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技术冲击下图书情报学科的未来发展_中国图书馆学报论文

论新技术冲击下图书情报学科的未来发展_中国图书馆学报论文

对新技术冲击下图书情报学科未来发展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未来发展论文,情报论文,学科论文,新技术论文,图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425(1999)03—0147—03

一、图书馆学的危机

“图书馆学”这一术语名词自1807年德国的施莱延格首次使用算起,发展到现在已将近两百年的历史了。而图书馆学教育也随着图书馆学理论的日渐成熟和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而建立了起来。1887年,实用图书馆学派的宗师杜威在哥伦比亚大学创立世界上第一所图书馆管理学院,标志着图书馆学教育正式得以确立。然而,杜威可能做梦也不会想到,时隔一百多年后的1992年,他亲手创办的世界上第一所图书馆学院,走过它的辉煌之后,被迫倒闭了。它的倒闭,引起了图书情报界世界范围内的震惊。据统计,自1978年至1997年,已有16所极有名气的图书情报学研究生院系被关闭。面对图书情报教育的颓势,有人惊呼图书馆学教育遇到百年来最严重的危机。危机危及中国,给正处于发展高潮期的中国图书情报事业敲响了警钟,业内人士迅速作出反映,对导致美国图书情报院系关门的原因进行了认真的思索和冷静的分析。大家普遍认为,财政困难,招生人数下降,以及墨守成规,对正在迅速发展的信息产业的发展反应冷漠,没有抓住机遇及时调整专业方向,扩大和发展与信息产业相关的学科及课程,将图情专业部分地转到信息管理及有关系的专业上去等原因(注:金旭东、宁苹《美国高等院校图情学教育的危机与困惑》,《中国图书馆学报》1998年第4期。), 是美国图情院系关门的主要原因。鉴于此,中国的图书情报界及时作出整改对策,从老一辈学者到年轻的后生,大家普遍关心本专业的教育研究,纷纷推出力作,探讨中国图书情报事业的出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也多次召集会议,研究讨论图书情报教育改革的大计方针。而1992年9 月的全国科技信息会议的召开引发了一个在图书情报界改名的热潮。

1992年9月,在全国科技情报工作会议上, 国家科委决定改称“科技情报”为科学技术信息,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改名为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这一决定,引发了图书情报界改名的热潮。首先是北京大学图书情报学系在1992年9月率先改名为信息管理系, 在图书情报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随后,其他各图书情报院系也纷纷改名,到目前为止,全国52所图书情报学系中,除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系等几个少数的院系之外,其他大多数院系都改称为信息管理系,或叫信息资源管理系,信息与技术管理系 有人称这次改名为图书情报教育的一次质变 的确,这次改名真正顺应了信息时代发展的潮流,把图书情报事业引上了知识信息这一更加广阔的研究领域,使其符合了当今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了图情事业与当今的信息产业相结合,使我国的图情事业有了更加蓬勃发展的生机。

二、改名后学科名称的争论

随着各院校信息管理系名称的确立,改名之潮也基本平静了下来,然后由此而引起的学科名称之争却一波连着一波。从国家教委对专业目录的几经修改中也可以看出信息管理还是有争论的名称。1997年7月, 国家教委颁布的修订本《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把图书馆学情报学改称为信息学。在此前颁布的专业目录中,图书馆学和情报学并列,成为管理学门下的一级学科,调整后的专业目录,将图书馆学、信息学、档案学和图书出版发行学合并为一个学科群,称“图书信息档案学类”,归属历史学门下(注:“90年代我国图书情报人才需求与图书情报教育深化改革研究”课题组《世界图书情报教育的发展潮流与中国图书情报教育改革走向》,《大学图书馆学报》1996年第5期。)。然而,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在管理学科大部类下,既没有“信息管理学”,也没有列“文献信息管理学”,而仍列“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学”。国家教委最近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用“信息管理”取代原来的“信息学”、“科技信息”等作为“管理学科与工程类”的下属学科专业,而“图书馆学”“档案学”都作为图书档案学类的下属学科专业。“信息管理”与“图书馆学”、“档案学”是分属不同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专业(注:詹德优《关于图书情报学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中国图书馆学报》1998 年第5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国家教委对是叫“信息学”还是叫“信息管理学”也是争来争去的。在这场争论中,各种观点莫衷一是。有叫“信息管理学”者,有叫“文献信息管理学”者,也有叫“信息学”者。王万宗先生的文章《信息管理—事业与科学》很详细地论述了信息管理的学说。他从人类的社会活动需要信息谈起,从而对信息进行管理,形成了信息管理体制类学科群,它和基础理论性学科群,技术方法性学科群,同属于信息科学,信息管理的内容范围包括信息环境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流通管理和信息事业管理等(注:王万宗《信息管理—事业与科学》,《图书情报工作》1996年第6期。)。 而马费成先生的文章《规范学科名称促进学科发展》可以说是“文献信息管理者”的一篇力作。马费成先生认为“文献信息管理学”词简意明:即对文献信息或以文献为载体的知识信息的组织与管理,文献既是知识信息的载体又是固化的知识信息,这一双重含义揭示了信息管理的对象既有认识世界的“居民”(知识信息),又有物理世界的“居民”(物质载体)。任何信息均需先记录下来,方能进入管理范畴,一旦记录就与文献有了不解之缘(注:马费成《规范学科名称、促进学科发展》,《图书情报工作》1996年第3期。)。 而侯金川先生的文章《图书馆学情报学向何处去?一新技术条件下的学科定位问题》强烈呼吁必须用“信息学”作为本学科的名称,他由仙农的信息论模式推知完整的“信息学”应该是一门包容信息的存在与本质,信息的反映与感知,信息的表达与交流,信息的记录与存贮,信息的整序与控制,信息的激活与再生这六大层次研究内容的学科。在现有的信息学科分支中,以情报学的研究最为全面,最具代表性,图书馆学次之,以它们为龙头来组建“信息学”,新学科体系,当然也是最恰当,最合乎逻辑的(注:侯金川《图书馆学情报学向何处去?——新技术条件下的学科定位问题》,图书馆1998年第3期。 )。在这些争论中,信息管理论者占有比较有利的形式。从各个系科大多改名为信息管理系的名称,以及国家教委最近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中用“信息管理”取代原来的“信息学”、“科技信息”等名称中,也可以看出,认同“信息管理”者占有主导地位,笔者也是此种观点的支持者。

三、信息管理类的学科群

人类正在进入信息时代,信息社会的高新技术给人类带来严峻的挑战。传统图书馆借借还还的方式已经远远地跟不上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当今的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光纤通讯技术正在改变传统图书馆的面貌。这给传统的图书情报教育也带来了严重的危机。然而是危机,也是机遇,我国的图书情报界紧紧抓住了机遇,适时地作出变更,用“信息管理”这一名词来命名我们这一学科,从而形成了一个横跨人文、自然、社会三大科学领域,囊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全部信息的信息管理学科群。

(一)图书情报、档案、出版发行是信息管理的起始和主线

人类的活动产生信息,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并提供利用,就是信息管理,任何信息记录于载体即成文献,而文献又和图书情报、档案、出版发行等密不可分,他们是信息的集中地和发源地,是信息管理体的主体部分,这部分即是信息管理在人文领域的发展,人类自从有文献记载以来,保存下来大量文献信息,科技再发展,历史的东西不可能改变,所以它们始终是信息工作的工作对象,是信息管理学的起始和主线。无论科学怎么发展,我们的学科名称怎么变,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我们是做与文献有关的工作,我们就不能丢开图书、情报、档案等这些我们工作的对象,虽然现在的文献载体多种多样,出现了光盘、网络等,但我们不能否定纸质文献,正象我们有了纸质文献,不可能否定甲骨文、钟鼎文文献一样,科学的发展只能使我们的工作对象越来越广泛,但不能改变信息管理学是做文献工作的性质。如果丢开这些东西,全盘否定,那就成了一个面目全非的其他学科了,这不是我们信息管理工作者的目的。

(二)计算机技术、光纤通讯技术是现代信息管理的技术性工具

正是这些计算机技术和光纤通讯技术的使用使我们传统的图书馆受到强烈的冲击,图书馆正在走向数字化和虚拟化,它们正在成为我们现代信息管理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然而它们只是信息管理的技术性工具,我们是用这些工具来处理图书、情报、档案等我们工作的对象,没有对象,工具也无用武之地。因而就信息管理学来说,这部分应依附于文献信息,和文献信息相结合,不能脱离文献信息。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和光纤通讯技术对信息管理的发展影响越来越大,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我们可以坐在家里就能查阅到世界各地的信息。但是,这种高科技越发展,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育投入就越得加强,我们不能落后于科技的发展,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这是我们信息科学的特征。所以我们的图书情报教育要紧紧抓住信息科学的特征,及时地加强对计算机技术的教育,使信息管理工作者能运用这些信息技术,得心应手地开展好信息管理工作。这部分也是信息管理学在自然科学里的应用,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部分也越来越显得重要。

(三)信息经济是信息管理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应用

人类正在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时代带给人们的不仅是大量的信息,更重要的是人们从这些信息中所获得的帮助和财富。人们的一切活动都与信息息息相关,信息资源成为一种相对于物质能源和能量能源而外的另一种非物质形态的社会财富,对信息收集、加工、存储、检索并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以及信息设备的生产制造等而形成的信息产业将是信息社会的支柱产业,它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信息产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它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信息产业的突起,正是信息管理学在经济领域的应用和实践,是走向产业化的理想途径。美国的图情院系关门的很大一个原因,是他们对信息产业的发展反应冷漠,因而也遭到淘汰,这方面的教训值得我们借鉴。改名后的信息管理系就是要扩大专业范围,使我们的专业与信息产业联系起来,这是我们专业发展的真正走向。随着科技的发展,竞争的加强,信息在经济领域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谁最先掌握信息谁就获得了巨大的利润,因而信息和经济相结合而产生的信息经济学,也将是一门具有无穷生命力的科学,它是信息管理学在社会经济领域里的应用。

四、集成化是学科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集成化的可能性

在图书情报学界,近几十年来有人提出知识交流说、社会知识说等学术观点,认为图书馆学是对广泛的人类知识进行研究的学科,这就说明图书馆学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学科。的确,真正能做好图书馆各项工作的人,必须是一个知识广博的人,而图书馆也确实能够造就那些具有广博知识的人才,因为图书馆是个知识的熔炉。而现在的信息管理学,同样是一个非常广博的范畴,广义的信息可以说无所不有,无所不在。任何事物都与信息息息相关,任何领域都产生信息,信息管理学就是研究信息及其载体的传播、搜集、选择、整序、存储、服务、利用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及与人类信息事业的组织管理有关的问题(注:王万宗《信息管理—事业与科学》,《图书情报工作》1996年第6期。)。 它涉及的领域不只是传统的图书、情报、档案和编辑出版等学科,而且包括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声像技术以及信息经济学和其他的基础性学科,象信息论、控制论等许多领域里面的知识。因而基础知识广博,是信息管理学的特色,在广博基础上集成化,就有其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信息管理学各学科更加具有共同的技术手段和相似的横断面,使它们集成化的时机日益成熟(注:陈光祚《现代信息技术与图书情报学科群的发展》,《图书情报工作》1996年第3期。 ),这就使图书情报学科向集成化发展成为必然。

(二)集成化的必然性

图书馆学和情报学从其最初属于语言文字和管理学三级类目,发展到现在,已把“图书馆与情报学”作为一级学科列入研究生专业目录,并建立了博士学科授权点,成为与数学、物理学、文学和经济学等专业并列的学科,同时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委社会科学基金中享有了同样的一席之地(注:马费成《规范学科名称、促进学科发展》,《图书情报工作》1996年第3期。), 这已经表明了图书情报教育所走过的辉煌和获得的成就。而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推动图书情报事业走向一个更加辉煌的新的制高点。信息技术的发展,已使传统的图书情报理论受到强烈的冲击,使人们感觉到其理论体系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信息高速公路、网络、信息经济学、信息资源管理等这些学科的介入,使图书情报学科必须向更高一级的学科层次上集成化发展,有人称之为“知识科学”,将是图书馆学、情报学、哲学、语言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以及通信科学的交叉学科,是一个高知识,高技术的新兴的学科(注:詹德优《关于图书情报学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中国图书馆学报》1998年第5期。)。 它带给人们的将是一个全新的天地,我们也期盼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图书馆学今天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困难的转型期,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图书馆学必将会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收稿日期]1998-08-10

标签:;  ;  ;  ;  

论新技术冲击下图书情报学科的未来发展_中国图书馆学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