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学校合同制教师师资力量建设探析
——以武汉市为例
陈 思 陈 奕
(武汉市人事考试院,湖北 武汉 430022)
摘 要: 中国各地正在推广和普及“公立学校合同制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基于2018年武汉市合同制初中教师公开招聘数据,探讨新制度产生以及其带来的教师人力资源变化。研究发现:在制度设计层面,“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合同制教师”的出现与推广是对传统师范生体系固有缺陷的制度校正,也是对当前教师编制不足现状的积极应对,体现了国家对公立学校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路;在操作层面,虽然师范院校毕业生在录用率上仍存在优势,但该优势正在被“双一流”高校非师范生所挑战。因此,从人事制度创新、考试命题与未来研究方向等方面进行讨论。
关键词: 公开招聘;合同制教师;人力资源
0 引言
在国家深化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背景下,公立学校新增编制数量有严格控制,新进编制教师大幅减少。为解决公立初中师资力量不足,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近年各地政府开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合同制教师。合同制教师与编制教师同工同酬,薪资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同样参与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学校为其缴纳“五险一金”。
当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合同制教师已经成为我国相当数量公立初中招聘教师的主要方式。过去,公立初中教师岗位主要面对各层次师范生进行定点、定向招聘,师范生几乎垄断了各地公立初中的主要教师岗位。但随着“合同制教师”的出现与推广,初中教师岗位招聘由封闭走向开放,表现出向非师范生、非应届生开放的趋势。这一变化必然引起公立学校教师人力资源结构的巨大调整。然而,已有研究较少,且主要集中在探讨“合同制教师”在打破“铁饭碗”上的积极作用(刘志毅,2005;张小红等,2004;张俊友,2006;王新刚,2007),以及针对个别学校合同制教师制度的实施与流动性开展了实证研究(田凌晖等,2002;夏清,2013),缺乏对这一趋势内在机制与实施影响的深入探索。“师范生是否在合同制教师招聘考试中更具优势”“来自重点院校(“双一流”高校)的非师范生是否对传统师范生造成冲击”“用人单位是否存在对考生专业(教育类与非教育类)上的偏好”等问题尚无清晰解答。
本文基于2018年武汉市某区合同制初中教师公开招聘的数据,尝试解答这些问题,探讨新制度下公立初中教师人力资源结构的新变化。研究这一问题既具有学科意义,是对公立学校教师人力资源结构的新观察、新探索;又具有现实意义。一方面指导用人单位(招聘学校)与求职者正确认识就业形式的新变化;另一方面也为高校师范教育提供教育改革指引。
1 教师招聘新制度:从封闭走向开放
1.1 师范生制度的局限
师范生指大中专院校师范类专业学生和毕业生,所修专业属于教育方向。计划经济体制下大中专院校的师范生由国家包学费、包分配,有“铁饭碗”和干部身份。2007年后,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开始试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免费师范生”需在入学前签订三方协议,承诺毕业后从事初中教育6年以上。总体来说,师范生制度为我国培养了大量优秀教师,有力支撑了国家发展。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与人力资源市场的发展,师范生制度也面临巨大挑战。其中重要在于,师范生、特别是免费师范生形成了对公立学校教师岗位的绝对垄断。这种垄断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师范生自我进步、自我革新的动力——对于免费师范生来说,通过高考不仅意味有书可读,更一次性获得了未来优质就业的保证。
而更重要的是,这种垄断客观上造成了当前初中教师岗位师资来源单一的后果,容易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即所有的教师都来自于相同的专业、接受相同的教育,虽然其教学技能突出,但缺乏多样性,缺少对该学科前沿技术的了解,从而降低了行业竞争与创新动力。
对照组的每日工作耗时与每周接受治疗人数及注射人数均呈正向线性相关,P<0.01。对相应方程的回归系数b及常数项a进行比较,Excel管理方法较传统管理方法的b值及a值均更小。
1.2 教师编制的瓶颈
(1)在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合同制教师的新制度下,师资性别比例严重失衡问题依然存在,并未改善;同时在初中教师岗位竞聘中并没有表现出对男性的特别偏好。
此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带来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量的剧增,推高了对师资力量的需求。教师编制的不足与教师需求的增长已成为不可调和的矛盾,通过建立编制教师与合同制教师“同工同酬”,能够有效地创造新的教师岗位,倒逼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
该地区黄土湿陷的起始时间大致为4 d,且在开始一段时间由于其含水率迅速的变化,其湿陷变形发展较快,黄土结构迅速的破坏,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趋于稳定,其湿陷速率呈现出稳定的趋势,该阶段湿陷变形较为均匀,且大部分湿陷变形都在这一阶段发生,之后湿陷速率逐渐呈现减小,直至不产生湿陷变形,停水后进行连续的观测,发现又会产生湿陷变形,其原因为停水后,土体的含水率不断下降,土体的基质吸力增大导致产生二次湿陷,作者推断除此之外,还与温度的变化有关,当浸水时,水温相较深层土体较低,会降低土体的环境温度,而当停止浸水后,土体会逐渐恢复温度,温度升高会加大黄土的湿陷性,固导致进一步湿陷。
2 新制度下人力资源变化
2.1 数据与方法
本次研究基于武汉市某区2018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合同制初中教师考试”数据。招聘岗位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音乐、体育、美术、历史、政治(思想品德)、科学、信息技术和心理健康等15个学科。招聘流程包括报名审核、笔试与面试3个阶段。考生通过网上报名审核,获得笔试资格;根据岗位招聘人数与参考人数1:3比例,按照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面试资格;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按4:6比例计入考生最终成绩,按最终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以1:1的比例确定拟录用人员。数据总样本数2 334个(有效报名人数)、进入面试人数287人、拟录用人数98人。
研究分别考察2 334个总样本、287个面试样本与98个拟录用样本整体特征,关注性别、年龄、学校、是否来自师范院校、是否来自教育专业1五个属性,定量分析其状态、总结规律,描述新制度下师资结构新变化;其中重点考察98个拟录用样本,探究在合同制教师招聘中,是否存对应聘者的某种偏好。
(3)具备“双一流高校”“师范院校”“教育专业”标签的考生在面试中具备优势,其表现更被考官认可。
利用 UCINET 6.0软件的 Core-Periphery 功能进行核心—边缘模型的测度。从表2可以看出,2010-2016年河南省旅游经济网络中存在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并呈现核心城市逐渐增加,边缘城市逐渐减少的态势。2010年河南省旅游经济网络中核心城市仅有6个,边缘城市12个。2013年平顶山市和鹤壁市进入核心区,核心城市达到8个,边缘城市减少为10个。2016年核心区进一步扩大,许昌市也进入核心区,至此核心区与边缘区城市数量均等。从核心区的行政分布来看,核心城市中除安阳市和鹤壁市外,其余6市均与省会郑州市比邻,形成以郑州市为辐射极的圈层结构。
表1 总样本、面试样本、拟录用样本情况
数据来源:武汉市人事考试院
2.2 研究结论
基于表1对于总样本、面试样本、拟录用样本的横向、纵向比较,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在初中教师岗位竞聘中,男性在数量上大大少于女性,且在笔试通过率上不占优势;但男性在面试中具有一定优势,拟录用率小幅高于其在总样本中占比。
(2)处于25~30岁年龄段考生是初中教师岗位竞聘中的绝对主力,比重超过60%,但在笔试通过率上并不占据优势;在面试环节上,低年龄段样本(<或=25岁)和高年龄段样本(>或=30岁)表现更好,录取率较各自总样本占比皆有提高。
(3)毕业于“双一流”高校的考生在笔试与面试中优势逐渐扩大。
(4)毕业于师范院校考生在笔试与面试中优势也逐渐扩大,特别在面试中优势明显。
(5)来自教育专业的考生在笔试与面试中优势同样逐渐扩大。
通过分析,笔者认为随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合同制教师制度在全国的大规模实施,中国公立学校教师人力资源结构正在面临重构,传统的完全由师范生主导的师资结构正在减少,虽然在此过程中师范生和师范类高校的毕业生仍是公立初中师资队伍中的重要力量,但来自其他高校的毕业生正在加速进入师资队伍,未来必然对传统师资结构带来改变。当前,这一变革正处于起步阶段,尚在制度建立与数量积累过程中,需要国家、行业、用人单位的正确引导。一旦新制度步入正轨,新增师资多样性的特点能有效弥补传统师资队伍背景单一的劣势,更好促进行业内部竞争,激发行业创新活力,有利于国家深化基础教育与人事制度的改革。
巷道底板拉底到位后,采用预应力全长锚固注浆锚索进行底板加固,防治底鼓。底板注浆锚索“五花”式布置,排距2 000 mm,间距2 000 mm。锚索直径22 mm,长度6 300 mm。为简化施工工艺,利用底板注浆孔预埋、安装锚索。具体工艺为:底板注浆孔打设完毕后,插入锚索,并一次灌入适量水泥浆,使锚索预锚固长度达到2 000 mm。7 d之后、待预埋锚索的锚固端(即孔底水泥浆)凝固以后,对钻孔进行带压注浆,注浆材料仍使用水泥浆。注浆完成8 h后,对锚索进行张拉预紧,预紧力不小于250 kN。一次施工完毕。
综上所述,可以获得以下3个结论:
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即精简事业编制,以实现政事分开、政企分开,提高行政公平与效率。学校作为典型的事业单位,其教师编制也受到严格限制,获得编制的新进教师大幅减少。然而,随着科技进步已成为实现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最重要动力,而高水平的义务教育是科技进步的基础。同时,随着二胎政策的实施,国民对基础教育供给的质量、数量都有更高的要求。
因此,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合同制教师的出现与推广是对师范生体系固有缺陷的制度校正(内因)与对当前教师编制不足现状的积极应对(外因)下的必然结果,体现了国家对公立学校教师人力资源改革的思路,即由封闭走向开放。这里的“开放”既是指对公立学校师资选拔的开放,更代表了国家对基础教育创新改革的开放态度,鼓励教育领域的多样性,激发创新活力。
湿法脱酸工艺,通常配备湿法洗涤塔脱酸、循环水(液)喷射系统、循环冷却水(液)系统、NaOH储存与制备系统等。
(2)中年龄段(25~30岁)考生构成初中教师岗位竞聘的主流,但低年龄段与高年龄段考生在笔试与面试中表现更好。
总之,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规范收入分配制度,改善以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收入差距趋向合理,防止两极分化。这是强调“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共享社会经济的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洋葱”与“冰山”是人们所熟悉的两个概念,有学者把文化比喻为这两种物体更有其中的道理,从这两个普通物体的特性反射了文化的特点。“文化洋葱论”认为“文化就像洋葱一样分为表层、中层、核心层,亦被相应地称为末文化、基文化、质文化。”而“文化冰山论”认为文化如冰山,“把露出水面的称为显性文化,而把深藏在水下的部分称为隐形文化。”[3]25-26这两个比喻的相似之处便在于“表层文化”即“显性文化”,是人们看到的文化的一些表面现象,如外貌、语言、服装、饮食、建筑、礼仪、艺术、文学等等;而“中层文化和核心文化”亦如“隐形文化”,指文化现象背后隐藏的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 结论与讨论
3.1 公立学校师资结构变化与人事创新
研究结果显示,虽然师范院校毕业生在录用率上存在优势,但这一优势正在被双一流高校非师范生所挑战。事实上,随着“合同制教师”逐渐占据公立中学新增教师的主要份额,以师范生为核心的公立学校教师聘任体系正在重构。
未来必然有更多的非师范生进入到公立学校教师岗位,他们将带来多元化的教育背景与教学理念,对教育创新产生积极作用。同时,这一师资结构变化有着重要暗示,即教师属于教育专业技术人才,是教育服务产品的供给者,在深化市场经济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劳动力将逐步商品化,而形成特殊的师资市场(刘志毅,2005)。按照这一逻辑,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合同制教师即可认为是政府和学校运用市场机制配置教师劳动力资源的重要人事创新,代表了未来改革的方向。
3.2 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合同制教师考试命题的思考
随着“合同制教师”招考制度的普及推广,以选拔优秀教师为目标的人事考试命题已成为工作重点之一。
测绘监理面向众多测绘单位,涵盖十几个专业甚至跨学科专业。当前的测绘监理单位在组织管理上还没有达到各个专业都能兼顾的程度,从事某一测绘专业监理的工程师,往往缺少其他专业监理经验,监理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监理技术能力还有待加强。而且,从事监理人员的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不够合理,缺乏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对国家测绘法律法规、监理的知识、监理的行为准则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掌握不够。现有的测绘工程监理管理办法仅处于试行和摸索阶段,从操作层面上存在很多问题,加之测绘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供给大于需求,在相当程度上测绘工程监理还没有体现出该有的主体地位。
目前合同制教师招聘考试的笔试科目为教育综合知识,测试内容为公共基础知识、心理学与教育学相关知识、教育法律法规、师德师风等。应聘不同岗位的考生接受完全相同的测试内容。测试内容无法考察考生对相应学科课程内容的掌握,无法体现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性,而且使得教育专业的考生获得一定的优势,容易造成人岗匹配度低和对其它专业考生不公平的问题。
研究数据显示,在所有样本中教育专业考生占比为13.7%,而在面试样本中和拟录用样本中,这一占比分别提高至14.3%与17.3%,说明当前的笔试、面试命题对教育专业考生而言存在一定优势。为了更加科学公平地选拔人才,提升人岗匹配度,未来合同制教师招聘考试的命题需进一步强化差异性,针对不同教师岗位制定个性化试卷,避免将合同制教师招聘考试等同于对教育学相关知识的考试。
3.3 未来研究方向
未来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扩展:
(1)扩大研究的范围,从初中合同制教师招聘考试扩展至整个义务制教育阶段,考察新制度对公立中小学师资人力资源的综合影响。
(2)通过对比不同年份合同制教师招聘数据,持续追踪考试命题变化与拟录用考生结构变化,为教育系统人事改革创新提供实证支撑。
(3)对录用样本数据进行岗位匹配度及专业适应性的追踪研究,以进一步提高笔试面试的命题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志毅. 建立和完善师资市场——北京二十五中实行教师聘任合同制10年的思考[J]. 瞭望, 2004(8):60-64.
[2] 刘志毅. 关于实行教师聘任合同制的思考[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5(9):54-55.
[3] 张小红, 章云, 吴育新,等. 中美高校教师聘用制度的比较与思考[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04(2):6-9.
[4] 张俊友. 公立中小学教师聘用中几个关键问题的争论及思考[J]. 江西教育科研, 2006(4):40-42.
[5] 王新刚. 教师聘用制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07.
[6] 夏清. 辽宁省聘任合同制幼儿教师流动状况调查研究[D]. 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3.
[7] 田凌晖, 李亚东. 教师聘任制亟待深化与完善——关于上海市部分中学教师聘任制实施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 教学与管理, 2002(19):40-43.
中图分类号: G715.1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j.issn.1672-2272.201910045
作者简介: 陈思(1984-),女,武汉市人事考试院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人事考试、人力资源管理;陈奕(1981-),女,武汉市人事考试院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人事考试、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
(责任编辑:要 毅)
标签:公开招聘论文; 合同制教师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武汉市人事考试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