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信息社会概念及其文化假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概念论文,社会论文,文化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 要 信息与信息社会已是应用得十分广泛的概念,但也是争论颇多的概念。本文介绍了美国此方面的研究情况,对其概念和文化假设进行了述评。主要内容有:五种信息社会视角;信息社会起源的进化论和间断论;信息技术社会冲击的悲观派、乐观派和多元派等。
主题词 信息信息社会信息技术社会冲击
信息社会已经是一个应用非常广泛的概念,了解其概念内涵十分重要。要回答这一问题需要了解有关此问题的各种文献和学派观点。而这又需要了解信息的特性、信息技术的本质以及产生于信息技术使用的社会变迁的顺序。
1.信息社会理论探索
尽管对信息社会的图景存在着一些共同的基本假设/特征,但在我们是否确定生活在“信息时代”以及信息社会究竟是什么样等问题上,仍存在一系列争议,形成多种学派。
Steinfield和Salvaggio依据对信息社会图景的探索, 将主要的信息社会文献分为五种类型,分别代表五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经济结构观。这种观点认为信息社会的决定特征是其经济性质:劳动力向信息部门转移、职业结构发生变迁、GNP 中信息活动比例越来越高。所有这些都被用来佐证信息经济的论断。在这里,明显地假设信息是商品,其关心的主要政策问题是经济本身,包括失业程度、信息劳动力技能等。这一研究视角具有概念吸引力和经验上的支持。然而,Porat作为学派的代表人物, 由于对信息工作者的分类自相矛盾并且过于宽泛,从而缺乏适用于信息社会转变的实质性建议,已经受到批评。
第二种观点主要考虑信息化的程度。 Ito 分析了日本的“johokashakai”研究,此研究的特征是建立两种指标进行信息化测量——信息比和信息化指数。它试图发展一个可应用于不同社会的标准化测量,如测量信息消费量传播媒介分布和信息活动质量。在这里,强调的是信息是一种资源和社会力量,关心的政策问题包括生活质量及信息可得性。该视角的主要贡献在于其观察超越了职业结构,将人们的信息交流和人们的信息行为结合起来(即研究人们生活中信息流量及社会效果),并将此结合用于信息社会的定义之中。其缺陷主要在于实际运用的测量粗糙,它们或是基于非信息消费的间接测量,或是基于词统计的非定量测量。因此,此方式缺乏信息技术和生活质量的合理联系,提供的与信息社会相联系的社会、政治结构、价值观的分析洞察极少。
第三种观点是将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扩散作为信息社会的决定性特征。这是一种由许多作者持有的观点,具有普遍性。这是一种技术设施观,它倾向于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信息技术对社会的潜在利益,因此它通常着眼于未来,并且对于技术的影响持乐观态度。这种观点主要关心的政策问题是促进和扩散社会中信息技术的使用,它设想信息具有经济力量和社会力量,并且信息技术具有自治权力。其主要缺陷在于它不是以经验研究为特征的,因此难以客观地比较不同社会或测量任一国家的信息社会进步。因为它过分强调“技术结构设施”,以致于排除了其它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因而无力为定义信息社会提供合理基础。
第四种观点是对以上观点的批判性意见,它主要考虑如下问题:经济与信息的不平等,大众失业,职业技能削弱工作权利、大型跨国机构对政府的控制等。此学派清楚认识到技术是政治和文化的产物,并且技术的运用将服务于那些掌权者利益。因此,它考虑的政策问题是怎样避免或解决这些社会问题,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现存的社会——政治秩序对规范信息技术的影响。不幸的是,由于缺乏实验研究,从而限制了客观比较,被批评为一种意识形态宣言,似乎认为信息技术没有什么社会利益。
最后一种观点则被贴上多元化标签。其特征是将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宽泛研究,代表人物有Bell和Masuda。在一个技术、社会—经济结构和价值/文化框架内,他们提出了一个新的社会图景,提出多维信息社会观,包括经济、技术、社会、政治和文化维。然而,他们没有详细描述每一侧面如何与其它侧面相互作用,其探讨本质上只是计划——更多地考虑社会应如何而非实际上如何。
事实上,这些从不同视角提出的信息社会概念,具有一些共同特征:①在高度工业化社会中,信息具有十分重要性;②信息部门对经济和社会十分重要;③信息技术(技术措施具有重要作用。它们之间的分歧是由于对下列问题看法不一引起的;①信息社会起源;②信息技术对社会影响;③信息是商品或公共产品。
2.“信息社会”溯源:进化论与间断论
在很多文章中,信息社会研究者并未明确提出起源问题。除了少数例外(如Beniger等), 大多数研究者仅提出了现实的经济原因和(或)技术结构,描述了他们主观感受到的信息社会图景,而缺乏对其假想的精确阐述。然而,还是可以从中看到三种不同的“信息社会”起源观。
相信信息社会是后工业社会的人认为,信息社会是种革命,既是技术的也是社会的,代表人物是Bell。根据信息产业的巨大发展,他们认为,社会的信息经济已经出现,在处理当今社会出现的许多问题时,应采取间断论观点(即变革观)。
相信信息社会是没有改变的资本社会的人则认为,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与工业社会毫无差别,在那个社会里,资本是社会变革的推进力,技术不过是资本社会中企业出卖的另一种产品,我们并未经历一场生活巨大变革,其代表人物有Meehan。这些作者采取的是进化观,认为我们正面临的问题与工业社会是相同的,或者是程度不同。
还有一种观点是将信息社会看作工业资本主义的一种类型, 如Schement。他认为这种现象是由于工业主义和资本主义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从历史来理解这点。他提出,理解信息社会的关键是找出变革和继承的因素。他认为,资本仍是动力,工业仍是组织原则,但信息化是方向。Beniger 也从历史方面探讨了系统管理中控制的需求与采用新技术进行信息生产、存贮和处理的需求之间的联系现象,认为技术是革命性的,但“并不代表一个毫无准备的社会中唯一刚释放的新力量,只不过是持续发展的控制革命(Control Revolution)中的最新机制。”
Schemen和Beniger的分析有两个含义:①资本社会中商品观是最普遍的,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信息日益被看成一种商品;②基于工业化的控制论喻示通过新技术进行市场控制的趋势。如果信息是商品和控制工具,那么信息的社会意义是什么呢?
3.“信息”特征的假设:商品或公共福利(财产)
有关信息是商品或公共福利的争论集中于信息性质、信息定义及其社会意义的假设上。
3.1定义
信息是信息社会的核心概念,信息如何定义尤为重要。但信息概念是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至今也无定论。Machlup和Mansfield在“信息学研究”一文中,列举了各学科对信息的不定义;YueXiao 试图根据信息的含义和客观性质对所有信息定义进行归类。
正如Braman指出,现在有关信息政策争论的关键是以什么信息定义作基础,信息定义决定信息政策。
根据信息定义覆盖水平和深度,可将政策文献中使用的信息定义归为四种:作为资源的信息;作为商品的信息;作为认知方式的信息;作为基本力量的信息。每一定义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侧重点和优缺点,无法互相替代。因此Brama提出建议在某个确定的分析过程中, 采用不只一个定义,她采用的是一种多元化方法。
当然,提供最深刻分析和最优先使用的可能是那些将信息认同基本力量的定义,它符合所有考虑,成为决策的第一步。然而,象美国这样一个市场体制社会,决策时最先考虑的也许是信息是一种商品。
3.2信息属性
信息的经济属性包括:①它可以买卖。信息具有市场交换价值,可以是一种消费品,也可以是一种投资品;②它可带来附加值。信息可为其他过程带来价值,它还可以通过自身的信息附加投入提高价值;③它可带来市场力量。信息可为市场过程提供多种可能:如提高市场占有率;④它有助于进行精确的市场定位。信息和不确定性是影响市场结构和运作的关键性因素。
另一方面,信息具有非商品属性,如:①度量问题——缺乏实用的市场基本因素度量:成本、份格和价值;②回报的不确定性——无论私人回报或社会性回报都是不确定的;③所谓外在因素:即消费中的持久性、垄断性和非独占性等。
根据Schement等人的结论,信息作为商品的后果是信息商品化导致交流服务的不可控制,从而带来一个各种因素均可发挥作用的舞台。而另一方面,信息作为公共资源的政治价值,保证信息可以为所有人所得,以便进行民主选举。
政府公报的含义则在于,某种水平上的基本信息必须看作公共资源,并便于大众使用。私人信息网不允许限制公众使用其传送的信息源。政府职能是完成以下任务:在信息是一种商品和信息是具有价值的资源二者之间维持平衡。
4.信息技术的作用及其社会冲击:悲观、乐观、多元观
技术革命和社会革命是有差异的。进化论和间断论之争中的一个模糊之处,就是将技术革命和社会革命等同起来,或承认一个否认一个。正如Miles与其同事正确指出的那样, 不同的讨论基于对信息技术的不同看法,包括其扩散速度和社会机制等。进化论认为信息技术(IT)只是持续发展的技术资本的某个特定阶段,革命之论言过其实。他们认为,IT发展速度比某些人认为的慢得多,它有可能是错误的、失败的和令人失望的。根据社会变革机制,社会的主要特点是可以运用IT来维持社会稳定,变化将来自社会和政治激励(initiative)。另一方面,间断论认为IT是革命性的技术,因为计算机和电讯具有不可预料的快速发展。他们认为,IT在满足新的社会需求和经济需求时的正面示范效应和成功已被证实,这将促进其迅速扩展和改进功能。对于传播学者来说,如同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之间的变迁,社会变化是预期的社会中的主要动力,IT将改变政治力量和社会阶层的基本形式。
但是还存在另一种观点——结构主义者,他们不同意上述两种极端观点。对结构主义者来说,IT对于经济结构具有革命性意义,并导致社会多个方面的重组。但社会变革不是巨变,它需要新的组织技巧、模式和技巧,还需要进行政治和领导层的变化。即IT“……将导入一个完全不同的崭新的社会秩序,而且被认为是更可能促进工业社会进一步发展——也许是超工业社会——而非是替代工业社会”。
因而,有必要提出这样的问题:从经验上,我们对于社会变革到底知道多少?不管我们认为变化是什么,当被问及什么时候或是否我们处于信息时代时,“除非我们提出信息时代的定义度量,否则我们不可能发现它的到来并理解它所带来的冲击”。的确,许多作者都力图描述并证明我们正处于信息社会,他们将此作为一个社会事实,却没有认真地问问自己:信息社会是怎样的?它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出现?谁将使其产生?它意味着什么?
事实,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看待信息技术的冲击。Er对个体、群体、组织和社会等不同层次上的信息技术的结构性冲击的经验性研究进行了回顾,列举出信息技术在各个层次上的正负效应,如:就业机会(扩大或收缩);工作内容和工作满足(富裕或非技术化);组织文化(包容或孤立);组织行为(有希望的组织行为或游戏行为和系统混乱);自由和控制(自控或外控);通讯网(效率变化或网络变化)等。
IIirschheim也回顾了研究冲击的文献, 将其分为三种观点:乐观派、悲观派和多元派。他认为,从理性观点和实用观点来看,大部分研究基于对少量经验现象的直觉,由此他得出结论,不仅一种技术是革命的或进化的,而且人们如何看待这种技术,二者对技术的接受和使用都带来或具有冲击。某些实验研究也证实了这点(如IIilt[,2]等)。
但是,有关计算机化和社会变化的精心实验并不总能代表计算机化的物质变化。许多重要的与计算机相关的社会变革是其他管理活动的副产品,这些管理活动伴随着计算机化。Kling 指在一次“计算机与生活质量”会议上指出,变革需求带来新的社会关系,而且可以加强现存的社会关系,他将许多有关新技术效应的流行论述,归结予于许多技术专家和未来学家制造的歪曲图像。他还在另一项研究里考察了五种计算机化运动(城市信息系统、人工智能、办公自动化、教学计算机和个人计算机),提出所有这些运动的创造者具有相同的主要意识信仰。这些计算机化运动的意识因素包括:①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技术是变革社会的根本;②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技术进步能进一步改革社会;③计算机化多比少好,而且计算机化范围从概念上讲是无限的;④计算机不会给任何人带来损失;⑤计算机化中不合作的人是社会改革的主要障碍。正是这些观点构成了计算机和计算机化的流行观念,事实上,信息革命已被接受为一种意识观念。
基于上述论述,Kling等人提出, 在全部社会层次上持有单一的乐观观点或悲观观点,通常是不恰当的,因此存在第三种选择——多文论——也是不够的,多文论为证为悲观与乐观均有道理,好与坏、集中与分散、自电与压力、富裕与贫穷均有可能。要想更好地研究信息社会的信息功击,应对组织内不同社会、经济、技术、政治构成关系以及组织间不同偶然性进行深入观察,同样也需要一种更好的概念体系和分析工具。可以说,任何单一逻辑(一维的)不足以提供一个对复杂社会现象(主要由新技术带来)的彻底描述。为了理解真正的冲击及其产生原因,应更详细地研究计算机化运动的参加者和社会机制,更好地理解它们与计算机化组织、利益集团、媒介、其他计算机化运动和计算机工业其他组成部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