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开发战略创新的经济地理学理论基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地理学论文,中国论文,理论基础论文,西部开发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区域发展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主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活力旺盛,区 域发展的能力与水平在国家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显著提高。由此带动了中国经济地理学的新发 展,也促进了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区域分析、区域政策与规划、区域管理等理论与实 践领域的广泛应用。现今地理科学中国宏观区域发展政策正发生着重大变化,西部开发的决 策将深刻影响21世纪中国区域发展格局的变化趋势。世纪之交,也是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的 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探讨中国西部开发战略创新的经济地理学理论基础,对科学地制订西 部开发战略和发展经济地理科学都具有积极的作用[1,2]。
1 经济地理学理论与对中国的区域发展
对中国区域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经济地理学理论有3种主要类型。第一种是以空间结构分析 为基础形成的空间组织理论,旨在揭示人类生产与生活活动的空间分布与空间相互作用规律 ,这是经济地理学的核心理论;第二种是将反映“经济过程”机理的经济科学理论与区域研 究相结合,形成揭示区域发展基本内容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规律的理论;第三种是观念层面 上的指导性理论,其范畴往往超越了学科的界限,但对研究理念和目标却具有直接的导向作 用。正确认识这3种类型的经济地理学理论内涵、评断它们的实际应用效果,将是探讨西部 开发战略创新的重要科学依据。
1.1 空间组织理论
1.1.1 区位论与空间结构理论 空间结构理论是以经典区位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3]。在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发展中,最具影响的空间结构理论有以梯度推移理论、增长极理 论和点-轴开发理论最具代表性。它们都强调在经济规律的作用下区域发展结构和水平的不 均衡性、以及区域间的相互影响作用。优势区位(区域)的率先发展及其对相关地区的带动作 用是空间结构理论的主要应用价值。
梯度推移理论比较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推移的规律,成为中国实施3 大 地带宏观区域政策的重要理论基础。这已为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所取得的建设巨大成就说 明了该战略和理论是基本正确的。但由于该理论强调经济发展水平在地带之间的梯度差、以 及与之相联系的和经济奇迹所证实,然而其不足之处在于,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格 局相对稳定,产业地域分工是比较固定的,在现行体制下常常导致经济利益从低层次产业结 构和低发展水平地带的外流,产生区域发展的不公平。所以,该理论和战略往往不被落后地 区认同。增长极理论适宜指导局部区域产业布局的“集聚-辐射”过程,对中心地职能的形 成与完善针对性更强;但在解决大范围区域生产组织结构和区域开发模式时,却存在着明显 的缺陷。点-轴开发理论则更为科学地揭示反映了生产力空间运动的客观规律,深刻地反映 了区域开发空间的时序、中心地与开发轴线的等级和吸引范围、以及区域发展的空间组织结 构等,成为全国及其不同空间尺度区域进行国土与区域规划的基本模式。当然,实际应用当 中也存在一些教条化倾向,刻意划定开发轴线或放大轴线作用,京九铁路在近期全国产业布 局的轴线地位的确定、以及欧亚大陆桥在甘肃省的一级轴线地位确定就是很好案例。
1.1.2 地域生产综合体与经济区划理论 地域生产综合体和经济区划理论是影响非常深 远的区域组织理论[4,5]。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前,它们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合理生产力布局 的重要理论基础。经济区划强调因地制宜的基本理念,客观反映区域发展的比较优势和相对 劣势,更突出区域在更高层次上的职能分工,由此成为区域间合作的驱动力。地域生产综合 体则着眼于区域的内部,着手于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通过“投入-产出”的纽带,使区 域产业成为一个相互之间有机联系的整体,有利于区域经济在较低层次上的综合发展目标的 实现。在完全计划经济时代,它们的应用在促进中国产业布局均衡化、加速形成相对完整的 地方工业体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关于生产布局的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以 及集聚与分散的辨证关系等思想,在当前仍然具有借鉴意义。但由于理论应用的体制背景是 计划经济,计划经济的诸多弊病决定了其本身存在着缺陷。具体表现在:
(1)理论本身尽管强调经济联系的重要性,但实际上地域生产综合体的形成却必须依赖于国 家指令性计划指导。国家计划在促进生产力在地区上均衡布局的同时,却损失了效率;另一 方面,国家投入的大中型项目往往同地方经济的发展缺乏联系。过去中国广大中西部地区的 “二元结构”问题就是该理论应用失误的体现。
(2)虽然强调地域分工和部门间的协调发展,但由于“条条”、“块块”的管理体制的阻隔 , 实际操作中很难实现既定目标,从企业的小而全、到因而造成不同经济地域生产结构的趋同 化,都在中国西部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
(3)地域生产综合体的形成和经济区的划分是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的。中国西部地区尽管 在资源性产品的生产上具有相对比较优势,但在区际贸易中仍然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特别 国家对地区物资的统一定价和统一调配制度,不断加剧着东西部地区利益分配的区际不均衡 。
1.2 产业发展理论
经济科学的部分基本理论被引入经济地理学之后,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其中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和贸易理论的引入,导致中国经济地理学学科观念产生重大变化,区域 发展的主体内容产业经济发展自身规律的研究步入科学轨道[6]。尽管国外经济地理学同理 论吸纳经济科学的关系更为密切主要,除了产业发展理论和贸易理论之外,还广泛地应用了 经济增长一般模型(理论)等。特别是在研究的思路上,国外更注重把经济分析作为经济地理 事象研究的切入点,把经济效果作为诊断与评价的核心指标。
在新中国成立的头30年里,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中国奉行的一项基本发展战略。当时,中国 经济地理工作者对“农重轻比例关系”的研究给予了较多的、却多是无效的关注。改革开放 以来,经济地理学者对国家和地区产业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首先得益于产业发展阶段论。 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呈有规律的升级过程的基本原理,被认为是区域分析和制定区域经济发 展战略的一条重要理论依据。按照这一理论,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演进升级是一 个完整的序列,但这是否意味着任何区域都难以逾越不得超越经济发展中的某个阶段(跳跃 式发展),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中国西部地区过去在未经过农业和轻工业充分发展的 条件下快速推进重工业化进程,这次产业结构的“跳跃”发展被事实证明是不成功的。近年 来的研究也表明,由于发达国家工业化历程的样板和示范作用、区际物资交换关系和原料结 构的变化、以及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的影响,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在进程上会偏离 一般 规律[7],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区域间市场的不断开放,区域间贸易成为促进各国经济发 展的重要因素。区域间贸易既是区域分工与合作的必然结果,又是其重要表现形式。随着经 济全球化的加速和世界统一市场的形成,区际贸易形式从传统的以有形商品交换为主,扩大 为与资金、技术、知识、信息等无形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相结合。其影响是增加了区域的 市场需求和区域间的发展竞争,推动了区域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的步伐,从而更大限度地保 证产业结构演进的效率。显然,区域贸易已成为区域产业结构演进(调整)的重要推动力量。
1.3 宏观指导性理论
宏观指导性理论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后,主要有PRED系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二者的共 同之处在于:强调人类发展应当同资源环境相互协调,这与经典地理学的“人地关系”论的 理念是吻合的。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是,前者在区域研究中侧重区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 ,相对轻视了比较优势的营造和持续发展的目标取向;后者把可持续性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 起,既概括了PRED的内涵,又弥补了其不足。
可持续发展作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已经深入人心。但在具体的理解、把握和实施方面 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同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普遍把“发展”放在更高的位置;而发 达国家却更为重视“可持续”问题,认为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 内 核。中国区域间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很大,各地区在贯彻可持续发展观方面面临 的问题也有所不同。中国西部地区发展水平落后,生态环境脆弱,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 境的关系,难度更大[8]。
2 对西部开发重大问题的经济地理学思考
国际上区域发展研究是多个学科的主题。发达国家的区域发展已经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其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区域发展研究的科学问题、关键内容和目标方面同我们存在着较大的 差异。突出表现为区域发展研究的人文化倾向,人本主义、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等成为主流 思潮,区域的文化与社会发展已经占据支配地位,而可持续发展所倡导的观念并未左右学术 研究的主流走向。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发展相对落后的中国西部地区,其区域发展 更偏重于经济总量增长、产业结构升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经济内容,因此,上述经典经 济地理学理论无疑仍对西部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有必要正确地借鉴国际上区域 发展研究前沿的成果,对西部开发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理论思考。
2.1 国家、地方和个人利益的协调问题
空间组织理论揭示了不同区域的发展条件和结果具有差异性。不同的发展战略取向下,国 家、地方和个人的受益水平有所不同。梯度推移理论支撑的三大地带建设与国家“T”字形 国土开发战略的实施,符合国家的整体利益,但却拉大了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经济区划和 地域综合体所倡导的专业化分工与区域间合作的思想,因地区间利益分配的不均衡而难以得 到有效的响应。西部生态保护以及将西部作为中国能源、原材料生产与储备基地等举措,无 疑是符合国家利益的,但却在一定程度上与西部地方经济发展、人民脱贫致富的目标相抵触 。因此,如何协调好国家、地方和个人之间的利益,是西部开发中面临的一大难题。新疆近 年来的发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长期以来,新疆一直将石油开发、加工和利用作为支柱产业。以此为重点,国家过去在新 疆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使其成为西部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省区。该区在“八五” 时期提出,到20世纪末石油开采规模达到3000x10[4]t,“九五”时期又突出强调建成全国石 油生产的主要接替地区。1999年迎接西部大开发的部署时,正式确立了一黑一白战略,旨在 以石油资源优势为依托,实现新疆经济发展的新跨越。从战略实施的效果分析(表1),新疆 存在着重“富区”而轻“富民”的偏差,其中,农村经济落后和农民生活贫困是其经济开发 的难点和重点所在。另一方面,国家投入建设新疆石油基地的主要战略意图,是要求新疆履 行中国石油供给基地的职能,这同当地突出强调在区内加工、提高资源在当地的利用率和增 加资源附加值的希望是相抵触的。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的不吻合,给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的隐 患。因此,新疆成为国家-地方-民众利益协调问题最紧迫、也最典型的地区之一。目前得到 普遍赞誉的西部开发的2大实事“西气东输”与“西电东送”工程,就应当尽早避免10年 后产生同样的后果。
表1 西部部分省区收入指标在全国的位次变化
Tab.1 Changes in the renking of per capita of income several selected province s and a region in western China
指标 人均GDP/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配收入/元
年份19781999 19781999 1978 1999
新疆 20 1310 17
18
25
云南 28 2512 915
28
陕西 21 2017 25
13
27
四川 25 2622 14
16
21
贵州 30 3124 20
25
29
甘肃 14 3013 29
28
30
此外,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沿边分布的格局,使解决国家-地方和个人利益协调问题变得更为 复杂,除了“公平与效率”的基本准则之外,还要高度重视“发展与稳定”之间关系的协调 。 目前,广大老、少、边、穷地区日益恶化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已经对当地的社会稳定和国 家安全构成了一定威胁。一部分人(赵海军:实施“跳跃式”战略,快速振兴西部经济,证 券时报,2000年3月)主张西部开发应该将总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实力的增强置于优先考虑的 位置,并对生产在地域上的均衡分布和经济的跳跃式增长持积极态度。他们认为,西部在一 定的时间内赶上东部地区的发展水平是可能的。而另一种观点(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关于21 世纪初期加快西北地区发展的若干建议,1999年8月)则认为,当前将缩小西部与东部社会发 展水平的差距作为主要目标更为现实,尽管也赞成西部开发在地域上有所侧重,但却强调产 业发展、生态保护等都应该以富民为基本宗旨。无论那一方,都认为西部发展过程中利益遭 受双重损失是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这可以从甘肃的物流分析中得到证实。
甘肃省一直是与外省物资交流的净流入的省份。从流入流出构成分析(图1),净流入量较大 的部门其一是采掘工业,其二是加工工业;净流出量集中在原材料工业门类。随着市场竞争 的日益加剧,净流入量逐渐加大的行业往往是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行业,且净流入量占本行 业总产出的1倍以上;而净流出的行业只有传统的优势主导产业。这是导致双重利益损失的 典型产业结构模式。
把握好国家与地方政府、企业与个人在西部开发中的责任与职能,是协调好国家、地方和 个人等关系的重要途径。美国政府在西部开发中,着力于以铁路为主的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 的 建设、以土地资源的优惠供给为引资招商的手段、对环境进行管理和保育、以及布局具有领 先技术水平的军事工业等举措是值得借鉴的[9]。
2.2 “跨跃式”发展的可能性
产业结构调整是西部开发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但在调整方向以及具体实施途径方面尚未 形成共识。有人(董藩:西部主导产业选择:重工业是科学决策吗?--兼论双向流战略之思 路,中央民族大学(哲社版),2000年1月)认为,西部重化工业是在非经济因素的作用下跳过 了产业结构中以轻工业为主体的阶段而形成的,目前应首先补上轻工业化过程,通过轻工业 的优先发展为重工业积累资本。也有人(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实证研究--结构转变与发展 战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年)认为,西部重工业的发展已有一定基础和良好的资源保 障,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业结构层次低、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根本的出路在于 通过发展高加工度工业延长产业链,促进资源性产品升值。还有学者主张保持工业的现有部 门结构,通过技术改造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增加技术含量提高部门竞争力。而越来越多的 学者(邱成利、王增业、王圳:西部增值,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11月)则认为,西部地区 应该顺应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形势,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缩小和 东部发达地区的结构差距。其中,发展高科技产业被认为是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各地 区都将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新的主导产业、实施大范围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与合理性问题是不 可取的。以往西部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过程中也有许多值得借鉴的教训[10]。(1)过分夸大 资源优势,忽视资源的市场竞争能力与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也对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以及人民增收致富等多目标的优化决策重视不够,导致传统资源型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张成 为西部许多地区发展的支撑力量。(2)盲目提出扭转轻重工业比例的战略,嵌入式地建设轻 工业项目,导致轻工业产品的生命周期过短,如陕西3大名牌彩电仅仅维持了10年的时间。( 3)有好的产业项目就一哄而上,缺乏正确的宏观调控与指导,苹果大战、烟酒大战使得产业 优势成为负担,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到处开花给国家和集体背上了沉重的包袱。(4)过分依靠 国家政策和国家投入,难以形成具有活力的产业结构。在扩大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中,西部 地区经济得到了稳步增长。随着国家投入的减少,西部经济增长速度也相应减缓,深层次的 结构问题又暴露出来。
2.3 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保护
长期以来,发展经济总是被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即使沿海发达地区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初 期,也往往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西部不仅对全国的环境安全、东部的生态保障承担 着重任,而且,其自然条件的特点也不允许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国家已明确将生态重 建作为西部大开发“重中之重”的任务,这在学术界也得到普遍认同。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 ,如何在建设“山川秀美”的同时,使人民能够“发家致富”。目前实施的“退耕还林(草) ”工程所遇到的困难表明,在西部开发中对此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从生态保育政策分析 ,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规模偏小,试点工程退耕的34.33x10[4]km[2]仅占试点示范县坡耕地 的 5.82%;经济林比重过大和品种单一,如陕西和四川的经济林比重约达70%,既不符合生态 目标,未来经济林果的销售也将面临严重的市场问题;投资结构普遍存在着“重树轻草”的 倾向,林业部门负责向农民无偿提供的种苗的品种结构可选择性不大;更重要的是农民从生 态保护中的受益问题,虽然农民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得到了粮食和少量生活补贴,但仅仅 局限于解决温饱,难以真正保证农民致富乃至奔小康,因而农民的积极性不高,这将影响到 政策贯彻执行的长久性[11]。
3 西部开发战略宏观创新的要点
西部开发战略创新的要点是正确处理好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 重点区域与跨越发展方式、长远目标与近期任务等重大关系。
3.1 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西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当抓住3个关键问题。即: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核算,资源( 或资源性)产品价值的合理体现,以及人文资源的经济效益。设在下列举措实施与不实施情 况下(后者加“,”号表示)西部地区(W)和受益地区(E)经济收益D的净指标分别为D[,W]、D[,E]、D[,W']、D[,E'],以下分别从单因素分析西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必要条件。
3.1.1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不仅关系到西部发展的前景、而且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 的长远利益问题。强调经济效益从属于生态效益,是西部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人民生活 贫困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问题,是导致以往生态退化的主要起因,也仍将是未来生态 重建的巨大障碍。因此,必须以经济杠杆为主要手段来实现生态保护的目标,尽快将生态保 护的经济核算纳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来,建立生态保护的补偿机制[12]。仍以西部退耕 还林(草)工程的实施为例,其带来的损失必须通过国家和地区间多种方式的支持来弥补。近 (短)期内以现金和粮食为主。长远看,经济补偿可能有2种形式:其一,逐步向利用补偿基 金和科技投入促进产业结构、尤其是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为主的转变,以营造贫困和落后地 区的自我经济发展能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从保护转向开发与保护并重。其二,根据 国家和受益地区经济增长的幅度,结合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效果和影响评价,提高经济补偿 规模,继续履行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职能。综上所述,其必要条件为经济补偿能够保证生态 区建设的经济收益净增长率不低于受益区的经济收益净增长率。即:d D[,W]≮d D[,E]。
3.1.2 资源和资源性产品的零价或低价,导致当地资源浪费严重、资源输出收益微薄、 资源开发强度过大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西部地区资源与资源性产品的合理定价,将有助于 地区间经济收益的合理分配,有利于国家财政转移的正确取向,特别是对西部爱护资源、保 护资源以及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将会发挥重要作用。以西北地区水资源为例。水是西北地区PR ED协调发展的核心因子,也是上下游资源配置产生利益矛盾的焦点。在水资源统一定价的基 础上,如果运用价格杠杆协调生态用水、生活用水、经济用水和城市发展用水之间的关系, 无疑会有力促进西北地区水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和社会体系的建立;而且,通过水资源经济 核 算,健全国家和下游地区对西北地区的经济补偿机制,将可能是协调地区发展的有效手段。 综上所述,其必要条件为:通过资源流动,不仅要使得资源输出区与输入区的经济收益之和 有所增加,而且,资源输出区的经济收益不能够减少。应注意的是,资源流动规模(s)和长 远效益(t-时间的函数)也将影响到必要条件的成立与否。即:
3.1.3 西部地区人文资源、特别是积淀深厚的传统文化和特色浓郁的民族文化非常宝贵 ,其持久、自觉的保护效果将取决于人文资源所创造的经济比较收益。在发展水平尚未达到 一定高度时,人文资源是区域发展比较优势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它给当地带来经济收益, 其价值才能够被真正理解和重视,其保护才能成为自觉和持久的行为。因此,利用人文资源 发展区域经济应当是西部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综上所述,其必要条件为:实行人文资源保 护可以带来经济收益的增长。即:D[,W]≥D[,W']。
3.2 西部开发目标的调整
长期以来,加快落后地区的发展通常被理解为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目前,至少在西部地区 仍普遍认为“开发”就是要显著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程度。科学地分析国际经济 发展趋势和国内发展阶段的特点,可以认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西部开发应当把缩小与东 部社会发展差距、改善当地人民生活作为根本宗旨。
中国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已经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增长速度差距转变为产业结构层次的 差 距,区域间竞争能力的格局也基本形成。沿海地区目前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经济增长活力,面 对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机遇与挑战,加快东部率先实现现代化步伐、提高沿海参与 国际经济循环的水平,仍将是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取得更大成效的基础和保障。因此,无论 国家宏观政策如何导向,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仍将是东部沿海地区。即 使不顾及经济效益而将产业分工的格局形成、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将持久保持下去。
国际范围内产业发展的梯度差及相关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导致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发达国 家获取更多利益的概率往往要大于发展中国家,这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对经济非常落后的 国家是极为不公平的。目前有2个问题在国际社会上难以解决,因而很难评价以劳动地域分 工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究竟对国家和区域经济会产生何种效应。其一,劳动地域分工是产业 结构层次差的具体表现,结构效益不同必然导致利益在商品交流过程中的转移,国际范围内 依靠汇率和关税来调节不同主权国家和地区之间由于不平等贸易所造成的利益不均衡,其作 用十分有限,因此,层次低的国家利益的损失在国际社会上是难以弥补的。其二,国家经济 水平与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尽管国际慈善组织做出了不少贡献,但国家经济能力 排序与国家社会福利的排序大体一致。经济贫穷的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就必然 低下。但在一个国家范围内,这两个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可以弥补资 源(或资源性产品)输出地区的利益损失;而通过国家支持和区际协助,经济实力薄弱地区的 社会事业仍可以得到充分发展,而使得人民得到与发达地区同等、甚至更多的实惠。因此, 只要解决好利益再分配和发展重点取向问题,一个国家内部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和产 业劳动地域分工的存在也就同样是合理的。
西部开发的目标应当紧紧围绕着“富民”的核心。把尽快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作为重点发展 产业的导向,把进一步缩小与东部社会发展差距作为政府投入倾斜的指导思想,通过生态建 设和人力资源开发增强西部持续发展的能力,努力实现西部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人民生 活水平显著提高的目标。这不仅是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持久进行、也是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根 本保障。
3.3 遵循产业发展和空间组织理论揭示的基本规律
3.3.1 区域特色经济 在当前国内生产相对过剩和加入WTO的新形势下,产业经济的进一 步扩张日益严重地受到市场需求不足的束缚。西部开发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要避免大范围 实施“跳跃式”发展战略,否则可能重蹈过去“超前”重工业化的覆辙,引发新一轮高层次 产业的重复建设,造成产业结构虚高度化。今后,应当将构筑特色区域经济体系作为产业结 构调整的重要方向。特色经济是以区域发展比较优势为前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目前, 云南的旅游和烟草业、四川的民营高科技产业和酿酒业、青海的绿色生态产业、陕西的旅游 -果业-科技产业、藏药业等,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些产业的发展紧扣“增收富民”的基 本要求。从产业结构特点分析,西部地区近期除了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现有传统优势产业竞争 水 平之外,新经济的增长点将主要集中在特色农业、轻工业和第三产业领域。牧业和果品等绿 色生态产业、以独特生物资源加工形成的医药与食品工业、旅游产业、以及高科技产业等的 发展,将有助于弥补西部产业链短缺,提高产业结构层次,改善产业结构效益,实现“富民 ”的根本目标。
3.3.2 非均衡发展 战略西部开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改革开放以来,各省 区都采取了优先重点地发展了省区内的核心地区,经济集中程度不断提高。陕西、贵州、青 海 、宁夏等分别以占本省1/3的人口,完成了占全省5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表2)。省区内部 地区间发展水平的差距也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四川、贵州、陕西等省区内部最发达的地市同 最落后的地市发展水平差距(人均GDP为指标)在4倍以上,相当于全国最发达省份(广东)与最 落后省份(贵州)的差距(4.77倍)。新疆和甘肃省内差距在10~30倍之间,比全国最发达的上 海与最落后的贵州的差距(12倍)还要大。尽管如此,今后继续走非均衡的发展道路仍是合 理的选择。“点-轴”开发模式一直得到普遍应用,今后更多的要强调遵循点、线、面相结 合的布局原则。在着力完善中心城市职能、培育重点产业带(发展轴)的同时,重视扶持落后 地区的发展。后者是提高“面”上发展水平的关键,其中小城镇建设在改善当地人民生活、 促进较高层次生产形成、健全社会事业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并将有助于区域开发格局的完善 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表2 1999年西部部分省区经济发展集中程度 (单位:%)
Tab.2 Degree of spatial concentr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selected wes tern provinces of China in 1999
首位地市前2位地市
前3位地市
人口GDP 人口
GDP 人口GDP
四川11.99
30.0613.20
32.92
17.6939.27
贵州 8.91
23.6928.06
47.03
35.6654.46
云南 4.95
17.8214.73
47.83
16.8650.13.
陕西19.09
37.0629.22
48.25
31.5650.72
甘肃 0.561.9412.02
33.39
25.07
42.13
青海 6.76
18.9930.72
54.40
34.8260.04
宁夏17.56
37.3730.23
56.89
64.6490.25
新疆 1.427.5310.87
26.79
16.3835.62
3.3.3 地区合作 生产要素在地区间流动是现代区域经济组织形势的一项重要内容,东 部 沿海2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也证明了这是加快地区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西部应该充分依托 东部,在4个基地建设方面实现突破性进展,促进西部发展的比较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1)面向东部市场的工业产品、农副产品生产供应基地;(2)东部名优品牌进入西部市场的 生产组装基地;(3)东部龙头企业的配套生产基地;(4)利用陆上边境建设向西欧、中东、南 亚等的外向型产品生产基地。
标签:经济地理学论文; 经济论文; 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经济学论文; 区域发展论文; 西部建设论文; 西部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