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肿瘤医院研究所 重庆 400030)
【摘要】目的:探讨对宫颈癌患者采取团体心理关爱治疗对于心理状态以及自我效能的临床影响。方法:抽取我院于2017年9月—2018年3月所收治的70例首次住院宫颈癌患者进行对照分析,按照干预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患者分别为35例。实验组采取团体心理关爱治疗的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干预手段,观察并对比对照组和实验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以及自我效能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自我效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宫颈癌患者采取团体心理关爱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不良情绪。
【关键词】团体心理关爱治疗;宫颈癌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效能
【中图分类号】R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5-0126-02
宫颈癌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女性疾病,具有极高的发病几率,并且呈现逐渐低龄化的发生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近几年来,伴随医疗技术的发展,宫颈癌患者的生存时间逐渐延长,但是患者接受治疗后将会出现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进而降低了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1]。因此可见,临床上通过采取团体心理关爱的治疗方法,积极关注患者心理情绪的变化情况,进而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更加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研究,抽取我院于2017年9月—2018年3月所收治的70例首次住院宫颈癌患者进行对照分析,按照干预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患者分别为35例。其中,实验组最大年龄为50岁,最小年龄为34岁,平均年龄(40.12±4.18)岁;对照组最大年龄为50岁,最小年龄为34岁,平均年龄(40.75±4.56)岁。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过对比,得出P>0.05,表示差异并无同意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
实验组采取团体心理关爱治疗的方法。(1)成立护理小组。由主治医师、心理治疗师、心理指导员以及护理人员构成护理小组,并且小组成员均考核合格;(2)护理措施。首先,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准确评估患者困惑的问题以及自我管理能力低下的原因,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绪和生理状态,进行总结和分析后,制定团体目标和相应规范。在实施护理操作的过程中,与患者建立40min的信任关系,并且进行团体目标的讨论和指导;其次,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讲解有关情绪干预的理论知识。确定患者不合理的信念,并且分析其典型特征,将其与自我效能进行有机结合,重点把握患者对于护理干预的期望值,并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干预目标,干预时间持续120min;最后,心理治疗师需要利用苏格拉底辩证法,积极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想法和问题,结合患者所阐述的问题,指出不合理的内容,并且予以指导和更正,进而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干预手段。告知患者的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进行口头宣教和指导。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对照组和实验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以及自我效能评分。采取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3]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其中,抑郁量表分为20个项目,具体分为:(1)轻度抑郁。分数在53~62分之间;(2)中度抑郁。分数在62~72分之间;(3)重度抑郁。分数>72分。焦虑量表分别为20个项目,具体分为:(1)轻度焦虑。分数在50~59分之间;(2)中度焦虑。分数在59~70分之间;(3)重度焦虑。分数>70分。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经过SPSS21.0软件包开展心理情绪评分和自我效评分等指标的分析和核验,各组对象之间的指标经过计算,P<0.05则表示存在明显的意义。
2.结果
2.1 对比各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一旦患有宫颈癌,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女性健康,数据研究显示,近几年来,我国宫颈癌的发生几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临床上不仅需要给予对症的治疗干预,同时,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护理干预。团体活动作为一种延续性的护理模式,对于宫颈癌患者而言,能够促进患者自我效能的发挥,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4]。经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心理情绪的改善情况以及自我效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见,通过给予团体心理关爱的治疗干预,成立团体规范和制定团体目标,积极给予患者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健康教育指导和干预,建立与患者之间的和谐关系,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进而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
4.结语
概而言之,通过采取团体心理关爱治疗的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宫颈癌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刘宝娟.人文关怀对宫颈癌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1):58-61.
[2]娄宝东.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6,22(17):116-117.
[3]王月琴,华群萍.宫颈癌放疗患者护理中人文关怀理念的应用价值评定[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34):139-140.
[4]王国莲,林铃,陈运群,等.团体活动式延续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抑郁和自我效能的影响[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6,36(8):1129-1133.
论文作者:惠昌菊,黄裕,熊琳,黄贞义,王雪丰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9月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0
标签:患者论文; 宫颈癌论文; 实验组论文; 心理论文; 效能论文; 自我论文; 焦虑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9月25期论文;