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雷炳雄

BIM技术在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雷炳雄

华南保利实业有限公司

摘要: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复杂,采用传统二维CAD图纸施工,专业内部、专业间的冲突很难避免,由此造成的返工会显著增加成本,BIM技术能解决这一难题。本文介绍了BIM技术基础,分析了BIM技术建模及碰撞检查、三维漫游、四维模拟施工等应用。

关键词:给排水施工;BIM技术;高层建筑

相对于多层建筑或低层建筑,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具有管线长、压力大、消防系统可靠性要求高等特点[1],显然这对给排水施工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难度大,采用BIM技术能为给排水施工提供规范的方法并提高施工质量[2]。因此,本文对BIM技术在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1 BIM技术基础

1.1 BIM概念

BIM是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英文缩写,是基于三维数字化的建筑模型,具有信息关联、信息一致、可视化、协调性、可模拟、可出图等特征,可用于协同设计、参数化设计、可视化设计、安装模型设计、管道综合、施工管理优化等[3]。

1.2 BIM对硬件的要求

BIM技术对计算机硬件有较高要求,一般应选择英特尔至强处理器,内存不低于16GB,显卡应选用专业图形显卡,显示器应配置双屏幕,并采用1680×1050像素真彩色。协同设计还应配置数据服务器、图形工作站及网络设备。

1.3 BIM软件选用

目前,建筑行业主要采用Revit软件建模,给排水设计可采用MEP,也有采用CATIA建模的,后者能构造很复杂的曲面模型。管线碰撞检查多采用Navisworks,因为Revit软件的碰撞检查对计算机硬件要求过高。

1.4 BIM在给排水施工中的操作流程

首先,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等专业进行三维建模。然后,各专业检查模型的一致性,例如做碰撞检查,以确认不同专业模型有无冲突。在这个过程中,各专业要根据管综调整原则进行调整优化,通过调整避让使BIM模型协调一致。模型确认后即可安排二维CAD出图。

2 BIM技术在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

2.1 建模

给排水专业建模一般在建筑专业和结构专业模型基础上利用MEP建立管线、设备,如果没有建筑模型和结构模型,就要利用二维CAD图纸建立结构模型,通过标高和轴网参数在Revit软件中建模,利用族文件创建墙、楼板、楼梯、屋顶、天花板、梁、柱、门窗、家具等,并重新定义属性参数。有了完整的结构模型,即可导入MEP中创建给排水管线、设备。首先,创建初始文件,定义管道、设备属性,例如管道材质、粗糙度、长度、管径等。卫生器具可直接载入软件中的模型,如果没有则需另外建模。然后,建立工作集,目的是为不同专业人员协同工作,实际上BIM技术的优势就是能让不同专业协同开展工作。然后,利用标高和轴网确定管道、设备位置,必要时通过二维CAD图纸复核数据。为了与实际施工一致,应先安装设备,把卫生器具放在合适位置上,然后调整属性参数,并要与实际安装的设备数据完全一致。确定位置后还要设定标高。完成设备安装后就可以安装管道。管道包括横管和竖管,应先安装横管,后安装竖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安装管道时,先设置管道参数(如管材、管径、粗糙度、对正、偏移量、连接设备等)。所有管道、设备安装完成,再对它们赋材质,这样渲染时效果更加逼真。

2.2 碰撞检查

碰撞检查是在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等相关专业完成建模后综合在一起检查有没有冲突。当然,各专业完成自己的建模工作初步检查,找出明显错误,经过调整后再进行综合碰撞检查。碰撞检查时,先要选择两种可能冲突的类别,再勾选每个类别下的图元。每次碰撞检查后,软件会自动生成冲突报告,那么就可以根据报告进行修改。对于给排水管线来说,碰撞检查后调整的原则是给水管让排水管、低压管让高压管、压力管让重力管、冷水管让热水管、小管让大管等。在Revit软件中检查出冲突可以直接在软件中修改,而在Navisworks中检查的冲突必须返回到Revit软件中修改。

2.3 三维漫游检查

碰撞检查解决了专业内及专业间管线、设备、构件的直接冲突问题,但还有个问题需要解决,即空间约束问题。如果管道高度过低,房间净空高度就会不够,人员在房间中行走就可能触碰管道并可能对人员造成伤害。另外,管道、设备处空间过于狭小,也影响这些管道、设备的维护和检修,所以仅仅通过碰撞检查还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空间检查。检查空间可以通过三维漫游来实现。在BIM中设置一个与真人尺寸相同的人物模型,再设计特定的行进路线,运用人体工程学原理,在三维空间中漫游。漫游的实现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Navisworks中漫游,发现人物模型与环境触碰之处,找出空间狭小、不合理的地方,同时做出标记;另一种是路径漫游,在重要位置上设置控制点,观察人物模型通过这些位置时的情况,可创建录像来反复观看,但在录像中不能做出标记。

2.4 四维模拟施工

所谓四维是指在三维空间上集合时间轴,通过时间变化模拟施工进程,换句话说就是在BIM中创建与三维模型适应的进度计划。编制进度计划可利用项目管理软件Project实现,再通过Navisworks链接三维模型、进度计划即获得四维模型,然后模拟施工安装,通过虚拟施工发现施工工艺、场地布置等方面的问题,从而提出改进意见,减少施工风险。

2.5 BIM技术在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案例

某住宅小区占地8公顷,建有15栋高层建筑,每栋高26层,地上部分建筑面积约30万m2,地下部分近6万m2。现在的任务是依据二维CAD施工图纸进行给排水深化设计,给排水系统管道设备包括生活给水管、污水管、雨水管、消防管、废水管、卫生器具、消防栓、各类阀门、设备等。按照本文2.1节方法建模,在三维空间中绘制各类管线图、设备图。大样图只要截取需要的部分,然后放大、虚化背景就成了,而且通过三维模型很容易做出二维CAD图。建模之后可以按照本文2.2节的方法进行碰撞检查,完成检查后形成的冲突报告中会给出冲突的管道或设备类别、标记号、ID号,并能在三维空间中显示冲突的位置,对冲突的管道或设备一一修改后,应当再次进行碰撞检查,直至所有冲突解决为止。本工程检查出冲突约1530个,其中可以在实际施工中导致必须返工的超过210个(约占14%),86%的碰撞不会对施工产生实际影响,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碰撞规则的设定。修改规则,重新检测,冲突数量大大减少。经过评估,给排水管道与暖通管道碰撞问题是最突出的,解决这部分碰撞可以节约69%的成本,其次为给排水系统内部碰撞,占用成本约为13%,给排水系统与电气或结构发生的碰撞问题成本各为9%,不难看出BIM技术在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可以带来显著的效益。

3 结语

BIM技术是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大力推广的技术,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能解决建筑信息化难题,并且节约成本、缩短工期,对给排水专业来说,碰撞问题的解决可以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因此BIM技术在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前景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1] 秦鹏华,楚钰典. 高层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 技术与市场,2018,25(9):151-152.

[2] 简伟杰. BIM技术在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运用分析[J]. 建材发展导向(上),2018,16(7):381.

[3] 王美城. BIM技术在高层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J]. 时代农机,2018,45(3):119.

论文作者:雷炳雄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  ;  ;  ;  ;  ;  ;  ;  

BIM技术在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雷炳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