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麻醉手术科 云南 昆明 650031
摘要:目的 研究手术室护理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预防效果。方法 此项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确诊收治的剖宫产患者,共计80例,应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手术室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感染情况、切口愈合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感染情况、切口愈合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剖宫产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和仅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相比,效果更加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剖宫产;切口感染
剖宫产术无疑是产科范畴较为关键的手术操作,随着医学事业的高速发展吗,手术方式、输血等基础操作都有了一定的提升,而目前针对难产、产科合并症等患者,实施剖宫产手术,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产妇和患儿的存活率[1]。但剖宫产手术对产妇的创伤较大,术后切口极易出现感染,故而对其进行有效地护理干预尤为关键。此项研究通过对剖宫产患者护理手段的探讨,采用对比论证法,分析手术室护理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预防效果,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项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确诊收治的剖宫产患者,共计80例,应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年龄从21岁至40岁,平均年龄(28.1±3.45)岁,孕周从37周至40周,平均孕周(38.71±1.17)周;研究组,年龄从23岁至37岁,平均年龄(25.7±3.41)岁,孕周从37周至40周,平均孕周(39.15±1.21)周。此项研究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同意接受护理,且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核对产妇基本信息,掌握其病史及药物禁忌,观察其生命指标,协助医生完成手术及术后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手术室护理。(1)心理护理:在手术进行前,向患者普及手术的方式以及相应注意事项等。和产妇积极交流,掌握其心理状态,对其进行心理暗示或者通过交流等方式转移其注意力,缓解产妇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为了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可以使用爱力减痛分娩手段,增强耐受能力;(2)手术室消毒:在进行手术前一小时,医护人员打开手术室空气净化系统,减少细菌,对手术中需要使用的器械进行完全消毒;(3)术前准备:手术前检查需要使用的手术器械是否齐全,合理安排手术室人数,不可随意出入;(4)无菌操作:医护人员着灭菌服进入手术室,术前评估产妇的状态,皮肤进行消毒,控制碘伏用量。(5)抗生素:新生儿娩出后给予产妇抗生素,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避免抗生素对婴儿有负面影响。若患者手术中输血量较多,并且手术时间大于三小时,再次给予其抗生素,降低术后感染的几率。(6)术中保暖:手术室温度25℃为宜,避免产妇皮肤暴露过多,没有进行手术的部位予以消毒棉被或使用充气式加温仪并注意始终将加温毯带孔一面朝向患者;(7)包扎:手术完成后使用粘贴膜包扎,做好止血工作,避免创口暴露空气中;(8)术后护理:使用生理盐水清理血液,转运时动作不能过大,以免切口裂开。
1.3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感染情况。两组切口愈合效果,指标为愈合、愈合较好、愈合不足,愈合:产妇切口平整,无不良反应;愈合较好:产妇出现切口红肿、硬节等炎症;愈合不足:产妇切口化脓。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评分表,满分为百分制,指标有满意、较为满意、不满意,80分以上即为满意;60-80分即为较为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此项研究的调查数据应用统计软件SPP20.0进行分析,计量计数资料分别用t与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感染情况
对照组,5(12.5%)例产妇感染;研究组,1(2.5%)例产妇感染。组间检验结果(x2=7.207,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切口愈合效果
研究组产妇切口愈合效果相较于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
研究组产妇护理满意度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在进行剖宫产手术时,会对产妇皮下黏膜有一定损害,这是导致术后感染的关键因素,产妇皮肤防御功能受到损害,使得皮肤有进入皮下组织的可能。产妇在剖宫产手术中若是失血较多,加之术中低体温会降低免疫功能,引起外周血管收缩导致血流量减少,同时导致体循环减慢,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减弱,凝血物质活性降低,抑制凝血功能,又会增加手术出血量,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会增加。由此分析,在产妇围手术期时,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产妇预后、切口感染发生率都有积极影响。手术室护理通过心理护理,改善患者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提升产妇在手术过程中的依从性,尽可能减少术后切口感染;再对手术室实施消毒,使用的器具进行灭菌操作,确保手术处于无菌环境,减少细菌感染;产妇在进行剖宫产手术时,其免疫功能会有所降低,给予产妇适量的抗生素药物,增强其免疫力[2]。同时调节适宜的房间温度,使用加温设备,静脉输液及体腔冲洗液保持37℃。手术室护理是以患者为本而展开的护理工作,对患者护理的需求能够更好的满足。根据研究显示,实施手术室护理的研究组,切口愈合效果更佳显著,护理措施更为细致。
综上所述,对剖宫产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治疗疗效,降低术后感染风险,提升产妇满意度评分。
参考文献:
[1]刘睿, 刘磊, 张涛红, 等.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J]. 中国卫生统计, 2017, 34(2):269-271.
[2]林连. 手术室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价值探讨[J]. 医疗装备, 2017, 30(3):175-176.
论文作者: 彭蕾,陈瑶,何素芸,官亚琼,张世瑜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产妇论文; 切口论文; 手术室论文; 术后论文; 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