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BIM技术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BIM技术具有全面性、数字性等特点,能够对工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识别,有助于施工单位及时调整施工方案,进而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文章就该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BIM技术;运用
1 BIM技术的相关概述
(1)主要概念。BIM技术是对建筑工程信息进行集成的数据模型,该技术主要以三维数字技术为依托。在对该技术进行运用时,设计人员可以应用参数化建模技术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并且根据客户的要求来作出相应的调整,以确保图纸能够具有完整、一致的特征。(2)适用性分析。BIM安全模型的建立,该模型能够使人们及时发现施工中所出现的问题,并且采取相应的计划来实现对工程施工的科学控制。(3)信息共享。在施工过程中,项目信息的互用效率困扰了许多人,但是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就能够实现信息的共享,有助于对施工方案、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从而制定一个更加完善的施工安全计划。
2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因素
2.1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即指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由于施工人员的工作行为不规范、缺乏相应的安全意识等造成相关的房屋建筑中出现各种危险事故,因此也被称为人为性失误。对人为因素进行更为精细的分类,可以明显的发现其存在一些两种区别——由于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因为记错数据或者记错施工图等原因,出现的各种失误性行为,即为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错误行为被称为随机失误;由于员工个人技能储备不足、个人性格等原因而造成的在工程中的一系列的问题,由于这一类问题是比如会出现的,因此被称为系统失误。不论是随机失误亦或是系统失误,在根本原因上都是由人为造成的各种问题进而引发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各类危险事故的发生,从而导致各类重大危险性问题的出现。
2.2外在因素
当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给相关的施工过程造成的各种影响以及事故被称为外物因素。这类事故的产生原因通常是由于在施工的过程中突然遇到的人为不可控的因素进而导致工程出现危险事故的现象,具体原因如高空坠物、机器故障等。在目前我国现有的施工过程中,大部分施工事故的产生都是由于外在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的。由于外在因素在发生的时候具有人为不可控的特点,因此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当提前进行预防工作,以保障对其加大控制性。
3 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3.1场地立体规划
在运用BIM技术规划相应的建筑施工场地时,首先需要对新建筑物周围建筑空间位置数据以及红线范围内的相关数据进行测量后运用BIM技术,将各类信息进行综合性的集合,然后创建一个三维模型。相关的项目决策工作人员需要依据三维模型中的不同建筑物立体空间位置以及施工的具体顺序对有限的场地进行更为合理化的布设,尽量避免由于CAD平面图无法对各建筑物的空间位置进行立体客观的呈现而导致的安全距离不够,或是重复多次的搬运施工材料等状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有效地识别危险因素
建筑施工安全需要对各种危险因素进行提前控制。在BIM技术为前提下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包含了各种信息,比如建筑的构件信息以及施工进度等,因此,所有的活动信息都囊括在整个施工具体进度过程中,并且还可以运用4D模型的办法将其进行立体呈现,从而使施工人员在对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危险隐患进行有效识别,然后,再依据不同的危险源通过相应的管理办法以及技术等各类方法来进行综合性的处理,从而使危险因素能够有效解除,以免引发一系列的安全事故。例如,危险识别系统是基于射频识别技术前提下的,这种系统能够使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安全方面的风险因素预先进行识别,进而提前采取一些后期的应对措施。
3.3施工安全措施的制定
BIM技术的安全管理系统,可依据不同类型管理需求自动列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并根据设定的安全管理方法使施工安全性得到保障。但这种施工安全方面的措施都要由经验丰富的专业安全管理人员在综合具体施工情况后,才能进行编制。这些措施都是在BIM技术为前提下所形成一个独立性的安全管理模式,还需纳入到安全操作规程中,后期制定的相应措施都是从编制的安全操作规程中获得。在具体的安全管理中,使用BIM技术能够通过工程的进展动态,实时地对安全管理措施进行不断地调整与更新,而且还可以在全过程动态模式下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每一项措施都落到实处。
3.4实现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检查
BIM技术也可以应用于高层建筑项目的安全检查,通过BIM平台,模拟高层建筑建设的操作技术,通过分析每个链接的平台和集成的信息,然后使用BIM技术参数,视觉功能,建立模型,高层建筑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通过对隐患的分析做出相应的应对,实现施工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
3.5实现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协同、质量的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BIM技术主要用于现场施工管理,将现场的质量安全问题直接报告给施工管理人员,以便及时处理,提高施工质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实际应用中,首先登录BIM应用程序界面,然后将施工现场的相关照片传输到BIM应用程序中,填写相应的选项,包括项目名称、轴线等具体参数。BIM移动终端用于现场数据采集,实现施工安全质量协同管理。现场潜在的安全风险和质量缺陷以数据的形式传递给BIM应用。然后将数据与BIM模型相关联。这样,施工管理人员才能及时准确地发现现场的安全风险和质量问题,并准确定位,实现施工全过程的动态管理,保证施工的安全。
3.6运用BIM技术进行安全培训
在传统的安全培训中,内容主要是在于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对于真正的安全隐患以及安全隐患的消除方法提到的比较少,口号多于实际,并且培训方法单一,这种方法进行培训受到的效果微乎其微。后来在安全培训中增加了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得安全培训更加形象化,但是仍然缺乏数据,实际应用性比较差,长此以往就造成了安全培训的流程化。如上所述,BIM技术具有可视化的特点,因此,可以在建筑施工中通过模型的建立查看施工现场的动态变化,了解现场信息,排除施工安全问题。利用BIM技术,还可以创建安全内容数据,有安全培训数据的人员可以学习新的施工方案,新机械的操作方法等,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大大提高了相关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准,提高操作的规范性,安全施工培训才能达到预估的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工作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升有着较大的影响。通过对BIM技术进行有效的利用,建立一个安全管理模型,就能够实现对施工安全的科学管理,能够实现对危险源的识别,还可以实现施工安全方面的培训。如此一来,就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性,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宏远.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11):1-4.
[2]李童.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8,37(03):27-28.
[3]何喜谷.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BIM技术的运用[J].建筑安全,2017,32(03):28-31.
[4]曹坤.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思考[J].工程技术研究,2017(01):146-147.
[5]樊超.基于BIM技术的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
论文作者:孟庆姝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4
标签:技术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过程中论文; 因素论文; 建筑论文; 模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