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盟论文,中国论文,农产品论文,比较优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2年11月4日,中国政府与东盟10个国家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2010年建成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的第一步,双方将从2004年开始逐步废除600项产品的关税,并将在2006年完成第一批废除关税计划。在自由贸易区计划下,双方共有6000项产品的关税有待废除,而第一批相当于总数1/10的产品,将以农产品为主,也包括畜产品和水产品。 其余90%贸易项目的废除关税谈判,将在2004年结束,并且从2005年开始,最终在2010年和2012年全面落实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为了加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作为第一块“试验田”,中国与泰国从2003年10月1日起,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提前实现中泰之间水果和蔬菜产品(主要包括食用蔬菜和木薯等植物块茎,以及苹果、柑橘、龙眼、荔枝等食用水果和坚果类产品)的零关税。可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会对中国与东盟各国农业和农产品生产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中国与东盟各国现有的农业经济特征尤其是农产品贸易特征做较为详细的定性和定量研究。
一、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基本特征分析
1.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总量不断增加。从表1可以看出,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额由1993年的22.87亿美元增加到2002年的59.95亿美元,增长了1.62倍,年均增长10.1%。但是,由于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1年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1997年和2001年,东盟对中国农产品贸易额较上一年都有所下降。1996年以来,东盟与世界农产品贸易不断下降,由1996年的521亿美元下降到2001年的430亿美元,但东盟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却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说明中国已成为东盟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尤其是自从双方2001年10月达成在未来10年内建成自由贸易区的协议后,2002年,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总额比2001年增长了24%。
表1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额和总商品贸易额 单位:亿美元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农产 出口额 10.55 11.46 15.98 16.99 14.24 15.97 17.56 14.02
15.31
13.08
19.76
口贸 进口额 11.77 11.41 19.71 29.08 25.93 22.08 22.01
25.78
35.18
35.32
40.19
易额 进出口总额 22.32 22.87 35.69 46.07 40.17 38.06 40.28
39.80
50.48
48.40
59.95
差额
-1.23 0.05
-3.73 -11.69 -11.69 -6.11 -3.75
-11.76 -19.87 -22.24 -20.42
出口额 46.68 53.40 71.60 104.73 103.08 127.08 111.64 122.74 173.40 183.76 235.84
总商 进口额 44.13 63.04 71.79 99.01 108.50 124.55 126.34 149.27 221.81 232.14 311.96
品贸 进出口总额 90.81 116.44 143.40 203.74 211.58 251.64 237.97 272.01 395.21 415.90 547.81
易额 差额
2.56
-9.65 -0.19 -5.73 -5.41 2.53
-14.70 -26.52 -18.40 -48.39 -76.12
数据来源:UNCOMTRADE(http://unstats.un.org)。
2.东盟与中国农产品贸易种类呈现多样化。20世纪90年代初期,东盟出口到中国的农产品主要以木材及木材加工品和动植物油为主,1994年为最高,出口额达到了19.12亿美元,占当年东盟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94%。到20世纪末,东盟对中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已形成了木材及木材加工品、动植物油、鱼类、蔬菜和水果、谷物、食糖等多个种类,呈现出多样化的出口模式。2001年与1993年相比,出口增长较快的是谷物,增长了15715倍,占2001年东盟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5.3%;蔬菜出口增长了2296倍,占2001年东盟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7.1%;食糖出口增长了164倍,占2001年东盟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6.6%;水果出口增长了46倍,占2001年东盟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7.1%;鱼类出口增长了27倍,占2001 年东盟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3.1%;而木材及木材加工品和动植物油出口,占2001年东盟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55%。东盟从中国进口的农产品主要为蔬菜和水果,谷物和种子,加工食品等。2001年,东盟从中国进口蔬菜和水果占其从中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28%,谷物和种子占17.2%,加工食品占37%。
3.东盟农产品越来越依赖中国市场。东盟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规模迅速扩大, 出口额由1993年的11.41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的40.19亿美元,增长了2.5倍; 东盟从中国农产品进口规模增长缓慢,进口额由1993年的11.46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的19.76亿美元,增长却不到1倍。中国同东盟农产品贸易由1993年顺差0.05亿美元,到2002年有逆差20.42亿美元。 可见,中国13亿人口的消费市场,对东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带动东盟国家的农业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4.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规模不大。2001年,东盟与世界农产品贸易总额为430亿美元,与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额为30.57亿美元(东盟秘书处公布的数据),仅占7%,只是东盟与美国农产品贸易额的1/2,比东盟与日本农产品贸易额少了1/3。虽然东盟与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量发展很快,但由于基数低,总贸易额不大,双方合作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中国与东盟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
(一)研究方法
以上东盟与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基本特征反映了东盟国家的比较成本优势、 资源优势和规模优势。本文采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对中国和东盟各国农产品比较优势进行对比分析。
显性比较优势法是由巴拉萨(B.Balassa)1965年提出来的。它表达了一国总出口中某类商品的出口所占比例相对于世界贸易总额中该商品贸易所占比例的大小。它可用公式表示为:RCA[,ik]=(X[,ik]/X[,i])/(W[,k]/W),式中,RCA[,ik]代表i国在k类商品上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X[,ik]为i国k类商品的出口总额,X[,i]表示i国所有商品的出口额,W[,k]表示k类商品的世界出口总额,W表示所有商品的世界出口总额。RCA[,ik]大于1,说明该国该类商品的出口相对集中,该国在这类产品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RCA[,ik]小于1,则相反。
虽然该方法存在缺陷,受到质疑,但它与改进过的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RSCA[,ij]得到的结论却是一致的(刘雪等,2002)。所以,本文采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来测量中国和东盟农产品的比较优势。
(二)数据来源和农产品统计范围
本文采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①联合国统计署创立的贸易数据库(UNCOMTRADE)。它提供了自1962年以来160多个国家分产品和分流向的贸易统计数据。 ②粮农组织数据库(FAODATABASES)。③东盟秘书处。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颁布的“标准国际贸易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Commodity Classification,SITC)制订了农产品的范围。根据这一分类,农产品包括属于SITC分类第0、1、2、3、4章中的全部商品减去第2章中的第27、28类商品。如果采用了HS分类数据,通常需要将其转换为SITC数据以确定农产品的范围。按照两种分类制度转换的对应关系,农产品在HS分类中覆盖了第1~24章的全部商品,以及第35、38、40、41、43、44、47、50、51、52、53章中的部分类别。本文根据数据来源的可得性,采用SITC分类。
(三)中国和东盟农产品显性比较优势的测算结果及分析
表2显示,中国农产品RCA值小于1且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从1990年的0.846 减少到2002年的0.46,农产品出口从整体上已经丧失了国际比较优势,呈现出比较劣势。这是由中国商品出口总额占世界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上升快于中国农产品出口额占世界农产品出口额的比重上升引起的。中国商品出口总额占世界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90年的3.7%上升到2002年的7.1%,这是中国近10几年来国民经济不断增长,工业化速度明显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商品贸易结构优化的结果。排除这些因素,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仍具有较稳定的地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占世界农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一直保持在3%左右。
表2 中国和东盟农产品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年份
中国泰国
马来西亚
新加坡 越南印尼 文莱 缅甸 老挝 柬埔寨 菲律宾
1990
0.846 2.502
1.5860.521
3.286 1.169 0.04 4.272 2.529 4.703
1.61
1991
0.834 2.199
1.3680.543
3.145 1.139 0.039 5.058 2.075 1.759
1.516
1992
0.759 2.154
1.2770.539
3.333 1.05 0.032 3.699 1.998 0.631.471
1993
0.762 1.793
1.1760.510
3.102 1.086 0.034 3.793 2.282 0.542
1.320
1994
0.749 1.709
1.2300.457
3.442 1.330 0.034 5.307 2.462 1.090
1.175
1995
0.635 1.839
1.2850.421
3.542 1.393 0.043 5.418 2.136 1.286
1.248
1996
0.616 1.959
1.1460.387
3.169 1.360 0.096 4.251 0.980 0.726
0.980
1997
0.534 1.757
1.1100.397
2.977 1.379 0.007 3.773 0.866 0.685
0.864
1998
0.513 1.611
1.3210.392
3.186 1.290 0.006 3.714 1.001 0.370
0.726
1999
0.504 1.657
1.1400.349
2.877 1.430 0.006 2.592 1.519 0.617
0.503
2000
0.509 1.657
0.9170.313
2.359 1.232 0.003 2.973 1.566 0.127
0.599
2001
0.496 1.742
0.9310.329
1.995 1.151 0.007 2.717 1.317 0.240
0.656
2002
0.460 1.771
1.1470.312
1.649 1.580 0.007 2.258 0.694 0.301
0.604
资料来源:FAODATABASES(http://www.fao.org)。
在东盟国家中,缅甸、柬埔寨和老挝3国均属于传统的农业国,2002年,这3 国的农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例和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都超过了50%。从表2可以看出,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这3国农产品具有较明显的显性比较优势,其农产品的RCA值都在2以上;但自90年代中期以来,它们农产品的RCA值不断下降,尤其是老挝和柬埔寨已不具有农业的比较优势,柬埔寨农产品的RCA值仅为0.3。这主要是因为这3国都是世界上最小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实力差,农业投资能力弱,农业技术进步慢,农业生产效率低,农业发展速度远远低于世界农业发展水平,柬埔寨和老挝农产品出口总额占世界农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不断下降,分别由1990年的0.012%和0.011%下降到2002年的0.008%和0.003%。与此同时,柬埔寨和老挝两国商品出口总额占世界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却在不断上升,分别由1990年的0.0025%和0.004%上升到2002年的0.03%和0.005%。
东盟各国中农业既有比较优势又有市场竞争力的国家为泰国、越南、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这4国农产品的RCA均大于1。 这些国家在农业上具有相对丰饶的土地和廉价的劳动力,2002年,这4国的农产品出口额占了东盟10 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80%以上,可见,这4国农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菲律宾自1996年以来农产品的RCA一直小于1且处于不断下降的状态,已丧失了农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新加坡和文莱两国由于受农业资源缺乏的约束,其农业在农产品出口中表现出比较劣势。
(四)中国和东盟主要类型农产品显性比较优势分析
进一步研究表明,中国与东盟各国不同类型的农产品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
1.谷物及其制品。表3显示,中国在谷物及其制品方面不具有比较优势。中国谷物出口的RCA值由1993年的0.927,下降到2001年的0.49,已不再具有比较优势。其主要原因是:①中国谷物出口受政府政策因素的影响,不能真实地反映中国粮食生产的优势;②中国粮食产品成本较高,已不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由于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对粮食需求量较大,而且粮食产品成本较高,加工技术水平较低,因此,中国谷物制品不具有比较优势。泰国、越南和缅甸3国谷物出口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其谷物出口的RCA值高达4以上。尤其是泰国,其谷物出口的RCA值由1993年的3.89上升到2002年的4.25,显示出其越来越强的比较优势。目前,泰国和越南大米出口位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泰国在谷物制品出口方面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其RCA值一直保持在1左右。除了泰国、越南和缅甸3国,东盟其他国家在谷物及其制品出口方面都不具有比较优势。
表3 中国和东盟谷物及其制品显性比较优势
年份
中国 泰国 马来西亚 新加坡 越南
印尼 文莱 缅甸
老挝 柬埔寨 菲律宾
1993
0.927 3.894 0.0390.045 13.392 0.192 0.000 7.418 0.495 0.213
0.005
1995
0.080 4.230 0.0440.039 11.833 0.030 0.000 11.940 0.355 0.229
0.009
1997
0.558 4.731 0.0440.023 12.374 0.027 0.000 1.660 0.006 0.184
0.018
谷物1998
0.744 5.361 0.0520.022 15.095 0.190 0.001 5.797 0.016 0.023
0.002
2000
0.773 4.393 0.0560.013 8.325 0.017 0.000 4.248 0.027 0.028
0.004
2001
0.490 4.438 0.0580.018 7.138 0.037 0.000 8.084 0.064 0.061
0.011
2002
0.644 4.252 0.0540.019 6.228 0.039 0.000 6.759 0.024 0.163
0.007
1993
0.242 1.192 0.6620.491 0.158 0.291 0.001 0.000 0.000 0.000
0.482
1995
0.272 0.971 0.7940.494 0.182 0.296 0.002 0.000 0.000 0.000
0.474
谷物1997
0.283 0.988 0.5300.423 0.160 0.218 0.004 0.000 0.000 0.000
0.479
制品1998
0.153 0.930 0.5500.368 0.214 0.123 0.019 0.000 0.000 0.000
0.317
2000
0.171 1.049 0.7000.320 0.350 0.397 0.003 0.000 0.000 0.000
0.356
2001
0.086 1.057 0.7080.341 0.444 0.456 0.003 0.000 0.000 0.000
0.578
2002
0.155 1.115 0.7420.339 0.434 0.483 0.001 0.042 0.000 0.002
0.429
资料来源:同表2。
2.肉类及其制品。表4显示,中国和越南肉类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不断下降。肉类产品出口的RCA值,中国和越南分别由1993年的1.035和1.25下降到2002年的0.44和0.16,已丧失了国际比较优势。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和越南的养殖业的生产方式都是家庭小规模经营,近年来饲料价格不断上涨,造成肉类产品成本过高,致使中国在肉类产品生产中劳动力资源的相对优势日渐下降直至丧失。泰国肉类产品出口的RCA值由1993年的1.22上升到2002年的2.23,显示出其不断上升的国际比较优势。这是由于泰国肉类产品主要来自于集约化农场,以养猪业为例,饲养50~100头猪的中小型农场和超过1000头以上的大型农场生猪出栏数占农场生猪出栏总数的80%,集约化规模经营增强了泰国肉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表4 中国和东盟肉类及春制品显性比较优势
年份
中国
泰国 马来西亚 新加坡 越南 印尼 文莱 缅甸 老挝 柬埔寨 菲律宾
1993
1.035 1.222 0.0450.053 1.252 0.058 0.152 0.000 0.000 0.000
0.001
1995
1.302 1.115 0.0440.034 0.266 0.071 0.266 0.002 0.000 0.000
0.003
1997
0.640 1.174 0.0410.023 2.468 0.033 0.025 0.001 0.000 0.000
0.005
肉类1998
0.523 1.571 0.0400.017 1.983 0.052 0.016 0.002 0.000 0.000
0.003
2000
0.481 1.747 0.0260.013 1.258 0.033 0.012 0.001 0.002 0.000
0.006
2001
0.529 2.191 0.0340.008 0.759 0.047 0.041 0.001 0.002 0.000
0.005
2002
0.439 2.234 0.0480.009 0.161 0.059 0.012 0.000 0.002 0.000
0.005
1993
1.837 1.746 0.0870.123 0.014 0.003 0.000 0.000 —— 0.002
1995
1.467 2.811 0.0330.073 0.033 0.005 0.000 0.016 —— 0.015
肉类1997
1.338 3.746 0.0340.037 0.004 0.001 0.002 0.015 —— 0.008
制品1998
1.223 5.191 0.0710.031 0.004 0.000 0.000 0.014 —— 0.016
2000
1.799 7.796 0.1080.028 0.001 0.002 0.000 0.009 —— 0.052
2001
2.096 8.456 0.1880.020 0.001 0.006 0.000 0.006 —— 0.032
2002
1.910 8.516 0.2030.019 0.001 0.035 0.010 0.000 —— 0.031
资料来源:同表2。
中国和泰国的肉类制品出口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2001年, 中国肉类制品出口的RCA值上升到了2左右;而泰国肉类制品的RCA值上升得更快,从1993年的1.75 迅速增长到2002年的8.52,表现出了极强的国际竞争力。
东盟其他国家受资源和技术条件的制约, 在肉类及其制品出口方面均表现出比较劣势。
3.水果蔬菜及蔬菜制品。表5显示,中国水果蔬菜出口的比较优势呈现下降趋势,其RCA值从1993年的1.02下降到2002年的0.83,这是因为中国水果蔬菜的品质差、安全性低,常受到国外市场技术壁垒的阻碍,致使中国水果蔬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减弱。泰国、越南、缅甸和菲律宾4国水果蔬菜出口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2002年,这4国水果蔬菜的RCA值均达到1.6以上。
表5 中国和东盟水果蔬菜及蔬菜制品显性比较优势
年份
中国
泰国 马来西亚 新加坡 越南
印尼 文莱 缅甸
老挝 柬埔寨 菲律宾
1993
1.016 2.969
0.3020.267
1.663 0.549 0.031 12.150 0.000 0.018
3.598
1995
1.040 1.916
0.1880.245
0.932 0.479 0.024 19.851 0.011 0.013
2.429
1997
0.880 2.005
0.1750.209
1.578 0.367 0.003 17.329 0.350 0.038
1.925
水果1998
0.852 1.527
0.1710.166
1.455 0.324 0.002 14.208 0.025 0.015
1.509
蔬菜2000
0.848 1.686
0.1970.130
1.706 0.458 0.002 12.867 0.508 0.019
1.552
2001
0.907 1.742
0.2110.117
1.696 0.450 0.001 10.186 0.057 0.002
1.819
2002
0.834 1.645
0.2070.119
1.638 0.486 0.002 8.374 0.089 0.002
1.659
1993
2.817 4.350
0.3690.275
0.443 0.089 0.082 0.259— —0.102
1995
2.712 4.085
0.2150.122
0.556 0.051 0.082 0.221— —0.091
1997
2.348 4.382
0.1770.100
0.226 0.013 0.000 0.000— —0.087
1998
2.323 3.623
0.2030.090
0.570 0.011 0.000 0.000— —0.068
2000
2.212 3.826
0.2320.075
0.744 0.018 0.000 0.000— —0.069
2001
2.238 3.748
0.2640.075
0.221 0.020 0.000 0.000— —0.090
2002
1.984 3.196
0.2800.046
0.479 0.014 0.002 0.002— —0.108
资料来源:同表2。
中国和泰国蔬菜制品出口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中国蔬菜制品的RCA值一直稳定在2左右,而泰国2002年蔬菜制品的RCA值为3.2,也呈现出极强的国际竞争力。
三、结论与建议
根据上面的分析,笔者得出下面的结论:①东盟与中国农产品出口将迅速增长。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的进一步落实,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规模将不断扩大,农产品贸易的种类将呈现多样化,而中国在农业上的比较优势却不及东盟主要的农业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和越南),东盟国家的农产品会迅速进入中国市场。②中国和东盟国家主要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呈现互补关系。东盟国家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例如,泰国、越南、缅甸的谷物和水果蔬菜的出口都显示了较强的实力,而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是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因此,中国在今后要大力引进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培育、引进、推广普及农产品新品种、新技术,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不断提高农产品品质,充分发挥中国和东盟国家农产品比较优势的互补性,加强双方的经济合作。③中国在农产品加工方面显示了非常强的比较优势。例如,肉类制品和蔬菜制品显示出中国农产品深加工具有的潜力。所以,中国应突破性地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蔬菜、畜产品、水产品及特色产品等农副产品的深加工产业,依靠科学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中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标签:农产品论文; 东南亚国家联盟论文; 比较优势论文;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