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
引言: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如今小学数学教学适用性最强的教学手段。教师通过丰富多彩的问题设计,开发自己的思维,让学生得到了充足的数学学习满足感。合适的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的各项能力都会得到锻炼,让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压力有所减弱,从一定程度上,也调动了学生想要了解数学和探究数学的学习欲望。可是怎样才能有效地在小学数学中做好问题情境的创设工作,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从学生生活出发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教师要在课堂上进行创设合适的情境,就必须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一个全面准确的了解,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发现数学知识,体验数学教学,从而产生数学学习的动力。不仅如此,教师还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生的童心,在问题情境中加上能够唤起学生童心、童趣的部分,这样学生的感悟能力才会增强。另外,教师还要注意自己教学的语言和行为方式,要将“寓教于乐”的教学状态发挥到极致,要将乐趣教学全面贯彻到情境创设中,让问题情境的创设充满趣味性,以便更好吸引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觉性。
比如教师在教授《百分数》这节课的时候,就可以先设置一些比较简单的探究性问题,可以这样提问:1号杯子和2号杯子装着同样容量的水,老师在1号杯子中加了半勺的盐,而在2号杯子中加入了一勺盐,只是这两个勺子不一样大,1号杯子的勺子要比2号杯子的勺子大,你能知道那个杯子里的水更咸一点吗?这样的问题情境创设,带有一定的实践性,学生一时半会也没有办法给出教师至直接的答案,只能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才能得出想要的结果:也就是按照教师的情境进展步骤,学生再试验一次,那么通过观察和猜想以及品尝才能得到验证,这样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也得到锻炼。
二、从学生心理出发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课堂教学时候,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充分的研究,然后根据学生的喜好,创造出可以一下子戳中学生内心的的知识点,从而让问题的层次得到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要对学生的数学知识的偏好和对知识的心理接受做详细的分析,在保证问题情境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的同时,还要进一步丰富和优化数学教学的内容,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数学,让学生在不断的问题引导下爱上数学学习。
比如在教授《四则运算》的时候,教学可以先设讲小情情境,将学生带入运算的学习状态中。比如:一列动车从A市开出,经B市再到C市,其中A市到B市的的铁路距离是800千米,而B市到C市的铁路距离是1200千米,那么如果一个人从A市上车,到C市下车,那么他的出行路线是多长?这个时候学生就会想一下自己的生活,从家到学校再到家,这就像极了铁路运行,于是计算自己的日常行走距离,再延伸到火车运行,一下子就明白加法的运算了。这时候教师就趁热打铁,在启发学生心理:同学们的日常中,像这样的加法案例还有哪些呢?学生就会回顾自己的一天,无论是课堂时间,还是吃饭次数甚至是和同学玩耍的时间学生都可以加起来作总结。这完全触动了学生的探究心理和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从思考层次出发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要明白,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要考虑学生的思考维度,要多尝试改变问题情境,让情境的层次性更强,让学生的思考角度变得宽一些,这样也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想象能力。
比方教师在讲到《长方形面积》这个教学知识点的时候,就可以先对学生进行基础的面积教学,然后在学生了解了相关的计算之后,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深入探索面积奥秘。问题是这样的:如果有个长方形长20cm,宽10cm,那么面积是多少,你可以想出多少种办法来计算呢?学生就会陷入思考,除了标准的长乘宽,学生还会思考分割法,就是将长方形以从中点分割成两个长方形来计算。虽然这样的方法得出结果一样,但总是显得多此一举,但却在在开动学生的大脑、促进学生思考等方面非常重要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问题情境应用让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的效率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广大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经验中做好问题情境教学,无论是从课堂的教学氛围还是学生的学习热度上,都得到了积极、良好的反馈。而随着教师不断深入的展开问题情境的教学和研究,数学教学的形式还会有不断的创新和改善,学生在这种新型的教学环境中去掌握数学,去感受数学,会收获更多的数学知识。而教师在不断的研究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并在创新中实践教学,其实也是对问题情境教学形式的一种肯定。
参考文献:
[1]王会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J].考试周刊,
2018(23).
[2]付凯程.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8(1).
[3]潘小英.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8(19).
论文作者:闵小琴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8月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
标签:情境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数学论文; 自己的论文; 杯子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8月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