地产生。由此,研究人员常将语言习得的情景模拟为实验室的条件,在此条件下,区分变量,并对各种变量进行理想化的、人为的操纵和控制,以期产生出人人都能观察得到的“客观”结果。然后,采用统计的方法对或然性、相关性、显著性差异等因素进行验证,在有关变量之间建立起一种简略明了的、直接的因果关系。无疑,定量研究具有很多优点,譬如,数据信度高,具有可重复性,结论具有概括性,外部效度高等[3]。

然而,定量的研究方法具有明显的不足。二语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常常不是线性发展和具有明显因果关系的[4]。 影响语言习得的因素纷繁复杂。这些因素具有内化的,不可观察的特征;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互动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所以,要百分之百地模拟实验室的条件,并对有关变量做到真正的控制是很难的。人们已日益认识到,在实验室条件下从规范实验中得出的结论同二语习得的实际常常并不完全相符,尝试在语言习得中建立起一种简单的线性的因果关系的努力往往是失败的。Van Lier曾经指出[2], 当我们能够在两种现象之间建立起如同抽烟与癌症之间的这种直接联系时,实验方法无疑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可是,认为在语言习得中也存在这样的“必然联系”则是令人怀疑的,除非我们退回到行为主义的极端方式。他还指出,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简单的因果论不适于描述语言习得完全是因为“教不等于学”这个事实:在许多情况下,“学”并不是“教”的结果,或虽然“教”了,但“学”并没有随之产生。德国哲学家洪堡特也曾表达过相似的观点,认为教语言是不可能的,教师只是为“学”创造了“促成”条件,而非“决定”条件。20世纪60年代,美国曾有几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对比研究。这些研究都在实验或准实验的框架内进行,实验的假设非常大胆,步骤也极为繁琐,但都以失败而告终[5]。

定性研究的哲学基础在于强调人的主观作用,认为外部世界的规律性只是人的主观意识的反映,认为“真理”是相对的。这种方法源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当时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主张在自然环境下观察人的行为,研究者不干预自然环境,也不影响被调查者,调查结果是从当事人的角度去描述所观察到的规律。由于研究者对定量研究结果的普遍不满和应用语言学自身理论的发展,定性方法被引入语言习得研究。研究目的不再局限于教学方法的优劣对比,研究环境转向自然、真实的语言课堂,而且材料的性质、采集与分析方法以及被试在研究中的地位也都有了改变[6]。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主要区别可归纳如下:

1.定量研究主张把各种变量从自然环境中孤立出来,通过对这些变量的操纵和控制找出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定性研究则非常重视变量产生的环境,强调在自然环境中观察二语习得行为。定性研究中研究者不对环境进行操纵,不对被试的正常行为进行干预,而是在自然环境中对被试的行为进行全面的观察;有时研究者本人直接参与二语习得的过程,以参与者的身份获得亲身感受,以使所收集到的材料真实、丰富、深刻。

2.定量研究通常以假设为出发点,事先预示哪些变量将成为研究的核心;而定性研究以观察材料为出发点,事先并不形成假设,研究问题在研究过程中逐渐显现,并常常不断变化。LeCompte和Goetz曾指出, 定量研究的目的是找出材料来证明一个假设或理论,而定性研究旨在发现一个理论来解释材料[7]。

Seliger 和Shohamy 曾提出了划分语言习得研究方法的四个参量(parametres)[8]:(1)综合法和分析法。综合法把研究对象看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整体,以便清楚观察各个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研究顺序是从部分到整体;分析法则把研究对象分割成孤立的成分,对各个成分进行详尽研究之后,再把它们“组装”起来,统观整体呈现的各种关系,研究顺序是从整体到部分。(2)归纳法和演绎法, 即研究的目的是生成假设还是检验假设。(3)各种因素控制程度, 即对研究环境或变量的操纵程度。(4)材料收集和分析,主要是指材料收集的明晰度。 如果收集材料的范围窄,聚焦点小,就很容易引起被试对材料的注意。被试清楚地知道在调查什么,并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使所收集到的材料被扭曲,这样明晰度就很高;反之,明晰度会降低,保证材料的自然性和真实性。如果用这四个变量来衡量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可将这两种方法放在一个连续体的两端:[8]

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

1.综合的/整体的 ←────→分析的/部分的

2.归纳的 ←────→演绎的

3.控制程度/低←────→控制程度/高

4.材料收集的明晰度/低←────→明晰度/高

二、定性研究的过程和特点

定性研究不像定量研究那样有一套规范化的、严格的程序和步骤。Jacob曾说,定性研究的设计是在研究过程中“自然涌现出来的”。 有些人把定性研究的设计模式比作漏斗或“倒金字塔”,因为观察问题的顺序是从一般到特殊。也有人把它比做一个螺旋体,因为在材料收集过程中,观察与分析往往是循环和重复的。随着定性研究的深入,不同分析阶段会把研究者的注意力引向被观察现象的不同侧面,所以定性研究是开放性的,研究的方向由具体的研究环境所决定。基于上述原因,严格地说来,定性研究并没有规定性的步骤,只有一些指导性原则[8]。 这些原则可归纳如下:

1.界定所描写的现象。

定性研究采用的是综合的方法,即从整体到部分,这就意味着在观察的某个阶段,范围必须缩小。在研究的初期,研究者常常没有明确的观察焦点,尽量采取开放式的态度来观察所发生的一切。但在后期就有必要缩小观察范围,决定哪一层次的行为单位应是观察的焦点。

2.材料收集的定性方法。

定性研究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收集材料。同一研究常常会使用几种不同的方法,以对某一事件或活动进行全面的描写。常用的方法有观察、问卷调查、采访、个案研究、日志研究、有声思维(think-aloud )材料研究、口头报告等。因为材料的来源广且收集方法各异,定性研究所带来的启示远远多于那些仅凭单一手段,如一次实验或一次测验来采集数据的研究方法。

3.从材料中总结规律。

定性研究不以特定的、非常具体的研究问题或假设为出发点,材料的收集只有一个大的目标,所获得的材料常是未经筛选的原始材料。因此,在材料收集工作完成之后,研究者必须深入进去,找出其中所存在的、重复出现的规律。例如,在研究语言课堂的话轮替换时,第一步是用录相机把课堂情况录下来,然后观看录相带以找出课堂中的话轮替换模式:某种请求形式出现的频率是否比其他的高?课堂上教师的请求行为是否与日常生活中的请求行为有区别?学生采用何种行为请求教师重复所讲内容?等等。在这些规律性现象的基础上,研究者开始构想自己的假设或着手挖掘隐藏在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4.验证结论的有效性。

从材料中总结出规律以后,研究者就要回到材料中或收集更多的材料来检验这些结论的有效性。为排除材料分析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干扰,研究者常采用三角互证(triangulation)来检验自己的结论。 所谓三角互证,就是从不同的来源、采用不同的方法收集关于同一行为或规律的材料。具体说来就是来源不同的材料可以相互印证,相同的材料可以由不同的研究者再分析一遍,看看得出的结论是否相同。导致定性研究失败的原因通常有两个:其一,研究不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或材料不能反映语言学习者在非研究环境中的正常行为。也就是说,所观察行为在材料收集过程中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被扭曲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把研究过程重复一次,观察第一次收集到的材料是否与第二次收集到的不同;其二,在解释材料时没有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这个问题可通过三角互证得到解决。因此,在定性研究中,三角互证是提高研究的效度的一种重要手段。

5.研究过程的重复循环。

在对数据进行初步的分析之后,应再次确定研究范围,以缩小视线。这个过程就如上文所提到的是漏斗式的,研究范围不断缩小。研究者通过重复材料和材料的收集过程,使研究的焦点越来越明确。例如,我们时常会发现在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性格外向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大都比内向的学生好,而到了高级阶段,许多内向的学生则显示出了很强的实力和优势。这种现象就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性格与英语学习之间有没有关系?有多大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等等。

Nunan在回顾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总结了定性研究的六个特点[7]:(1)环境性(contextual):研究不是在实验室或模拟的情景中,而是在实际环境中进行的;(2)非干扰性(unobtrusive):研究者不操纵或控制被观察的现象;(3)长期性(longitudinal ):周期长,通常会历时数周,数月甚至数年;(4 )合作性(collaborative):定性研究一般有多个参与者,包括研究者、 教师和学生;(5)解释性(interpretive ):研究者对材料进行解释性的分析;(6)有机性(organic):研究问题或假设与数据的收集和解释相互作用。问题和假设是在收集和解释材料的过程中出现的,而不是由研究者事先决定的。

三、定性研究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意义

定性研究以材料为出发点,注重多渠道地采集材料,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地观察和描写(thick description), 并强调对材料的深入分析和解释(thick explanation),从描述充分走向解释充分。 它所独有的方法和特点为二语习得研究中的解释创造了条件。

定性研究坚持整体原则(holistic)和主位原则(emic),重视在社会文化背景下研究语言习得[9]。60年代,Chomsky提出“语言习得机制(LAD)”假说, 认为语言能力只是人的头脑中一组内化的语法规则,语言学是心理学的一部分,研究语言的最终目的是揭示人脑的本质和人的本质[10]。在他的影响之下,学者们普遍认为语言习得是一个个体化的心理过程,完全是在人的大脑中进行的。因此,在80年代以前,语言习得研究的主要取向是认知——心理研究,主要方法是以逻辑实证主义(logical-positivistic)为基础的统计分析[11]。这种研究把语言习得同环境完全割裂开来,只能反映习得过程中的某一个方面,对许多问题和现象很难解释充分。70年代,随着语言学理论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语言在特定文化背景中的社会意义,认识到语言习得同时也是社会与文化的习得。许多研究表明语言教学的方法,学习者的策略和习得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定性研究坚持整体观,在研究中不仅考察被试的个体学习行为,而且充分考虑社会文化环境对这些行为的影响力[12],要求在采集和分析材料时必须把研究对象与其产生和存在的环境联系起来。因此,定性研究把一切与语言习得有关的因素都纳入到研究范围之中,对语言习得进行全面地考察与分析,大大提高了语言习得研究成果的解释力。定性研究的主位原则也强调语言习得是在一定情境中发生的一种社会活动;在研究中,研究者必须对语言使用的情境和互动因素保持敏感,真实反映研究对象的经历和感受,努力获得当事人的“主位”视角[1]。正是为了获得这种视角, 许多研究者直接参与到语言习得的过程中。这往往要求他们采用定性的、自然的、互动的方法采集和分析材料。研究主体不再是客观冷漠的“研究者”,研究对象也不再是被动的、被控制的、被操纵的“被试”,双方在互动的过程中建构真实、自然的二语习得的情景,保证了研究成果的有效性,提高了研究的解释力。

定性研究采用综合的、归纳的方法,有利于揭示二语习得的内部规律性。现代各种流派的语言学家都赞成把语言看成一个系统。结构主义的奠基人Saussure认为语言是一个系统,它的任何成分都可以而且应该从它们共时的连带关系方面加以考虑。语言即是一个系统,它的各项要素都有连带关系,而且其中每项要素的价值都只是因为其他各项要素同时存在的结果。Bloomfield也认为,语言作为一个可行的信号系统,只有数量不多的信号单位,而信号所表示的却是实际世界的全部内容,其差异是无穷无尽的。Halliday提出了系统功能语法,认为语言中的每一个因素都可根据它在整个语言系统中的功能来解释。Chomsky 虽然在方法论上反对归纳法,但他也承认生成语法是一个规定系统,用某种明示的、定义得很好的方法对句子进行描述[13]。因此,语言习得也不可避免地具有系统性,它包含了各种纷繁复杂的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例如,在习得be动词时,其他方面的习得(如时态、语态、人称和数的配合)等也在同时进行。如果人为地把这些成分割裂开来,单个地进行研究,研究对象似乎是没有穷尽的,不仅事倍功半,而且研究成果有很强的片面性,不具有充分的解释力。定性研究的方法把语言习得看成是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整体,强调各个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便于把杂乱无章的单个因素范畴化、简约化,通过系统化地收集和分析材料,概括出语言习得的全貌,揭示出其中固有的规律,描写充分为解释充分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定性研究能够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对语言习得进行描写和解释。语言习得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研究对象的语言学习行为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同时,语言习得在动态发展过程中又往往是相对稳定的。在每一个阶段,各个组成成分之间保持着某种特定关系,受到某些特定环境因素的制约。因此,要对语言习得作出全面深刻的描写和解释,不但要描述和分析各种关系的静态排列,更要描述它们发展变化的过程。如前文所述,定性研究坚持全面和系统化的原则,注重从共时角度研究语言习得系统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制约其发展的各种环境因素,描写出语言习得在某一时期的状态。更重要的是,定性研究讲究长期性,是一种面向过程的动态描写,强调从历时角度描述和解释语言习得行为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的发展与变化。通过这两个角度的观察和分析,定性研究客观真实地反映出语言习得的发展规律以及制约其发展的内外部因素,研究成果对各种语言习得行为的发生和发展有很强的解释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定性研究所独有的理论基础、过程和特点奠定了它在二语习得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在国外,应用语言学的研究已日益重视定性研究,改变了定量研究几乎一统天下的局面。在我国,学术界也开始认识到定性研究的重要性。目前,我们正在大力提倡外语教师提高科研能力,向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转变,加强定性研究的普及工作显得尤为必要。强调定性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并非否定定量方法,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二语习得研究发展的未来在于发挥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的各自优势,在于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有机结合。

[收稿日期]2000—06—12

标签:;  ;  ;  ;  ;  

第二语言习得定性研究方法述评_定量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