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黑洞”有多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有多大论文,黑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应该说,引进外资,合资办厂,是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一条路子。在这方面,国内企业界已经有了不少成功的先例,成绩可以说是很大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在企业嫁接外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合资“黑洞”现象。
国资在合资中流失
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提供的资料表明,1992年全国8550家国有企业与外商合资合作,其中5000 多家出资的675亿元帐面资产没有经过评估,按45.2% 的升值率(有关部门计算得出)计算, 一年中就流失掉305 亿元。这还不包括中方在商标权、专营权、生产许可证等无形资产方面的流失。据有关资料透露,某省近年在“嫁接”外资过程中,由于不评估或低估造成国有资产流失150亿元。 这可都是国人几十年艰苦奋斗的血汗钱啊!
一位领导同志曾就此问题说过:在引进外资方面,首先要防止外商用一点资本就把你整个企业利用去。比如我们1000万的资本,有300 万是净值,700万是负债,而700万负债里说不定有300 万是银行的贷款,而现在许多贷款的利息其实已挂帐了,这是我们国家、国有银行给予国有企业一定的优惠。结果外商一点投资,就把我们的优惠利用了。你净资300万,他和你各占50%。他享受的成果就不止我们净资产300万元,他把国家的优惠政策都用去了。
这种情况,这几年在不断发生。广州某饼干厂有着八十多年的生产历史,其生产规模居全国同行前列,产品在广东乃至全国都享有声誉。与外商合资后,改名成一食品有限公司。合资时合资企业的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外方出资3000万元,中方一座年产两万吨饼干的工厂厂房,设备等折价2000万元。而该厂产品的著名商标既没有作价投资,又没有许可转让,而是无偿地“借”给合资企业。合资后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主要仍是该厂的一些人负责,产量也没有多大变化,而中方的权益却只剩下了40%。
该饼干厂实际究竟值多少呢?仅仅过了数月,这一合资公司的外方老板又换了:外方在未知会中方的情况下,就把他那60%的控股权转让给另外一个外商,转让价格是1.03亿港元,新接手的外商不久又想把该厂的控股权转让出去,开出的价格是1.5亿港元, 只是对方不同意和其它原因才没有谈成。
投资3000万元与转让出去1.5亿港元的价差,这里面意味着什么呢?一方面,我国国有企业在“嫁接”外资时,企业的实际价值(包括商标、商誉、销售渠道、健全的管理制度、熟练的员工队伍等无形价值)得不到合理的折算;而另一方面,我国已有的资产评估机构却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据来自资产评估机构的信息透露:广州市目前已有的24家经批准成立的资产评估机构,但不少从未接过一次无形资产评估项目。广州羊城会计师事务所是广州市业务规模较大的一个资产评估机构,从事资产评估工作已有四年时间,却很少接到有关无形资产评估的业务。有一次比较大的有关商标的评估作价,也是企业自己谈好了价钱,到评估所来只不过是完备一下法律上的手续。
有位国有资产管理局的同志说:“前两年我们有家企业跟外商合资,外商要收购我们的商标。算多少钱呢?厂里说以前广州肥皂厂的洁花商标在合资时作价500万元,我们这个商标能不能也算500万元?我就对他们说,老兄,你要500万元有什么根据?值多少你要算一算。 后来我们一起来算,算出是1200万元,最后谈判时以1000万元成交,因为谈判还要考虑一些其它因素。外商也是讲道理的,只要你有根据,算得清楚,他还是会接受的。但是我们大部分企业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值多少由企业领导人说了算,很少经过认真的评估。”
名牌在合资中消失
名牌,不仅有价,甚至是巨价。
1994年美国《金融世界》杂志依据世界最著名的商标评价公司的评估,排在前5名的名牌商标是:“可口可乐”为第一名,价值359亿美元,相当于它年营业额的3倍;“万宝路”为第二名,价值330亿美元,相当于它年营业额的2倍;其它依次为“雀巢”值115 亿美元, “柯达”值100亿美元,“微款”值98亿美元。
我国成都恩威(集团)公司注册的“恩威”、“洁尔阴”商标分别以4.8亿、3.59亿元, 在最近我国首次由国家法定商标管理机关组织专家对企业产品商标评估中名列榜首。
名牌的巨大经济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名牌的社会政治意义也是十分明显的。一个民族拥有国际一流的名牌,不仅拥有推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巨大资本,而且拥有支撑民族自信的消费文化,能给一个国家及其国民带来自尊、自信和力量,能使爱国主义的旗帜更加光彩。
但是,据有关资料表明,在世界名牌的排行榜上,中国至今仍是空白。这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不相称的。然而,令人痛心的是,就在我国为在世界名牌排行榜上占有一席地位而拼搏的时候,我国一些也曾显赫过的国有名牌,却在“合资”中自砸牌子,在市场上再也难觅踪影。
在近几年的“合资潮”中,我们的不少名牌成了别人的“垫脚石”。目前,我国的饮料、化妆品、洗涤用品、快餐业,甚至包括已颇具实力的彩电、空调等民族工业,都面临“洋名牌”的强大冲击。
我们国内一些著名饮料厂,这些年都搞了合资,成了外商,打的是“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的牌子。剩下的“健力宝”,可能是中国饮料名牌的最后一面旗帜。
不仅仅是饮料行业。“洁花”是广州肥皂厂用在洗涤用品上的一个商标,80年代初期,广州肥皂厂是全国少数几个生产洗发精的厂家,“洁花”洗发香波是一时风靡全国的名牌产品。1988年广州肥皂厂与外商合资成立了广州宝洁洗涤用品公司,中方把“洁花”作价500 万元投入合资公司。虽然是算500万元的投资, “洁花”进了“宝洁”后就如进入冷宫,“宝洁”将它闲置一旁,全力推销由美国“P&G”公司提供的“海飞丝”、“飘柔”等牌子。现在广州宝洁公司投入上亿元的宣传费把原来在中国完全不知名的美国商标宣传成了名牌商标,而“洁花”这个原来全国知名的商标反而无人知晓了。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广州啤酒厂变成了生力啤酒公司,“广氏”、“双喜”等广州名牌啤酒也逐渐在市场上消失,代之而起的是香港的“生力”。
市场在合资中萎缩
一批国有名牌商标在合资中消失固然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但名牌消亡背后的更重损失是国内产品市场的极大萎缩。国内产品失去了市场,就意味着国有企业失去了竞争的资格,甚至是失去了生存的基本条件。长此以往,其后果将是被外商逐步吃掉正在发展的民族工业。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面对着国内目前奔涌的“合资潮”,有人预言:再过几年,中国的洗衣粉市场将只剩下“P&G”和“奥妙”。这种预言并非无稽之谈,合资企业生产的洗衣粉在市场上广告攻势咄咄逼人,国内原来众多的洗衣粉生产厂难以招架,要么与外商合资受制于外商,要么退出市场。在广东市场,两个主要的洗衣粉生产厂——生产“高富力”的广州浪奇公司和生产“中意”的广东洗涤用品厂,均被“P&G”控制,“中意”为“P&G”的合资公司收购,“高富力”商标的使用权也独家许可给了“P&G”的合资公司。利用中国名牌企业的生产能力和销售渠道,“P&G”推出了“碧浪”和“汰渍”两种高价洗衣粉。
有人认为,中国市场广大,人口众多,几家外商何以能够垄断?但这不是杞人忧天。近几年,一些“洋名牌”通过合资方式取代国有名牌,已明显削弱了我国民族工业的赢利能力。在某些行业,中国市场事实上已被外商垄断。感光材料行业就是个明显的例子。据业内人士估计,去年我国胶卷销售达1.5亿个,其中德国的“爱克发”750万个,美国的“柯达”1500万个,日本的“富士”超过1亿个, 再除去一些其他牌子的“洋”胶卷,乐凯等国产胶卷还有多少份额?
还有“洋”奶粉、“洋”咖啡、“洋”服装等,又有哪个国内品牌能和它们争锋?
据国家信息中心的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一些上了档次的中高档服装大都打的是洋牌号。以北京为例,消费者较熟悉的老名牌,只有“红都”西装依然是自己的品牌,其它如天坛衬衫、北京衬衫、雷蒙西服等,都被“洋”品牌取代,用原商标的产品在市场上几近绝迹。另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对全国28个省市的一万户城市居民进行消费市场调查表明,1994年,咖啡市场占有率中,雀巢为33.5%,麦氏为12.6%,而国产力神咖啡仅为2.3%。在京城, 仅在两三家商场的咖啡柜台上发现有国产咖啡,品牌也只有“乐寿”和“力神”等少数几个。
面对着合资潮中中国市场被外商蚕食的问题,只要还有民族自尊感的国民就不能不感忧心如焚。
的确,我国的工业基础还比较薄弱,许多行业无论从设备、技术、管理水平到产品质量、包装等,都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市场观念、营销手段方面的差距更为明显,因而在市场竞争中常处于劣势。但处于劣势并不是就要将市场拱手相让。对此,乐凯胶片公司总经理陈兆初说:“‘乐凯’是中国民族胶片工业的龙头,脊梁。所以,我们特别珍惜,特别重视,面对世界胶片三大巨头柯达、富士和受克发的冲击,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而生产“仕奇”西装的内蒙古青松制衣有限公司曾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向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的“海外品牌”提出了挑战:承诺在同等价格上,“仕奇”质量要高于对方;在同等质量上,“仕奇”价格要低于对方,并且欢迎任何在中国市场销售的“海外品牌”应战,欢迎任何权威机构以国际通行标准对“仕奇”与市售的“海外品牌”进行比较检测,欢迎消费者参与质量评判。
这种精神是值得提倡的,希望更多的国有企业及其企业家能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和处理问题。
合资应该完善章法
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特别是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一些国有企业近几年生产经营陷入困境或经济效益不好,许多地方纷纷引进外资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造,老企业嫁接外资成了普遍的做法。但是,在肯定这种做法的同时,对这种合资潮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再也不能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了,应该积极地拿出一个解决的办法。
是的,中国要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走向民族的腾飞和强盛,就再也不能关闭已经打开的国门。只有改革开放才具有无限的生机和希望。但是,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吸引外资,嫁接外资,目的是要通过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通过与国内企业的嫁接,进一步提高自己民族工业的水平;对外开放,让出部分国内市场给外国产品,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把自己本国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而绝不是像近几年有些地方、有些企业一样,在合资中自败家业、自毁牌子、拱手让出市场。
对于引进外资,特别是国有企业嫁接外资进行改造、重组,是引进技术还是引进外国名牌?是重点引进高新技术还是全面引进?是合资时一定要出让自己的品牌还是应该坚持自己的名牌?是动不动就整个企业合并,拱手让出控股权还是坚持国家控股?是合资时资产评估由企业自己说了算还是应该经过哪一级什么样的机构评估出证?是任人合资时进行暗中损国肥己的交易还是加强制约监督?是重点对经营不善、亏损严重的企业进行嫁接外资还是不分青红皂白一味热衷于让产权、搞合资?等等这些,人们都期待着国家和政府从法律、政策和制度等方面尽快拿出个章法,使引进和嫁接外资、合资办企业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